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药物半致死量(有效量)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28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小鼠催眠作用的ED50值。
2、实验示例戊巴比妥钠的LD50以供参考。
3、求其治疗指数。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鼠60只2、器材:鼠笼(2个)、天平、注射器(1ml)、棉签(1支)3、药品:戊巴比妥钠溶液(浓度为0.400%、0.320%、0.256%、0.205%、0.164%、0.131%),0.5%苦味酸溶液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预试0%及100%估计有效量分别为13.1mg/kg,40mg/kg,在此范围内测定ED50。
2.按等比级数(0.8)分成6个剂量组(mg/kg),分别为:40;32;25.6;20.5;16.4;13.1。
3.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将每只小鼠分别称重,每组分别腹腔注射以上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药液容量均为0.1ml/10g。
4.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记录给药15分钟后,各组出现催眠反应的鼠数。
5.计算ED50(ED50=log-1[Xm- i(Σp-0.5)])四、实验结果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1 40.0 1.6020 10 10 100 1.00 17.52 32.0 1.5051 10 10 100 1.00 17.53 25.6 1.4082 10 9 90 0.90 17.54 20.5 1.3113 10 7 70 0.70 17.55 16.4 1.2144 10 3 30 0.30 17.56 13.1 1.1175 10 3 30 0.30 17.5ED50=17.5治疗指数=6.857五、实验讨论: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有什么影响给药剂量不同对药物作用有影响,甚至发生药物性质的改变。
当药物的剂量增加时,药物的效应也增加,但这一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药物的效应恒定在一定水平,而当药物剂量过大时,可致中毒或死亡。
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测定[实验操作过程](1分/空)1.你所在实验室,本次实验的分组数为 5 ,公比r值为 1.316 。
2.预实验中,D m 代表引起100%阳性反应的剂量,D n 代表引起0%阳性反应的剂量。
3.实验中各剂量组的剂量值要成比例,且公比值要求在 1.2~1.5 之间,以确保其线性相关性,一般分成 4~8 个剂量组较为合适。
4. 本次实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改进寇氏法。
5. 戊巴比妥钠母液的浓度为 1% ,你所在小组所用的稀释浓度为 4.558mg/ml ,剂量为 45.58mg/kg 。
6. 该实验中评价动物是否进入睡眠状态的指标为给药15min内各组翻正反射消失的动物数,应持续 1 分钟以上。
该指标是否仅用于判别动物睡眠状态__否__(请填写是/否),如果不是,还可见于哪些情况_检验麻醉程度_。
7. 该实验中,小白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为 0.1 ml/10g。
8. 戊巴比妥钠的药理作用包括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请写出至少四种作用)。
[实验操作过程]1.请描述你们小组探索剂量范围的过程。
(5分)①参考剂量(Dm:60mg/kg; Dn:20mg/kg )②取小鼠12只,平均分成3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0.1ml/10g)③观察给药15min内各组翻正反射消失的动物数④确定引起100% (Dm)、0% (Dn)阳性反应的剂量2.药物稀释过程是怎样的?(5分)Tab .1 Data Sheet for Drug DilutionGroup n Dose(mg/kg) Concentration(%)V olume (ml)1 10 20 0.20 52 10 26.32 0.2632 53 10 34.64 0.3464 54 10 45.58 0.4558 55 10 60 0.60 5·确定每组剂量r=(d k/d1)1/(n-1) r=(60/20)1/(5-1)=1.316d n=d(n-1)rd1=20 mg/kgd2=d(2-1)r=d1r=20×1.316=26.32 mg/kgd3=d(3-1)r=d2r=26.32×1.316=34.64 mg/kgd4=d(4-1)r=d3r=34.64×1.316=45.58 mg/kgd5=d(5-1)r=d4r=45.58×1.316=60 mg/kg·配置溶液3.请描述所在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
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时间: 08-11-21 授课教师:叶和杨目的:了解用小鼠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的实验方法,掌握一些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学会一种计算LD50的简单方法。
原理:一、简单复习质反应、量反应、LD50、ED50、治疗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量反应:指效应可用连续数量值表示的反应,如血压、脉搏等。
质反应:指效应用是通过计数(即数阳性反应的个数)而取得的,通常以百分率(%)来表示,如死亡。
LD50在质反应是指药物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是衡量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的重要指标。
ED50在质反应则是指引起半数实验动物产生阳性效应的剂量,是衡量药物效应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药物的治疗指数: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药物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通常以此值表示药物安全性大小,但其又不能完全表示出药物安全性的差别。
因此,安全性还应参考1%致死量(LD1)与95%有效量(ED95)之比值。
二、介绍半数致死量:是指引起实验动物总体的半数死亡的药物剂量,是以动物死亡或存活作为质反应指标的。
通常以mg/kg表示。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是检定药物毒性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很多,本实验只介绍寇氏法。
药物致死量(Lethal Dose 简称LD)有三种表示方法:最小致死量(MLD),半数致死量(LD50)和全致死量(LD100)。
一般来说,一个药物的剂量与反应率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若以对数剂量作横坐标,发生反应的百分比为纵坐标Array作图,就可以得到一个以50%反应率处的点为对称的S形曲线。
这是因为在一大群生物对象中,特别敏感或特别不敏感的总是占少数,而大多数的敏感情况总是比较接近的,形象地说它符合“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
由这种曲线可以看出,曲线两端比较平坦,灵敏度差,剂量不易确定,也就是说,MLD和LD100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只有在LD50处曲线的斜率最大,灵敏度最高,当剂量稍有变动时,反映率就发生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