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984.78 KB
- 文档页数:3
子痫前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其肾功能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子痫前期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在治疗子痫前期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来预防血栓形成,但这种药物对于患者的肾功能、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是否会产生影响,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其肾功能、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一、低分子肝素钙对肾功能的影响1.1 低分子肝素钙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也能够通过增加体内天然抗凝血系统的活性,起到抗凝血作用。
1.2 低分子肝素钙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对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明显。
在临床应用中,低分子肝素钙通常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其药代动力学表现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短,不易累积体内,因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
低分子肝素钙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对肾脏的负担也相对较小。
1.3 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注意事项尽管低分子肝素钙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需在使用过程中格外注意。
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十分重要的。
2.1 D-二聚体的生理意义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通常存在于循环血液中。
在血栓形成或纤溶系统激活时,D-二聚体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测定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血栓形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低分子肝素钙对D-二聚体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
由于其抗凝血作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D-二聚体的水平。
尤其对于子痫前期患者而言,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栓的发生,从而影响D-二聚体的水平。
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陈铃【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叶酸,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指标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头围(30.3±0.4)cm、腹围(28.4±0.9)cm、股骨长度(6.2±1.1)cm、双顶径(8.6±0.5)cm、胎盘质量(506.3±28.7)g、体质量(2.7±0.6)kg;对照组新生儿头围(25.1±0.6)cm、腹围(22.1±0.7)cm、股骨长度(4.5±0.3)cm、双顶径(7.0±0.8)cm、胎盘质量(417.8±31.2)g、体质量(1.6±0.4)kg,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5例(12.8%)、剖宫产4例(10.3%)、产后出血2例(5.1%);对照组早产14例(35.9%)、剖宫产16例(41.0%)、产后出血8例(20.5%),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叶酸,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36【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低分子肝素;叶酸;妊娠结局【作者】陈铃【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昆山 215321【正文语种】中文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在孕产妇中的发病率3%~5%,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在PE产妇中的发病率则超过60%[1]。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并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104例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宫高情况、股骨长、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的生物物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脐动脉血流速度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量,能够促进胎儿增长,可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且对于胎儿和母体均较安全。
标签:低分子肝素;胎儿生长受限;低分子右旋糖酐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可对胎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可引起胎儿畸形、早产、足月儿体重下降,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其新生儿远期可能并发大脑发育障碍、智力水平低下,其成年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因此,对FGR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围生儿的预后[1-2],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FG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孕妇妊娠期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低分子肝素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胎盘血供功能的作用。
国内外有研究证实,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效果显著。
本院妇产科对FGR患儿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FGR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3~48岁,平均(31.40±2.14)岁;其中单胎妊娠102例,双胎妊娠2例;无畸形胎儿,无染色体畸形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陈敏;李铁菊;许晓霞【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1(022)003【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胎儿生长受限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孕期监测治疗前、后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脐血流、生物物理评分、胎心电子监护、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小板、凝血指标.分娩后记录新生儿体重、胎龄、1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胎儿平均每周双顶径长度增长(2.6±0.8mm)高于对照组(1.7±0.5mm),t=2.761,P=0.016,股骨长(t=2.507,P=0.023)、头围(t=2.481,P=0.039)、腹围(t=2.672,P=0.018)均明显增长;②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胎儿生物物理评分(9.5±0.7分)高于对照组(9.2±0.3分),t=2.872,P=0.013,羊水指数、脐血流、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体重、胎龄均明显增加(均P<0.05);③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胎儿畸形、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有效改善患者胎盘血液供应,促进了胎儿生长发育,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改善了围生儿的结局.【总页数】3页(P334-336)【作者】陈敏;李铁菊;许晓霞【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518102;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518102;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518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3【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秦玲;杨俊娟2.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沙梦晗; 陈素华; 亢庆玲; 张洋; 余楠; 李伟; 乌剑利; 肖娟3.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赖焕娣;廖英艺4.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对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和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魏慧萍;刘丽萍;杨金长5.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胎儿窘迫发生率的影响 [J], 陈莹;汪俊红;刘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3 对比两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组别n类风湿因子(IU·mL-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U·m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6640 42±12 4828 24±5 2586 85±10 1662 22±6 06观察组6640 40±12 5720 65±5 3686 90±10 2048 56±3 53t0 0098 2180 02815 824P0 9930 0000 9780 0002 4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n(%)组别n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血糖升高血压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6622119 09观察组6611026 06注:χ2=0 433,P=0 511>0 053 讨论抗风湿类药物属于目前临床治疗风湿疾病的常用药物,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7〕,但上述药物起效较慢,患者往往需接受长时间治疗,且上述药物控制炎性反应的效果欠佳,故有必要在抗风湿类药物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其他辅助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其能诱导黏附因子、一氧化氮、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等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炎症进展的目的〔8〕,本研究对风湿疾病患者实施抗风湿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阻止机体发生免疫性炎症反应,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抑制免疫反应,两者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对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及控制病情进展具有较积极的作用,且本次研究对患者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不仅能保证疗效,还可增加用药安全性,对保证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对照组更少,晨僵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且D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在抗风湿药物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病情,缓解患者关节肿胀、晨僵症状,疗效更佳。
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
胎儿生长受限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缓慢,导致其体重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情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对产妇和胎儿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危险。
因此,掌握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加营养供给:适当增加孕妇的营养摄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提高胎儿的代谢水平和免疫功能。
孕妇可采取分餐少食,多餐餐少,餐后不立即躺下,多喝温开水,在饮食中多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等营养元素的食物。
2、补充铁剂和血红蛋白:缺铁是引起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充铁剂和血红蛋白可以提高胎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和代谢水平。
3、药物治疗:孕妇可口服促进胎儿生长的药物,如叶酸、维生素B6、B12等,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引产:如果胎儿生长缓慢的情况较为严重,孕周超过36周,胎盘有老化现象,就需要考虑引产。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利于减少产妇的危险和保障胎儿的健康。
在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病情:检查孕妇的血压、尿常规等重要指标,或者进行胎儿心率监测、胎儿骨盆测量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控制孕妇的情绪:孕期情绪稳定对胎儿生长非常有利,如果孕妇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则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皮质激素分泌和免疫功能,导致其生长缓慢。
总之,对于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疗,及时进行治疗,加强产前检查,控制孕妇的情绪,增加营养供给,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