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19、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一、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二、难点:对《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的理解,根据条约划定的中俄边界东段的具体分界线也是不太容易掌握的。
三、预习学案:1、戚继光抗倭(1)倭寇的危害:明代,日本的、和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他们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危害极大。
(2)戚继光抗倭:训练的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号称“”。
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后来,这支军队又开赴和抗倭,到年,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
2、郑成功收复台湾(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明末,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地区,他们残酷压榨台湾人民,屠杀百姓,并且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
(2)郑成功收复、治理台湾: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并在台湾实行政策,大力发展,派士兵四处,帮助高山族人民发展经济。
3、雅克萨反击战(1)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17世纪40年代,趁清军入关之机,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了和。
侵略军大肆烧杀、掳掠,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和当地人民的安全。
(2)雅克萨之战:年,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的沙俄侵略军,俄军战败投降,清军撤离后,俄军又重新占领原地。
1686年,清军再次击败俄军。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条约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年,中俄两国在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和流域包括的主权,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者,可过境进行贸易。
四、预习思考:戚继光曾赋诗明志说:“遥知夷岛浮天来,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在诗中所说的“危”指的是什么?“海波平”比喻什么?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五、当堂测试: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2、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山海关之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雅克萨之战D、郑成功收复台湾3、下列历史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①文天祥②戚继光③岳飞④郑和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②4、下列事件中,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有()①靖难之役②雅克萨之战③台州九捷④郾城大捷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5、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哪些地区的领土属于中国()①黑龙江流域②尼布楚③乌苏里江流域④库页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从1624年荷兰殖民者登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达()A、35年B、36年C37年D、38年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联系图二内容,对他作一简要评价。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明朝和清朝前期抗击外来侵略7(1)明朝和清朝前期抗击外来侵略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戚继光抗倭:1.原因: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2.过程: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后又荡平福建、广东的倭寇。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3.名言解析:“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海波平”的意思是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句话表现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他抵御外辱,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1. 原因: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2.过程: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清朝对台湾的管辖:(1)管辖: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三、康熙帝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
2.过程:清朝康熙皇帝带领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取得胜利,3.结果: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签约: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略技术得当,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积极支持;而沙俄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侵略军人数较少,就决定了中国的胜利。
四、启示: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我们应学习他们勇于反抗的精神。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基本史实。
正确认识本课的主要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板书设计:第十九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一、三次反侵略的斗争1.戚继光抗倭2.郑成功收复台湾3.雅克萨反击战二、两位民族英雄1.戚继光2.郑成功三、一种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
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
今天就让我们回眸那些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战场。
学生看书并回答1明清时期中国哪些地区遭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2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作了哪些英勇斗争?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一、戚继光抗倭:1.什么是“倭寇”?2.倭寇有什么危害?3.戚继光抗倭的经过是怎样的?4.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二、郑成功收复台湾1.郑成功说:“台湾本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你能证明一下吗?2.郑成功解决荷兰使者的贿赂,体现了他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3.我们要把他的优秀品质落到实处应该怎么做?4.收复台湾有何意义?又是如何开发台湾的?5.当前仍有一些台独分子企图搞分裂,请你对台独分子说一句话。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昭示人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至今台湾仍未统一。
我们期盼它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明清时期,除了日本倭寇侵占我国东南沿海,荷兰殖民者侵略我国台湾,还有哪个国家侵略我国呢?三、雅克萨反击战1.当时沙俄强占我国东北的哪两个地区?2.爆发的历史背景?3.谁组织发动了反击战争?共几次?4.结果如何?5.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意义?讨论: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明清时期,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斗争,即: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涌现出两位民族英雄:即:戚继光,郑成功。
第十二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一、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在东南沿海一带走私抢掠,结成倭寇
2、原因:明朝中期朝廷腐败、边防松弛、日本战乱,明政府继续推行禁海政策
3、戚继光奉命到浙东一带抗倭,他招募当地农民,训练组成戚家军
4、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台州(今台湾),戚家军九战九胜,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17世纪20年代(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2、清朝初年,在东南沿海一带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
3、1661年,郑成功率部与荷军展开激战
4、1662年,荷兰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三、雅克萨之战
1、背景:沙俄(彼得一世)野蛮掠夺,康熙平三藩叛乱
2、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堡垒,无恶不作
3、1685年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清除侵略者,派清军水陆并进,神威武的大将军炮大发神威,打败沙俄侵略者
4、当清军离开后,俄军重返雅克萨继续进行侵略活动
5、1686年清军挥师北上,打败俄军,双方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
6、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黑龙江和乌里雅苏台流域的(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十九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知识与技能:1、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基本史实。
2、能够正确识读“雅克萨反击战形式图”和“《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4、通过分析历史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历史事物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和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通过识图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合作性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使学生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我们剪不断的乡愁。
3、体会到中国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祖国统一做出过贡献。
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以及条约中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
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积极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论从史出。
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板书:一、戚继光抗倭:背景、经过、胜利的原因、意义。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1、郑成功收复台湾:背景、时间、经过。
2、郑成功开发台湾。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三、雅克萨之战1、雅克萨之战:特点、时间、意义。
2、《尼布楚条约》:时间、内容、意义。
初一历史知识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知识
点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不光愉快的过新学期,也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
为大家提供了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
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
波雅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
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中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
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
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
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中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
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
雅克萨之战(油画)。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设计思想:课程目标当中对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有明确要求,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而这些都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完成本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讲故事、编演历史剧和填图等课堂活动。
为了突破本课难点,即“《尼布楚条约》为什么是一个平等条约?”这一问题,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实施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基本史实。
能够正确识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正确认识本课的主要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收集明清时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剧,培养学生的研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编演历史剧。
板书设计:一、戚继光抗倭: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抬州大捷,1561年)二、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24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收复台湾的意义三、雅克萨反击战: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康熙)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农业文明的繁盛过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这种专制统治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
今天就让我们回眸那些让我们无法忘记的战场。
一、戚继光抗倭: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抬州大捷,1561年)(板书)你知道戚继光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材料讲一讲戚继光的故事或者编演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剧。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致情况。
(2)使同学们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使同学们知道康熙帝进行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认识康熙帝组织抗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之战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懂得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对台湾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2)康熙皇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以及其正义战争的性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正义战争。
教育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大统一”一课,元朝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
元朝以后,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和割据的局面。
到了明朝后期和清朝初期,外国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
在外敌当前的时刻,各族人民勇抗强敌,给外国侵略者坚决的打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与统一。
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者就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典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2、新课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岛上的汉族和高山族等人民世代生活在这里。
然而,荷兰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这里人民平静的生活。
出示[情景1]
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者的凌辱和压榨。
在这种情况下,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名中国将士横渡台湾海峡,准备去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神圣领土台湾。
台湾人民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他们参与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斗。
一六六二年,在郑成功和台湾人民的抗击下荷兰殖民者被迫撤离台湾。
美丽的宝岛台湾终于以又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
板书:一六六二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直到今天,台湾的人民仍然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一同学读书:读一读(P84页),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边听边思考。
(打跑了欺压台湾人民的荷兰殖民者。
)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
(不允许军队欺负百姓。
)
(让台湾人民的子女上学。
)
郑成功不仅收复了台湾而且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建设台湾。
板书:发展台湾的经济和文化
因此,台湾的人民非常尊敬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康熙皇帝是清朝前期一个非常有名的皇帝。
在做皇帝期间,亲自主持粉碎了多次企图分裂中国的叛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
特别是他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对沙俄侵略进行的雅克萨之战更是被世人所称颂。
沙俄军队为了获取财富强行侵入我国的北部的雅克萨地区。
他们先是强买强卖,而后发展到杀人放火,抢掠财物,甚至像野兽一样吃人肉。
生活在当地的达斡尔人族同胞恨透了这些沙俄强盗,同他们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出示[情景2]
清政府得知此事后多次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领土。
但是,他们反而增加了这里的兵力,妄图长期霸占雅克萨。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于一六八五年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的三千名将士我一百多只战船,进攻强占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
板书:一六八五年康熙帝攻打雅克萨
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支持祖国的军队,他们帮助清朝军队修堡垒,建船舶,运送粮草,侦查敌情。
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援下,中国军队将雅克萨城中的敌人包围,在大炮和火药箭的猛烈攻击下,沙俄侵略者死伤惨重不得不举起了白旗。
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迫使沙俄政府同意停战,经双方谈判中俄签订了有关边界的《尼布条约》(见扩展材料)
板书:沙俄军队投降
北方的各族人民又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康熙皇帝打击沙俄侵略者,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事迹也载入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册中,为后代所颂扬。
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上,多有战争。
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两场正义之战。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正义战争有什么特点。
教师从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原因等多方面引导同学的讨论。
(是否无端挑起战争,是否是侵略战争等)
3、知识的记忆与应用
同学们看板书,了解郑成功和康熙帝抗击荷兰和沙俄的情况。
板书设计:
第四课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成功、康熙
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发展经济和文化
一六八五年康熙帝攻打雅克萨沙俄军队投降
小结: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告诉同学们公元十六世纪以后,我国曾几次遭受外国的侵略。
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各族同胞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大家同仇敌忾共同抗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然后告诉同学们要了解的在我国历史上两位抗击外来侵略的著名人物:郑成功和康熙。
我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了解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占领和对当地人民的奴役。
同时让同学们带着书上的问题:“台湾人民为什么仍尊敬郑成功?”去学习这部分内容。
“康熙帝抗击沙俄”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沙俄侵略者侵我边境地区并在那里所犯的罪行。
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康熙帝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是正义的战争并具体了解它的过程。
让同学们在学习本课后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在外敌入侵时,都会毫不犹豫地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斗争。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