宫颈癌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病例
- 格式:pdf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
病例宫颈癌王某,女,45岁,因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入院,于2011-4-16日收入院。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性生活后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少,呈点滴状,可自行消失,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无下腹痛。
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流血量增加,约为平素月经血量的一半,可自行消失。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体温(T)36.5℃,脉搏(P)80次/分,呼吸(R)18次/分,血压(Bp)110/75mmHg。
一般状态良好,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
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韧,活动度良好,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妇科彩超: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
各壁反射均匀。
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
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思考题1.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有哪些,本例诊断是什么病?2.该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3.该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4.对于本例诊断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有哪些项目?5.该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分析本例的临床特点:①育龄期妇女;②以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为主要表现;③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④妇科彩超: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
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表现,妇科检查时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妇科彩超影像回报提示宫颈回声不均匀,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故可诊断为宫颈癌ⅠB期。
宫颈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宫颈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摘要:宫颈癌手术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护理技能。
临床药师参与卡培他滨与替吉奥联用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救治的病例分析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0岁,因为宫颈癌进行了手术,术后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贫血,医生决定给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和替吉奥(Tegafur)联合用药。
在联合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损伤。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患者的救治工作,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了药物治疗方案,最终成功控制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使其病情得到好转。
引言临床药师作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临床药学服务、临床用药监测、不良反应管理、合理用药指导等多项重要工作。
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一例患者在卡培他滨和替吉奥联合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介绍了临床药师在该案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处理,希望能够为临床药师在类似情况下的应对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病例描述患者女性,50岁,因宫颈癌进行了手术,术后放化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的不良反应,医生决定给予卡培他滨和替吉奥联合用药。
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治疗。
替吉奥是一种含有氟尿嘧啶的抗肿瘤药,也常用于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治疗。
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在患者服用卡培他滨和替吉奥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用药的第二周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和黑便的症状,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
患者的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
患者还出现了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包括下肢无力、感觉异常等。
这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也给医生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临床药师的介入在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临床药师及时介入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临床药师与医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了患者的用药史、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作者:廖丽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宫颈癌居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首位,多见于30-50岁妇女,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晚期难以切除的病例,采用髂内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内化疗和栓塞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宫颈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药物吸收彻底的特点,可以选择性地阻断癌细胞扩散,使临床分期逆转,为宫颈癌晚期施行手术创造条件,本院开展宫颈癌介入治疗以来,因护理得当,均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科自2010、6至2013、6共收治宫颈癌患者30例,年龄32-69岁,平均42.5岁,临床分期:IIb期8例,IIIa-IIIb期22例,均有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大量排液的症状,其中鳞癌24例,腺癌6例。
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导入5F导管鞘,5Fcobra导管及微导管,分别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经导管分别于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分别推注化疗药(THP30mg+DDP40 mg+NS100ml),再于双侧子宫动脉推注明胶海绵颗粒(300-500微米)予以栓塞,拔管后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顺利,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灶缩小,为手术创造条件,提高肿瘤切除率,30例宫颈癌患者均于介入术后2-3周全部进行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
护理: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介入医学知识,同时考虑到治疗效果,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针对这种心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介入治疗的疗效和治疗成功的案例,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2.术前完善血常规,出凝血四项,肝肾功,胸片,心电图,宫颈刮片检查,作B超、CT 或MRI盆腔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手术时间避开月经期。
术前备皮:上至脐部,下至大腿外上1/3处,包括会阴部,特别是两侧腹股沟区,术前禁食禁水4小时,术前1小时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尿管后护送至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