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乘5等于几?
- 格式:ppt
- 大小:709.50 KB
- 文档页数:27
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第34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后揭示本节课探究内容。
2、创设“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猜想:0×5=?(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试着加以说明。
2、结合数学情境,理解算法: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3、推理归纳。
(1)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
(2)让学生做课本34页的“算一算”,指名口答。
(3)请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4)引导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根据以上的结论判断下面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1+2+3+4+5+6+7+8+9 ( )0×1×2×3×4×5×6×7×8×9 ( )5、试一试——探究算理。
(1)一个乘数末尾有0:130×5=?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②引导交流自己的算法。
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
(2)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402×3=?(学生独立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乘法口诀记忆技巧与速记口诀小学生学数学之初就需要记忆乘法口诀,那么记忆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技巧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乘法口诀记忆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
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
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1. 小数乘整数。
-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即2.5 + 2.5+2.5 = 7.5。
2. 一个数乘小数。
- 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3×0.5表示3的十分之五是多少;2×0.25表示2的百分之二十五是多少。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例如计算2.5×3,先算25×3 = 75。
- 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5是一位小数,所以从75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7.5。
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 例如计算1.2×0.8。
-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12×8 = 96。
-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1.2是一位小数,0.8也是一位小数,一共有两位小数。
-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所以1.2×0.8 = 0.96。
三、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 规律。
- 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和。
例如在0.3×0.4 = 0.12中,因数0.3是一位小数,0.4也是一位小数,它们的小数位数之和是1 + 1=2,积0.12也是两位小数。
2. 特殊情况。
- 当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点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末尾的0。
例如计算0.25×4 = 1.00,先算出25×4 = 100,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1.00,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结果是1。
四、小数乘法的估算。
1. 方法。
- 先将因数看成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数等,再进行乘法计算。
例如估算3.2×4.8,可以把3.2近似看成3,把4.8近似看成5,那么3.2×4.8≈3×5 = 15。
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
速算口诀2常用速算口诀(三则)(一)十几与十几相乘:十几乘十几,方法最容易,保留十位加个位,添零再加个位积。
证明:设m、n 为1 至9 的任意整数,则(10+m)(10+n)=100+10m+10n+mn=10〔10+(m+n)〕+mn。
例:17×l6∵10+(7+6)=23(第三句),∴230+7×6=230+42=272(第四句),∴17×16=272。
0x5等于几
大家都知道乘法是数学中一门重要的知识,而《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就适合用乘法来回答。
有关0x5等于几的问题,先前我们得知0乘以任何一个数字都等于0,因此0x5等于0。
除了用乘法来解释外,我们也可以用除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除法都化为乘法,这里也是一样,分子是0,分母是5,把除法变成乘法,可以得到0x5等于0。
而且,还可以利用结合律来求解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0+5=5”,然后用乘法把这个式子变为:“0+5=0x5”,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0x5等于0。
另外,还可以用推理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用不同的情况来比较,比如,有两个数一个是0,一个是5,那么乘以0和乘以5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此,这时就可以得出答案0x5等于0。
此外,还可以用解析法来回答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即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来解决,首先,把0x5写成0乘以5,然后根据乘法性质,可以知道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因此答案是0。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结论0x5等于几,那就是定义法。
可以根据数学定义把乘法定义为:两个数相乘,其结果是把这两个数乘在一起求出来的积,比如,0x5等于0,因为0和5乘在一起等于0。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0x5等于几》这个问题的答
案是0,即0x5等于0。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要熟练地回答一个问题,不仅要有充分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解题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从而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必备[15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本节课总体设计:一、复习导入:看图列式(一道加法算式,两道乘法算式)二、传授新知:5根小棒摆一个(两个)自己喜爱的图形,“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老师引导编出,并且强调三点:1、为什么要不编成“五一得五,五二一十”?(不顺口,习惯将小数写在前面大数写在后面)。
2、口诀都是先说因数再说得数。
3、每句口诀可以写出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
后三句口诀小组摆图形讨论,编写完成。
观察口诀,找出规律。
朗读口诀,背诵口诀,同桌两人一人说口诀,一人说算式。
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手)课件展示同学们的相片有用一只手摇摆作的,两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个人伸出手摆姿态的,依据图列式子,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孩子们很感兴趣,因为自己上电视了!)三、巩固练习:口算练习,与语文学科整合,嘉奖大家一首古诗,每行有5个字……观赏学生自己画的图画,看图列式。
做书上习题。
教学反思:“手里握着再多至理名言的钥匙,能够开启自己的那一把却永久不会是现成的”,的确,有再多的观摩课,再多的示范,再好的师傅,轮到自己上课时,总是有不足的地方。
听别人的课总是很敏感的发觉对方的优点与不足,并且能够将缘由分析的`头头是道,可是轮到自己上课时,又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自知。
我是第三节上的课,前两节也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也感受到了,对于本节课,口诀的记忆与熟练背诵是特别重要的,清楚的明白要多练习,多练习。
但是自己在练习时,题型单一,把目光放在了中等难度的题上面,反而忽视了基础的题,我缺少的题型有:1、补全口诀,()五一十,三五()。
2、我说口诀,你说对应的算式,练习的不够多。
对口诀的拓展不到位,孩子们很优秀,怎样很好的开发对于我来说是个课题,在教学上我承认自己有点“蹑手蹑脚”,总是担忧落下后进生,往往忽视了对于优秀学生的开发,本节课“0×5=?”就是一个很好的拓展点,可是由于我的不敏感,将这样好的一个资源白白铺张了。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 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 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 b)×c=a×c b×c (a-b)×c =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 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 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 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 2)= a×100-a×1 = a×100 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0x5=0。
0乘以任何数等于0。
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0的平方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也是0。
0的性质
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
0不能做分母、除法运算的除数、比的后项。
0的正数次方等于0;0的非正数次方(0次方和负数次方)无意义,因为0不能做分母。
0不能做对数的底数或真数,即log0x和loga0都无意义。
0作为小数部分的尾数时,0全部省略小数值不变,通常省略所有的0化简小数。
但是保留几位小数时0不可以轻易省略,例如0.5是保留一位小数,0.50000是保留五位小数。
当0位于小数点后,而又不位于其他数字之前时,它表示一位有效数字。
例如0.05有一位有效数字,0.0500却有三位有效数字,虽然这两个数相等,但是有效数字个数是不一样的。
0的阶乘等于1。
在复数集中,0是模最小的数,而且是唯一一个无辐角定义的元素。
0是唯一可以作为无穷小量的常数。
0是一个有理数。
2-5的乘法口诀一、5的乘法口诀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
例如:四五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4.要点提示:根据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2的乘法口诀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3.要点提示:应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都是双数。
三、3的乘法口诀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四、4的乘法口诀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3.要点提示: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也都是双数。
五、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六、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要点提示:数学问题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数╳乘数=乘数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