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乘5等于几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9
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第34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后揭示本节课探究内容。
2、创设“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猜想:0×5=?(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试着加以说明。
2、结合数学情境,理解算法: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3、推理归纳。
(1)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
(2)让学生做课本34页的“算一算”,指名口答。
(3)请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4)引导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根据以上的结论判断下面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1+2+3+4+5+6+7+8+9 ( )0×1×2×3×4×5×6×7×8×9 ( )5、试一试——探究算理。
(1)一个乘数末尾有0:130×5=?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②引导交流自己的算法。
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
(2)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402×3=?(学生独立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O X 5=(课时1)教学安排:( 2 课时)学习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乘法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O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O2、探索并掌握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一、复习0+5= 20+0= 12-0= 20 -0=二、新授1 、引入师:如果把上面的加号和减号变成乘号,答案又有什么变化?(PPT 出示)学生思考,回答2、出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0X 5=?3、探索( 1 )出示PPT( 5 盘 3 颗一盘的樱桃)学生分别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如此方法完成前三道算式(2)观察算式找规律师:请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每次少5)师:你能接着往下写一条算式吗?(0X 5=)(3)讨论0X 5=?①生独立想(1分钟),再小组交流②个别汇报,全班判断(0 X 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还是0)( 4 )算一算(书P42)师:是否只有0X 5=0?其他数字与0 相乘又会怎样?(5)学生举例0 与其他数相乘的结果。
(6)小结0 乘任何数都得04、试一试(1 )师:下面我们来做三道含有0 的乘法(板书:2X 5= 2 0X 5= 2 00X 5=)生口答师:你是怎样口算这三道题的?(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 1 )出示例题130X 5=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到算式,0的位置在哪里?(学生说教师板书:0在末尾)①估算师:请同学估算一下,结果接近几。
自己想一想?②个别学生汇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③算一算师:同学的想法都不错,下面请你们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真正的结果,看看刚才同学们的估算是否正确。
《0×5=?》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5,402×3,307×8。
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3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
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
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课堂实录〗(一)讨论0×5=?――发现规律1.算一算:3×5=()2×5=()1×5=()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0x5等于几
大家都知道乘法是数学中一门重要的知识,而《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就适合用乘法来回答。
有关0x5等于几的问题,先前我们得知0乘以任何一个数字都等于0,因此0x5等于0。
除了用乘法来解释外,我们也可以用除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除法都化为乘法,这里也是一样,分子是0,分母是5,把除法变成乘法,可以得到0x5等于0。
而且,还可以利用结合律来求解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0+5=5”,然后用乘法把这个式子变为:“0+5=0x5”,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0x5等于0。
另外,还可以用推理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用不同的情况来比较,比如,有两个数一个是0,一个是5,那么乘以0和乘以5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此,这时就可以得出答案0x5等于0。
此外,还可以用解析法来回答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即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来解决,首先,把0x5写成0乘以5,然后根据乘法性质,可以知道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因此答案是0。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结论0x5等于几,那就是定义法。
可以根据数学定义把乘法定义为:两个数相乘,其结果是把这两个数乘在一起求出来的积,比如,0x5等于0,因为0和5乘在一起等于0。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0x5等于几》这个问题的答
案是0,即0x5等于0。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要熟练地回答一个问题,不仅要有充分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解题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从而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0 × 5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教学设计灵武市第二小学杨建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0×5=?(有关0的乘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探究规律1、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0×5=?”吗?课件出示情境图:⑴、摆出5个盘子,每盘3个苹果。
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3=15(个)用乘法算:3×5=15(个)⑵、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继续问: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呢?用加法算:2+2+2+2+2=10(个)用乘法算:2×5=10(个)⑶、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1+1+1+1+1= 5(个)用乘法算:1×5= 5(个)⑷、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0+0+0+0+0= 0(个)用乘法算:0×5= 0(个)2、出示:0×6= 0×7= 0×8= 0×0=请学生思考回答。
3、引导学生尝试概括:“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并举一些例子。
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数学信息:5架书柜,每架书柜可以放书130本,5架书柜一共可以放书多少本?⑴、请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⑵、请学生尝试列示,并说一说道理。
数学0乘5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学科,尤其在解释和演示乘法运算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时更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0乘5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0乘任何数字的运算结果都存在疑惑和困惑。
0作为一个特殊的数字,它与其他数字的关系并不直观和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有一些学生会认为0乘任何数字的结果都应该为0。
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将乘法定义为相同数目的加法,而0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
然而,这个常识在0乘5的情况下不适用。
其次,传统的乘法规则在0乘任何数字的情况下无法解释0乘5的结果。
传统乘法规则是基于加法的重复,即将一个数加上自身多次。
然而,当一个数为0时,重复加法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传统的规则无法给出0乘5的确切解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以下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0乘5的概念: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0的特殊性质。
我解释说,0代表没有任何东西,因此将任何数乘以0就相当于去掉这个数的意义。
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可以开始理解0乘任何数的结果都是0的概念。
其次,我利用图形和实例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0乘5的意义。
我让学生想象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0个苹果,然后问学生所有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学生会发现所有盒子里都没有苹果,因此答案是0。
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0乘5的含义。
最后,我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计算来巩固对0乘5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计算0乘10、0乘100等,帮助他们触类旁通并巩固概念。
通过采用以上教学策略,我发现学生对于0乘5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不再仅仅记住结论,而是能够从0的特殊性质出发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同时,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其他0乘任何数字的问题,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我的教学还有改进的空间。
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可以采用更多的实例和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字的含义。
我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0x5=0。
0乘以任何数等于0。
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0的平方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也是0。
0的性质
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
0不能做分母、除法运算的除数、比的后项。
0的正数次方等于0;0的非正数次方(0次方和负数次方)无意义,因为0不能做分母。
0不能做对数的底数或真数,即log0x和loga0都无意义。
0作为小数部分的尾数时,0全部省略小数值不变,通常省略所有的0化简小数。
但是保留几位小数时0不可以轻易省略,例如0.5是保留一位小数,0.50000是保留五位小数。
当0位于小数点后,而又不位于其他数字之前时,它表示一位有效数字。
例如0.05有一位有效数字,0.0500却有三位有效数字,虽然这两个数相等,但是有效数字个数是不一样的。
0的阶乘等于1。
在复数集中,0是模最小的数,而且是唯一一个无辐角定义的元素。
0是唯一可以作为无穷小量的常数。
0是一个有理数。
《0×5=?》教学设计学情分析:《0×5=?》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0有了一些理解:0表示什么也没有、起点,0能够用来占位,在运算中加减0都还得原来的数等,但是对于0在乘除法中的重要作用还不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初步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直接从探讨相关0的乘法开始,在探索并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的规律后,进而探索并理解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材表现了两道末尾有0 和两道中间有0的算式,其中分别有一个是不进位的,一个十进位的。
这些是乘法中的比较特殊的类型。
最后通过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理解0在加法、乘法中的作用,发展总结归纳水平。
教学目标:1、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想法。
3、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 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位数乘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关于0你有哪些理解?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规律“0乘任何数都得0”1、创设猴子吃桃的情境。
(1)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一只猴子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3)猴子又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4)猴子又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说说每道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设疑:0×5等于多少呢?你怎么想的?(请学生说一说)3、举例说说0×6,0×7,0×8,······,0×26, 99×0,0×0,0×125等算式的积。
《0X5=?》教学反思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首先根据教材上的插图提问学生:从五个盘子里拿桃子,以每盘有3个,一共有几个?引导学生计算,得出答案。
然后再出示每盘只剩2个、1个,用同样的方法,学生依然可以算出。
最后,提问学生如果是5个空盘子呢?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知道:0X5=0,再延伸到6个空盘子,7个空盘子或100个空盘子时,学生也就知道得数为0了。
通过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得出:1、0不管乘什么数都得0。
2、0无论和哪个数相乘,得数都是0。
3、不管有几个0都是0。
尽管我们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和规范说法“0乘任何数都得0”有些不同,但是只要学生真正理解其真正含义也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另外,对于130X5的竖式计算,竖式中一个乘数末尾的0的位置,部分学生不能理解,也就按照原来数位对齐的办法来计算。
末尾的0后补上和按原来的数位对齐再相乘都可以。
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本课时的教学要求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A.8 B.32 C.362.当a=3,b=1.5时,a2+2b的代值是()A.9 B.12 C.53.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A. B. C.1 D.4.下面各数中,最接近3的是()。
A.13B.-3 C.π5.关于“图形的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图形做平移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B.一个图形做旋转运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C.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D.一个图形的对称轴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6.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的顶点走过了()cm。
(π取3.14)A.3.14 B.125.6 C.314 D.6287.71以内3和5的公倍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8.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3,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余数()。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乘5等于几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51页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是讲解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0乘以任何数的规律,能够熟练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规律。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这个规律背后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苹果、小车等,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装有5个苹果的篮子,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篮子的苹果都给你,你会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说会有5个苹果。
2. 讲解规律:然后我拿出另一个空的篮子,再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空篮子的苹果都给你,你会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说会有0个苹果。
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乘以5,第一个篮子的苹果数量是5,而第二个篮子的苹果数量是0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规律: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3. 例题讲解: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例题,比如0乘以5等于几?0乘以10等于几?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规律来解答。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规律,并注明“任何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本身。
六、作业设计1. 请解释为什么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2. 完成练习册的第51页的练习题。
答案:1.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因为0表示没有,没有东西乘以任何数,结果当然是0。
2. 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还有哪些其他的数学规律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通过引入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0乘以任何数的规律。
这个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后面的数学规律。
数学0乘5教学反思范本《0_5=?》这一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
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
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___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___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苹果,剩两个苹果,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盘子中一个苹果都没有。
然后让学生计算3_5=(),2_5=(),1_5=(),0_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_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_5表示___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___个0相加。
___个5相加是0,___个0相加也得0,所以0_5=0”。
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___个盘子都是空的,一个苹果都没有,当然0_5=0”。
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_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所以对他们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
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
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
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
这让我非常自责,不过整体还是挺好的。
数学0乘5教学反思范本(2)数学教学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学科,尤其在解释和演示乘法运算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时更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0乘5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0乘任何数字的运算结果都存在疑惑和困惑。
山西省晋中市三上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06分钟,绕地球8周大约需要( )分钟。
2.写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积等于1200的算式。
( )×( )=1200 ( )×( )=1200( )×( )=1200 ( )×( )=12003.填上合适的数。
48+49+50+51+52=()×()=()4.笔记本一本3元,买9本需要花 元.5.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0_____,再看这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_____.6.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 ),一个数加上( ),还得原数。
7.算式□43×6,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里最小填( )。
8.12×9所得的积是个_____位数。
9.乐乐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动物百科全书》,他每天看15页,到第4天结束时,他已经看了( )页;第6天他应该从( )页开始看起。
评卷人得分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10分)1.要使□1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A.4B.3C.22.5的40倍和4的50倍结果()。
A.相同B.不同C.4×50的结果大D.5×40的结果大3.小华每天步行上学,早上7:05从家出发,7:30到校。
照这样计算,他每天上学往返两次需要( )分钟。
A.25B.50C.1004.一车煤约重4吨,20车煤约重()。
A.8吨B.80吨C.24吨5.一瓶矿泉水重500克,4瓶这样的矿泉水重()千克。
A.2000B.2C.1评卷人得分三、判一判。
四川省眉山市三上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按规律填上括号里的数。
1,3,9,27,( ),243。
2.小小知识窗,勇敢来挑战.3.莉莉每天从家步行上学,要走1个来回,学校到家的距离是580米,她一个星期(5天)往返学校一共要走( )米。
4.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使等式24× = 成立.5.2×5×3×9×0=0. .6.一只老虎体重250千克,4只老虎的体重是( )吨。
7.某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5人,某小学一共有多少人?说说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55×8=440(人)_______________ 440×6=2640(人)_______________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8.小小知识窗,勇敢来挑战.(1)25的4倍是 .(2)320×3可以看作 × ,再在所得的积末尾添 个0.(3)400×30的积的末尾有 个0.(4)一辆自行车320元,3辆同样的车一共有 元.(5)小明每分钟打字l20个,他20分钟可以打 个字.(6)26个一百是 ;4500是 个一百.9.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
他这个月收入( )元。
评卷人得分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10分)1.张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买足球,每个足球68元,带300元够买个4足球吗?下面的解答正确的是()。
A.68×4≈280(元),因为68×4<280,那么68×4<300,所以带300元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