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国际法全科复习指导——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8
一、领土1.领土主权及其限制a.领土的范围——领陆、领水、领空及其底土;领土主权——领土所有权和领土管辖权b.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限制(无害通过、外交及领事特权与豁免等)及特殊限制(共管、租借、国际地役、势力范围)c.界河:以主航道或河道中心线为界分属沿岸国d.多国河流(只对沿岸国开放,分段属沿岸国)与国际河流(依条约对所有国家开放)2.领土的取得方式(例题)29.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3.边界以条约划定边界的三个步骤:签订边界条约(母约)、勘界并树立界标、制定标界文件(即子约,包括边界地图、议定书等)国际实践中以山脉与河流为界的通常处理方法4.边境制度(界标维护、边境土地和界水的利用、边民往来、边境事件的处理)5.南极地区法律地位和平利用、科考自由及合作、冻结领土要求、公海制度、保护资源和环境、建立南极协商会议二、海洋法重点掌握:沿海国在各海域的权利和义务(1)内海:相当于领陆;(2)领海:属于领土,限制是无害通过制度,沿海国的管辖权(主要是刑事);(3)毗连区:沿海国四项管制权、依附性(其他性质:专属经济区或公海)(4)大陆架:沿海国权利;沿海国权利的三个限制(非沿海国的三项自由)(5)专属经济区:不是领土,沿海国只有经济性权利,他国除了不能开发资源外,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非沿海国的三项自由);(6)群岛水域:领土主权,无害通过权和群岛海岛通过权;(7)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四种通过制度(过境通行、公海自由通过、无害通过、特别协定)、过境通行与无害通过的区别(8)公海:六大自由,船旗国管辖和普遍管辖,管辖权的手段包括临检权(海盗、贩卖奴隶、非法广播、无国籍、与军舰同一国籍)和紧追权(5个规则);(9)国际海底区域:性质、管理机构、开发制度(例题)69.甲国船东的货轮“欢乐号”(在乙国注册)在丙国港口停泊期间,非丙国籍船员詹某和卡某在船舱内因口角引发斗殴。
2017年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1一、单项选择题:1、《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A.肯定B.否定C.冻结D.驳斥正确答案:C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的新方式?A.全民投票B.先占C.时效D.添附正确答案: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领土的是A.领陆B.领水C.专属经济区D.底土正确答案:C4、1867年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这种领土变更方式被称为A.人为添附B.自然添附C.强制性割让D.非强制性割让正确答案:D5、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A.不违反国际惯例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正确答案:B6、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正确答案:D7、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划界应依据A.中间线原则划定B.等距离原则划定C.自然延伸原则划定D.国家间依国际法以协议划定正确答案:D8、新的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A.自高潮线起200海里B.自领海基线起20O海里C.自领海线起200海里D.自毗连区外缘起200海里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陆架不属于沿海国的领土B.沿海国有权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C.大陆架属于沿海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D.国家对大陆架及其资源、上覆水域享有主权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选项符合国际海洋法关于船舶在公海上航行悬挂船旗的规则?A.如果船舶在航行中不断变换船旗,可视为多国籍船舶B.如果船舶在两个国家注册登记,应当悬挂两国的船旗C.如果船舶在航行中遇到外国军舰,可悬挂军舰国船旗D.如果船舶未悬挂任何船旗,任何国家军舰均有登临权正确答案:D11、一个国家的内水不包括下列哪种水域?A.河流B.湖泊C.内海D.领海正确答案:D1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外国船舶在通过领海时从事活动属于无害通过。
司法卷一: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考点巩固(最新版)1、多选依《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及国际习惯法,沿海国对领海享有的权利以及承担的义务有下列哪些?()A.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任何国(江南博哥)家和个人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加以开发和利用B.外国船舶和飞机在领海上可以无害通过C.沿海国沿岸任何两个港口之间的航行运输权专属于沿海国船舶D.沿海国可对无害通过沿海国领海的该外国船舶从事执行或加以扣押以进行民事诉讼正确答案:A, 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海制度。
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任何国家和个人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加以开发和利用,A 对。
外国的飞机未经允许不得飞越沿海国领海的上空,B错。
沿海国沿岸任何两个港口之间的航行运输权专属于沿海国船舶,C对。
沿海国不应为对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行使民事管辖权而停止该船的航行或改变其航向。
除该船在通过时违反所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之外,沿海国不得为任何民事诉讼的目的而对该船从事执行或加以逮捕,D错。
2、多选甲国籍渔船"玛丽"轮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随后将"玛丽"轮带回乙国港口。
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
依海洋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B.只要"玛丽"轮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船员C.如果"玛丽"轮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3个月以下的监禁D.乙国有义务将该事项迅速通知甲国正确答案:A, B,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
"玛丽"轮非沿海国籍船舶,未经沿海国批准所进行的捕鱼行为为非法行为,乙国有权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自考《国际法》串讲笔记第四章第四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第一节领土一、领土和领土主权(一)领土的构成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及其底土四个部分组成。
1.领陆领陆指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陆地,包罗大陆和岛屿。
领陆是国家领土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领水、领空、底土的存在。
2.领水领水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罗内水和领海两部分。
作为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与内水的区别就在于国家在领海的主权受到外国船舶无害通过权的限制。
群岛水域是由群岛基线所包抄的海域。
其地位不同于内水甚至领海。
在该水域,国家虽拥有主权,但实行无害通过制和群岛海道通过制度。
甲国的一个航海航空爱好者组织“碧海蓝天协会”,准备进行一次小型飞机“蓝天号”和赛艇“碧海号”的海上联合表演,计划涉及我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对此,按照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相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02年试题)A.“蓝天号”飞行表演如在我国领海上空进行,必需得到我国的允许。
B.“碧海号”赛艇表演如果在我国领海中进行,必需得到我国的允许。
C.“蓝天号”在前往表演空域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飞过我国的领海上空,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
D.“碧海号”在前往表演海域的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穿越我国的领海,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
ABD.本题考查的是无害通过制度。
解题时应理解无害通过制度是长期国际实践形成的习惯规则,主要适用于外国船舶,而不适用航空器。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无害通过制度是指所有国家,无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享有无须沿海国的许可或事先的通知而连续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只要通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
该公约排除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他活动等行为为无害通过。
所以,本题中“碧海号”仅以通过为目的前往表演区域的行为是无害通过行为,选项D正确;选项B中“碧海号”表演区域在我国领海内,而赛艇表演是“与通过没有直接关系的任何其他活动”,因而不是无害通过行为,必需首先得到我国政府批准同意后,方可在我国领海上进行,故B项亦正确;依据我国《民用航空法》的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领陆和领水(内水和领海)上空为我国领空,我国对之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外国民用航空器必需按照其国籍国政府与我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合同或经中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或接受方可飞入、飞出中国领空,领空没有无害通过制度。
海洋法是确⽴海洋区域的法律地位,规范各国在海洋活动中有关⾏为的国际法分⽀。
海洋法规则中有许多是古⽼的习惯法规则,是在长期的国家海洋实践中形成的。
联合国成⽴后,召开了三次海洋法会议,对海洋法有关内容进⾏了⼤规模编纂和发展。
⽬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认为是⾯完整的海洋法法典。
我国1995年批准该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
《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划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陆架,国际航⾏海峡、群岛⽔域、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区域,并规定了各个区域的不同法律制度。
⼀、内海及有关制度 (⼀)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是⼀国领陆或内⽔与领海的分隔线,也是海洋法中划分其他海域的起算线。
领海基线的划定可以有两种: 1、正常基线,或称⾃然基线,是以落潮时海⽔退到离海岸最远的潮位线,即低潮线作为基线,也是领陆与海⽔的⾃然分界线。
2、直线基线是选取海岸或近海岛屿最外缘的若⼲适当基点,⽤直线连接⽽成的折线作为基线。
(⼆)内海 内海是⼀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内陆海、内海湾、内海峡和其他位于海岸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
海湾是指海洋深⼊到陆地⽽形成的⽔曲。
从国际法⾓度,⽔曲的⾯积不⼩于以其封⼝线为直径的半圆⾯积时,该⽔曲才视为海湾。
内海湾是指沿岸属于⼀国,且其天然湾⼝两端的低潮点之间的连线不⼤于24海⾥的海湾。
超过24海⾥的海湾则为⾮内海湾,其24海⾥直线基线应划在湾内,直线基线以内的⽔域才是内诲,但是历史性海湾作为内海湾不受此限制。
历史性海湾需要两个条件: (1)沿岸国已长期将该海湾作为内海⾏使主权; (2)其他国家对该项控制的事实已长期明⽰或默⽰地承认。
历史性海湾不论⾃然形态如何都是内海湾,如我国渤海湾。
此外,位于⼀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峡称为内海峡,如我国琼州海峡。
内海是⼀国的内⽔的⼀部分,沿海国对其具有同领陆⼀样的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国家对于内海及其资源拥有完全的⽀配管辖权利,⼀切外国船舶⾮经沿海国同意,不得进⼊其内海。
现代国际法规则已涉及⼈类认识的所有⾃然空间。
国际法对⾃然空间进⾏划分是国家对于空间⽀配和管辖能⼒以及在⽀配和管辖空间活动中所形成的国家关系的法律反映。
通过将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规定不同区域的不同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从⽽规范国家涉及不同空间领域的活动。
根据⾃然空间既可以作为国家拥有和⽀配的对象,⼜可以是国家⾏使各项权利的范围的双重属性,从国际法上,最概括地可以将空间划分为三类:第⼀类是在国家主权管辖和⽀配下的空间部分,如领⼟;第⼆类是不属于任何国家海底区域;第三类是国家享有⾮领⼟性质的某种程度上的管辖和某些排他性权利的空间部分。
如专属经济区和⼤陆架。
有关空间区域划分和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体现在领⼟规则、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等国际法分⽀中。
第⼀节领⼟ ⼀、领⼟和领⼟主权 (⼀)领⼟的构成 国家领⼟是指国家主权⽀配和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及附属的特定上空。
它由领陆、领⽔、领空和底⼟四部分组成。
1、领陆。
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的陆地部分。
领陆是国家领⼟最基本的部分,是领⼟其他部分的依附。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领陆的国家。
2、领⽔。
是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域,包括内⽔和领海。
内⽔包括国家领陆内的⽔域(或称内陆⽔)和沿海岸的内海。
内⽔与领海的区别在于:外国船舶未经允许不得进⼈内⽔,但可以在领海中享有⽆害通过权(内海和领海的内容在下⾯海洋法中介绍)。
3、领空。
是领陆和领⽔上⽅⼀定⾼度的空间:领空完全受国家主权的⽀配。
它的⾼度界限国际法中尚没有确定(相关问题将在外空法中介绍)。
4、底⼟。
是领陆和领⽔F⾯的部分,理论上认为⼀直延伸到地⼼,国家对于底⼟及其中的资源拥有完全主权。
(⼆)领⼟主权 领⼟作为国家构成的要素之⼀,是国家⼈民赖以⽣存的物质基础,是⼀国主权⾏使的空间和对象。
国家的领⼟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指国家对领⼟的的排他的权利。
它包括两⽅⾯内容: (1)对领⼟的所有权或领有权,即国家对其领⼟享有拥有、使⽤和处分的权。
司法考试《国际法》习题:第三章,司法考试试题为您整理司法考试《国际法》习题:第三章,希望考生们都能认真备考,2016年司考一卷练习也要做一做,祝您早日通过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试题及答案:第三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单项选择题:1、《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A.肯定B.否定C.冻结D.驳斥正确答案:C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的新方式?A.全民投票B.先占C.时效D.添附正确答案: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领土的是A.领陆B.领水C.专属经济区D.底土正确答案:C4、1867年俄国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这种领土变更方式被称为A.人为添附B.自然添附C.强制性割让D.非强制性割让正确答案:D5、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A.不违反国际惯例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正确答案:B6、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正确答案:D7、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划界应依据A.中间线原则划定B.等距离原则划定C.自然延伸原则划定D.国家间依国际法以协议划定正确答案:D8、新的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A.自高潮线起200海里B.自领海基线起20O海里C.自领海线起200海里D.自毗连区外缘起200海里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陆架不属于沿海国的领土B.沿海国有权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C.大陆架属于沿海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D.国家对大陆架及其资源、上覆水域享有主权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选项符合国际海洋法关于船舶在公海上航行悬挂船旗的规则?A.如果船舶在航行中不断变换船旗,可视为多国籍船舶B.如果船舶在两个国家注册登记,应当悬挂两国的船旗C.如果船舶在航行中遇到外国军舰,可悬挂军舰国船旗D.如果船舶未悬挂任何船旗,任何国家军舰均有登临权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D1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外国船舶在通过领海时从事活动属于无害通过。
1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各种船舶的通过行为中构成有害行为的是哪些?()A.甲国的一艘货船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违反沿海有关规定卸载了部分商品B.乙国的检修船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自行决定起落了直升机C.丙国的一艘石油运输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发生原油泄漏并严重污染了沿海国海域D.丁国的渔船在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进行了捕鱼活动2 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
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应停止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B.乙国应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且对环境治理的措施不力且水平低C.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分标准等各方面D.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3 甲国发射的火箭发射后偏离正常轨道,撞到丙国在地球表面外的通讯卫星,后坠落时又撞上丁国飞行中的飞机,造成重大损害。
对于此事,下列哪些选项正确?A.不管甲国是否有过错,甲国都应对丙国和丁国的损失负绝对责任B.不管甲国是否有过错,甲国都应对丁国的损失负绝对责任C.不管甲国是否有过错,甲国应对丙国的损失负绝对责任D.只有甲国有过错,甲国才对丙国的损失负责4 甲国军用潜水艇欲通过我国领海前往某地进行演习()A.应当经过我国政府批准B.因潜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故无需经过我国政府批准C.必须在海面航行D.可以在海面下航行5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的权利。
下述关于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船舶通过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就是无害的B.外国船舶在领海内捕鱼,其通过即为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C.沿海国为国家安全必要,可在特定区域内暂时停止无害通过D.沿海国可以在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以逮捕与在船舶通过期间船上所犯任何犯罪有关的人员和进行与该犯罪有关的调查6 根据目前南极条约体系建立起来的南极法律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为进行科学考查,可以派出有本国军事人员参加科学考察团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B.南极地区的海洋属于公海,适用公海制度C.为在以后对南极的领土主张中获得有利地位,我国应当积极参予南极的各项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可以构成日后对南极主张领土要求的基础D.由于南极仅能用于和平目的,因此禁止在南极使用或者放置任何军事设施7 为防止大气环境变化,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具体减排目标,下述关于减排折算方式的表述错误的是()A.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的总额,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排量的增减B.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它排放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额度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量仍然达标C.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者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销其部分排放量D.不仅国家集团要达到减排总额,集团内部各成员国的排放量也应当达到其减排额度8 甲国“天网”号海船未经允许在中国领海外附近海域捕鱼,被正在附近执行巡游任务的中国军舰“东方”号发现,该军舰拟行使紧追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东方号只能从中国领海开始紧追B.东方号应向天网号发出停止信号后才可开始紧追C.东方号只有连续不断的追逐天网号,进入公海后才可继续追逐D.天网号若逃逸至第三国领海,则东方号应立即终止追逐9 一个国家的内水不包括下列哪种水域?A.河流B.湖泊C.内海D.领海10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划界应依据()A.中间线原则划定B.等距离原则划定C.自然延伸原则划定D.国家间依国际法以协议划定。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法律教育网 法律精英的成长基地 司法考试辅导《国际法》分论讲义2
5.
【例题·单选题】甲国是一个地理上宽大陆架的沿海国,也是发达国家,其地理大陆架从领海基线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为380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四川
-1-33)
A.甲国大陆架的范围可以延伸到380海里处
B.甲国的大陆架只能限定在200海里以内
C.甲国的专属经济区不必限定在200海里以内
D.甲国如果在200海里外的大陆架底土开采石油,应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并向其缴纳合理费用
[答疑编号276402020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开发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非生物资源,应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并缴纳一定的费用或实物,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免缴。
所以本题应选D 项。
6.公海:六大自由,船旗国管辖和普遍管辖,管辖权的手段包括临检权和紧追权;。
司法考试国际法全科复习指导——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第一节领土
一、领土和领土主权
1、领土构成: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组成
2、领土主权:所有权、领有权、排他的领土管辖权
3、领土主权的限制:共管、租借、国际地役、势力范围
4、河流制度:内河完全管辖、界河协议共同管辖、多国河流非沿岸国未经许可不得航行、国际运河一般对所有国家开放
二、领土的取得方式
1、传统方式:先占、时效、添附、征服、割让
2、现代方式:殖民地独立方式、公民投票表决方式
三、边界和边境制度
1、条约划定边界步骤:定条约、立边界、制文件
山脉为界依分水岭;可航行河流为界依主航道中心线;不可航行河流依河流中心线
2、边境制度
A.界标的维护:共同责任、通知、修复、重建
B.边境土地的使用:不损害对方利益
C.界水利用:平等航行权、不损害邻国利益
D.边民的往来:通过有关法规及双方协约规定“特殊的方便”
E.边境事件的处理:协议或通过更高级别的外交机关进行交涉和处理。
四、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1、南极地区
A.只用于和平目的
B.自由和科学合作
C.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D.维持南极地区水域的公海制度
E.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
F.建立南极协商会议
2、北极地区:北冰洋适用海洋法规定的原则和制度,大部分为公海
第二节海洋法
海洋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航行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国际生活经验底区域等。
一、内海有关制度
1、领海基线:两种算法
A.正常基线:低潮线为作基线
B.直线基线:最外缘若干适当基点用直线连接而成
2、内海:有完成支配管辖权,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进入
3、港口制度:
A.进出港口:提前一周申请、24小时前报告
B.航行停泊
C.根据国家领土主权原则对位于其港口的外籍船舶具有管辖权
二、领海及毗连区
1、领海及领海制度
A.宽度不大于12海里
B.外国船舶在领海中有无害通过权
C.对领海中航行的外国船舶有管辖权
2、毗连区有关制度
A.毗连区宽度从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B.不是国家领土,不享有主权
C.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制或规章
D.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规的行为
E.我国采取直线基线法,12海里领海宽度,12海里毗连区宽度
F.外国军用船舶通过中国领海需要经中国政府批准
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1、专发经济区及其法律制度
①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00海里
②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
③法律制度:
A.沿海国拥有以勘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底土、及水域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和从事经济性的开发和勘探权利
B.对建造和使用的人工岛屿、设施有管辖权
C.他国有航行、飞越、铺设权
D.可制度与公约规定一致的专属经济区法规
2、大陆架及其法律制度
如果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不得超出从领海基线量起350海里。
A.以开发目的行使主权权利
B.沿海国的权利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
C.拥有人工设施管辖权
D.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其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的法制地位
E.架设管道并不损害他国利益
F.缴纳费用,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条件下可免缴
四、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
1、群岛水域制度: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其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2、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行制度:过境通行制度、公海自由航行制度、无害通过制度、特别协定制度
五、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
1、公海制度
A.航行制度: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自由航行
B.捕鱼制度:遵守本国根据有关条约和协议,承担义务
C.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制度
D.建造人工岛屿与科学研究
2、公海上管辖权
A.船旗国管辖
B.普遍管辖:海盗、非法广播、贩运奴隶和毒品
第三节国际航空法
一、领空及界限问题
1、水平界限:领土边界线向上立体延伸构成水平界限
2、垂直界限:领空自地球表面向上扩展的外缘
二、国际航空法体系
1、《芝加哥公约》主要原则和制度
A.领空主权原则
B.航空器国籍制度
C.定期航班飞行须经领空国许可
2、国际民航损害赔偿责任:推定过失原则
3、国际民航安全制度:危害民航安全罪行是一种可引渡的罪行,但各国没有强制引渡义务
第四节外层空间法
一、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1、原则:共同利益原则、自由探索利用原则、不得据为已有原则、和平利用原则、求援宇航员原则、外空物体登记和管辖原则、国际责任原则、保护空间环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2、制度:登记制度、营救制度、责任制度、
第五节国际环境法
一、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及原则
A.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其务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B.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
A.大气环境保护:防止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
B.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来自船舶的污染、防止海洋倾倒废物
C.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生物资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D.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