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装配工艺基础和装配尺寸链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7
2023年《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简介序前言第一章汽车制造过程概述第一节汽车的生产过程第二节汽车生产工艺过程第三节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习题参考文献第二章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铸造工艺基础第二节锻造工艺基础第三节焊接基本工艺第四节冲压工艺基础第五节粉末冶金第六节塑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七节毛坯的选择习题参考文献第三章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第一节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第三节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第四节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习题参考文献第四章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第一节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第二节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第三节工件的定位原理第四节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分析第五节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第六节典型机床夹具第七节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习题参考文献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机械加工路线的制定第三节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第四节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论及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第五节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范例习题参考文献第六章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应用习题参考文献第七章装配工艺基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第三节装配工艺规程第四节汽车装配工艺过程习题参考文献第八章结构工艺性第一节零件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第二节产品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习题参考文献第九章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第十章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第十一章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参考文献《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目录本书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汽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研究的教材规划编写的,系统地阐述了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所需要的工艺基本理论和知识。
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汽车制造过程概论,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装配工艺基础,结构工艺性,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汽车车身制造工艺,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第7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倪小丹)270教学目标:任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接合成部件,或将有关的零件和部件接合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4种装配方法:以及能根据产品或部件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并合理设计各零件的尺寸及其精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1、装配工艺性2、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3、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案例导入如图所示为车床装配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如何?怎样设计其装配工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装配?各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应怎样确定和保证?图270 倪小丹7.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装配工艺性是指设计的机器结构装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装配工艺性好,是指装配时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7.1.1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对结构比较复杂的产品,通常根据其结构特点,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部分,这些独立装配的部分称为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
零件一般都预先装成合件、组件、部件后才进入总装,直接装入机器的零件并不太多。
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
如装配式齿轮(如图6.2),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分成两个零件,在基准零件1上套装齿轮3并用铆钉2固定。
为此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合装。
图6.2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合件及零件而构成的。
如机床主轴中的主轴,在基准轴件上装上上轮、套、垫片、键及轴承的组合件称为组件。
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
组装还可分为一级组装、二级组装等。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合件和零件构成的。
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例如车床的主轴箱装配就是部装。
主轴箱箱体为部装的基准零件。
产品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合件和零件而成的。
7.1.2 装配工艺系统图在装配工艺规程制订过程中,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装配关系、装配流程及装配顺序的示意图称为装配系统图。
机械制造技术装配尺寸链的建立和解算装配尺寸链的建立和解算n装配尺寸链的概念装配精度是由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的装配工艺共同来保证的。
装配尺寸链是全部组成环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例:建立轴向间隙尺寸链。
n建立长度尺寸链的步骤•确定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A 0=0.2~0.7mm •查找组成环ü零件的“相关尺寸”:是指该相关零件上的某设计尺寸,它的变化会引起封闭环的变化。
ü查找相关零件:“粘连法粘连法:即取封闭环两端为起点,沿装配精度方向,以基准面为线索,一个挨一个,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甚至同一基准面为止;包括5个零(部)件的尺寸。
ü确定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尺寸链环数最少原则:最理想方案是每个有关零件上仅有一个尺寸作为相关尺寸。
ü画尺寸链图并确定组成环的性质n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n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u 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u 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
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u 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装配尺寸链。
相应地,应将直接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那个位置尺寸或位置关系标注在零件图上u 又称一件一环原则包括5个零(部)件的尺寸。
n装配尺寸链的解算•装配尺寸链的解算与装配方法有关,不同的装配方法有不同的解法。
•常用的达到装配尺寸链封闭环要求的方法有: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和大数互换法)、分组装配法、修配法、调整法。
1.完全互换装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零件可不经挑选、或改变大小及位置,装入后即可达到封闭环的公差要求的装配方法n其装配尺寸链采用极值法解算。
n装配尺寸链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正向计算:已有产品装配图和全部零件图,已知尺寸链的封闭环,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及偏差,求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及偏差;然后和已知条件对比,验证各环精度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