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64
简短汉代诗歌名篇大全(精选10篇)1.简短汉代诗歌名篇篇一秋风辞两汉: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
草木枯黄雁南归。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思念美人难忘怀。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2.简短汉代诗歌名篇篇二生年不满百两汉:佚名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3.简短汉代诗歌名篇篇三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离也没有多远。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4.简短汉代诗歌名篇篇四《五噫歌》梁鸿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答案登上北芒山啊,噫!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噫!5.简短汉代诗歌名篇篇五《歌》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汉代诗歌的发展汉代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众多的诗人和文人争相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形成了一个精彩的诗歌文化时代。
汉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汉代诗歌的起步汉代初期,诗歌还处于萌芽阶段。
当时流行的是乐府诗,它是一种民间歌谣,以在乐府之上唱诗为主。
乐府诗的内涵比较简单,表现生活的欢乐和痛苦,以及爱情、友情等感情。
早期的乐府诗缺乏文学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的艺术性逐渐得到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是一位著名的乐府诗人,他的《将进酒》、《出师表》等作品至今仍然被广为传诵。
二、汉代诗歌的繁荣汉代中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个时期,名家辈出,文化交流频繁。
诗歌创作的语言更为丰富和优美,内容也变得更加深刻和富有思想。
在这个时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汉代的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西汉时期,五音九声就已经被确定下来,这不仅对诗歌本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乐府诗奠定了基础。
三、汉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在音乐体系的基础上,汉代诗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它的特点之一是善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包括个人情感、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等。
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在于汉代时期国家的思想与文化层面上的开放程度。
同时,汉代诗歌也注重用意象和象征手法来表现具体事物和情感境界,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细腻而深刻。
四、汉代诗歌的影响汉代诗歌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汉代诗人的作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参考,而且它也为后世所学习和传承提供了依据。
在后来的唐代,大量汉代诗歌被重新发现和传承,唐代的早期诗人会对这些作品有所借鉴,从而产生新的创作效果。
同时,汉代诗歌也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其他创作奠定了基础,其中乐府诗的影响尤为深远。
总体而言,汉代诗歌对中国文学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而且实现了中国诗歌飞跃式的发展,为古代和现代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汉代诗歌第四章汉代诗歌汉赋和散⽂是汉代⽂学的主要样式,诗歌虽然不如汉赋发达,但亦有可观者。
汉代的诗歌,逯钦⽴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前收录最全的本⼦。
汉代诗歌以乐府诗和《古诗⼗九⾸》成就最⾼。
第⼀节帝、妃诗汉代有些帝王的诗歌值得注意汉代最早的楚歌,可以追溯到项⽻的《垓下歌》。
汉五年(前202),项⽻被刘邦⼤军围困于垓下,⼭穷⽔尽,⾛投⽆路,他对着⼼爱的美⼈虞姬慷慨悲歌:⼒拔⼭兮⽓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歌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常被作⼀种爱情意义上的解释,但这是不充分的。
在⼥性作为男性附属品⽽存在的时代,⼀个权势⼈物遭受失败的最明确最严酷的标志,是他的⼥⼈将作为财产为胜利者所占有并重新分配。
倘若虞姬不⾃杀,那就是她的未来。
对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世的英雄来说,虞姬这个活⽣⽣的⼈物,以最刺激感情的⽅式,显⽰着他在短短⼏年内登上成功的绝顶⽽主宰天下,复⼜坠落失败的深渊⽽不能保护⼀个⼼爱的⼥⼈这样急剧的变迁。
他愈是对个⼈的能⼒保持骄傲和⾃信,就愈是感觉到在历史与命运的巨⼤压迫下,个⼈的渺⼩和⽆⼒。
与《垓下歌》相呼应的,是刘邦的《⼤风歌》。
《汉书·⾼祖本纪》载,刘邦过沛,置酒沛宫,悉召故⼈⽗⽼⼦弟佐酒。
发沛中⼉得百⼆⼗⼈,教之歌。
酒酣,上击筑⾃歌⽈:⼤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兮守四⽅?刘邦借着秦末农民战争的⼤风暴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个从社会底层出⾝的最⾼统治者。
他的⼈⽣之路的⽅向与项⽻相反,境遇的剧变却是相同。
⽀配这种剧变的命运⼒量同样是刘邦所难以理解的;并且,他也⽆法预料所打下的江⼭未来命运究竟如何能否有猛⼠来为他守卫四⽅?汉武帝刘彻著名的《秋风辞》:秋风起兮⽩云飞,草⽊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时兮奈⽼何?这⼀⾸优美的作品描写了典型的秋⾊,抒发了乐极⽣悲、⼈⽣⽆常的感伤。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作者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背景主题这首诗诗为《相和歌辞。
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
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
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
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
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
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词语注释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翻译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古代送别诗歌赏析1.《汉乐府》:汉代民间诗歌集。
所收民歌感情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
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简短赏析】诗歌叙述了一个垂老的城市贫民在统治者的暴政下长幼无衣无食,为了活命,带武器出东门铤而走险,以图换得一饱。
虽妻子表明愿与丈夫同吃粥,劝丈夫考虑到上有苍天,下有幼子,切不可这么干,但作为丈夫已经别无选择。
不听妻子劝告,反而呵斥她,认为白发随时脱落,已经去迟啦。
从对话中刻画出当时社会的罪恶。
2.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辞赋散文家。
诗作平和冲淡。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简短赏析】借离别时孤舟远逝,抒发自己向往归隐生活的心绪:时时深深向往的是“山泽居”、“返班生庐”,象飞鸟、游鱼一样自由自在。
至于当初出仕也并非真心追求功名,而是随运顺化而已。
3.杜子春:隋朝人,《三言》中人物。
感怀诗九扣高门十不应,耐他凌辱耐他憎。
如今骑鹤扬州去,莫问腰缠有几星。
【简短赏析】作者发迹去扬州,相别亲眷诗。
表达自己发迹了向亲友发出人生慨叹,世事情态。
相别歌我生来是富家,从幼的喜奢华,财物撒漫贱如沙。
觑着囊资渐寡,看看身上丝丝挂。
欢娱博得叹和嗟,枉教人作话靶。
待求人难上难,说求人最伤感。
朱门走遍自彷徨,没半个钱儿到掌,若没有城西老者宽宏量,三番相赠多情况;这微躯已丧路途旁,请列位高亲主张。
【简短赏析】作者叙述了穷苦时求人无处,求助无门的悲凉景象,表达了自己的一股怨气。
4.王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诗作清新流畅,质朴自然。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豫章故都,洪府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汉乐府古诗词乐府是中国古代设置于宫廷的一个音乐舞台机构,最初是秦朝设置的,属于少府管辖。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正式设置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机构的设置,延续了先秦时期采诗的传统,而出现的乐府诗,又很好地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对后世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汉乐府的诗歌收录在了《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中。
本文就选择其中最有水平的和大家分享。
1,《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取材于东汉末年发生于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被焦母和刘兄逼迫,离婚再嫁的故事。
最终,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自杀。
该诗通过对焦母和刘兄的卑劣描述,讽刺了儒教伦理纲常对人身自由的戕害。
在汉代时期,儒学取得了独尊,儒家的忠孝思想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正是这种愚忠愚孝酿造了这一场悲剧。
该诗长达350余句,是乐府诗之冠,也是中国五言体中的名篇,于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
不过该诗的写作年代还有争议,诗歌的题材发生于建安年间,但是诗歌的写作年代可能更晚。
2,《陌上桑》《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收录于《相和歌辞》,是汉乐府中的名篇。
《陌上桑》讲述了一位名为秦氏罗敷的采桑女,面对太守之类官员的调戏而从容不迫,并以盛夸丈夫的方法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全诗情节逼真、语言华丽、形象生动,同时又展示出了强烈的民间歌谣的风采。
《陌上桑》语言通畅、韵律自然和谐,对仗工整,证明了当时的五言体诗歌已经走向了成熟。
3,《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汉乐府最著名的十首诗歌汉乐府最著名的十首诗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列表,因为汉乐府诗歌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
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汉乐府诗歌,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上邪》:此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与执着。
诗中连用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
2.《有所思》: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听到情人变心的消息后,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3.《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描写征夫戍边的诗,通过思妇的口吻,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
诗中融入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刻反思,情感深沉而真挚。
4.《白头吟》:这首诗写了一位女子在得知丈夫背叛后,毅然决然地提出分手。
诗中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以及对背叛者的愤怒与鄙视。
5.《孔雀东南飞》: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反抗精神。
6.《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以园中葵起兴,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及到四季万物,再推及到人生。
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时光易逝,青春难再,勉励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7.《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年从军六十五年回到家乡,却只见家园荒芜、亲人已逝的凄凉景象。
诗中表达了对战争和徭役的控诉,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8.《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