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药物半数致死量(有效量)测定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28
士的宁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操作版【目的】1.掌握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基本步骤;2.掌握按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的方法。
【原理】半数致死量是衡量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标志,LD50表示能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是以动物死亡或存活作为质反应指标。
LD50与毒性呈负相关。
当剂量取对数值时,曲线呈近似两端对称的S型,对称点位于LD50。
LD50处斜率最大,灵敏度最高;曲线两端平坦,在1%或100% 附近灵敏度最差,剂量不易确定。
对称点附近量效关系呈直线关系,即该段范围内效应百分率/比与对数剂量呈正比关系。
(见右图)测定LD50的方法有多种,但以改良的寇氏法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比较常用。
对于毒性低的药物测不到LD50,则按最高可用的浓缩浓度、以最大给药容积给药,即最大给药量,如能导致实验动物死亡,可检测其最小致死量和最大耐图质反应量效关系曲线受量,否则即以最大给药量反映其安全性。
【材料】动物:小鼠,雌雄兼用,18~22g。
药品:士的宁溶液(0.125mg/mL)。
器材:鼠笼,JY4001电子秤,1.0mL注射器,试管,试管架。
【方法】1.预实验:取小鼠8~12只,分成4~5组,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士的宁,摸索出可致小鼠大多数死亡的最小剂量(D m)及大多数小鼠不致死亡的剂量(D n)。
即找出引起0%到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参考剂量:D m为0.125mg/mL,0.1mL/10g)2.正式实验:以预实验所获得的D m和D n确定正式实验组数及组间剂量比(分5个剂量组,按1:0.8组间等比)。
每组取1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
药液按等比稀释,腹腔注射,给药容量都为0.1mL /10g。
给药后观察30分钟。
(正式实验观察7~14天,并设阴性对照组)3.汇总实验结果,计算士的宁LD50及其95%可信限。
【结果】表士的宁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实验结果组别剂量(mg/kg)动物数(n)死亡数(n)死亡率12345LD50=log-1[X m-i×(Σp-0.5)]LD50的95%可信限=log-1(X50±1.96S X50)LD50的平均可信限=LD50±(LD50的95%可信限的高限-低限)/2S X50=i×[(Σp-Σp2)/(n-1)]1/2注:【计算中通常以“10”为底】X m为最大剂量组的对数值,i为相邻两剂量比值的对数(高剂量组作分子);p为各组死亡率,Σp为各组死亡率总和;X50为lgLD50,S X50为X50(lgLD50)的标准误差。
常见的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500毫克。
在大鼠体内进行的实验表明,口服阿司匹林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200400毫克。
2. 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但其对某些动物(如小鼠、大鼠)的LD50值较高,约为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的毒性因物种而异,对人类的毒性较低。
3. 地高辛地高辛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13毫克。
在犬体内的实验显示,地高辛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0.52毫克。
4. 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300500毫克。
在大鼠体内进行的实验表明,口服吗啡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400600毫克。
5. 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00500毫克。
在小鼠体内进行的实验显示,苯巴比妥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3004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LD50值并非绝对固定,它受实验条件、给药途径、动物种类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评估药物安全性时,应以实际实验结果为准,并结合其他毒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药物在人体内的实际毒性,以确保用药安全。
当然,让我们继续探讨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并补充一些额外的信息。
6. 氯霉素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对小鼠的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300毫克。
然而,氯霉素的毒性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例如在猫体内的LD50值较低,约为每千克体重50毫克,这表明猫对氯霉素更为敏感。
7. 哌甲酯(利他林)哌甲酯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190毫克(大鼠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哌甲酯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药理作用相似,因此在用药时需严格控制剂量。
8.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一种常用的补铁药物,其对大鼠的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300毫克。
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进行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得出该药物
的LD50值为Xmg/kg,进而评估该药物的毒性和安全使用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本药物可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使用。
引言:
药物毒性评价是新药开发的重要环节。
药物的毒性评价能够帮
助我们了解药物的毒性情况并确定安全使用范围,为药物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LD50值是表明药物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用来测量半数小白鼠死亡剂量的药物浓度,本实验旨在通过测
定药物的LD50值来评估药物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使用小白鼠进行实验。
将小白鼠随机分成多次实验的不
同浓度组(mg/kg),每组分别注射药物。
注射完药物后,每组实
验小白鼠的死亡数和存活数记入实验记录表格中。
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药物剂量-死亡率图,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定出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
根据药物剂量-死亡率图可得出,当药物浓度为Xmg/kg时,小白鼠的死亡率达到50%。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较低且安全使用范围在其LD50值以下。
这也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药物的毒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测定,我们得出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较低且安全使用范围在其LD50值以下。
该药物可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使用。
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时间:08-11-21 授课教师:叶和杨目的:了解用小鼠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的实验方法,掌握一些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学会一种计算LD50的简单方法。
原理:一、简单复习质反应、量反应、LD50、ED50、治疗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量反应:指效应可用连续数量值表示的反应,如血压、脉搏等。
质反应:指效应用是通过计数(即数阳性反应的个数)而取得的,通常以百分率(%)来表示,如死亡。
LD50在质反应是指药物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是衡量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的重要指标。
ED50在质反应则是指引起半数实验动物产生阳性效应的剂量,是衡量药物效应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药物的治疗指数: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药物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通常以此值表示药物安全性大小,但其又不能完全表示出药物安全性的差别。
因此,安全性还应参考1%致死量(LD1)与95%有效量(ED95)之比值。
二、介绍半数致死量:是指引起实验动物总体的半数死亡的药物剂量,是以动物死亡或存活作为质反应指标的。
通常以mg/kg表示。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是检定药物毒性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很多,本实验只介绍寇氏法。
药物致死量(Lethal Dose 简称LD)有三种表示方法:最小致死量(MLD),半数致死量(LD50)和全致死量(LD100)。
一般来说,一个药物的剂量与反应率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作图,就可以得到一个以50%反应率处的点为对称的S形曲线。
这是因为在一大群生物对象中,特别敏感或特别不敏感的总是占少数,而大多数的敏感情况总是比较接近的,形象地说它符合“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
由这种曲线可以看出,曲线两端比较平坦,灵敏度差,剂量不易确定,也就是说,MLD和LD100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只有在LD50处曲线的斜率最大,灵敏度最高,当剂量稍有变动时,反映率就发生明显的变化。
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药物LD50测定的意义、方法、计算过程。
【实验原理】量-效关系:量反应:血压、心率、血糖等;质反应:有或无、阴性或阳性、死亡或存活等。
药物的剂量与死亡率之间呈常态分布曲线,与累积死亡率之间呈长尾“S”形曲线;药物的对数剂量与累积死亡率之间呈对称“S”形曲线。
此量效曲线两端平坦,反应灵敏度差,中间段陡,反应灵敏。
而以50%处最敏感,剂量稍有变化,死亡率就有明显变化。
故常以引起半数动物死亡(LD50)或半数动物产生阳性效应(ED50)的剂量作为衡量药物毒性或效应大小的最常用、最恰当的指标。
LD50是指使—群动物中半数死亡的剂量,是衡量药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评价药物毒性的重要参数。
可了解药物单次给药或短时间内多次给药后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由于生物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LD50常需要一批相当数量的实验动物才能测得。
最大耐受量LD50的测定方法很多,较为常用的有寇氏法、简化概率单位法、序贯法、孙瑞元点斜法和Bliss-Finney法。
由于寇氏法常用,并有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等特点,故本实验主要介绍寇氏法。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18~22g,♀♂各半。
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器,电子秤、量筒(10ml)、注射器(1ml)、小鼠笼;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溶液、苦味酸。
【实验条件】1.剂量必须按等比级数(剂量对数按等差级数)分组。
2.各组动物数应相等。
3.反应大致呈正态分布。
最小剂量组的死亡率(Pn)应为0,最大剂量组的死亡率(Pm)应为100%。
如果Pn<20%或Pm>80%需要用校正公式计算。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预备实验1.探索剂量范围根据经验或文献找出动物100%及0%死亡的剂量,即上下限剂量(Dm、Dn)。
对于无毒性参考资料的药物,一般先配制最大浓度药剂,然后按等比关系(如2:1)稀释成多个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