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中国的工业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4
第八讲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潮一、改良概说(一)改良的原因与特点简述1.原因:政治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特点:在根本政治制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制度或体制改革。
(二)影响改良结果的主观、客观因素1.主观因素:第一,改良者本人的政治智慧。
第二,改良者的前期准备与计划是否充分。
第三,改良的时机选择、路径选择、突破口选择以及对对改良的滚动式修正。
第四,与体制内保守派与实权派关系的处理。
2.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思想和文化环境等方面。
(三)中国历史上的改良简述二、近代中国改良综述(一)背景的独特性:外来因素的综合作用。
穷(除了改良,别无选择,被逼无奈。
内外交困的窘境)则变。
(二)思想与理论基础的独特性:西方的社会与历史进化论的影响,也即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改良的萌芽时期。
魏源、龚自珍为代表,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第二阶段,改良主张由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的启动期,即洋务运动时期。
第三阶段,改良运动在观念层面的全盛时期,改良思想的宣传与普及;第四阶段,改良运动的践行期,即清末新政。
( 四 ) 改良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性:即改良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的拓展。
(五)改良领导者的独特性:改良者并不拥有正常的改良实践所需的政治集权,改良者调动的各种资源也就相对有限。
三、近代中国改良发生的背景(一)思想背景:1.从整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来看,清末社会仍然处于一种思想与观念十分封闭的环境中。
“清代风气闭塞,几达不可思议之程度”(萧公权语)2.清末考据学的衰落与经文经学的兴起。
(二)国内社会与政治背景:晚清政治治理的危机。
1.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
2.农民起义不断,导致国家政治控制能力的衰朽和财政危机。
3.鸦片的贸易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国家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四、近代中国改良的三个理论与思想基础(一)中国传统的权变理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二)新公羊三世说(康有为)。
第19讲 中国的工业知识目标素养要求1.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我国主要的钢铁工业和能源工业。
3.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区域认知: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征、主要工业城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人地协调观: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优势、问题与发展措施。
知识点1 工业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
①沿铁路线:A 京广线、B 京沪线、C 哈大线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江⎩⎨⎧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D 上海、E 南京、F 武汉、G 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③沿海:集中于a 长江三角洲、b 辽中南、c 京津唐、d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2)描述我国能源工业的分布特点。
①煤炭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
H 山西省、I 内蒙古自治区、J 陕西省是最主要基地。
②油气工业:集中在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K 四川天然气基地、L 新疆石油基地、近海大陆架油田。
③电力,工业)⎩⎨⎧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水电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3)描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特点。
①主要基地⎩⎨⎧东部沿海:M 鞍山、N 本溪、O 京津唐、P 上海长江沿岸:Q 马鞍山、R 武汉、S 重庆、T 攀枝花黄河流域:U 包头、V 太原②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原料、燃料、交通、市场等。
知识点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①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②产业密集区:A长江三角洲、B环渤海地区和C珠江三角洲。
(2)说明我国不同开发区产业开发重点。
, (2021·武胜高二月考)读我国甲、乙两个工业区分布图,回答1~2题。
§8 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教学目标:1.理解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在识记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树立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培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调整和提高工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难点:三大产业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例证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1.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
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
2.牢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现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辨证看待我国的农业发展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近代史纲要第八讲三大改造与社会制度的基本确立笔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性质和特点。
4、过德时期总路线及其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经验。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端、方针、原则、形式、步骤。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章提示比较工业化的西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7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要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着半殖民畔封建社会的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加标两氏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处诀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盜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第八讲《中国的工业》复习分层导学案【复习目标】1.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包括钢铁工业中心、纺织工业中心、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2.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
【复习内容】考点一我国工业的发展[自主学习]1.成绩:50多年来,我国由发展为。
表现为:(1)形成产业体系:形成了、的产业体系。
(2)较高的增长速度:、、、、、等产量世界第一,和居世界前列。
(3)布局日趋合理:扭转了的局面,形成了的新格局。
例如:——沿海地区集中了、、、等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黄河流域是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4)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沿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已开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
2.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在现代化技术、经营管理、人均产量等方面,差距明显。
[合作探究]1.读P.95 图3-1-47“‘十五’时期工业增加值与增长速度”讨论,从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信息?考点二我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及其分布[自主梳理]1.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黄河沿岸:包头、太原(2)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例:武汉:铁矿来自大冶,又靠近消费市场,有发达的长江水运,便利的路上交通条件(公路、京广铁路)结论:钢铁工业一般与丰富的铁矿(中国大多数钢铁工业基地都属于近原料型)、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丰富的水源有关。
[合作探究]考点三我国主要纺织工业中心及其分布[自主学习]3.纺织工业(1)分类:棉、麻、丝、毛(2)纺织工业基地:上海、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合作探究]考点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自主学习]1.高技术产业的特点:科技人员比例,研发费用比例,产品增加值,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生产增长速度;如、、、、等。
要求布局在技术、知识、人才的地域。
2.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等方面增长很快。
3.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1)要求:;(2)加快;(3)推进;(4)形成、、、和。
4.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读P.97图3-1-54“中国主要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以知识和技术集中区(高校集中区和大城市)为中心,呈现出、的分布特点。
(2)目前,、等城市已成为高科技产业核心地区;三角洲、、京津石和环渤海等地区开始形成产业带;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将建成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4)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北京中关村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合作探究]1.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地理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开发重点。
沿海、沿边、内地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重点有什么不同?——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发展以和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政策和的地理优势,开发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①上海市的实践和经验说明,振兴或拯救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起什么作用?②中关村高科技园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有怎样的贡献?③高科技产业对企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①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其工业生产总值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使其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②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③国际互联网这一快捷的信息付递方式,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供、销中,将会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什么建议呢?[小结] 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将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依靠高新技术,传统工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考点五我国主要工业地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沿海工业地带1、范围: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和经济开放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广西沿海等)。
2、地位: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
3、发展方向:现在,大秦铁路和秦皇岛煤炭输出港的建成,以及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和一批水电站,火电站的建成,将给本地带内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1、范围:包括沪宁杭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
2、地位: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3、发展方向:这个地带将逐步向着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地带的方向发展。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1。
范围: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地。
2。
发展方向:兰新铁路西段巳与中亚铁路接轨。
兰新—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1。
范围: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地。
2。
发展方向:兰新铁路西段巳与中亚铁路接轨。
兰新—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考点六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1、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2、地位: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方向: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1、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发展方向: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辽中南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分析一个地区发展成工业基地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的分析: (1)地理位置及评价;(2)资源条件分析:列举出本地的资源及其产地;(3)说明交通条件:包括内河、海运、公路、航空、铁路等形成的交通网络; (4)科学技术水平分析; (5)历史基础分析;(6)农业基础状况分析。
以上6项内容并非要求逐项分析,但要求突出本地区的优势条件、特色资源等。
以我国沿海的四大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为例说明。
我国沿海四大基地发展了业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海运输便利,同时东部地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接全国各地,物资交流方便;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沪宁杭地区的煤。
铁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技术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多,有吸引外资。
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等;④四个地区有不少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⑤东部沿海地区为我国农业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为工业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
1、工业中心: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
2、地位: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3、发展方向: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1、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各城镇。
2、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方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辽中南工业区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区。
分析图 4.3-3,回答问题。
①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资源?②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③联系资源和工业的分布情况,说明资源条件对工业的影响。
参考答案:①辽中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②大连有造船、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沈阳以机械工业为主,辽阳以化学工业为主,由此可见,辽中南地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③鞍山靠近铁矿产地,故发展了钢铁工业,辽阳靠近辽河油田,故发展了化学工业,由此可见本区的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而且交通便利。
活动(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的核心,分析图4.3-4,回答: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②上海附近有没有发展钢铁工业所必需的铁、煤等资源?③联系沪宁杭地区其它工业城市,从市场的角度,说明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上海有钢铁、纺织、机械、化学等工业,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②上海附近煤、铁资源比较缺乏。
③南京主要有钢铁、化学、机械等工业,杭州主要有纺织、化学、机械等工业,附近很少有煤、铁等资源,主要是市场需求带动了这些工业的发展。
上海水、陆、空运输都十分便利,四通八达,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运进煤、铁等资源,发展钢铁工业;同时市场需要也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例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地带;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工业历史悠久;土地租金不高;国家政策支持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例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