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阅读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95 KB
- 文档页数:3
毕淑敏一、人物简介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她的《学会看病》选入语文(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二、人物经历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1969年,从军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从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约死亡》、《婚姻鞋》和此后的《红处方》《拯救乳房》等长篇小说,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
20 *学会看病快乐大本营开心种子1.我能借助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1)艰涩:读作__________,这个词一般是指文词不流畅,不易理解;它在本文中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拖沓:这个词一般是指__________;在课文中作者用它来形容脚步声,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jiān sè焦急难耐、度日如年(2)做事拖拉,不爽快缓慢,虚弱无力2.近义词手拉手。
一瞬间—()残忍—()谴责—()答案:一刹那狠毒指责3.积累大比拼(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2)没完没了地说话。
()(3)形容心神不定。
()(4)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答案:(1)怔住(2)喋喋不休(3)忐忑不安(4)4.我会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他除了爱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书外还爱看科学画报科学故事等科普读物答案:《》《》,《》《》。
智慧花园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中母亲的感情变化。
作出决定——心软——()——()——勇气回增答案:作出决定——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增2.细细品读课文,我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句子的意思。
(1)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看着儿子平安归来,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决定继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让他学会生活。
(2)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五年级上语文第20课《学会看病》一课一练答案阅读题答案课堂同步作业练习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学会看病》一课一练答案阅读题答案课堂同步作业练习册20.《学会看病》【预习提示】阅读课文,填空: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一、读拼音写汉字。
máiyuànmóliàncánrěntuōtà()()()()shālòujiānsètǎntèbùān()()()二、组词。
贯()证()拒()悔()惯()怔()柜()诲()段()炼()遣()沓()锻()练()谴()踏()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喋喋不()摇摇晃()雪上()霜按()索骥来日方()分分秒()忐忑不()毫无疑()四、写近义词。
思考()冷漠()磨练()普通()五、写反义词。
虚弱()冷漠()麻烦()残忍()六、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成语。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锦上添花1、父亲的病,对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家人生活更艰苦了。
2、他们临近毕业,正为拖欠学费而发愁,农行热心助学的举措无疑是()。
3、我家从小平房搬进新楼房,正高兴的时候,亲戚又送来一盆珍贵的盆景,这使我们美丽的家更加()。
七、下面是比喻句的打“√”。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2、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八、选词填空。
准确正确1、红方的回答十分(),评委十分欣赏。
2、我根据记忆中的路线图,也许不那么(),但是也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开得茂盛。
第12课《学会看病》习题一、读拼音写汉字。
mán yuàn móliàn cán rěn tuōtààn túsuǒjìshālòu jiān sètǎn tèbùān diédiébùxiū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他一定不来”和“他不一定来”这两句话意思相同()2.“你太聪明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解释。
()3.“我要炒猪肝”有两种意思:一是我要吃炒猪肝;二是我要做这道菜。
()三、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成语。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锦上添花1.父亲的病,对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家人生活更艰苦了。
2.他们临近毕业,正为拖欠学费而发愁,农行热心助学的举措无疑是()。
3.我家从小平房搬进新楼房,正高兴的时候,亲戚又送来一盆珍贵的盆景,这使我们美丽的家更加()。
四、下面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2.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深深地()艰涩地()骄傲地()滚烫的()狠心的()熟悉的()六、修改病句。
1.参观了“红岩魂”图片展览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小方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
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
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
”我说。
“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
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
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
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
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2019-2020年语文五年级上册20 学会看病人教版习题精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面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打蔫(niān)怔(zhēn)住喋(dié)喋不休B、艰涩(shè)忐忑(tè)拖沓(tà)C、倚(yǐ)靠沙漏(lòu)瞬(shùn)间D、坠(zuì)落谴(qiǎn)责磨炼(niàn)【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学会看病》的作者是毕淑敏,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把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理顺。
______一个同学听到这里,大笑起来。
______老师给同学们讲古代罗马人的故事。
______罗马人为了锻炼身体,每天都在河里游泳。
______在罗马有一条很宽的河流。
______有一个人,他每天在吃早饭前,都要横渡这条河3次。
______老师生气地说:“你笑什么?我的话有什么可笑的?”【答案】:【解析】: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我______腼腆______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的确是我写的。
②______我是母亲,______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③______发生了什么,你______会和我在一起。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教:jiāo______、jiào______沓:tà______、dá______晃:huàng______、huǎng______埋:mán______、mái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请给“日”“每”组新字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成语。
第20课《学会看病》复习检测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他一定不来〞和“他不一定来〞这两句话意思相同〔〕2.“你太聪明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解释。
〔〕3.“我要炒猪肝〞有两种意思:一是我要吃炒猪肝;二是我要做这道菜。
〔〕三、根据句子意思填上成语。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锦上添花1.父亲的病,对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家人生活更艰苦了。
2.他们临近毕业,正为拖欠学费而发愁,农行热心助学的举措无疑是〔〕。
3.我家从小平房搬进新楼房,正快乐的时候,亲戚又送来一盆珍贵的盆景,这使我们美丽的家更加〔〕。
四、下面是比喻句的打“√〞。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2.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深深地〔〕艰涩地〔〕骄傲地〔〕滚烫的〔〕狠心的〔〕熟悉的〔〕六、修改病句。
1.参观了“红岩魂〞图片展览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3.小方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七、课内阅读。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单独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解释词语。
聊胜于无:2.“口授一张路线图〞在文中指答案。
进一步体会,“路线图〞泛指。
3.母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八、课外阅读。
母亲的爱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辉四月的日子半是灿烂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快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1.诗歌开头“我们也爱母亲〞一句用了一个“也〞字,它是承接什么意思而来的?2.“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比照、对偶 B.比照、拟人、夸张 C.比喻、比照、拟人3.对诗中“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母亲不愿意我们走得很远很远。
【精品】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版20.学会看病一、基础知识。
1.字音一家人。
蔫怔喋倚沓dié yǐ niān zhèng tà答案:蔫怔喋倚沓dié yǐ niān zhèng tà解析:注意“怔”读“zhèng”,不是平舌音。
2.比一比,再组词。
证()喋()艰()征()碟()垠()症()蝶()狠()答案:证(证件)喋(喋喋不休)艰(艰难)征(征途)碟(碗碟)垠(无垠)症(病症)蝶(蝴蝶)狠(狠毒)解析:本题是形近字组词,难度一般,学生填写时要注意生字偏旁,然后再组词即可。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过程()地指教()的母亲()地走了答案:(看病)的过程(喋喋不休)地指教(狠心)的母亲(摇摇晃晃)地走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在填写过程中可以填写合适的词,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答案不唯一。
4.我也向文中的母亲学会了怎样去医院看感冒。
到医院,先,买,然后到,再到,到。
答案:挂号一个病历本内科分诊台诊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习课文后,学会看病的步骤。
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学会如何看病。
到医院要先挂号,买病历本,医生看病时会给你填写。
然后到所挂科室,题中说是“看感冒”,那么我们就要到内科,再到分诊台等待分号,按号码顺序再去诊室让大夫看病。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已经学会了看病。
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
”儿子骄傲地宣布。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2)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改成陈述句:答案:(1)儿子骄傲地宣布他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他已经好多了。
(2)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也不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难度中等。
(1)是将第一人称叙述转为第三人称叙述,要点在于将第一人称叙述中的“我”改为句意中的他/她,然后将句子整理通顺即可。
《学会看病》阅读答案篇一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师: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生:拥有妈妈的爱真是太幸福了。
生:妈妈太关心我们、太爱我们了。
生:我也被妈妈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师: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学会看病》阅读答案篇二《学会看病》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文章讲的是身为医生的母亲让生病的孩子独自上医院看病的事,在这件儿子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中,母亲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
文章从母亲的视角来反应了另一种方式的母爱,孩子们初读时可能会对母亲的行为有些不理解。
陈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娴熟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母亲复杂的心理与情感变化,理解并体验到母亲这种更深沉、更宽广的爱。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对这节课的所思所感。
一、主线明朗层层深入《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陈老师用“说说面对病中的儿子,妈妈是怎么做的?”“这种做法你们赞成吗?”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让学生粗浅的表达了自己对文中母亲做法的看法。
当学生对母亲的看法有不一致时。
陈老师用“让我们走近妈妈,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找找妈妈要生病的儿子学会看病的理由。
”用过渡语不露痕迹地帮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尽管妈妈的理由非常的充分,可儿子出门时和出门后,妈妈却又有着复杂的心理斗争。
《学会看病》阅读练习第1篇:《学会看病》阅读练习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柜里找*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面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一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学会看病》练习题一、读读下面的句子,讨论问题。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雪上加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位母亲认为自己是给孩子“雪上加霜”?时间艰*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母亲为什么感到时间在“艰*地流动”?你从她的“忐忑不安”中体会到什么?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你觉得这位母亲冷漠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二、阅读。
学会看病阅读题答案
学会看病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
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
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
我说。
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
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
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
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
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
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
找你。
他成竹在胸。
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
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
你们早晚会回家。
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
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
正是。
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外面去打的。
然后到××医院。
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
什么本?他不解。
就是病历本。
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
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你不要说了。
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
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
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
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
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
再说吧。
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
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
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
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
不过,也没有什么。
儿子骄傲地宣布。
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
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
按图索骥:
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
(3分)
3.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
(2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第⑹段我逼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5.(1)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4分)
参考答案:
1.(2分)按图索骥:文中指让儿子按母亲的指点去看病。
2.(3分)
3.(2分)准确地表现出我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狠下决心,让儿子独自到医院看病的情形。
(分析1分,表述1分)
4.(2分)B
5.(7分)
(1)(3分)在磨炼儿子的过程中,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1分)教育儿子的方法得以改进,(1分)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1分) (2)(4分)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1分)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1分)
益处:长辈的教导让我们少走弯路,(1分)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