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52
论中国人民近代抗争外来侵略史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
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
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
一、中国近代抗争外来侵略的历史丰碑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步入了屈辱的近代。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列强奴役的历史,但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纵观近代,人们为了反对外侵,复兴中国作了无数次的斗争与尝试,它是中华儿女抗争精神的体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其举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残酷统治,但也与列强的入侵有关。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1862年,清廷与英法勾结,借师助剿,英法两国撕下“中立”的伪装,帮助清政府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积极作战,生擒长胜军首领,取得了上海战役的局部胜利,给中外联军沉重的打击,削弱了中外联军的力量。
1900年左右,义和团运动在广袤的华北大地兴起并蓬勃发展。
贯穿于义和团运动的最常见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及洋人的态度。
应该说,义和团运动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运动,但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显示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原因,正是在那个特殊而混乱的年代,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拳来自生活,反映了百姓的心态及反侵略的决心。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
此后,中华民国成立,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但革命的果实被窃取,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反侵略的任务仍没有完成。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懂得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领会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性质以及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认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阵的历史,掌握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及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课程考试内容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 军事侵略2. 政治控制3. 经济掠夺4. 文化渗透(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 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度对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1.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2.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1.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2.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1.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2. 民族意识的觉醒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识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近代中国各阶级反侵略抗争一、两次鸦片战争(一)、背景:1.清朝与英法美的差别:清朝: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2.英国的鸦片走私。
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3.虎门销烟。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
1839年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二)、鸦片战争1.1840年-1842年,战争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进行;英军曾到达天津白河口。
2.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屈辱和苦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
2.1856年战争爆发。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北上进逼天津。
1858年,清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3.后来,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
4.1860年,清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5.俄、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国割占了大片中国领土。
6.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二、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连年的自然灾害,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2.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金田村起义。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
3.此后太平军北伐一直打到天津郊区;西征军连夺安徽、湖北重镇,在江西重创湘军,进占江西许多州县。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1853年颁布。
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体现平均主义思想,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