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废水质量水质检测监测分析实验方法(学习类别)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6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农业等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需要对水和废水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一、水质监测分析方法1.物理监测法物理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样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主要包括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浑浊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对于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2.化学监测法化学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各类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价水质的好坏。
常见的指标包括氨氮、总磷、总氮、COD、BOD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中化学性质的变化,对于评价水的寿命和安全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测量水中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价水质的好坏。
生物群落是自然水体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群落之一,对于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有很大的参考性。
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是对产生于生产、生活、农业等活动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检测和分析,确保其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降解或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酸碱调节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2.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生物降解、转化和吸附,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膜反应器法等。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过滤法等。
废水监测是确保废水得到合理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废水处理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分析,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质量检测方法污水质量检测方法水质监测就是水体质量检测,而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还包括水中共存的悬浮物、底质和水生生物等。
因此,水质监测及评价应该包括水相(水、水溶液)、固相(悬浮物、底质)和生物相,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一、水质检测的对象和目的1、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对它们的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对进入江、河、湖、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B、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2、监测的目的:A、环境保护:判断水体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水体质量标准,并且提供环保依据。
B、规划计划:对天然水进行监测,确定建厂、建区的工程方案.C、评价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D、科学研究:在水处理技术、水质监测方法等研究中,对新工艺、新方法作出评价。
E、积累资料:为水质标准的制订和修改提供资料.3、按照水质污染物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方面.A、化学性污染:各种矿农企业排出的污水。
污染物有无机酸、碱、盐、无机有毒物质Hg、Pb、Cd、Cr、氟化物、氰化物、砷化物。
有机有毒物质:有机农药、多环芳烃、酚类等,耗氧物质(蛋白、脂肪、木质素等),氮磷营养物质、油类等.B、物理性污染:悬浮物(影响水质外观、妨碍植物光合作用等)、热污染(提高水温、降低溶解氧)、放射性物质.C、生物性污染:由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工业污水带入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各种病毒、寄生虫。
4、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方法时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高、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强.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A、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是一些比较经典、准确度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了解其水质状况,为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污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污水中COD、BOD5、SS、氨氮、总磷等指标,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样品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溶液等化学试剂滤纸、玻璃棒、烧杯、锥形瓶、滴定管、比色皿等实验器材2. 实验仪器:pH计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精密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物理性质分析:pH值测定:用pH计测定污水样品的pH值。
悬浮物含量测定:将污水样品过滤,用滤纸称重,计算悬浮物含量。
2. 化学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样品的COD。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采用稀释与培养法测定污水样品的BOD5。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氨氮含量。
总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总磷含量。
3. 生物分析:微生物活性测定:采用BOD5测定方法,评估污水样品的微生物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质分析结果:pH值:某地区生活污水的pH值为6.5。
悬浮物含量: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含量为200 mg/L。
2. 化学分析结果:COD:某地区生活污水的COD值为300 mg/L。
BOD5:某地区生活污水的BOD5值为150 mg/L。
氨氮: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氨氮含量为50 mg/L。
总磷: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总磷含量为5 mg/L。
3. 生物分析结果:微生物活性: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活性较好,BOD5/COD值为0.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发现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和总磷。
针对这些污染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物理处理: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如格栅除杂、沉淀等,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废水水质测定方法(1)TP的测左实验中主要考察的水质指标是水中磷的含疑,其分析方法严格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采用钮酸盐分光光度法测泄(GB-11893-89)O实验的测宦的原理是:在酸性的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铝酸钱、酒石酸锁氧钾反应,生成磷铝杂多酸,被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则变成蓝色络合物,通常成为磷铝蓝。
在测怎中需要的试剂包括:①(1+1)硫酸;②10%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溶于水,并稀释至lOOOmL;③铝酸盐溶液:溶解13g铝酸彼于100mL水中,溶解0.35g洒石酸铢氧钾于100mL水中,在不断的搅拌下,将铝酸彼溶液徐徐加到300mL (1+1)硫酸,加酒石酸锐;氧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储存在棕色的玻璃瓶里在4°C保存:④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两份体积的(1+1)硫酸和一份体积的10%抗坏血酸溶液:⑤磷酸盐储备液:将优级纯磷酸二氢钾于1104C干燥两个小时,在干燥器中放冷。
称取0.2197g 溶于水,移入lOOOmL容量瓶中,加(1+1)硫酸5mL,用水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亳升含有50.0ug 磷(以P计);⑥磷酸盐标准溶液:吸取lO.OOmL磷酸盐储备液于250mL容疑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亳升含2.00ug磷,临用时现配。
测试的主要步骤包括: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取数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1.00、3.00、5.00、10.0. 15.0mL,加水至50mLo向比色管加入ImLlO%抗坏血酸溶液,混匀。
30s后加2mL铝酸盐溶液充分混匀,放15mino然后用10mm或者3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长处,以零浓度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本实验中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如图2-1:0.350.300.25吸光度0.200.150.100.050.0005101520253035TP含量(mg)图2-1磷标准曲线②水样消解:采用过硫酸钾消解法,取水样25mL,加入4mL过硫酸钾溶液,将刻度管的塞盖紧之后,用一小块纱布将管口包住并用线将苴扎紧,放一组刻度管置于大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高压蒸气消毒器中加热,待压力表显示锅内压力达到达l.lkg/cm2,对应的锅内温度为120°C时,保持此状态30min,然后停止加热。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最近,水和废水监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任务。
通过监测水和废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我们可以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1.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待测物质与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可以使用标准比色卡或光度计来测量水样的颜色,进而推测污染物的浓度。
2. 滴定法:滴定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观察滴加到反应终点时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可以使用滴定法来测量水样中特定污染物的浓度。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化合物的质谱图谱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可以使用质谱仪来鉴定和定量分析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
4.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将待测物质在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和测量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5.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将待测物质在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水和废水监测中,可以使
用液相色谱法来检测和测量水样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方法在水和废水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评估水污染状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水和废水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水和废水的监测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介绍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几个主要步骤。
在采样过程中,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次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容器应干净无异味,避免污染样品。
采样后,样品需要进行处理,包括保存、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
在分析测试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可靠的测试。
最后,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其次,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表层水体监测、地下水监测、废水排放监测等。
表层水体监测主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表层水体,监测项目包括水质、营养盐、重金属、有机物等。
地下水监测主要针对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水质、水位、渗透系数等。
废水排放监测主要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口,监测项目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标准等。
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此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还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比如,针对环境监测、生产过程监测、事故应急监测等不同的监测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同时,监测分析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来确定,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几个主要步骤,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表层水体监测、地下水监测、废水排放监测等,还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水和废水的监测分析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进行准确监测分析,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
本文将介绍水和废水监测分析的方法,并对第四版进行详细说明。
一、采样方法。
1.1 采样器具的选择。
在进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
常用的有玻璃瓶、塑料瓶、采样管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非常重要。
1.2 采样点的确定。
采样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应选择水体流速均匀、水质稳定的位置进行采样。
同时,要注意避开污染源,确保采样的水质代表性。
二、样品处理。
2.1 样品保存。
采样完成后,样品的保存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应将样品保存在4摄氏度以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污染物的接触,以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
2.2 样品前处理。
在进行监测分析之前,有些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例如过滤、酸碱调节、浓缩等。
这些处理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监测分析方法。
3.1 传统监测方法。
传统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两大类。
物理化学分析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指标的监测;生物学分析则主要是针对水中微生物的监测。
3.2 先进监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也被应用到水和废水监测分析中,例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为水和废水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四、实验室质控。
4.1 样品分析。
在进行监测分析时,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控体系,包括样品的标识、记录、保存、分析等环节。
只有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4.2 方法验证。
针对不同的监测方法,实验室要进行方法验证,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验证的方法才能够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应用。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
监测分析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一、浊度浊度就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与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得,可使光散射或吸收。
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与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
如需保存,可在4℃冷藏、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一)分光光度法⒈方法原理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2、干扰及消除水样应无碎屑及易沉降得颗粒、器皿不清洁及水中溶解得空气泡会影响测定结果、如在680nm波长下测定,天然水中存在得淡黄色、淡绿色无干扰。
3、方法得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得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⒋仪器①50ml比色管。
②分光光度计⒌试剂⑴无浊度水将蒸馏水通过0、2µ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得烧瓶中。
⑵浊度贮备液①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硫酸肼((NH2)2SO4·H2SO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②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③浊度标准溶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
于25℃±3℃下静置反应24h。
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⒍步骤⑴标准曲线得绘制吸取浊度标准溶液0、0、50、1、25、2、50、5、00、10、00与12、50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无浊度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4、10、20、40、80、100得标准系列。
于680nm波长,用3cn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⑵水样得测定吸取50、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少取,用无浊度水稀释至50、0ml),于50ml 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线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污水废水质量水质检测监测分析实验方法1.引言污水和废水的排放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污水和废水的质量进行检测、监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污水废水质量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2.样品采集2.1 确定采样点根据污水和废水排放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考虑到不同污染源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采样点来代表整个污染源的特征。
2.2 采样容器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对污水和废水进行采样。
常用的采样容器有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采样容器必须事先清洗干净,并用纯水漂洗,确保不会对样品产生污染。
2.3 采样方法在采样过程中注意避免空气和外界污染物的进入。
将采样容器完全浸入水体中,避免表面附着物的影响。
按照一定的采样量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污水废水质量检测3.1 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污水和废水酸碱性的指标,可以使用酸碱度计或pH试纸进行检测。
将样品取出放置在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判断。
3.2 溶解氧(DO)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含量的指标,可以使用溶解氧测定仪进行检测。
在取样的同时,将仪器浸入水体中,等待一定时间后,读取显示器上的溶解氧值。
3.3 生化需氧量(BOD)检测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可以使用BOD测定仪进行检测。
将样品倒入BOD瓶中,添加适量的培养液和指示剂,密封好瓶口,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读取显示器上的BOD值。
4.污水废水质量监测4.1 COD监测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指标,可以使用COD测定仪进行监测。
将样品倒入COD瓶中,添加适量的试剂,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读取显示器上的COD值。
4.2 氨氮监测氨氮是衡量水体中氮污染程度的指标,可以使用氨氮测定仪进行监测。
将样品倒入测定仪中,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读取显示器上的氨氮值。
4.3 悬浮物监测悬浮物是衡量水体中固体悬浮物质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滤纸过滤后称量的方式进行监测。
废水检测分析方法
废水检测分析方法是指对废水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和性质。
常见的废水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方法:通过观察废水的颜色、浑浊度、溶解物质的沉淀情况等,来初步判断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程度。
2. 化学方法:使用化学试剂对废水样品进行处理,如酸碱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再通过测定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来分析。
3. 光谱分析方法:利用废水中污染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用光谱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4. 质谱分析方法:将废水样品转化为气体态或溶液态,利用质谱仪器进行离子化、分离和检测来确定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5. 生物检测方法:利用生物学原理和生物指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如生物学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细菌计数等。
6. 电化学分析方法:利用电化学方法,如电位滴定、极谱法、电化学传感器等,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只是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的一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还有其他更多的分析方法可供选择。
同时,多种分析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污水质量检测方法
污水质量检测方法
水质监测就是水体质量检测,而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还包括水中共存的悬浮物、底质和水生生物等。
因此,水质监测及评价应该包括水相(水、水溶液)、固相(悬浮物、底质)和生物相,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一、水质检测的对象和目的
1、水质监测的对象
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对它们的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对进入江、河、湖、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B、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2、监测的目的:
A、环境保护:判断水体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水体质量标准,并且提供环保依据。
B、规划计划:对天然水进行监测,确定建厂、建区的工程方案。
C、评价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D、科学研究:在水处理技术、水质监测方法等研究中,对新工艺、新方法作出评价。
E、积累资料:为水质标准的制订和修改提供资料。
3、按照水质污染物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方面。
A、化学性污染:各种矿农企业排出的污水。
污染物有无机酸、碱、盐、无机有毒物质Hg、Pb、Cd、Cr、氟化物、氰化物、砷化物。
有机有毒物质:有机农药、多环芳烃、酚类等,耗氧物质(蛋白、脂肪、木质素等),氮磷营养物质、油类等。
B、物理性污染:悬浮物(影响水质外观、妨碍植物光合作用等)、热污染(提高水温、降低溶解氧)、放射性物质。
C、生物性污染:由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工业污水带入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各种病毒、寄生虫。
4、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方法时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高、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强。
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是一些比较经典、准确度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B、统一分析方法:有些项目的监测方法尚不够成熟,但又急需测定,因此经过研究作为统一方法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创造条件。
C、等效方法:与1、2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
二、污水检测方案的制订
1、收集资料
A、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B、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C、水体沿岸的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等。
D、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A、大量污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B、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C、饮用水源区;
D、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2)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A、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