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4]《商务沟通》
- 格式:docx
- 大小:224.86 KB
- 文档页数:22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与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质量、流动的方式,以及对信息的利用水平密切相关。
2.非正式沟通是组织沟通的主流3.组织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无论是组织的一般环境还是间接环境都影响着组织活动。
4.孤立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关系的组织系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人际信息传播,达到沟通效应,使人际关系良性发展过程是分阶段组建进行的,其中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1.注意阶段2.适应阶段3.漠视阶段4.依附阶段3、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不包括()1.喜爱——憎恨2.包容——排斥3.控制——追随4.控制——管理4、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是()1.上级指示2.文件下达3.组织成员之间的私下交谈4.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5、发信者将信息译成可以传递的符号形式的过程是()1.解码2.编码3.反馈4.媒介6、各国礼仪的主要特点不包括()1.尊重妇女儿童2.以人为本3.深度交谈4.经济清楚7、人的基本情感不包括()1.道德感2.丑感3.理智感4.美感8、不属于人际沟通中影响竞争与合作因素的为()1. C. 动机2.威胁3.刺激4.关系9、影响群体沟通效率的不可控因素不包括()1.领导风格2.环境因素3.任务因素4.群体因素10、初次见面,鞠躬90度角并用敬语是以下哪个国家的习惯()1.日本2.韩国3.法国4.中国11、有时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财务部的主管会计与等级比他高的销售经理之间需要进行沟通,这是()1.下行沟通2.斜向沟通3.上行沟通4.平行沟通12、关于制定面谈计划,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中,“Whom”是指()1.通过什么渠道2.谁3.产生什么效果4.对谁1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是()1.文件下达2.上级指示3.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4.组织成员之间的私下交14、认为符号理论是关于意识与经验研究的哲学家是()1.卡西尔2.索绪尔3.亚里士多德4.皮士尔15、人际距离中私人距离是指人际间距为( )1.0.5~1.5米2.0.15~0.5米3. 1.5米以上4.4米以上16、提倡“法治”,认为“饥而欲食,寒而温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是()1.道家学派2.墨家学派3.法家学派4.儒家学派17、谈判进行中,各方的主谈人员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他人员遵循()的原则,依职位高低自近而远分别在主谈人员的两侧就座。
《商务沟通》学习指导《商务沟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案例的把握。
从整体上看,第一章(概论)、第四章(会议沟通)、第五章(商务谈判)和第六章(管理沟通)是重点,相应的章节后面的案例也是重点。
具体到每一章中,黑体带下划部分着重掌握。
第一章概论1、沟通: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借助某种载体和渠道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2、沟通的目的:(1)信息被对方接收到(2)信息被对方充分理解(3)所传递的信息被对方接受(4)引起双方反响3、沟通的类型主要有:(1)语言沟通(2)非语言沟通4、语言沟通可以分为:(1)口头信息沟通(2)书面信息沟通5、口头信息沟通(交谈;小组讨论;信息传播)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1)优点:快速传递和及时反馈(2)缺点: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大6、书面信息沟通(信函;报告)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1)优点:信息可长期保存;周密;逻辑性强(2)缺点:时间长;反馈不及时;不知对方是否理解7、非语言沟通:不是讲话或文字而是通过某些媒介来传递信息。
包括身体语言、时间、沉默和空间等。
8、沟通的过程是指发送者将信息通过选定的渠道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它包括信息发出者、编码和译码过程、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接受者等。
9、编码是发送者将信息符号化;译码是接收者将符号还原后理解。
10、沟通噪声是指沟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11、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主要有:(1)感觉差异(2)武断(3)成见(4)缺乏了解(5)缺乏兴趣(6)自我表达困难(7)情绪(8)个性12、超越沟通障碍的方法主要有:(1)系统思考,充分准备(2)细致观察,因人而宜(3)沟通及时,运用反馈(4)控制情绪,调整心态(5)专心移情,客观完整(6)注意非语言信息13、商务沟通是指商务组织为了顺利地经营并取得经营的成功,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大量的商务活动,凭借一定的渠道,将有关商务经营的各种信息发送给商务组织内外既定对象,并寻求反馈以求得组织内外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沟通》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牢固掌握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工具,具备管理、贸易、营销、电子商务基本技术知识,面向各类工商企业(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电子商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职业能力较强的电子商务领域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结合此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商务平台管理、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等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在了解商务沟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基础上,学会商务谈判方案的制定,能进行商务沟通的策略及技巧,能撰写商务合同等。
本课程从经济贸易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具有代表性的商务沟通为重点,阐明商务沟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商务沟通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所学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从事商务贸易工作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商务贸易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先后学过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后续课程是网上交易、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等。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会商务沟通的要素程序和成败标准。
(2)会进行商务沟通背景调查的内容,地点的选择和场景布置。
(3)能够运用商务沟通的基本原则。
(4)能够运用商务沟通中的价格策略、应对策略。
(5)能运用沟通中各种技巧。
(6)能够进行商务合同的书写与签约。
2、知识目标(1)了解谈判的定义、特点、动因,谈判的要素、谈判的类型。
(2)商务谈判的概念、特点,商务谈判在商务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商务谈判的程序,商务谈判的成败标准。
(3)理解沟通目标与对象的确定,确定各交易条件的最低可接受限度方法。
掌握商务计划的要求、计划的内容及地点的选择和场景布置。
(4)理解掌握商务沟通的基本原则。
(5)理解商务沟通中的价格策略、应对策略、商务沟通地位应对策略、商务沟通对方应对策略。
(6)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并能够运用沟通各种技巧。
《商务沟通》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管理类课程类型:职业限选课总学时/学分:45/3(理论学时:30课时实践学时:15课时)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限选课。
课程内容涵盖了商务沟通基本理论知识、商务沟通实务。
在课程设计上,通过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商务沟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商务沟通方法和技能。
前序课程:公共关系学、商务文书写作、商务谈判、社交礼仪。
后续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二)设计思路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沟通能力的训练,以商务沟通理论、商务沟通形式、商务沟通技巧、商务沟通礼仪和文化为四大模块,构建商务沟通能力的课程训练教学。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务沟通的基本理论,具备组织沟通、群体沟通、人际沟通、书面沟通、商务演说、商务礼仪、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能。
达成具备商务沟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沟通的定义、类型、基本要求;掌握组织沟通、群体沟通、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策略;掌握书面沟通、商务演说、求职沟通的规范和技巧;掌握商务沟通的基本礼仪,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策略。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商务沟通的涵义和基本要素;能够运用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商务组织沟通、群体沟通、人际沟通;能在商务沟通活动中正确使用书面沟通,进行商务演说及求职沟通;能适应商务活动国际化的要求和跨文化的沟通.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善于沟通,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思维活跃,具有开创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商务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商务沟通二、学分:4三、先修课程: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商务沟通》课程是网络教育考试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的主要特点是沟通理论的系统新科可操作性。
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商务沟通理论的产生的渊源与发展轨迹,掌握沟通的符号系统的性质和使用技巧,了解沟通的媒介和过程与模式,掌握工商管理活动中的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组织内外沟通、大众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的目标、过程、形式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商务活动或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沟通。
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商务沟通概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的意义,沟通现象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沟通理论研究的渊源与轨迹,世界沟通理论研究的各个流派。
重点掌握沟通的意义和沟通理论产生的渊源与轨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商务沟通的意义一、新时代呼唤有效沟通二、商务沟通的含义三、商务沟通的学科体系第二节沟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文明与沟通现象同步发展二、人类信息沟通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三节信息传播理论研究渊源与轨迹一、传播学的产生二、信息传播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三、我国信息传播学研究与趋势第二章沟通的符号系统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符号的概念及其意义,符号的特征和类别,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与沟通的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重点掌握非语言符号及其相关问题。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符号概述一、符号的性质二、符号的特征和类型第二节语言符号一、语言符号的特征二、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三、语言符号与沟通的关系第三节非语言符号一、非语言符号的概念二、非语言符号的类型三、非语言符号与沟通的关系第三章信息传播媒介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传播媒介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类别、产生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信息传播媒介概述一、传播媒介及其相关概念二、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和分类三、传播媒介理论研究第二节印刷媒介与报刊图书网络一、印刷媒介的概念二、印刷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三、印刷传媒的特点和作用四、报刊图书网络第三节电信媒介与邮电通信网络一、电信媒介概述二、我国电信网络及其发展第四节电子媒介与广播电视网络一、电子媒介的概念二、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三、广播电视网络四、电子传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五、其他媒介第四章沟通过程与模式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过程和沟通的各种模式的概念、特征、意义,了解各种沟通模式在沟通活动中沟通方式及其优劣。
[0664]《商务沟通》网上作业题答案2010-2011第二学期第一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 商务传播与沟通2. 语言3. 大众沟通媒介二、简答题1.信息传播理论产生的基础是什么?2.简述语言符号与沟通的关系三、问答题1.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人员的自信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商务传播与沟通就是借助媒介与符号使有关商业与管理活动的各种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信息从时间或空间上的某一点向其他点移动的过程。
2.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以语音和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符号系统。
3. 大众沟通媒介,也称大众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职业传播者向众多的、分散的、不确定数量和对象的受传者迅速传播大量信息的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指以一般公众为对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
二、简答题1.信息传播理论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信息传播理论产生的基础分为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一)社会基础:1.国际经济贸易对管理和商务的传播需求提高2.战争对信息传播需求提高3.政治对信息传播需求的提高(二)物质基础1.新型传播媒介的产生促进商务沟通理论产生2.现代科学研究新成果为传播学的产生创造了学术条件2.简述语言符号与沟通的关系(一)对信息的指代和显示作用符号不仅能指代事物,还能使人们将这些事物与另一些事物区别开来,如沙发、椅子、台灯、钢笔。
计算机,它所表示的信息是可感可触具体清晰的,它所产生的信息是不会与别的信息产生混淆的。
不会混淆是符号的特殊的显示作用。
(二)对信息的表意和认识作用许多符号专家认为,符号的重要作用是表意和认识,人类文明的存储和传播的根本是符号。
符号把事物的形态显示出来,并通过符号表示和传达传播者的感受、情绪、见解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信息。
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就是这个道理。
人类凭借各种符号传播信息所显示的意义,信息受传者又通过符号的读解获得对客观世界的间接认识。
(三)沟通和自律作用符号传播人类的一切信息。
《商务沟通》课程教学大纲(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商务沟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前言)《商务沟通》属于本专业职业延展课程,定义为B类选修课,计划总48学时、占3个学分,实践课时应至少占20%比例。
作为秘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面对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沟通和谈判,我们的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掌握哪些必备的技能;了解多少相关的理论;遵守什么样的规则。
这些问题成为我们考虑的主要内容。
在秘书工作中沟通协调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在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显得日益重要。
这种能力推动着秘书从业者与组织内不同职位的人员进行友好合作并开展有建设性的工作。
沟通协调和谈判技巧成为秘书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针对文秘班学员,要求学员们了解沟通与谈判的基本理论、操作实务,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秘书实务等相关特点,在传统的沟通与谈判基础上,增加跨文化沟通、电子商务沟通、谈判策划、网上谈判、谈判人力资源管理等与市场经济挂沟的新内容,要求学生努力形成“有所思、有所为、有所得”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课后的实训题、讨论题等实践来感受和领会沟通与谈判的操作运作与乐趣。
二、教学内容描述本课程结合教材分成沟通和谈判两个部分(上下篇)。
上篇把商务沟通的知识技能体系分成七章,由“商务沟通理论”“商务沟通应用”“商务沟通文化”共三个板块组成;下篇主要介绍谈判的知识和相关理论,共六章,由“谈判的概念及理论”“谈判程序及技巧”“谈判实用性的拓展”共三个板块组成。
具体分解如下:实训演练前参与者明确实训项目所对应的课程内容和课程重点。
实训演练的目标达成情况由参与者一起分析。
实训场地无特殊要求。
③主要仪器设备:投影仪,电脑五、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商务沟通与谈判》课程是建立在文秘基础课程基础上,对文秘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0664 20181
单项选择题
1、人际信息传播,达到沟通效应,使人际关系良性发展过程是分阶段组建进行的,其中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
.
注意阶段
.适应阶段
.漠视阶段
.依附阶段
2、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喜爱——憎恨
.包容——排斥
.控制——追随
.控制——管理
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沟通的是().上级指示
.文件下达
.组织成员之间的私下交谈.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
4、各国礼仪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尊重妇女儿童
.以人为本
.
深度交谈
.经济清楚
5、人的基本情感不包括()
.道德感
.丑感
.理智感
.美感
6、不属于人际沟通中影响竞争与合作因素的为()
A、
. C. 动机
.威胁
.刺激
.关系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孤立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关系的组织系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B、非正式沟通是组织沟通的主流。
C、组织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无论是组织的一般环境还是间接环境都影响着组织活动。
D、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与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质量、流动的方式,以及对信息的利用水平密切相关。
.孤立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关系的组织系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