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40.01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必修)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西周统治者为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B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因此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故答案为B项。宗法制保障周天子的天下大宗的地位,体现的是“天下归宗”,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的制度,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均与西周不符,排除C、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之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2. 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制度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分封制

B. 礼乐制度

C. 嫡长子继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能够印证“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的中国古代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C项。分封制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与宗法制有关,但并非完全依靠宗法关系,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规范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的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宗法关系无关,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因此,在西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

3.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 最高统治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C

【解析】唐德刚所说的“封建”阶段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王位世袭制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建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B项;D项是西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体现出的特点,排除。

4. 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军机大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可知,墓主生前可能任职御史大夫。在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答案为B项。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排除A 项;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排除C项;军机大臣是清朝才有的职位,排除D项。

5.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题是“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他很难确定正确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答案】C

【解析】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理论,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故答案为C项。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排除A项;韩非子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排除B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排除D项。

点睛:为加强君主权威,维护大一统局面,董仲舒新儒学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通过“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使天感应;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是万物的主宰,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为君主专制寻找合法性和正当性的理由。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而儒家思想神学化。

6. 中国古代某项技术的工艺流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该技术是

A. 制瓷

B. 冶铁

C. 造纸

D. 印刷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平”→“透火焙干”的工艺流程来看,这是造纸的几个主要环节。因此该技术是造纸术。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的流程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7.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察举制注重个人德才

B. 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C.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D. 科举制有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答案】C

【解析】科举制以个人才学为标准,主要考查官员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到后来,主要是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