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尺寸链--习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4.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5.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6.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7.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8.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8.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0.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
()11.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如图4-1所示尺寸链,属于增环的有____。
A.A1 B.A2 C.A3 D.A4 E.A52.如图4-1所示链,属于减环的有______。
A.A1 B.A2 C.A3 D.A4 E.A53.如图4-2所示尺寸链,属于减环的有______。
A.A1 B.A2 C.A3 D.A4 E.A54.如图4-3所示尺寸链,封闭环N合格的尺寸有_____。
A.6.10mm B.5.90mm C.5.10mm D.5.70mm E.6.20mm5.如图4-4所示尺寸链,封闭环N合格的尺寸有______。
A.25.05mm B.19.75mm C.20.00mm D.19.50mm E.20.10mm6.如图4-5所示尺寸链,N为封闭环,组成环A1合格的尺寸有______。
A.15.40mm B.20.40mm C.15.30mm D.15.00mm E.14.90mm7.如图4-6所示尺寸链,N为封闭环,组成环A1合格的尺寸有。
A.20.10mm B.10.00mm C.5.10mm D.5.00mm E.15.05mm三、填空题/简答题1.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P175页:5.如图5-41所示轴套零件,在其余表面已经加工的情况下,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7孔,试求工序尺寸及偏差。
解:⑴ 确定封闭环如图:根据工艺过程,可分析出尺寸005.01120-=A ,1.0252±=A ,011.00310-=A (取的φ20H7一半),01.0520-=A 是直接加工形成的,保证011.00310-=A 的尺寸,从而间接保证了而A 4的尺寸。
故将其A 4定为封闭环,用A 0表示。
(2)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4分) 分析组成环可知:005.01120-=A 增环、1.0252±=A ,011.00310=A (取的φ20H7一半),01.0520-=A 为减环。
如图所示。
(3) 计算工序尺寸0A :由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Ao =A 1-A 2-A 3-A 5=120-25-20-10 =65解得:0A =65 (2分)由封闭环的上偏差公式: ES (0A )=ES (1A )- EI (2A )- EI (3A )- EI (5A )=0-(-0.1)-0-(-0.1)=0.2解得:ES (o A )=0.2 (2分)由封闭环的下偏差公式:EI (Ao )=EI (1A )- ES (2A )- ES(3A )- ES (5A )=-0.05-0.1-(0.011)-0=-0.161解得:EI o A =- 0.161 (2分)故 1A =2.0161.065+-补充1、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完毕。
试求:当以B 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 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
(要求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封闭环、增环和减环)2、解:⑴ 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4分)分析可知:封闭环1.0250±=A ,增环、减环如图所示。
⑵ 计算工序尺寸1A :由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25=1A +50-60 解得:1A =35 (2分)由封闭环的上偏差公式: 0.1=ES 1A +0-(-0.1)解得:ES 1A =0 (2分)由封闭环的下偏差公式:-0.1=EI 1A -0.05-0解得:EI1A =- 0.05(2分)故 1A =005.035-。
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首尾相接并形成封闭环图形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3、尺寸链由封闭环和组成环构成。
4、组成环包含增环和减环。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下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和A3,则尺寸A1 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和A2,则尺寸A3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下偏差为零。
12-2 选择题: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3 个尺寸组成,有1 个封闭环。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C、封闭环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C 的精度确定。
C、其他各环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A 。
A、向材料内分布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答: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中,总有一些互相联系的尺寸,这些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如下特性:(1) 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封闭的形式。
(2) 相关性:其中一个尺寸的变动将会影响其它尺寸变动。
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答: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往往是机器上有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如保证机器可靠工作的相对位置尺寸或保证零件相对运动的间隙等。
在建立尺寸链之前,必须查明在机器装配和验收的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集合精度要求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就是这些尺寸链的封闭环。
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级要求最低的环,一般在零件图上不需要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的混乱。
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中自然形成的,一般为被加工零件要求达到的设计尺寸或工艺过程中需要的尺寸。
尺寸链作业1、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轴和孔均需要镀铬,铬层厚度均为10±2μm,镀铬后应满足Φ30H7/f7的配合要求。
问轴和孔在镀前的尺寸应是多少?解: 由题知孔和轴应满足Φ30H7/f7的配合要求,则:孔加工后的尺寸为Φ30021.00+mm,轴加工后的尺寸为Φ300021.0-mm;铬层的尺寸为0012.0008.0++;加工后的孔为封闭环A0,镀层为减环A1,加工前的孔为增环A2,则:孔的尺寸连:A2= 2A1+A0=0+30=30mmA2的极限偏差为:ES2=ES0+2EI1=0.021+0.016=0.037mmEI2=EI0+2ES1=0+0.024=0.024mm;加工后的轴为封闭环B0,镀层为增环B1,加工前的轴为增环B2,则:B 2=B 0-2B 1=30-0=30mmB2的极限偏差为:ES 2=ES 0-2ES 1=0-0.024=-0.024mm EI 2=EI 0-2EI 1=-0.021-0.016=-0.037mm ; 加工前孔的尺寸为 300370024.0。
++mm ,加工前轴的尺寸为30024.0-037.0-mm 。
2、某套筒零件的尺寸标注如图所示,试计算其壁厚尺寸。
已知加工顺序为:先车外圆至Φ30-00.04mm ,其次加工内孔至Φ20+00.06mm ,内孔对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
由题可知该题的尺寸连为:如图所示,A 0为封闭环,R 1为增环,R 2为减环,则: 壁厚尺寸为:A 0= R 1- R 2-0=15-10-0=5mm ;壁厚的极限尺寸偏差为:ES0=ES1-EI2+0.02=0-0+0.02=0.02mm;EI0=EI1-ES2-0.02=-0.02-0.03-0.02=-0.07mm; 所以壁厚的尺寸为A0=502.007.0- mm。
第9章尺寸链习题参考答案一、判定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5、在确定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时,要依据零件的工艺方案紧紧抓住“间接获得”的尺寸这一要点。
〔√〕6、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依次确定,加工依次变更,封闭环也随之变更。
〔√〕7、封闭环时时是构造功能确定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位置精度等。
〔√〕8、零件工艺尺寸链一般选择最重要的环作封闭环。
〔×〕9、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10、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11、封闭环根本尺寸等于各组成根本尺寸的代数和。
〔√〕12、封闭环的公差值必需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13、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支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14、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5、当全部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6、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就要增大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17、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在满足构造功能的前提下,就应尽量简化构造,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那么”。
〔√〕18、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全部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全部减环下偏差之和。
〔√〕19、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20、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二、选择题〔将以下题目中全部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以下论述正确的有_B、D、。
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
第9章尺寸链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
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
5、在确定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时,要根据零件的工艺方案紧紧抓住“间接获得”的尺寸这一要点。
(√)
6、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
(√)
7、封闭环常常是结构功能确定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位置精度等。
(√)
8、零件工艺尺寸链一般选择最重要的环作封闭环。
(×)
9、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
10、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
11、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
12、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
13、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
14、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
15、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
16、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就要增大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
17、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就应尽量简化结构,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
18、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
(√)
19、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
20、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B、D、。
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
B.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C.精度最高的那一环。
D.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E、尺寸链中需要求解的那一环。
2、在尺寸链计算中,下列论述正确的有C、E。
A.封闭环是根据尺寸是否重要确定的。
B.零件中最易加工的那一环即封闭环。
C.封闭环是零件加工中最后形成的那一环。
D.增环、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的尺寸最小。
E.用极舒值法解尺寸链时,如果共有五个组成环,除封闭环外,其余各环公差均为0.10 mm,则封闭环公差要达到0.40mm以下是不可能的。
3、对于正计算问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
A.正计算就是已知所有组顾一半的基本尺寸和公差,求解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公差。
B.正计算主要用于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求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C.正计算就是已千封闭环的尺寸和公差以及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公差。
D.计算问题中,求封闭环公差时,采用等公差法求解。
E.正计算只用在零件的工艺尺寸链的解算中。
4、如图9-1所示尺寸链,属于增环的有_A、B___。
A.A1 B.A2 C.A3 D.A4 E.A5
5、如图9-1所示链,属于减环的有__C、E____。
A.A1 B.A2 C.A3 D.A4 E.A5
6、如图9-2所示尺寸链,属于减环的有__A、B、D____。
A.A1 B.A2 C.A3 D.A4 E.A5
图9-1 图9-2
三、填空题
1、尺寸链计算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公差设计计算和公差校核计算。
2.尺寸链减环的含义是某一组成环尺寸增大而其他组成环尺寸不变时封闭环尺寸减小。
3.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4.尺寸链中,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增支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下偏差。
5.尺寸链填封闭不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6.零件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就根据加工顺序确定。
7.尺寸莲计算中进行公差校核计算主要是验证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和公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向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轴时,取上偏差为零。
9.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
极限偏差。
10.在工艺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零件图样要求,进行基准换算或确定工序尺寸。
四、综合题
1、什么是尺寸链?它有哪几种形式?
答: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它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按尺寸几何特征分为长度尺寸链与角度尺寸链,按尺寸链用途分为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按其空间位置分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2、尺寸链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尺寸链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各尺寸链相互连接成封闭形式,既具有封闭性,链中某一尺寸的变动直接受其他尺寸变动的影响,既具有约束性。
3、如何确定一个尺寸链封闭环?如何判别某一组成环是增环还是减环?
答:尺寸链封闭环是在装配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由机器装配精度决定的,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必须在加工顺序确定后才能判断。
组成环尺寸增大,封闭环增大是增环,组成环尺寸增大,封闭环尺寸反而减小是减环。
4、为什么封闭环公差比任何一个组成环公差都大?设计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故封闭环公差比任何一个组成环公差都大。
当封闭环公差一定时,组成环越多,各组成环分配公差值越小,故设计时应尽量减小尺寸链组成环,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5、尺寸链中遇到基本尺寸为零,上、下偏差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环,例如同轴度、对称度等问题时应如何处理?
答:在尺寸链中,当组成环为定位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工差)时,它们对尺寸的影响可正可负,公差带对称与零线分布,计算时,作为增环或减环代入均可,结果相同。
6、尺寸链的计算分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尺寸链计算一般分两种类型,它们是公差设计计算和公差校核计算。
公差设计计算的目的是根据给定封闭环基本尺寸、公差或极限偏差和各组成环尺寸,求解各组成环公差或极限偏差,它们通常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根据机器使用的要求,合理的分配有关尺寸公差或极限偏差。
公差校核设计通常是由工艺人员在产品投产前,根据工艺条件或管理质量中获得的数据进行验算,它是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公差或极限偏差求解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或极限偏差。
7、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安全互换法又称极值法,它的出发点是从各环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出发来计算的,它能保证零、部件的互换性。
8、如图9-3所示零件,A1=30 0 -0.052 mm,A2=160 -0.043mm,A3=14±0.021mm,A4=6+0.048 0mm,A5=24 0 -0.084 mm,试分析图a、图b、图c三种尺寸标注中,哪种尺寸标注法可使N
变动范围最小。
解:不同尺寸标注构成不同尺寸链,封闭环均为N,分别求出N偏差即可判断哪种N变动范围最小。
比较结果为图b标注尺寸变动范围最小。
9、如图9-4所示零件,按图样注出的尺寸A1和A3加工时不易测量,现改为按尺寸A1和A3
解:据题意,按尺寸A1、A2加工,则A3必须为封闭环,A2则为工序尺寸。
A3=A1-A2 A2=A1-A3=(50-10)mm=40mm
ES3=ES1-EI2 EI2=ES1-ES3=0-0=0
EI3=EI1-ES2 ES2=EI1-EI3={-0.06-(-0.36)}mm=+0.3mm
故A2尺寸为40 +0.30 0mm。
15.解:根据公式校核
N=A1-A2-A3=150-75-75=0
ESN=ES1-EI2-EI3={0.016-2×(-0.06)}mm=+0.136mm
EIN=EI1-ES2-ES3={0-2×(-0.02)}mm=+0.04mm
故N范围为0.04~0.136mm,在装配精度要求范围0.1~0.2mm以内,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