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岳麓版必修一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0
【自主课反映的问题】1、不能全面掌握1875年宪法的内容。
2、自己不会总结德国1871年宪法的内容,不理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展示课流程设计】课堂活动一:温故知新(5分钟)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运行机制3、南北战争的原因、意义及美国的两党制课堂活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中的作用课堂活动三:教学过程及设计(35分钟)【新课的导入】展示英国、美国国旗,请学生回答英美两国政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英国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实行议会主权。
美国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实行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
教师引导:这是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法国和德国,看看他们的政体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0课,去体会和感悟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让学生仔细阅读本目的相关内容,然后设计问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目的相关内容。
(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活动建议】本块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总结。
(二)法国政体反复变换:【活动建议】本块内容可让学生结合小字部分自主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将政权更迭情况进行汇总⑴1792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⑵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⑶1814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制)⑷1830年—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⑸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⑹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⑺1870年—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在此引导学生思考之前的问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教师总结:由于法国封建专制势力的强大,使得法国的民主制度得确立充满了坎坷。
岳麓版必修一课堂导入(转)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以致有“言必称希腊”之说。
于是,古希腊文明的勃兴和它的“后来居上”的光辉灿烂的业绩,被学术界称为“希腊的奇迹”。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近现代的西方人,似乎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一份永远无法解释的感念,奉他们为西方文明之根。
因而,在西方历史著作中,诸如此类的赞美屡见不鲜。
雪莱在其1821年出版的诗集前言中宣称:“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
如果没有希腊,我们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古希腊文明神秘的面纱,体味西方人的这一文化情结,寻找现代文明的踪迹…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政治“阔别了108年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今天终于回家了!”赢得2004年奥运会主办权后,雅典人欢呼。
在2004年8月13日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希腊人用高科技和各种手段,展现了让全球为之倾倒的古代艺术和文明成就:雅典娜女神、特洛伊木马,以及荷马史诗中波澜壮阔的航海场面……这些只要稍微被提及就能令人心潮澎湃的神话和传奇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仿佛成为现实。
对此,有媒体报道“只用一个开幕式,雅典就征服了世界。
”其实古雅典人真正“征服”世界的不单是它的艺术和悠久的文明,更有号称“现代文明之根”的民主政治。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古雅典民主政治的风采和它曾经创造的辉煌,从而认识到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渊源。
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一说到古罗马,人们自然就会先想到充满血腥的角斗士和宏伟的圆形大剧场,想到屋大维和他创建的罗马大帝,想到著名的斯巴达克思和他领导到的悲壮的奴隶起义……但这不是古罗马的全部,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永远闪耀着光辉的罗马法。
千百年来,罗马帝国不仅指一段古老而悠远的历史,更代表一种宏伟而博大的精神。
法学泰斗耶林有一段名言:“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1、内服外服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三、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2)影响: 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2、宗法制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大宗、小宗相对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4.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 (前221年)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表现: 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统一国家,一定程度上有利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B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相当深远C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动德意志历史的发展D其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答案:C2.德国首相与英国首相最大的不同是A.是内阁首脑B.主持政府工作C.由君主任命D.对君主负责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法国总统的权力A.任命国会议员B.任命内阁部长C.任命文武官员D.统帅全国军队答案:A4.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④法兰西第一帝国⑤法兰西第二帝国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⑤②③答案:C5.关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B.议会的权力与英国的相当C.经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D.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答案:A6.造成德意志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B、军队在社会上的影响深远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旧传统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答案:C7.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元首是A.首相B.议长C.皇帝D.总统答案:C8.19世纪中期推动德意志统一的因素不包括[] A.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B.德国的经济基本上连成一体C.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D.各邦国人民要求统一的革命运动答案:D9.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颁布A.1893年宪法B.1891年宪法C.《人权宣言》D1875年宪法答案:.D10. 1882年日本政府为了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专门派出“宪法考察团”去欧洲考察。
日本考察团最欣赏的会是当时哪一国家的宪法A.英国B.德国C.俄国D.法国答案:B11.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宪法,当时法国正值A.第二帝国时期B.第一帝国时期C.第二共和国时期D.第三共和国时期答案:D12.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法国为A.总统共和国B.议会制共和国C.二元制君主国D.君主立宪制国家13.法国1875宪法的一个主要特点A.部长限制总统权力B.兼行总统制和议会制C.议会权力很大D.内阁权力很大答案:B14.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妇女可以参与众议院的普选③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④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内阁部长副署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5.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2013年10月25日高一历史组郭春梅公开课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孔翠芳听课反馈
1、教态自然大方。
2、语言流利,虽没有激情四射,但是平实温柔有力的的语言对知识的讲解更为详实,听着极为舒服。
3、知识框架提纲挈领凸显对教材的掌握程度高
细节全面细致
整合了教材的知识结构,课堂授课是以“问题组形式”展现。
一系列的小问题,以教材为依托,此处凸显对教材知识的重视,也比较贴切高一年级新授课的实际。
法国、德国政体改革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影响都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能够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也可以提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4、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或许设问了一系列的小问题,所以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是比较强的。
不管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集体回答,还是以“小组合作”讨论后的代表发言、以及补充发言。
在老师循循诱导下,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积极寻找答案,踊跃发言。
基本杜绝了睡觉、说话、开小差现象。
总之,整节课堂凸显了“问题组教学模式”,凸显了教材的地位,重基础的同时注意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如果有导学案让学生提前思考相关的小问题,并反馈给老师哪些知识点自己预习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面仔细的讲解。
这样,课堂时间就可以集中攻克知识的重点难点了。
十七中高一历史集备组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治改革课标要求: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的统一;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学习目标(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知识整合: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17、18世纪法国是王朝实行统治。
2、1789年,在和地影响下爆发革命,建立了3、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此后一次次政体反复变换。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5、1875年,确立了制。
(二)、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1、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2.宪法的内容:立法权:由和两院行使。
行政权:总统——由选举产生。
可解散共同向议会负责内阁——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对宪法的修正和补充定为法国国歌;定为国庆日。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一)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封建割据阻碍德国发展。
2、经过:年----- 年,在普鲁士首相的筹划下,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3、影响:结束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二)、德意志帝国1、建立时间:1871年。
在宣告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871年(1)内容:规定实行制和制。
行政权:签署和公布法律;统率军队,任命军官。
首相——主持政府,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议会(联邦议会、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