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9
介入化疗治疗48例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郜智慧;刘国燕;张英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3(008)013
【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下简称介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
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临床分期ⅡB期及以上宫颈癌患者.进行介入化疗1-2次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结果介入化疗后31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2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总缓解率95.8%;肿瘤大小:CR5例,PR37例,SD6例,近期有效率87.5%;13例降期后行手术,余行根治性放疗.结论介入化疗
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近期疗效.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郜智慧;刘国燕;张英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介入化疗与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89例临床观察 [J], 郑志莲
2.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疗与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J], 郭成安
3.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评价 [J], 戴钰辉;李小娟
4.血管介入性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J], 甘平
5.术前动脉栓塞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J], 王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经验总结【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此种疾病的发病率一直是处于一个较高的频率当中。
手术的根治给患者身体上以及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创伤,术后护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能帮助患者在后续的身体恢复起到决定性的意义。
对于此类疾病目前临床的主要护理研究是术后并发症、药物以及术后化疗的护理,并从心理护理以及其他护理等方面进行展开,对于此类疾病的护理方式相对较为传统,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更为新颖的护理手段介入到此类疾病当中。
因此,在护理手段上还有进步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宫颈癌;妇科疾病;术后护理;宫颈癌是女性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发病年龄集中于35~55岁之间,且在近些年其疾病有着年轻化的趋势。
其此类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病毒感染、性行为以及分娩的次数,还可能与其他生物学因素等有着一定的关系[1]。
目前对于宫颈癌主要以手术救治为主的,而目前最具有效果的根治手术是在上个世纪所创立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以及盆腔淋巴清扫术[2]。
但由于手术需要切除的范围有时较大,而内部器官暴露在外时的时间较长,容易引起其他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疾病发生,这将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后续的术后护理则会显得极其的重要[3]。
采用了正确且合适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后续疾病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术后护理以成为了妇科临床护理的重要热点之一[4]。
1患者术后对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术后患者子宫部位出现的疼痛感是术后临床表现之一,这时的疼痛一般持续的时间会在3~5天左右,而这一阶段是术后对于并发症的护理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术后应帮助患者找到一个正确且舒服的体位,并让患者刺侧的腿保持着伸直的状态,与此同时膝关节处不能够出现弯曲的状况,需要大量时间卧床休息,做好相关生活方面的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护理期间患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发生。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此类情况,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处理。
宫颈癌的护理宫颈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普查发现宫颈癌好发年龄40~55岁,20岁以前罕见,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高峰分布在50岁年龄组,但60~69岁又有一高峰出现。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癌症,排名第2,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
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医学上把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两大类。
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指发生在宫颈癌前的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1]。
2007年2月~2012年9月收治宫颈癌患者5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
经过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①子宫颈活检或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后病理发现癌变细胞;②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肿瘤细胞;③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表面上皮隆起及血管形态异常;④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肿块;⑤CT、B超等发现盆腔占位。
凡符合上述第1项者可确诊,具有第2~5项者可拟诊[2]。
年龄分布:25~30岁3例(6%);30~40岁5例(10%);40~50岁8例(16%);50~60岁20例(40%);60~70岁11例(22%);70~75岁3例(6%)。
其中不典型增生9例(18%);原位癌3例(6%);镜下早期浸润癌4例(8%);鳞状上皮浸润癌30例(60%);腺癌4例(8%)。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上用于早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各期均可采用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子宫颈癌对化疗相当不敏感,化疗主要用于:①晚期或复发转移癌的姑息治疗。
②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③高位宫颈癌的术前或放疗前辅助化疗,即新辅助化疗。
单药化疗:目前认为顺铂(DDP)和异环磷酰胺(IFO)是治疗子宫颈癌最有效的单药,有效率达30%~40%。
常用的药物还有卡铂(CBP)、环磷酰胺(CTX)、5-氟尿嘧啶(5-FU)、博来霉素(BL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等。
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研究目的:观察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Ⅱb以上及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32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经皮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1~3次,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缓解情况。
结果:经介入治疗后26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1例中度缓解,症状缓解率为90.6%。
肿瘤缓解情况,CR 4例,PR 25例,总有效率为90.6%。
27例分期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例患者降期后行手术切除。
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进行介入化疗,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肿瘤的根治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标签: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采用盆腔动脉灌注化疗、手术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使疗效得到明显提高[1]。
现对本院2005年8月~2009年4月介入化疗的32例中晚期宫颈癌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09年4月,接受介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共32例,年龄35~69岁,平均52岁。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分期Ⅱb 21例,Ⅲb 1例,Ⅳa 1例,术后及放疗后复发者9例。
病理类型:鳞癌29例,鳞腺癌1例,腺癌2例。
合并阴道出血者5例,合并子宫肌瘤者2例。
32例患者中行1次介入治疗者6例,2次者22例,3次者4例。
每次介入治疗间隔3~4周。
1.2方法常规行血液分析,无严重出血倾向,作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碘过敏试验。
腹股沟区备皮。
术前2 h禁食禁水,并放置导尿管。
采用Seldinger技術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分别插入对侧和同侧髂内动脉造影,再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造影后经导管分别在双侧子宫动脉内联合抗癌药物灌注+碘化油栓塞治疗。
抗癌药物选用以CDDP 80~120 mg为基础,联合Fu、12ADM、50~80 mg或MMC10~16 mg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导管灌注化疗,之后用平阳霉素(PYM)16 mg+碘化油乳化后经子宫动脉行肿瘤栓塞,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主干。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6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介入组,介入组在化疗药物介入治疗后再行手术根除。
手术组是常规检查后既进行手术。
结果:介入组通过术前的化疗介入与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后,术中大出血、病灶缩小、淋巴结转移、病灶彻底清除情况情况均优于手术组,对两组出院后均随访5年,介入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
结论:术前介入治疗具有及早中断病灶血液供应,化疗药物直达病灶血管的优势,通过动脉栓塞使病灶在手术时明显缩小而且避免了术中大出血与断端癌变存在,明显降低了复发的几率,是宫颈癌的高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43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对宫颈癌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对于宫颈癌的高效治疗方法与有效预防病变复发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
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最佳方法。
对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行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疗效非常显著。
现回顾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0年3月收治宫颈癌患者64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
入院时经阴道镜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宫颈癌。
其中ⅰa期35例,ⅰb期20例,ⅱa期5例,ⅱb期4例。
所有患者均为初诊,无任何宫颈癌治疗史,各项检查与心肝肾等功能均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介入组,每组34例,两组的年龄、宫颈癌类型、分期、症状等均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法:①介入组治疗:术前给予患者化疗药物介入治疗14天,经皮动脉穿刺插管术,在x线的监视下性,将导管插入髂内动脉,注入顺铂70~80mg/m2与博来霉素20mg/m2,于静脉注射长春新碱2mg,静滴博来霉素20mg/m23天,在注入药物半量后通过明胶海绵栓塞双侧髂内动脉血管。
1周1疗程,在介入治疗前与每个疗程治疗后都行ct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并记录。
---------------------------------------------------------------范文最新推荐------------------------------------------------------宫颈癌护理探究论文【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方法:以3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
结果:3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肿瘤切除率。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TheObservationandNursinginthe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 herapyofCervicalCancerZHONGHuihong(HuizhouCentralPeople’’’’sHospital,Huizhou,Guangdong516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ortanceofnursinginthetreatmentofint 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ofcervicalcancer.MethodsTh irtyeighttypatientswithcervicalcancerweretreatedinintraarte riailiacaarteryneoadjuvantchemotherapy,andwithselectivefuln ursing.ResultAllthecaseshappenedwithsomedegreesidedeffectwe rerelievedbyeffectivenursing.ConclusionEffectivenursingison eofthequalificationsinthetreatmentofintraarterialneoadjuvan tchemotherapyproceedsmoothly.Keywords:Cervicalcancer;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Nursing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晚期难以切除病例,采用髂内动1/ 4脉插管进行动脉内化疗和栓塞已为有效的辅助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方法:以3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
结果:3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肿瘤切除率。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
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 the Intraarteri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Cervical Cancer
ZHONG Huihong(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Huizhou,Guangdong 51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arteri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s Thirtyeight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treated in intraarteria iliacaarter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with selectiveful nursing.Result All the cases happened with some degree sidedeffect were relieved by effective nursing.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s one of the qualif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arteri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oceed smoothly.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Intraarteri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ursing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晚期难以切除病例,采用髂内动脉插管进行动脉内化疗和栓塞已为有效的辅助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
我科自2003年10月开展宫颈癌介入治疗,因护理得当,均取得满意结果。
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月间,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宫颈癌38例,年龄29岁~80岁,平均年龄54.5岁,已婚36人,未婚2人,其中Ⅱb期23例,Ⅲa期11例,Ⅲb期4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因年龄、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的不同,所表现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年轻患者因情绪低落而消极不易配合。
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心理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优越性、手术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不良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1.2 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情,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及健康状况,制定护理计划。
监测患者的T、P、R、BP,了解患者临床检验结果及影像学检查,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术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并准备好各种抗过敏急救药物及用品。
介入前1天~2天进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术后便秘而用力排便导致穿刺点出血,术前8 h禁食,4 h 禁水。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剑突下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部,特别是双侧腹股沟穿刺部位应注意有无皮肤破损、疾患或感染。
术前停留尿管。
术前半小时静脉推注枢丹8 mg,以防术中呕吐或呛咳。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T、P、R、BP以及尿量情况,如有异常及时
处理。
2.2.2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安返病房后患者平卧,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6 h~8 h,触摸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可在穿刺部位用砂袋压迫止血6 h~8 h。
若患者平卧时间过长,可用手紧压穿刺处向健侧转卧,嘱患者避免屈膝,屈髋及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局部压力增高而导致出血。
术后24 h后方可下床活动,72 h内避免剧烈活动。
2.2.3 术后应水化3 d,每天补液在2 500 ml以上,鼓励患者多喝水,加速排泄,以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同时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2.2.4 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1∶20碘伏溶液抹洗外阴2次,并保持尿管的通畅。
2.2.5 术后常规用3 d~5 d抗生素,预防感染。
2.2.6 密切观察穿刺点及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每15 min~30 min巡视患者一次,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下肢皮肤是否苍白及皮温是否下降,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7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胃肠道反应:术后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遵医嘱予静脉推注枢丹8 mg后明显缓解。
发热:大部分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在37.5 ℃~38.5 ℃之间,多由于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毒物吸收或机体对化疗药物栓塞剂刺激的反应。
应定时测量体温,鼓励患者多喝水,术后有2例患者体温高于38.5 ℃,予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
疼痛:主要表现为下腹痛,部分患者同时有臀部及会阴疼痛,下肢麻木感及大腿内侧轻微疼痛,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术后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遵医嘱口服止痛剂或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后疼痛缓解;神经损伤:髂内动脉后支完全闭塞能危及坐骨神经,前后支完全闭塞引起坐骨神经的缺血性损害,所以双髂内动脉前后支全部栓塞可产生下肢麻痹,瘫痪以及Brown~sequard综合征的危险。
因此,熟悉解剖结构,并根据其变异情况在操作中灵活处置,是防止神经损害的重要环节。
过敏反应:对有过敏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观察,术后1例患者出现全身荨麻疹,予抗过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他化疗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心肌损害,肾损害等,应按化疗常规护理。
3 小结
中晚期宫颈癌因肿瘤细胞对周围器官的浸润导致无法手术或手术困难,常规的静脉化疗由于癌组织局部抗癌药物浓度低无法有效
杀灭癌细胞,介入治疗由于将介入导管插到肿瘤供血动脉大大提高了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使宫颈癌临床分期得到逆转而获得手术机会。
本科38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36例宫颈介入治疗后顺利手术切除,2例介入治疗后未能手术选用放疗。
血管介入是一门新兴学科,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是不可缺少的,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要求护士有高度责任感,精湛的护理技术,以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春林,梁立治,刘佩鸣,等.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16(11):667.
[2]厉艺哲.表阿霉素、顺铂介入治疗宫颈癌的护理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03,5(10):7987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