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16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
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
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义和团运动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
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例子1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外来侵略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时期之一,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进行了一系列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下面列举了10个以19世纪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为题的例子。
1.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英国以贩卖鸦片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限制,国家经济受到重创,最终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对中国进行侵略。
中国在义和团运动的支持下,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
3.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0年至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民军队,对清朝进行了多次抗击。
然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朝重新巩固了统治。
4. 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899年至1901年,是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一次自发抵抗运动。
义和团组织起义,攻击外国传教士和侵略者,呼吁清朝政府驱逐外国势力。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动摇和外国联军的入侵,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
5.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日本以侵略朝鲜为借口对中国发动战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赔偿巨额赔款。
6.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独立。
7. 中法战争:发生于1884年至1885年,法国以侵略越南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战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签订了《天津条约》。
8. 中英新约:签订于1858年,是中国与英国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多个港口,承认英国对中国的领土和商业特权。
9. 中俄新约:签订于1860年,是中国与俄国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六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法战争:1883—1885 年,签订《中法新约》。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 年,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
②1937—1945 年,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涉及香港问题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 万银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 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 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
迹
(1)广州三元里抗英(1841年)
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
经过: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②曾纪泽谈判从沙俄收回伊犁③新疆建省
(3)黄海海战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
(4)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义和团运动哪些特点?
①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②以神道为武器,有浓厚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色彩④爱国与扶清没有明确区分等
第1 页共1 页。
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工商管理4班张雪莱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
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饶、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在外部敌人发动侵略战争时,除了少数叛国分子外,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民族、各派别以进行民族战争的形式,共同抵御外敌。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
台北人民闻讯后鸣锣罢市,表示抗议。
台湾人民与台湾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义和团和清军一起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与八国联军拼死鏖战。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并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
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近代中国遭受了无数的外来侵略和压迫,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抗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抗击外来侵略的事例: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1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
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告终。
3、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生动写照。
在这些事件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首先,这些事件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
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时,中国人民从未放弃自己的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始终坚持抗争到底。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战争中的英勇抵抗,更体现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其次,这些事件也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来对抗敌人。
这种智慧和力量不仅体现在军事斗争中,也体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最后,这些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