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汉代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46
第三讲汉代的诗歌——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汉代诗歌总况: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代诗歌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
一、五言诗的起源及汉乐府民歌的意义五言诗首先在民间经历如下发展阶段:1.萌芽期:诗经时代2.雏形期:战国末期3.演进期:西汉时期4.成熟期:东汉时期汉乐府民歌的意义: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
开创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
推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二、汉代文人诗——《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经历:东汉前期、中期对乐府民歌的模拟期和逐渐成熟期东汉后期获得最高成就期(一)创作时间和作者《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昭明文选》,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十九首》出现于东汉末年。
它不是一时一地所作,它的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
(二)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身处乱世的汉末文人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苦闷。
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离别之痛“行行重行行”使用了叠字的修辞手法。
一方面突出游子行而不止,愈行愈远;另一方面表达思妇依依惜别的心情。
“生别离”与“死别”相对,但有别后难以再聚的涵义;“生”也有“硬生生”的意思,暗示出夫妻被迫离别的痛苦。
三、四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双方相距之遥远以抒写别离之悲。
五、六句以道路“长”、“阻”,故相会无期来抒写别离之痛。
2.相思之苦“胡马”、“越鸟”用比兴手法,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为比喻和反衬,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又兼暗喻思妇对远行游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
“相去”与“日已远”组合,以空间与时间的叠加,指别离时间之漫长无限。
第三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一、乐府的名称及含义演变•1、名称。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的名称。
当始于秦代,汉承秦制,也有乐府机关,到汉武帝时,规模得以大大扩展;哀帝时罢乐府官;东汉又采过诗,今存四十多篇两汉乐府诗多数是东汉作品。
•到了汉魏六朝,人们把合过乐的歌诗称为乐府。
这样,乐府就由音乐官署的名称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到了唐代,乐府已撇去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
于是,乐府在此时又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到宋元以后,也有称合过乐的词曲为乐府。
此时的乐府已与汉乐府的含义大相径庭。
它只是乐府的一种变称。
•2、职能。
•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兼采各地的歌谣。
•3、采诗的目的。
•一是“观风俗,知厚薄” ;供朝廷朝会、宴饮、祭祀等典礼以及娱乐之用。
•4、含义。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二、乐府的保存及分类•保存乐府诗歌最完备的总集是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
汉代乐府民歌现存四十余篇,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
•郭茂倩从音乐的角度把作品分成12类:•⑴郊庙歌辞⑵燕射歌辞⑶鼓吹曲辞•⑷横吹曲辞⑸相和歌辞⑹清商曲辞•⑺舞曲歌辞⑻琴曲歌辞⑼杂曲歌辞⑽近代曲辞⑾杂歌谣辞⑿新乐府辞•用途不同,所用乐器及其演奏风格也不相同。
•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1、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鸡鸣》.•2、控诉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
•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3、抒写爱情婚姻的诗歌。
•《上邪》《江南》《有所思》《上山采蘼芜》。
•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成就的是《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的余韵。
孔雀东南飞•一、妇女的地位•《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汉代诗歌汉代诗歌是指中国西汉初至东汉末大约400年间的诗歌作品,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而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
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
汉武帝时期,正式建立乐府官署,由精通音乐的李延年充任协律都尉,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同时大规模地搜集民歌配乐演唱。
乐府官署的设置,使汉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汉代文人诗坛特别冷落的情况下放射出异常绚烂的光彩,从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汉代诗歌目录项籍:垓下歌美人虞:采芝操歌和项王歌刘邦:大风歌刘彻:秋风辞李延年:歌刘细君:悲秋歌梁鸿:五噫歌郦炎:见志诗二首张衡:四愁诗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秦嘉:赠妇诗三首赵壹:疾邪诗二首孔融:杂诗二首蔡琰:悲愤诗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饶韦孟:讽谏诗石勋:费凤别碑诗戚夫人:舂歌无名氏:战城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猛虎行陇西行饮马长城窟行孤儿行艳歌行白头吟梁甫吟怨歌行枯鱼过河泣古歌古歌古乐府古艳歌焦仲卿妻古诗行行重行行古诗青青河畔草古诗青青陵上柏古诗今日良宴会古诗西北有高楼古诗涉江采芙蓉古诗明月皎夜光古诗冉冉孤生竹古诗庭中有奇树古诗迢迢牵牛星古诗回车驾言迈古诗东城高且长古诗燕赵多佳人古诗驱车上东门古诗去者日以疏古诗生年不满百古诗凛凛岁云暮古诗孟冬寒气至古诗客从远方来古诗明月何皎皎古诗上山采蘼芜古诗四坐且莫喧古诗穆穆清风至古诗橘柚垂华实古诗十五从军行古诗新树兰蕙葩古诗兰若生春阳古诗步出城东门古绝句四首刺巴郡守诗别诗四首别诗三首别诗三首项籍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采芝操皓天嗟嗟。
深谷逶迤。
树木莫莫。
高山崔嵬。
岩居穴处。
以为幄茵。
晔晔紫芝。
可以疗饥。
唐虞往矣。
吾当安归。
---------------------------------------------------------------最新资料推荐------------------------------------------------------汉代诗歌-教学课件三、东汉政论散文:《论衡》《潜夫论》王充《论衡》批评纠正世俗的虚妄荒谬。
用事实说话,论辩透辟富说服力,语言朴实准确王符《潜夫论》指斥社会丑恶,切中时弊。
富说服力感染力,语言朴实王充、王符、仲长统为东汉政论文三大家东汉碑文:蔡邕碑文多样,有个性、生气。
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今存最早游记:记泰山封禅(shan4 帝王祭拜天地)。
按游踪顺序写,有精彩景物描写三、东汉政论散文:《论衡》《潜夫论》王充《论衡》批评纠正世俗的虚妄荒谬。
用事实说话,论辩透辟富说服力,语言朴实准确王符《潜夫论》指斥社会丑恶,切中时弊。
富说服力感染力,语言朴实王充、王符、仲长统为东汉政论文三大家东汉碑文:蔡邕碑文多样,有个性、生气。
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今存最早游记:记泰山封禅(shan4 帝王祭拜天地)。
按游踪顺序写,有精彩景物描写遥望其人,端如兀木,或为白石或雪。
1 / 3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遥望其人,端如兀木,或为白石或雪。
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第三部分汉代诗歌(文学史 4、7 章)两系列:民间诗-文人诗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后,汉乐府诗成为诗史又一硕果:乐府诗体制灵活,其叙事诗标志古代叙事诗成熟。
第三部分汉代诗歌(文学史 4、7 章)两系列:民间诗-文人诗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后,汉乐府诗成为诗史又一硕果:乐府诗体制灵活,其叙事诗标志古代叙事诗成熟。
萧涤非一乐府、乐府诗萧涤非一乐府、乐府诗乐府始于秦代,指朝廷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负责对民间音乐收集、整理改编、演唱演奏,组织文人创作等汉武帝大大扩充发展乐府汉乐府诗:乐府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搜集汉至唐乐府诗,12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