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章节题库(第十三章 激励理论与方法——第十五章 控制概述)【圣才出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59
第十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一、名词解释1.组织精神(中财2011年研)答:组织精神是组织经过共同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表现出来,是组织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发展规划的综合体现,是构成组织文化的基石。
组织精神是指导组织运作的哲学思想和主导意识,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
2.核心价值观(中财2010研)答:核心价值观又称企业哲学,是规定如何兴办企业的一小部分不随时间而改变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是一个企业重要和永恒的信条。
核心价值观无需外界的评判,对于企业内部成员有着内在的价值和重要性。
确立核心价值观主要把握四个方面:①出自内在的信念、立场和主张;②自己决定;③直言不讳;④抓住真正的核心。
3.组织文化(华科2013研;电子科大2013研;深圳大学2013研;武大2012研;厦门大学2012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北二外2010研;中山大学2009研)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①组织精神;②组织价值观;③组织形象。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①成员的一致性;②团体的重要性;③对人的关注;④单位的一体化;⑤控制;⑥风险承受度;⑦报酬标准;⑧冲突的宽容度;⑨手段—结果倾向性;⑩系统的开放性。
组织文化的类型主要有:①硬汉式组织文化;②“拼命干、尽情玩”文化;③攻坚文化;④过程文化。
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自我凝聚功能;②自我改造功能;③自我调控功能;④自我完善功能;⑤自我延续功能;⑥激励功能;⑦辐射功能。
第一章管理基础一.管理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其含义: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既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一方面,管理是适应共同劳动的需要产生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具有组织、指挥和协调生产的功能,是社会劳动的普遍形态,只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需要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
它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共有的一系列经验和相关科学方法的总结。
也就是说,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不取决于生产关系,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是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的生产目的的功能,由此决定了管理的社会属性。
它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特殊的历史形态,为某种生产方式所特有。
管理的社会属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直接相关。
劳动的社会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就不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旨在表明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蕴含着客观规律,成功总是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如果管理者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知识、方法与其运行规律,就可能针对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思路,作出科学的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反之,则可能凭孤立的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甚至可能因决策失误而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
艺术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通过一定技巧达到某种效果。
强调管理的艺术性,目的在于让管理者意识到,管理科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掌握了管理理论,并不意味着管理活动一定能够成功。
第一章管理基础一、填空题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所以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管理______,管理______,管理______。
(中财2011年研) 答:1955年,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的概念。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所以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中财2010年研)A.管理的实质是协调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就是控制D.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答案】C【解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不能等同于控制。
2.在基层管理者所需掌握的技能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中财2010年研)A.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C.技术技能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③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3.()包括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及团队良好相处。
A.人际技能B.决策制定技能C.概念技能D.技术技能【答案】A【解析】人际技能是指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第七章目标管理与时间管理一、名词解释1.Discretionary Time(中财2011年研)答:Discretionary Time是指可支配时间,又称自由时间。
它是指管理者可以自行控制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如何用好可支配时间。
越是中下层的管理者,其可支配时间在其工作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就就越小,时间就越分散。
一般认为,中层或基层管理者的可支配时间只占其工作时间的25%左右。
因此,要想有效地运用时间,必须首先认清哪些时间属于可支配时间,并通过对活动的合理安排,把这些时间组合在一起,从而加以充分利用。
2.目标管理(中南财大2010年研;南开大学2009年研;四川大学2007年研);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上海交大2005年研)答:MBO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全体人员能够亲自参加制定目标,并且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工作中实施“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结合形势和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分别制定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和各部门以至个人的工作目标,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目标体系,从而把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企业的总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
然后以目标作为授权和分配资源的依据,促使每个部门和职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的全面完成各自目标所规定的任务。
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二、选择题1.目标管理的四要素不包括()。
A.确定目标B.参与决策C.非明确的期限D.绩效反馈【答案】C【解析】目标管理方法是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2.设计良好的目标的特征是()。
第十章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的是()。
A.工作条件B.公司政策与管理C.工作本身D.人际关系2、某公司规定,技术骨干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公司为其提供经费支持和工作条件,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说明公司在政策及制度方面满足员工()。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3、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是这样一些因素,有她没有不满意,没有他感到不满意,所以保健因素是与()因素相关。
A.满意B.没有满意C.不满意D.以上都不对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出如下结论()。
A.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B.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大C.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D.任何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各层次的需求程度相等5、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B.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C.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D.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6、高级工程师老王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老王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A.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B.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老王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C.给老王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作用7、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
A.生理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感情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8、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A.员工们的顶头上司B.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C.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D.企业的高层管理者9、有那样一些因素,员工如果得到满足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三册》课后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课后答案《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概论》新版完整答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题答案(2020年修订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后答案及课文翻译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课后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课后答案(高教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统计学》课后答案(第二版,贾俊平版)《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毛邓三全部课后思考题答案(高教版)/毛邓三课后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听力原文及答案下载西方宏观经济高鸿业第四版课后答案《管理学》经典笔记(周三多,第二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线性代数》(同济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数学(同济第五版)课后答案(PDF格式,共527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参考答案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习题参考答案(共48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高教版,第八版,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完整习题答案《管理学》课后答案(周三多)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习题答案[杨可桢等主编]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详细解答及辅导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本详解(四册全)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课后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册的课后习题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答案(第二版)《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全集(共含250道题目和答案)《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上册,秦曾煌主编)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阎石,第五版)《电路》习题答案上(邱关源,第五版)《电工学》习题答案(第六版,秦曾煌)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课文翻译《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共10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课后答案(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编著)《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赫桐生,高教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化工原理答案》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王志魁主编,第三版)《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练习答案《流体力学》习题答案《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高等数学习题答案及提示《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概论答案《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谢希仁,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优秀学习资料《离散数学》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杨素行第三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习题答案及辅导参考(吴大正版)《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皮连生版)《理论力学》习题答案(动力学和静力学)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WORD+原图)《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套习题及习题答案(自学推荐)《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案(汤子瀛版,完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温习资料!!!《线性代数》9套习题+9套相应答案(自学,复习推荐)《管理理论与实务》课后题答案(手写版,中央财经大学,赵丽芬)统计学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的设计《物理学》习题分析与解答(马文蔚主编,清·华大学,第五版)《新编大学英语》课后答案(第三册)《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c语言程序与设计》习题答案(谭浩强,第三版)《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德庆版)新视野第二版全四册听说教程答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电力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四版,王兆安,王俊主编)《土力学》习题解答/课后答案《公司法》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练习答案及课文译文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三册答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梅凤翔主编)《理论力学》详细习题答案(第六版,哈工大出版社)《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自动控制原理》课后题答案(胡寿松,第四版)《复变函数》习题答案(第四版)《信号与系统》习题答案(第四版,吴大正)《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版,高教版,徐寿昌主编)《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下册)《财务管理学》章后练习参考答案(人大出版,第四版)现代汉语题库(语法部分)及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详解(浙大二、三版通用)《有机化学》习题答案(汪小兰主编)《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管理运筹学》第二版习题答案(韩伯棠教授)《古代汉语》习题集(附习题答案)福建人民出版社《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公共关系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必备)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词汇语法课后练习答案《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教育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参考(北师大)《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高教版)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答案(外教社)《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习题答案《信息论与编码》辅导PPT及部分习题答案(曹雪虹,张宗橙,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物理化学》习题解答(天津大学, 第四版,106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机械制造技术》习题集与答案解析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册听力原文及答案下载管理学试题(附答案)《材料力学》详细辅导及课后答案(PDF格式,共642页)六级词汇注解《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共16个单元)《管理学——原理与方式》课后习题答案新视野2版第三册(大2上学期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清晰图片版《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习题(第四版)大学数学基础教程课后答案(微积分)《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流体力学课后答案(高教版,张也影,第二版)《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统计学》各章练习题答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答案版)《积分变换》习题答案(配套东南大学张元林编的)《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5版和第4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张毅刚主编,高教版)《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液压传动》第2版思考题和习题解答(共36页)《动物学》习题集与答案(资料相当丰富)《高频电子线路》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版)《国际经济法》课后参考答案大学英语四级十年真题+听力《信号与系统》习题详解(奥本海姆版)《电路分析》课后答案及学习指导(第二版,胡翔骏,高教版)《C语言设计》(谭浩强,第三版)227页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题答案1-4册全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后习题答案,讲解详细《电路》第五版课后答案《材料力学》详细习题答案及辅导(第四版,刘鸿文)《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郭庆光主编,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与课件集合(南大)《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毛邓三95%考点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9版,原毛邓三)课后题答案《线性代数》课后习题答案(陈维新,科学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自学辅导推荐)《现代通信原理》习题答案(曹志刚版)高等数学上下《习题PPT》《数据结构习题集》答案(C版,清·华大学,严蔚敏)《大学物理学》习题解答《物理化学》习题答案(南大,第五版)《机械原理》复习精要与习题精解(第7版,西北大学)《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化工热力学》习题与习题答案(含各种版本)《材料力学》习题答案教育统计与测量管理心理学(自考必备资料,牛逼打印版)离散数学习题解答(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货币银行学《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题概论》精炼考试题目,耐心整理《数字信号处理》课后答案及详细辅导(丁美玉,第二版)《语言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答案(第四版)《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控制工程基础》课后习题解答(清·华版)《高分子化学》习题答案(第四版)《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顾绳谷主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等主编)课后答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机械原理》习题答案和超多例题(西北工业大学,第六版)《大学物理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等教育出版社)简明乐谱基础知识《语言学教程》课后答案《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信息论与编码》学习辅导及习题详解(傅祖芸版)《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朱军主编,完整版)现代人心理实战700题处世韬略《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答案《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郑光美版)《微机原理》作业答案(李继灿版)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电力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4版,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英语四级(CET-4)历年真题大全[89-07年39套](精品级)753页word 《通信原理》习题答案《普通化学(第五版)》习题详解(配套浙大编的)经济法课后复习及思考答案《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周公度,北大版)财务管理学课后答案荆新王化成《C++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吴乃陵,高教版)药用植物的两份习题(自己感觉比较有用)《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案详细版(梁昆淼,第二版)《机械制图》习题册答案(近机类、非机类,清·华大学出版社)《控制工程基础》习题答案(第二版,燕山大学)《画法几何》资料包(含习题答案,自学辅导课件)《畜禽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习题答案参考《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周恒彤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全解(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汽车理论》课后答案详细解答(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习题答案新视野听力原文及课后答案新编大学英语4(外研版)课后练习答案《材料力学》习题答案(单辉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课文及课后答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胡寿松,第五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课后答案(第四版,王珊,萨师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详细习题答案(阎石第四版)财经应用文笔记《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罗宾斯,人大版,第7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答案(复旦大学出版社)《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运算机的方式》习题答案(第二版)《传热学》课后答案(杨世铭,陶文铨主编,高教版)C语言资料大全(有课后答案,自学资料,C程序等)毛邓三重点归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习题答案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解答(东南大学出版社)《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胡宏纹,第三版)《常微分方程》习题解答(王高雄版)▆▆▆▆▆▆▆▆▆▆▆▆▆▆▆▆▆▆▆▆▆▆▆▆▆▆▆▆▆▆【因为太多了,没方法再粘贴到那个地址了,更多答案,直接进入下面那个搜索就好】源地址:||。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章管理基础一、填空题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所以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管理______,管理______,管理______。
(中财2011年研) 答:1955年,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的概念。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所以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中财2010年研)A.管理的实质是协调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就是控制D.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答案】C【解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不能等同于控制。
2.在基层管理者所需掌握的技能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中财2010年研)A.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C.技术技能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③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3.()包括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及团队良好相处。
A.人际技能B.决策制定技能C.概念技能D.技术技能【答案】A【解析】人际技能是指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第四章计划概述1.什么是计划?计划有哪些特点?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
一项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和怎么做几个方面的内容。
计划的特点主要包括:(1)目的性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为了使组织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其预定的目标。
明确的计划能够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的目标以及自己的职责,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中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又是控制的依据。
所以,计划可以为员工指明方向,可以使整个组织的活动达到有序、高效,减少重叠和浪费,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基础性就管理的各项职能而言,计划是首要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基础和依据。
因为管理者只有在确定了目标、拟订了计划之后,才能确定合适的组织结构,才能知道组织在何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明确员工的责、权、利以及有效的领导和激励手段,才能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不偏离计划。
所以说,计划是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的起步和基础。
(3)前瞻性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可知的,常常会面临新的机遇或挑战。
因为计划是在掌握了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未来而做出的工作安排,所以,计划中关于组织未来的行动方案和建议说明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普遍性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层次高低不同、部门职能不一,但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中都少不了计划职能,各层次的管理活动都需要进行计划。
如高层管理者要制订战略计划,中层管理者要确定施政计划,基层管理者要实施作业计划。
所以,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
2.计划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计划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标准和类型如下:(1)根据管理者所处层次高低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与行动计划。
①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寻求组织在预期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第十三章激励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Self-actualizing Man(中财2010年研)
答:Self-actualizing Man是指自我实现人,也称“自动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即人类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己自身潜力的欲望。
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希望越变越为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欲望。
”具有这种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就叫“自我实现人”,或者说最理想的人就是“自我实现人”。
2.动机(中财2011年研)
答:动机是指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它是个人发动和维持其行为,使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
产生动机的原因有以下两个:①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刺激,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3.激励(Motivation)(吉林大学2012研;北二外2009研)
答:激励(Motivation)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早期的激励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
理论、激励—保健理论;当代的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②运用目标;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④个别化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二、填空题
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调查发现,影响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______和______,后者只能消除不满,不能让人满意。
(中财2011年研) 答: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使员工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并将前者称为激励因素,把后者称为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处理不好,容易引发员工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保健因素的改善能预防或消除不满情绪,却不能使人变得非常满意,不能真正激发并长久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单项选择题
1.根据双因素理论,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中财2010年研)
A.企业管理政策B.工作环境和条件
C.工作得到认可和赞赏D.工作安全
【答案】C
【解析】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
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不善等。
这类因素处理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
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
激励因素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
2.麦格雷戈的Y理论假设雇员()。
A.几乎没有野心
B.想要逃避责任
C.享受工作
D.需要紧密控制的有效工作
【答案】C
【解析】Y理论(theory Y)代表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认为员工喜欢工作,他们接受甚至主动寻求工作责任来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把工作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
3.期望理论中,()是指个体相信达到一定的绩效水平后即可获得理想结果的可能性。
A.效价
B.目标实现
C.手段
D.努力一绩效联系
【答案】C
【解析】期望理论认为,如果个体预期某种行为会带来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且该结果对自己具有吸引力,那么该个体往往会采取这种行为。
该理论包括以下三个变量或三种关系。
期望,或者努力一绩效联系,是个体认为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可以达到某种工作绩效的可能性;手段,或者绩效一奖励联系,是个体相信达到一定绩效水平即可获得理想奖励的可能性;效价,或奖励的吸引力,是从工作中可以获得的结果或奖励对个体的重要程度。
4.管理中与激励问题有关的公平理论是由()提出的。
(浙大2009年研)
A.马斯洛
B.麦格雷戈
C.赫茨伯格
D.亚当斯
E.麦克利兰
【答案】D
【解析】美国的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公平理论。
A项,需求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B项,X理论和Y理论由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所提出;C项,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由赫茨伯格提出;E项,三种需要理论由麦克利兰等学者提出。
四、不定项选择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中财2011年研)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
C.ERG理论D.公平理论
E.后天需要理论
【答案】ABD
【解析】CE两项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五、简答题
1.简述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南京财经大学2011研)
相关试题:
(1)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东财2009研)
(2)简述“双因素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北邮2006研)
答: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即双因素理论。
(1)赫茨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它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两类需要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
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
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激励因素,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②工作上的成就感;③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④对未来发展的期望;⑤职务上的责任感。
(2)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①在激励时,应注意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
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
如果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消极,那么管理者
应该首先从保健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员工不满意的原因,然后给予满足,并相应以激励因素对其激励,使之转变工作态度,积极工作。
②激励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但并不是满足需要就一定能产生激励作用。
给予赞赏、责任和发展机会,员工会感到满意;不表扬、不授权,员工也不会感到不满意,而只是没有满意感。
工作有报酬,员工不会感到满意,而只是没有不满意感,但若只工作无报酬,员工就会不满意。
保健因素的满足只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并不必然带来工作“满意”。
③管理中要注意给予员工激励因素的满足,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人的积极性。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如果通过激励因素的改善使工作本身富有吸引力,那么往往就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
因此要学会强化成就感、认可、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晋升机会等主要令人“满意”的“激励因素”,才能有效发挥激励的作用。
④通过工作丰富化,使员工获得工作本身的激励和成就感。
工作丰富化主要体现在“激励因素”的作用中。
增加员工责任、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员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反馈、考核、成就等几方面内容的实施来提高员工的成就感,让员工更加完整、更加有责任心地去工作,使员工得到工作本身的激励和成就感。
双因素理论促使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已经被满足的需求是保健因素,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激励因素,满足新的需求同维持旧的需求一样重要。
聪明的管理者不会一开始就做很多承诺。
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使之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