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

礼乐文化

一、教学过程

(一)西周的政治:封邦建国体制

1.牧野之战与西周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1046年(2)地点:商都郊外牧野(今河南牧野)

(3)人物:周武王打败商纣王

(4)定都:镐(今西安西)2.封邦建国体制(分封制)

(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内容

A.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B、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姬)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

戚,以藩屏周”的功效。(3)作用

A.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

B.提高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问题1:西周的封邦建国与商朝的内外服制有什么不同?其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同点:

(1)王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国土,商朝采取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办法,周除了采取认同原殷邦首领统治的策略,还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而周的封邦

建国体制使王畿地区对地方的控制更为紧密与有效。进步作用:封邦建国体制加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提高了王权,使王畿地区与地方的关系更为紧密。

(二)西周的经济:比商代进步

1.手工业:青铜铸造、制陶、制玉和纺织业都有一定的发展

2.农业

(1)土地制度:井田制(公田与私田之分,与西欧中世纪庄园有相似之处)(2)耕作方式:土地轮流种植

(三)西周的思想文化:周公“制礼作乐”

1.礼乐制度

(1)起源: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

(2)内容

A.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

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B.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3)功能:礼——维护社会秩序;乐——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4)礼、乐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问题2:如何理解礼乐的关

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参见文献选读P16 2.对周公的评价

(1)史实

A.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B.平定三监之乱

C.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

D.制定礼乐制度,主张“德治”,提出“敬天保民”的

思想

(2)评价

问题3:结合史实、P15 “名家论史”和P16的大字,请你对周公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

主张德治,为西周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他制定礼乐制度,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小结

练习与测评

1.不同点:

(1)王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国土,商朝采取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办法,周除了采取认同原殷邦首领统治的策略,还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联盟关系,而周的封邦

建国体制使王畿地区对地方的控制更为紧密与有效。进步作用:封邦建国体制加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有效统治,提高了王权,使王畿地区与地方的关系更为紧密。

2.在西周时期,礼作为人们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规范被周公进一步制度化,

礼乐制度是维系宗法关系、政治等级的重要纽带,礼乐制度形成的文化是西周时期政治文化的核心。随着西周的衰落,诸侯国并起,周王室的核心政治文化及其制度随之崩溃,学在王宫的局面被打破,这就是孔子眼中的“礼崩乐坏”。

3.周公总结了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商朝无德,失去了天命,因此政权的稳固需要用德来维系。随着西周的建立与疆土的扩大,周公需要用一套实际的礼乐制度维系宗法关系及政治等级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公将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

探索与争鸣

提示:引导学生认识文化中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制度和形式的礼对于普通人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利用西周、春秋的历史事实立论。

三、作业

1、练习与测评P17

2、预习: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