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65.46 KB
- 文档页数:7
深圳市2016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一、选择题(6X6=36分)1. 池塘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细胞中糖蛋白的合成,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最可能是A. 中心体B. 内质网C. 液泡D. 细胞膜2. 关于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同时进行B. 光合作用的产物都能被线粒体直接利用C.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光合作用D. 光合作用产生的[H]不能用于呼吸作用3. 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种是生物繁殖和共同进化的基本单位B. 有性生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C. 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D. 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无关4. 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B. K+进出神经细胞的过程都需要能量C.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流量增加D. 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后不会讲话5. 探究两种植物根系之间的竞争关系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 需要选自不同环境的植物进行实验B. 选择的两种植物大小必须基本一致C. 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作为实验组D. 可设置两种植物的间距来设计实验6.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4号患甲病说明1号和2号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6号和7号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C. 从1号个体及子女推知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 若3号不携带乙病基因,则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二、填空题29.(10分)回答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有关问题(1)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确保细胞分散开来的操作是;根据细胞中判断各细胞所在时期。
(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用卡诺氏液浸泡洋葱根尖的目的是。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观察的对象主要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以及的位置;若有部分细胞始终不能复原,其原因是。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调研测试卷高三 化学2016.09说明:1.本试卷共三大题,共22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1~15题为单项选择题,请将你所选的答案填写对应的选择题答案卡中。
3.第16~22题为非选择题,第16~19题为必做题,第20~22题为选做题,从第20~22题只选择一个题目作答。
4.请考生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并准确填写考号和用2B 铅笔涂黑考号。
答题结束时,请将答题卷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Cl —35.5;Na —23Mg —24;Cu —64;S —32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小题45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2.下列关于化学与能源、环保等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光电池的的主要成份是单质硅B .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13153()I 、铯-13713755()Cs 互称同位素C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D .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 由4.68变为4.28,是因为吸收了CO 2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6 g O 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 .标准况状下,44.8 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 C .0.1 mol ·L-1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 3+数为0.1N AD .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4.向含有Mn 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 2S 2O 8)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 Mn 2++S 2O 2-8+H 2O ―→MnO -4+SO 2-4+H +。
深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2016.4.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Fe-56 Ga-70 As-75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7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N AC.1 L浓度为1 mol·L-1的 H2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1 mo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9.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4 mol 一氯乙酸和1 mol乙二胺(H2N N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 mol EDTA和4 mol 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A.C10H16N2O8B.C10H20N2O8C.C8H16N2O8D.C16H20N2O8Cl10.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一种以NaBH4和H2O2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正极反应为H2O2+2e-=2OH-B.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C.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D.b极室的输出液经处理后可输入a极室循环利用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性:X<YB.原子半径:Y>Z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Y元素氧化物不溶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13.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H2SO4视为二元强酸)。
绝密★启用前2016届“六校联盟”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 (A卷)命题学校:珠海一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C 12 H 1 Br 80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和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C.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D.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环保,可以减少SO2的排放,且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 mol Fe(NO3)3与足量HI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将lmol Cl2通入水中,HC1O、Cl-、C1O-粒子数之和为2N AC.分子数目为0.1N A的N2和NH3混合气体,原子间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 AD.将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克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9、与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CO32﹣+H2O⇌HCO3﹣+OH﹣B.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适量的铁粉:Fe3++Fe═2Fe2+C.向NH4HSO4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H++2OH﹣NH3↑+2H2OD.铝片溶于较浓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10、已知废旧干电池中的填充物主要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淀粉糊、Mn2O3、ZnO、FeO、汞的化合物等。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部分物质,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②的名称分别为溶解、过滤B. 步骤③中使用的化学仪器有酒精灯、三角架、泥三角、坩埚、玻璃棒C. 步骤①②③中都使用了玻璃棒,且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完全相同D. 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2H+ + H2O2 = 2Fe3+ + 2H2O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沸点依次升高B.正戊烷的沸点高于丙烷C. 1 mol 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3mol、1 molD.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6种12、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Ba(OH)2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c (NH4+)>c (OH-)>c (SO42-)>c (H+)B.向1L 1mol/L 的KOH热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酸钾、次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c (K+)+c (H+)=6c (ClO3-)+2c (ClO-)+c (HClO)+c (OH-)C.0.1 mol/L的NaOH溶液与0.2 mol/L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c (Na+)>c (CN-)>c (HCN)>c (OH-)>c (H+)D.若将CO2通入0.1mol/L Na2CO3溶液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c(CO32-)+c(HCO3-)= 0.1mol/L13、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 AsO43-+2H++2I-AsO33-+I2+H2O设计如图原电池,探究pH对AsO43-氧化性的影响.测得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
深圳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二)化学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试卷类型、准考证号、科目)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数据: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Ca-40、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是①A 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②Ca (HCO 3)2溶液和NaOH 溶液③NaAl O 2溶液和盐酸 ④Al 2(SO 4)3溶液和氨水A 、①③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Al 2(SO 4)3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I 、CO 32-、SO 42-B 、Ca 2+、H +、K +、HCO 3—C 、Mg 2+、Na +、SCN 、ClD 、Cu 2+、Ba 2+、Na +、NO 3—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6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
广东省深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Cu 64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是饱和烃,氯乙烯是不饱和烃B.石油的裂化产品能使溴水褪色C.蛋白质在CuSO4溶液中发生盐析D.油脂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O3-、SO32-、OH-B.Al3+、H+、SiO32-、I-C.Fe2+、K+、NO3-、SO42-D.Fe3+、NH4+、ClO-、CO32-9.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B.32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1L 1.0mol·L-1NH4Cl与2L 0.5mol·L-1NH4Cl溶液含NH4+数目相同D.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有NO x ,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C.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D.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1.常温下,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HCl>CH3COOHB.pH相同的溶液中:c(Na2CO3)<c(NaHCO3)C.在Na2SO3溶液中:c(Na+)= 2c(SO32-)+ c(HSO3-)+ c(OH-)D.0.1mol·L-1NaHS溶液中:c(Na+)= c(HS-)12.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①气密性检查 ②气体性质检验 ③化学平衡的探究④喷泉实验 选项现象 结论 A①中导管口冒气泡,手松开无现象 气密性良好 B②中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 SO 2具有漂白性 C③中关闭K ,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冷水深 NO 2生成N 2O 4为吸热反应 D④中烧瓶中形成喷泉 Cl 2易溶于CCl 4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22.五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其中Y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2016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1.复数z 满足(1i)1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BC .2D .1 【答案】D 【解析】1i1i 11i 1iz --===++. 2.设,A B 是两个集合,则“x A ∈”是“x 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3.若1cos()23πα-=,则cos(2)πα-=( ) A.9- B.9 C . 79-D .79【答案】C 【解析】∵1cos()23πα-=,∴1sin 3α=. ∴27cos(2)cos 22sin 19πααα-=-=-=-. 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410.x y x x y +-≥⎧⎪-≤⎨⎪-+≥⎩则目标函数13y z x +=+的最大值为( )A .14 B .23 C .32D .2 【答案】C 【解析】目标函数13y x ++点(,)x y 和点(3,1)--由图可知:当其经过点(1,5)A 即max 15133132y z x ++===++ .5.如图所示的流程图中,若输入,,a b c 的值分别是2,4,5,则输出的x =( )A .1B .2C .lg 2D .10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a b c <<,∴lg 2lg51x =+=.6.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由函数()cos g x x =的图象经过如下变换得到:先将()g x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再将其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则函数()f x 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 A .6x π=B .512x π=C .3x π=D .712x π= 【答案】D【解析】cos y x =3π−−−−−→向右个单位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cos()3y x π=-−−−−−−−→横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cos(2)3y x π=-.∴()cos(2)3f x x π=-.对称轴方程为2,3x k k Z ππ-=∈,即1,26x k k Z ππ=+∈,故选A .7.以直线y =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为( )A .2 BC .2D【答案】C【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a b =224c a =,或2243c a =. ∴2e =,或e =8.2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5位同学站成一排,则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的概率是( ) A .310B .35C .25D .15【答案】B【解析】2222322355()35C A A A P A ⋅⋅==. 9.如图,正方形ABCD 中,M 是BC 的中点,若AC AM BN λμ=+,则λμ+=( )A .2B .83C .65D .85【答案】D【解析】∵AC AM BN λμ=+()()AB BM BC CN λμ=+++11()()22AB AD AD AB λμ=++-11()()22AB AD λμλμ=-++,∴112112λμλμ⎧-=⎪⎨⎪+=⎩, 解得6525λμ⎧=⎪⎨⎪=⎩,85λμ+=. 10.已知函数ln ,0,()ln(),0.x x x f x x x x -- >⎧=⎨--+<⎩ 则关于m 的不等式11()ln 22f m <-的解集为( )A. 1(0,)2 B .(0,2) C .11(,0)(0,)22- D .(2,0)(0,2)- 【答案】C【解析】函数()f x 的定义域(,0)(0,)-∞+∞关于原点对称,∵0x >时,0x -<,()ln ()f x x x f x -=-+=, 同理:()()f x f x -=,∴()f x 为偶函数.NA DC MB∵()f x 在(0,)+∞上为减函数,且1(2)ln 22ln 22f =--=-, ∴当0m >时,由11()ln 22f m <-,得1()(2)f f m<,∴12m >,解得102m <<. 根据偶函数的性质知当0m <时,得102m -<<.11.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它的体积为( )A .48B .16C .32 D.【答案】D【解析】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4S =⨯=h =,∴111633V Sh ==⨯=.12.设定义在(0,)+∞上的函数()f x 满足()()ln xf x f x x x '-=,11()f e e=,则()f x ( ) A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 B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C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D .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答案】D【解析】()f x 的定义域为(0,)+∞, ∵()()ln xf x f x x x '-=,∴2()()ln xf x f x xx x '-=, ∴()ln ()f x x x x '=,∴2()1ln 2f x x c x =+,∴21()ln 2f x x x cx =+.∵211111()ln 2f c e e e e e=+⨯=,∴12c =. ∴22111()ln ln (ln 1)0222f x x x x '=++=+≥,∴()f x 在(0,)+∞上单调递增,∴()f x 在(0,)+∞上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ADC BP13.高为π,体积为2π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周长为 . 【答案】6π【解析】∵2222V r h r πππ===,∴1r =,∴侧面展开图的周长为2(2)6r πππ+=.14.过点(3,1)P 的直线l 与圆22:(2)(2)4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当弦AB 的长取最小值时,直线l 的倾斜角等于 .【答案】4π 【解析】∵AB 的长取最小值时,AB 垂直于PC ,∴1AB PC k k ⋅=-,即(1)1AB k ⋅-=-, ∴1AB k =,直线l 的倾斜角等于4π. 15.在1020161(2)x展开式中,4x 项的系数为___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180【解析】含有4x项为228048201612()180C x x ⋅⋅-=.另解:10102016201611(2)[2]xx=+,∴通项10110201612)rrrr T C x-+=,20161)rx的通项11()(4033)2016221(1)(1)r k r k kk kkk k rrT C xxC x---+=-=-∴1(4033)42010r k r ⎧-=⎪⎨⎪≤≤⎩,∴8r =. ∴4x 项的系数为82102180C =.16.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1AB =,BC =,AC CD ⊥,AC CD =.当ABC ∠变化时,对角线BD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答案】D【解析】设AC CD x ==,在ABC ∆中,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213x ABC =+-∠,∵sin sin AC AB ABC ACB =∠∠,∴sin sin ABCACB x ∠∠=.在BCD ∆中,BD ====ABCD∵(0,)ABC π∠∈,∴sin()4ABC π∠-可以取到最大值1,∴max 1BD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a 是n S 和1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 na 的前n 项和n T . 【解析】(1)由题意得:12n n S a +=, ① 当2n ≥时,112(1)n n S a --=-,② ①-②得122n n n a a a -=-,即12n n a a -=,∴12nn a a -=. 由①式中令1n =,可得11a =,∴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 (2)由12n n n a b n -=⋅得112233n n n T a b a b a b a b =⋅+⋅+⋅++⋅1211222322n n -=⋅+⋅+⋅++⋅12312122232(1)22n n n T n n -=⋅+⋅+⋅++-⋅+⋅01211222222221212nn nn n n n T n n n ---=++++-⋅=-⋅=--⋅-∴(1)21nn T n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在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将其测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不小于80分为“优秀”,小于60分为“不合格”,其它为“合格”.(1)某校高一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0人,为了解性别对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学生中抽取了45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其各个等级的把握认为“综合素(2生的概率,且每名学生是否“优秀”相互独立,现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i )求所选3人中恰有2人综合素质评价为“优秀”的概率;(ii )记X 表示这3人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优秀”的个数,求X 的数学期望.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解析】(1)设从高一年级男生中抽出m 人,则,25500500400m ==+.∴25205,20182x y =-==-=而45(1551015)91.1252.706301525208k ⨯⨯-⨯===<⨯⨯⨯ ∴没有90%的把握认为“测评结果为优秀与性别有关”.(2)(i )由(1)知等级为“优秀”的学生的频率为15152453+=,∴从该市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该生为“优秀”的概率为23.记“所选3名学和g 中恰有2人综合素质评价‘优秀’学生”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223224()()(1)339P A C =⨯⨯-=;(ii )由题意知,随机变量2~(3,)3X B ,∴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2()323E X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CA CB =,侧面11ABB A 是边长为2的正方体.点,E F 分别在线段111,AA A B 上,且113,,24AE A F CE EF ==⊥. (1)证明:平面11ABB A ⊥平面ABC ;(2)若CA CB ⊥,求直线1AC 与平面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1)取线段AB 中点M ,连接EM ,在正方体11ABB A 中,131,2AM A E ==,在Rt EAM ∆和1Rt FA E ∆中,1123AE AM A F A E ==, 又12EAM FA E π∠=∠=,∴1Rt EAM Rt FA E ∆∆∼,∴1AEM A FE ∠=∠,从而1112AEM A EF A FE A EF π∠+∠=∠+∠=,∴2FEM π∠=,即EF EM ⊥. 又,EF CE ME CE E ⊥=, ∴EF ⊥平面CEM ,∵CM ⊂平面CEM , ∴ CM EF ⊥, 在等腰三角形CAB∆中,CM AB ⊥,又AB 与EF 相交,知CM ⊥平面1AB , ∵CM ⊂平面ABC ,∴平面11ABB A ⊥平面ABC ;ACBA 1B 1C 1FE(2)在等腰三角形CAB ∆中,由,2CA CB AB ⊥=知CA CB ==1CM =,记线段11A B 中点为N ,连接MN ,由(1)知,,,MC MA MN 两两互相垂直, 以M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MC MA MN 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111(1,0,0),(0,1,),(0,,2),(0,1,0),(1,0,2)24C E F A C ,设平面CEF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CE EF ⊥⊥n n ,即102202332042x y z x y z y z y z ⎧-++=⎪--=⎧⎪⇒⎨⎨=⎩⎪-+=⎪⎩,取2z =,则4,5y x ==,从而得到平面CEF 的一个法向量(5,4,2)=n .1(1,1,2)AC =-,记直线1AC 与平面CEF 所成角为θ,则111||sin |cos ,|||||AC AC AC θ⋅=<>===⋅n n n 故直线1AC 与平面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8.20.(本小题满分12分)过抛物线C :22(0)y px p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且,A B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4-.(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已知点D 的坐标为(4,0),若过D 和B 两点的直线交抛物线C 的准线于P 点,求证:直线AP 与x 轴交于一定点.【解析】(1)抛物线的焦点为(,0)2pF , 故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2px my =+,由222p x my y px ⎧=+⎪⎨⎪=⎩,得2220y pmx p --=, 设1122(,),(,)A x y B x y ,则212y y p =-,∴24p -=-,由0p >,可得2p =.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y x =.(2)【方法1】依题意,直线BD 与x 轴不垂直,∴24x ≠.∴直线BD 的方程可表示为22(4)4y y x x =--,① ∵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为1x =-,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可求得P 的坐标为225(1,)4y x ---, 由(1)可得124y y =-, ∴P 的坐标可化为1215(1,)1y y --, ∴1121121151411APy y y y k x y --==---,∴直线AP 的方程为111214()1y y y x x y -=--, 令0y =,可得222111111114444y y x x y --=-=-=, ∴直线AP 与x 轴交于定点1(,0)4.【方法2】直线AP 与x 轴交于定点1(,0)4M . 证明如下:依题意,直线BD 与x 轴不垂直,∴24x ≠. ∴直线BD 的方程可表示为22(4)4y y x x =--,① ∵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为1x =-,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可求得P 的坐标为225(1,)4y x ---,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可求得P 的坐标为225(1,)4y x ---, 由(1)可得124y y =-,∴214y y =-.∴P 的坐标可化为1215(1,)1y y --, ∴,P M 两点连线的斜率为12112150141114PMy y y k y --==---,∴,A M 两点连线的斜率为1121104114AM y yk y x -==--, ∴PM AM k k =,∴P 、A 、M 三点共线, 即直线AP 与x 轴交于定点1(,0)4.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x ax f x e =,直线1y x e=为曲线()y f x =的切线.(1)求实数a 的值;(2)用m i n {,}m n 表示,m n 中的最小值,设函数1()min{(),}(0)g x f x x x x=->,若函数2()()h x g x cx =-为增函数,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解析】(1)对()f x 求导得222(2)()()x x x xx e x e x x f x a a e e ⋅-⋅-'=⋅=⋅,设直线1y x e=与曲线()y f x =切于点00(,)P x y ,则0200001(2x )1x x ax x e e x a ee ⎧=⎪⎪⎨-⎪=⋅⎪⎩,解得01a x ==.所以a 的值为1.(2)记函数211()()(),0x x F x f x x x x x e x=--=-+>,下面考察函数()y F x =的符号.对函数()y F x =求导得2(2)1()1,0x x x F x x e x-'=-->. 当2x ≥时()0F x '<恒成立.当02x <<时,2(2)(2)[]12x x x x +--≤=, 从而2222(2x)11111(x)11110x x x F e x e x x x-'=--≤--<--=-<. ∴()0F x '<在(0,)+∞上恒成立,故()y F x =在(0,)+∞上单调递减. ∵2143(1)0,(2)02F F e e =>=-<,∴(1)(2)0F F ⋅<. 又曲线()y F x =在[1,2]上连续不间断,所以由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及其单调性知∃惟一的0(1,2)x ∈,使0()0F x =∴00(0,),()0;(,),()0x x F x x x F x ∈>∈+∞<.∴020101()min{(),},xx x x xg x f x x x x x x e ⎧-<≤⎪⎪=-=⎨⎪>⎪⎩,,从而2022201-0()(),xx cx x x x h x g x cx x cx x xe ⎧-<≤⎪⎪=-=⎨⎪->⎪⎩, ∴021120()(2)2,xcx x x x h x x x cx x xe ⎧+-<≤⎪⎪'=⎨-⎪->⎪⎩,由函数2()()h x g x cx =-为增函数,且曲线()y h x =在(0,)+∞上连续不断知()0h x '≥在0(0,)x ,0(,)x +∞上恒成立.①当0x x >时,(2)20x x x cx e --≥在0(,)x +∞上恒成立,即22xxc e-≤在0(,)x +∞上恒成立.记02(),x x u x x x e -=>,则03(),xx u x x x e -'=>, 当x 变化时,()u x ',()u x 变化情况如下表:∴min 3()()(3)u x u x u e ===-极小. 故“22x x c e -≤在0(,)x +∞上恒成立”只需min312()c u x e ≤=-,即312c e ≤-. ②当00x x <<时,21()12h x cx x '=+-,当0c ≤时,()0h x '>在0(0,)x 上恒成立.综合(1)(2)知,当312c e ≤-时,函数2()()h x g x cx =-为增函数.故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31(,]2e-∞-.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 是O 直径,C 在O 上,CF AB ⊥于F ,点D 为线段CF 上任意一点,延长AD 交O 于E ,30AEC ∠=.证明:(1)AF FO =;(2)若CF =AD AE ⋅的值.A【解析】(1)证明:连接,OC AC , ∵30AEC ∠=,∴60AOC ∠=.∵OA OC =,∴AOC ∆为等边三角形. ∵CF AB ⊥,∴CF 为AOC ∆中AO 边上的中线,即AF FO =. (2)连接BE ,∵CF =AOC ∆为等边三角形,∴1AF =,4AB =. ∵AB 是O 直径,∴90AEB ∠=,∴AEB AFD ∠=∠.∵BAE DAF ∠=∠,∴AEB ∆∽AFD ∆, ∴AD AFAB AE=,即414AD AE AB AF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中x 轴的正半轴重合.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2c o s (2s i n x y ααα=+⎧⎨=⎩为参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14πθ-=.(1)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FEBCAD O(2)由直线l 上一点向曲线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解析】(1)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3)4x y -+=.∵222,cos ,sin x y x y ρρθρθ+===,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6cos 50ρρθ-+=.(2) ∵直线l sin()14πθ-=,∴sin cos 1ρθρθ-=,∴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0x y -+=. 设直线l 上点P ,切点为A ,圆心(3,0)C ,则有22224PA PC AC PC =-=-, 当PC 最小时,有PA 最小.∵PC ≥=∴2PA ==,∴切线长的最小值为2.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31x x m --+≥+有解,记实数m 的最大值为M . (1)求M 的值;(2)正数,,a b c 满足2a b c M ++=,求111a b b c+≥++. 【解析】23(2)(3)5x x x x --+≤--+=, 若不等式231x x m --+≥+有解, 则满足15m +≤,解得64m -≤≤. ∴4M =.(2)由(1)知正数,,a b c 满足24a b c ++=, ∴11111[())]()4a b b c a b b c a b b c+=++++++++11(1)(1144b c a b a b b c ++=++≥+=++, 当且仅当,2a c a b =+=时,取等号.。
深圳二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Fe-56 Ga-70 As-75 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7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N AC.1 L浓度为1 mol·L-1的H2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1 mo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9.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4 mol 一氯乙酸和1 mol乙二胺(H2N N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 mol EDTA和4 mol 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A.C10H16N2O8B.C10H20N2O8C.C8H16N2O8D.C16H20N2O8Cl 10.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和H2O2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1.一种以NaBH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正极反应为H2O2+2e-=2OH-B.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C.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D.b极室的输出液经处理后可输入a极室循环利用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族,Y、Z相邻,W、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性:X<YB.原子半径:Y>Z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Y元素氧化物不溶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13.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H2SO4视为二元强酸)。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砒霜(As2O3) 的制取:“凡烧砒,下鞠..(注:在地上挖砌)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注:烟筒),以铁釜倒悬覆突口。
其下灼炭举火。
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
”文中涉及的操作为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答案】B【解析】A、蒸馏一般分离的是互溶的液体,根据题意,不符合蒸馏研究的对象,故A错误;B、升华利用固体受热直接转化成气体,遇冷重新转化成固体,属于物理变化,根据题意,“凡烧砒·······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符合升华原理,故B正确;C、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根据题意,不符合干馏的定义,故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不符合萃取的原理,故D错误。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 AB. 56g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H2数目为1.5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N AD. 18gH218O和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9N A【答案】D【解析】A、根据SiO2的结构,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即0.1molSiO2晶体中含有0.4molSi-O键,故A错误;B、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因此56g铁与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mol=8/3mol,故B错误;C、氯气溶于水,只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反应,无法计算出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C错误;D、假设18g全部是H218O,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18×(0+10)/20mol=9mol,假设18g全部是D2O,D为2H,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18×(2+8)/20mol=9mol,因此18g此混合物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D正确。
深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2016.4.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Fe-56 Ga-70 As-75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7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2N AC.1 L浓度为1 mol·L-1的H2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1 mo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9.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4 mol 一氯乙酸和1 mol乙二胺(H2N N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 mol EDTA和4 mol 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A.C10H16N2O8B.C10H20N2O8C.C8H16N2O8D.C16H20N2O8Cl 10.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以及对应结论都正确且现象与结论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一种以NaBH4和H2O2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的正极反应为H2O2+2e-=2OH-B.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C.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D.b极室的输出液经处理后可输入a极室循环利用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族,Y、Z相邻,W、Y、Z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性:X<YB.原子半径:Y>Z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Y元素氧化物不溶于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13.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H2SO4视为二元强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时溶液的pH<1B.c点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42-)>c(NH4+)C.de段上的点均满足关系式:c(NH4+)+c(Na+)>2c(SO42-)D.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26.(14分)已知氯化亚铁的熔点674℃、沸点1023℃;三氯化铁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
在500℃条件下氯化亚铁与氧气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反应之一为:12FeCl2 +3O22Fe2O3 +8FeCl3。
某研究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反应的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D,其中E装置U形管左边设计为粗导管的目的是。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过程发现,装置B中除生成红棕色固体外,还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4)待B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后,还需持续通氧气至。
(5)设计实验:①利用E装置U形管里的固体验证Fe(OH)3是弱碱:。
②测定装置B的残留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7.(14分)不锈钢表面用硝酸和氢氟酸的混酸处理后,产生的酸洗废液中含有Fe3+、Ni2+、NO3-、F-和+6价铬的含氧酸根离子等。
下图是综合利用该酸洗废液的工艺流程:已知:①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②Ni 2+2+ 3362(1)再生酸中含有,采取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2)利用废氧化铁(主要成分为Fe 2O 3)代替烧碱调节pH 的好处是。
(3)请写出“转化”时NaHSO 3与Cr 2O 72-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已知[Ni(NH 3)6]2+为难电离的络合离子,则“沉镍”的离子方程式为:。
(5)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CaF 2、Ca(OH)2和。
(6)经检测,最后的残液中c (Ca 2+)=0.004 mol•L -1,则残液中F -浓度为mg•L -1, (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已知K sp (CaF 2)=4×10-11mol 3•L -3,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氟离子浓度小于10 mg•L -1]。
28.(15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①氯胺(NH 2Cl )的电子式为。
可通过反应NH 3(g)+Cl 2(g)=NH 2Cl(g)+HCl(g)制备氯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右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质中同种化学键的键能一样),则上述反应的ΔH =。
②NH 2Cl 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作长效缓释消毒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焦炭还原NO 的反应为:2NO(g)+C(s)N 2(g)+CO 2(g),向容积均为1 L 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 ℃)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 ,测得各容器中n (NO)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②乙容器在200 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 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 c(A)K 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填“A”或“B”或“C”)点。
③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 p(C)=(K 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6.(15分)[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甘氨酸亚铁络合物[化学式为(NH2CH2COO)2Fe]是常用的补铁剂,其合成方法如下:(1)通入N2的作用是。
(2)已知甘氨酸显弱酸性,其结构简式为NH2CH2COOH,甘氨酸亚铁络合物易溶于水且在水中难电离,写出“水浴加热”过程中生成甘氨酸亚铁络合物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抽滤的好处是,从“母液”中回收有机溶剂的方法是。
(4)“粗品纯化”的操作为蒸馏水洗涤、洗涤、干燥,其中干燥过程使用的设备最好选用(填“常压干燥机”或“真空干燥机”)。
(5)有文献指出,若在“水浴加热”过程中投入适量的石灰石,则能同时提高产品的产率和纯度,请解释原因:。
(6)若甘氨酸的投料量为300 kg,产出纯品346.8 kg,则产率为。
(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氮族元素和硼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1)写出硼族元素Ga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2)NF 3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NO 3—的空间构型为,1 mol NO 3—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3)氮化硼的立方结晶的变体被认为是已知的最硬的物质。
BN 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中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As______(填“<”“>”或“=”)Ga ,原因是 。
(5)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H 3(填“<”“>”或“=”)PH 3,原因是。
(6)已知立方砷化镓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c pm 。
则砷化镓的化学式为,晶胞中As 原子和它最近的Ga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pm (用含c 的式子表示),砷化镓的密度为_______g•cm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c 、N A 的式子表示,原子量:Ga-70,As-75)。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以A (C 2H 2)为原料合成食用香料E 和吡咯(pyrrole )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其中D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已知C 是反式产物,则C 的结构简式为。
(2)⑥的反应类型是,⑧的反应类型是。
(3)F 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肉桂酸(CH CHCOOH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且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共有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与D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有面积比为2:3的两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 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的合成路线。
化学答案7.C 8.D 9.A 10.B 11.C 12.B 13.D26.(14分)(1)CBEC(2分,少一个C扣1分,少两个C扣2分,其它错误均不给分);防止FeCl3冷凝在导管中,堵塞导管(1分,答到“防堵塞”即可得分)。
(2)2Na2O2 +2 H2O = 4NaOH + O2↑(2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漏写↑不扣分;)。
(3)4FeCl2 +3O2 2Fe2O3 +4Cl2(2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反应条件不作为采分点)。
(4)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且装置中的黄绿色气体完全消失(2分,答到其中任意一点都得2分)。
(5)①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1分),用pH试纸(或pH计)测得溶液显酸性(1分),即证(共2分,少一点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②称取一定质量B中的残留固体,加入足量的盐酸(或硫酸等)溶解(1分),加足量的H2O2氧化后(不答也可)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得沉淀(1分),过滤、洗涤、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恒重称量(1分),计算。
(共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7.(14分)(1)硝酸、氢氟酸(2分,少一个扣1分,写分子式也可);降低蒸馏的温度以减少硝酸的分解(2分)。
(2)实现废物利用,降低生产成本(2分,每点1分)。
(3)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2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
(4)[Ni(NH3)6]2++S2-=NiS↓+6NH3(2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漏写↓不扣分;写[Ni(NH3)6]2++S2-+6H2O=NiS↓+6NH3•H2O也给分)。
(5)CaSO4(1分)。
(6)1.9(2分),符合(1分)。
28.(15分)(1)①(2分);+11.3 kJ•mol-1(2分,未写单位扣1分)。
②NH2Cl+H2O NH3+HClO(2分,未写可逆符号扣1分,配平错扣1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书写错误给0分,写NH2Cl+2H2O NH3•H2O+HClO也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