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64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解国清,敖国昆,乔丽亚,廖国清,王红梅,李 雷,马太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100091)摘要:目的 术前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血管栓塞疗法的介入治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
方法 治疗组22例,给予顺铂和氟尿嘧啶髂内动脉介入并血管栓塞治疗,并于介入后第2d,静脉给予紫杉醇240m g。
对照组23例,静脉给予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化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8%,其中50%经双路化疗后手术切除病灶。
对照组总有效率3418%,其中有1713%的患者手术切除。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101)。
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术前的双路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顺铂;紫杉醇学科分类代码:320167 中图分类号:R7371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75(2009)02-0128-03Clinical A nalysis o f Inter ventional Chemothera py i n Adv anced Cer vical Car ci nomaXIE G uo-qing,A O G uo-kun,QI AO Li-ya,et al1(The Department o f O nc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A ffiliated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091,China)Abstract:Object ive T o apply the interventional chem otherapy and chem o-emb olization t hrough internal iliac ar tery be fore the operation,i n order to improve the rate of surgical exci sion of advanced cervical carci n oma1Methods There w ere22cases accepted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using DDP,5-Fu1And in the second day,PTX(240mg)w as giv2 en by vein1Als o there w ere23cases for the control gr oup which had treatment i n t he vein(DDP+5-Fu+PTX)1R e2 sults The total e ffective rate of the i nterventional therapy gr oup i s8118%,in which50%patients succeeded in surgi2 cal excision1The total ef fective rate of t he control group is3418%,in w hich1713%patient s succeeded in surgical ex2 cision1The e 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group surpass the c ontr ol gr oup(P<0101)1Conclusion T w o-w ay chem otherapy of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 be fore the operation can increase the exairesis rate of operation1I t is an e f2 ficient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rate and lessen side e ffect1K ey w or ds:Cer vical carcinoma;I nterventional therapy;C isplatin;Paclitaxel 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居女性癌死亡的第2位〔1〕。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53-01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和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对于中晚期难以切除宫颈癌患者,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进行灌注化疗和栓塞,可使肿瘤组织局部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药物疗效而杀死肿瘤组织,同时栓塞肿瘤组织供血,使其缺血坏死,萎缩变小,减轻肿块与周围组织的浸润,降低其周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减少术中出血,使肿瘤的切除率提高。
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不但可以保证各种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护理1.1 术前护理1.1.1 心理护理:患者因年龄、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的不同,所表现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年轻患者因情绪低落而消极不易配合。
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心理活动,向患者耐心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说明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优越性及安全性,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
1.1.2 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情,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及健康状况,制定护理计划。
术前配合医生完成血常规、凝血系列、术前免疫及肝肾功能检查,并行心电图等其他常规检查。
术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并准备好各种抗过敏急救药品及用品。
术前1-2天进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术后便秘而用力排便导致穿刺点出血,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剑突下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包括外阴部,特别是双侧腹股沟穿刺部位应注意有无皮肤破损、疾病或感染。
术前30分钟留置尿管,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以防术中呕吐或呛咳。
1.2 术中护理(1)术中应协助医生观察患者的反应,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2)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并不时与之交谈,保持情绪稳定。
宫颈癌介入护理【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15-01【摘要】经皮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微创性、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护理起举足轻重之作用,护理的配合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关键词】经皮双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放射介入护理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经皮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放射介入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具有微创性、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得到了临床认可,我院自2006年以来成功治疗宫颈癌30例,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并广泛采用,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放射介入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院护理由单一的临床模式向医技影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dsa的出现给现代护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介入治疗技术操作的成败和患者的愈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放射介入护理意义之重。
1 心理护理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微创手术,是一门新型高科技技术,难以让普通患者及医务人员了解,因此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多数患者在了解自己患有癌症后出现悲观情绪,且术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因此要从心理上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与疑问,并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必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优越性、目的、意义、操作过程、配合要点等,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并加以疏导,以消除因紧张恐惧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管痉挛等不适,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中。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从心理上充分接受手术。
2 术前准备2.1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全面评估其心理、生理状态,制定详细护理计划。
有感染、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者需有效控制后方可进行手术。
2.2 详细了解患者的t、p、r、bp、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彩超、ct,综合检查结果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做出诊断,对于异常白细胞过低者、体温过高、月经期者均应择期手术。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6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介入组,介入组在化疗药物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根除。
手术组是常规检查后既进行手术。
结果:介入组通过术前的化疗介入与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后,术中大出血、病灶缩小、淋巴结转移、病灶彻底清除情况情况均优于手术组,对两组出院后均随访5年,介入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
结论:术前介入治疗具有及早中断病灶血液供应,化疗药物直达病灶血管的优势,通过动脉栓塞使病灶在手术时明显缩小而且避免了术中大出血与断端癌变存在,明显降低了复发的几率,是宫颈癌的高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43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对宫颈癌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对于宫颈癌的高效治疗方法与有效预防病变复发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最佳方法。
对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行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疗效非常显著。
现回顾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3月收治宫颈癌患者64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
入院时经阴道镜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宫颈癌。
其中ⅰa期35例,ⅰb期20例,ⅱa期5例,ⅱb期4例。
所有患
者均为初诊,无任何宫颈癌治疗史,各项检查与心肝肾等功能均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介入组,每组34例,两组的年龄、
宫颈癌类型、分期、症状等均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法:①介入组治疗:术前给予患者化疗药物介入治疗14天,经皮动脉穿刺插管术,在x线的监视下性,将导管插入髂内动脉,注入顺铂70~80mg/m2与博来霉素20mg/m2,于静脉注射长春新碱2mg,静滴博来霉素20mg/m23天,在注入药物半量后通过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髂内动脉血管。
1周1疗程,在介入治疗前与每个疗程治疗后都行ct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并记录。
2个疗程介入治疗后行宫颈癌切除术[2]。
②手术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择期行宫颈癌切除术。
两组在术后根据情况
均给予化疗或放疗。
观察指标:①手术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时的大出血、病灶缩小、淋巴结转移、病灶彻底清除情况。
②复发率对比:对两组治愈出院后随访5年,了解复发率,观察2年内复发、2~5年内复发、无复发情况。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手术情况:介入组通过术前的化疗介入与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后,术中大出血、病灶缩小、淋巴结转移、病灶彻底清除情况情况均优于手术组,见表1。
复发率:对两组出院后均随访5年,了解到介入组的复发率明
显低于手术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介入组2年内复发、2~5年内复发、无复发分别是0例、2例、32例,手术组12例、
16例、6例。
结果
宫颈癌是目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病变之一,是由人的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恶性肿瘤。
前期表现普遍是无症状,随着病变发展一般会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流液、腰骶坠痛等症状[3]。
本研究组对宫颈癌患者采用了术前介入的治疗法,在术前经髂内动脉注入化疗药物,且同时行动脉栓塞,阻断病灶血流。
与手术组对比术中大出血、病灶缩小、淋巴结转移、病灶彻底清除的情况又明显好转,而且通过5年的随访,发现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介入治疗通过人体大动脉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癌变的供应血管,有效的杀灭癌细胞,通过动脉栓塞阻断病灶的血压供应,使病灶因缺乏营养供应而萎缩,有利于病灶的彻底根除,且由于动脉栓塞,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减低了大出血的几率。
通过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病灶后检查断端无癌细胞存在,降低了病变转移率与复发率,且检查病灶周围无淋巴结转移情况。
病灶的彻底根除缩短了患者的化疗、放疗时间,不良反应小,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与术后
生活质量[4]。
宫颈癌术前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不可以保证宫颈癌彻底无复发,所以对于彻底消除宫颈癌复发,确保患者的永久性健康,还需要进
一步研究、探讨更完善、更高效的治疗方法[5]。
参考文献
1何超蔓,梁峰冰,陈曼玲,等.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62
例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5):327—329.
2李小玲.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24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
师(医学专业),2011,13(13):113—114.
3李金珍.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
11(4):253.
4何婉玲,蔡名金.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海南医学,2012,23(2):145—146.
5刘宝治,刘伟民,冯秀江.子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干预2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7):6745—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