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小研究(1)

三()班姓名:学号:

小朋友,请你自学课本第48页,在你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再把会的地方说说看,并试着完成下面的内容。

一共有多少人?

h

我的列式:

我是这样想的:

先算,再算。

其他方法:

我的发现:

我的疑问:

课堂练习

1、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画出来。

20-6÷2 7×5-3 4+4×6 81÷9+2 2、看图并列式计算

小学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购物情境,探究发现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感受到混合 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步不含小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具准备: 图案卡片,课件等。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结合例1、例2的题意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想一想如果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如果你认识它们, 就向它们招招手。这些小朋友呀非常爱和数字捉迷藏。瞧,它们一会儿藏在树叶上,一会儿藏在松树下。一会儿藏在花朵里, 一会儿藏在草丛中。 出示图案卡片 30 × 4 + 50 90 × 11 - 900 15 + 585 ÷ 9 100 - 90 ÷ 9 师 : 谁来说一说它们该怎样计算?

生一一回答。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指名回答后,教师说明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出示课题) 二、诱导探索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师:从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汇报) 师: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做,指一名学生板演。 生: 35 × 4 = 140(元), 140 + 45 = 185(元)。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谁做的和黑板一样请举手。做对的同学鼓励一下自己。 师:同学们,你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吗?先独立尝试,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 生板演: 35 × 4 + 45 = 140 + 45 = 185(元) 师:如果这位同学说的好,那么大家就给他以热烈的掌声。 同桌两个再说一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35×4表示什么?140+45表示什么?)。 然后再说一说算式:“35×4+45”的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反馈练习 90 × 11 - 900 585 ÷ 9 + 15 (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自学例2 师:例1同学们学的非常棒!请同学们继续用学过的知识自学课本第3页例2。 (生看书思考。)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习用综合算式解决 2、会正确解答乘加(减)混合运算,知道正确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书写格式。 教法与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小晴和小军两个人相约去商店买学习文具,从这幅图中你发现商店里面有哪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呢? (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个,水彩笔18元1盒,订书机12元1个) 同学们看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文具。老师如果让你们根据这些文具的价格,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你会吗?(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一个书包和一个笔记本一共多少钱、水彩笔比笔记本多多少钱,2个书包多少钱等等。如果提的都是加减法或乘除法的就提示他们:谁还能提出一些更难点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如果有学生提出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钱)老师就说:这个学生提的问题很好,我们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们会吗? (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就说: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也想提出一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听好了,问题是:如果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们能帮小军算一算吗? 2解决问题 拿出随堂本,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随堂本上。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预设1: 5×3=15(元)15+20=35(元)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你用了几步来计算? 有没有同学和他列的不一样的算式? 预设2: 5×3+20 或 20+5×3 说一说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目标解析: 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与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写出计算过程。 23+8-14 56-13+39 36+24+15 6×6÷4 27÷9×6 72÷9÷2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 4×3+7 7+(4×3) 12+7=19(人) =12+7 =7+12 =19(人) =19(人) 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同时,有这个直观媒介,学生大多能依据主题图比较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 (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 (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1.呈现算式:7+(4×3)和7+4×3。 2.引导学生比较。 (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

《5.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优选教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 38+5 28÷4 4×5 45-2 36÷9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 15-7= 8+4= 3×8- 24÷6= 36÷9= 4×8= 54÷9= 6×2= 3.算一算。 58-14+6= 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

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 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2+9-7 (2)53-24+38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 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从左往右。 15÷3×5 =5×5 =25 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果。 在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算(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6分)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的顺序计算。 2. 在计算83+36×22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3. 在计算48÷3-13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9-19+()=66()×9÷4=18 ()+21-5=7196÷()×11=88 5. 下面的图形各代表什么? (1)☆+☆+☆=18☆+◎+◎=22 ☆=()◎=() (2)□-○=4○+○+□+□=20 □=()○=() 二、慧眼辨一辨(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每

题2分,共6分) 三、耐心算一算(每题3分,共18分) 162+34-15781-35+15 48÷2×1646×5-21 200-6×14-3548+92÷2 四、我来做一做(1~4题,每题8分,第5题10分,共42分) 1. 光明小学有女生412人,比男生少30人,光明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2. 3路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38人,到东门车站后下车12人,又上来6人。汽车上现在有乘客多少人? 3. 每个计算器88元。 4. 红旗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四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48人,需要这样的面包车多少辆? 5. 李大爷去世后留下了一处房产,由他的三个儿子共同继承。三个儿子商量后约定:房产留给老三,由老三付给老大和老二共

68000元。这处房产价值多少元? 五、把“+”“-”“×”“÷”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每题4分,共8分) 答案 一、细心填一填 1. 从左到右 2. 乘加 3. 除减 4. 2685512 5. (1)☆=6 ◎=8 (2)□=7 ○=3 二、慧眼辨一辨 1. √ 2. × 3. × 三、耐心算一算 3961384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读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 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 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 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 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 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5=2(元求 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

(完整)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1000题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79-(46+32)= 88-(38+26)= 69-(39-23)= (2+7)×8= 84-(27+16)= (58-34)÷8= 4+(27-16)= 99+(25-24)= 6×(2+6)= 3×(9÷3)= 93-(4×6)= 85-8×7= 4×6+7= 20÷4+5= 6×8+5= 77-76+32= 61-38+26= 10+5×4= 77-5×4= (62-38)÷4= 79+19-16= 18-36+27= = 73-(23+4)= 93-(39-23)= 71-(25-24)= 87-(27+16)= 84-(25+16)= 4+(25-1)= (76-22)÷9= 25-5×4= 88+(25-24)= 55-(56-22)= 61-(28+26)= 68-(28-22)= 40-(42-28)= 58+18-16= 85-(25+16)= 82-(28-22)= 82-22+84= 22-(28-22)= 88-(25-24)= 88-86+22= 6×(5+4)= 76+72÷8= = (100-93)×8= 38-(49-21)= 42÷(1+6)= 77-(34+32)= 63-(38-26)= 79+19-36= 80-(22+28)= 22+(22+36)= 82-(28-22)= 88+(28-15)= (42+30)÷8= 6×8+6= 6+8×4= (6+2)×7= (40-28)÷6= 5×3+9= 9×8+30= 8×7+30= 6×8+6 = (66-50)÷2= 36÷(2+4)= 38-36+27= 二年级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1000题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 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2)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4)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 100-(62+540÷18)(288-24×5)÷28 (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议一议,怎样添括号。240-40×2÷5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 (240-40)×2÷5 (240-40×2)÷5 (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8-30页信息窗5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步算式,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创情导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海产品工艺厂,去看看大姐姐们制作工艺品能帮助我们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呈现信息窗5的部分画面(有合成)。 (2)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会有下列问题: (1)每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2)…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温馨提醒】:对于第(1)个问题,大家容易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

个问题用一步算式就能解答出来,如何提出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提出第

(2)个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板书这两个问题,随机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目标(课件展示)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重点看红点的解答过程。思考:(1)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3)算式里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深入每个小组,目光巡视学生,了解学情。) 三、汇报交流(说一说)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二)组内交流。 1.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思考:要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必须先求什么。 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先求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再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第1课时《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90-48= (2)教师找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仔细观察47页例1主题图,收集所需信息。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4.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班级:组名: 姓名: 家长签名: 内容:教材第15至17页课型:新授领导签字:时间:2012年3月25日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1.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 1.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无 学习过程: 一、学前热身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3= 98-18= 80×90= 55÷5= 420÷6= 20×34= 64×10= 36+60= 100÷4= 21×40= 80-28= 30×800= (2)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16×3+20 560÷4×2 = = = = 二、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可同时计算的三步混合运算 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 知识点二含有同级混合运算的三步运算 思考讨论:此题从左到右依次含有加法、法、法三种运算,乘法、除法属于级运算,应先算这两种运算,按的顺序算完除法和乘法后,再算前面的加法。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算式中只含同级运算的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三、自我检测 = = = = = = = = = =

改正: 四、应用与拓展 1.用递等式计算。 280÷70+15×8 18+94÷2×5 46×12÷83-7 345÷3-25×4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 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 =8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 240÷40+20×2=8 90-30÷3×5=400 90-30÷3×5=100 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 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 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 边长×边长=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

2017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及答案.doc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填空。 1.38×50-24÷3可以同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2.已知6+15=21,400-43=357,357÷21=17,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3.两数相乘的积是2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算式38+615÷41,可以读作() (1)38加上615除以41,得多少; (2)38与615的和除以41,商是多少; (3)38加上41除615的商,和是多少; 2.420÷70=6,错误的说法是() (1)70不能除尽420; (2)70能除尽420; (3)420能被70除尽; 3.203减去170除以19,求商的算式是() (1)203-170÷19 (2)(203-170)÷19 (3)19÷(203-170)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12×3=(33+67)×20= 10-125÷25=(21-15÷3)÷4= 39÷3-7=6×(30+45÷9)=。() 2.计算 (1)(432-24×10)÷6 (2)7200÷90÷8+190 (3)1812-(756+82×3) (4)(541-276+325)×7 3.列式计算 (1)用150除12与500的积,商是多少? (2)一个数比41的104倍多401,求这个数。 (3)4000减去3600除以25的商,乘以30,积是多少? (4)910与350的和,除以110与50的差,商是多少? 四、思考题 1.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相同的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18 2.四 (1)班有学生45人,参加合唱除的有24人,参加田径队的有28人,并且全班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这个班两个队都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6分,共30分) 1.在计算30+30×2时,先算()法。 A.加 B.乘 C.无法确定 D.都可以 2.4+50×2的结果是()。 A.90 B.104 C.100 D.108 3.在计算60-60÷2时,先算()法,再算()法。 A.除法 B.减法 C.无法确定 D.都可以 4.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A.50-3+20 B.32+66-50 C.5+24×2 D.23+60÷3 二、脱式计算(每小题6分,共36分) 5. 32-5×3 6. 68+56×22 7. 89-60÷30 8. 60-60÷60 三、解答题(9.10.11每题7分,12题13分,共34分) 9.修一条长500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69米,3天后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10.小鹏区去商店买体育用品,每个足球30元,篮球的价格是足球的3倍,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11.小鹏区去商店买体育用品,每个篮球90元,是足球价格的3倍,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12.三(3)班同学去植树,女生共植树42棵,男生植的棵树是女生的3倍。 ①三(3)班共植树多少棵? ②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多少棵?

参考答案 1.B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30+30×2”中有加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故选B。 2.B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4+50×2”中有加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50×2=100”,再算加法“4+100=104”。故选B。 3.C.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60-60÷2”中有减法和除法,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故第一空选“A”,第二空选“B”。 4.B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50-3+20 ”中只有加减,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减法;“32+66-50 ”中只有加减,应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加法;“5+24×2 ”有加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3+60÷3”中有加法和除法,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故选B 5.32-5×3 =32-15 =17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时注意在计算时应认真计算,先算“5×3=15”,“32-”不变往下拉,算式变成了“=32-15”再另起一行写出“32-15”的结果“=17”。最后细心检查。 6.68+56×22 =68+1232 =1300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时注意在计算时应认真计算,先算“56×12=1232”,“68+”不变往下拉,算式变成了“=68+1232”再另起一行写出“68+1232”的结果“=1300”。最后细心检查。 7. 89-60÷30 =89-2 =87 【解析】此题考查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算式中有加减乘除,应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时注意在计算时应认真计算,先算“60÷30=2”,“89-”不变往下拉,算式变成了“=89-2”再另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 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方法与手段、过程设计等方面作一个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三步混合运算。本课教学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工具。 2、说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教材的重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材的难点: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是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后,向三步混合运算的发展,在教学时,根据课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设置以下两种教法: 1、直观、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概括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而达到感知、概括、应用、巩固和深化的目的。 2、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对比,掌握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课标提倡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根据新课标,为了形成知识的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设计了以下这两道题。先让学生进行计算,根据计算过程,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学习三步混合运算打下伏笔,达到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4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例4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括号是第一次出现,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遇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符号而引起新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情境,由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告诉这个符号的名称,并说明它的作用和该算式的运算顺序。也可以先说一说“900÷15+10×3”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按提出的要求添括号再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这时学生得到“(900÷(15+10))×3”,又提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这时学生可能得到“900÷((15+10)×3)”,或感到括号不够用而没有办法解决时,从而引起新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28-(80÷16×3) 280×(280÷14)+44 (53+19)÷(12×2)(253-195)×(72÷6) 分组练习,集体订正。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产生矛盾冲突,引出中括号。“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为学习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老师直接引出知识“[]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 算》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设计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组织学生充分表述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理解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设置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在引导学生解决例2时,仍然注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解题思路,再列出算式。由于例2含有两级运算,因此学生列出的算式会呈现几种不同情况,由学生的解答入手,抓住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进一步体会规定保证结果唯一及追求数学表达简洁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90-48= (2)指名板演,并说出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2)引导学生思考:连加、连减算式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47页例1主题图。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