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乘5等于几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9
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0×5=?》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第34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后揭示本节课探究内容。
2、创设“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猜想:0×5=?(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试着加以说明。
2、结合数学情境,理解算法: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3、推理归纳。
(1)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
(2)让学生做课本34页的“算一算”,指名口答。
(3)请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4)引导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根据以上的结论判断下面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1+2+3+4+5+6+7+8+9 ( )0×1×2×3×4×5×6×7×8×9 ( )5、试一试——探究算理。
(1)一个乘数末尾有0:130×5=?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②引导交流自己的算法。
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的写法。
(2)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402×3=?(学生独立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O X 5=(课时1)教学安排:( 2 课时)学习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乘法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O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O2、探索并掌握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一、复习0+5= 20+0= 12-0= 20 -0=二、新授1 、引入师:如果把上面的加号和减号变成乘号,答案又有什么变化?(PPT 出示)学生思考,回答2、出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0X 5=?3、探索( 1 )出示PPT( 5 盘 3 颗一盘的樱桃)学生分别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如此方法完成前三道算式(2)观察算式找规律师:请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每次少5)师:你能接着往下写一条算式吗?(0X 5=)(3)讨论0X 5=?①生独立想(1分钟),再小组交流②个别汇报,全班判断(0 X 5表示5个0相加,所以结果还是0)( 4 )算一算(书P42)师:是否只有0X 5=0?其他数字与0 相乘又会怎样?(5)学生举例0 与其他数相乘的结果。
(6)小结0 乘任何数都得04、试一试(1 )师:下面我们来做三道含有0 的乘法(板书:2X 5= 2 0X 5= 2 00X 5=)生口答师:你是怎样口算这三道题的?(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 1 )出示例题130X 5=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到算式,0的位置在哪里?(学生说教师板书:0在末尾)①估算师:请同学估算一下,结果接近几。
自己想一想?②个别学生汇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③算一算师:同学的想法都不错,下面请你们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真正的结果,看看刚才同学们的估算是否正确。
《0×5=?》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5,402×3,307×8。
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3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
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
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课堂实录〗(一)讨论0×5=?――发现规律1.算一算:3×5=()2×5=()1×5=()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0x5等于几
大家都知道乘法是数学中一门重要的知识,而《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就适合用乘法来回答。
有关0x5等于几的问题,先前我们得知0乘以任何一个数字都等于0,因此0x5等于0。
除了用乘法来解释外,我们也可以用除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除法都化为乘法,这里也是一样,分子是0,分母是5,把除法变成乘法,可以得到0x5等于0。
而且,还可以利用结合律来求解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0+5=5”,然后用乘法把这个式子变为:“0+5=0x5”,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0x5等于0。
另外,还可以用推理法来说明《0x5等于几》这个问题,也就是用不同的情况来比较,比如,有两个数一个是0,一个是5,那么乘以0和乘以5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此,这时就可以得出答案0x5等于0。
此外,还可以用解析法来回答0x5等于几这个问题,即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来解决,首先,把0x5写成0乘以5,然后根据乘法性质,可以知道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因此答案是0。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结论0x5等于几,那就是定义法。
可以根据数学定义把乘法定义为:两个数相乘,其结果是把这两个数乘在一起求出来的积,比如,0x5等于0,因为0和5乘在一起等于0。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0x5等于几》这个问题的答
案是0,即0x5等于0。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要熟练地回答一个问题,不仅要有充分的数学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解题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从而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0 × 5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教学设计灵武市第二小学杨建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0×5=?(有关0的乘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探究规律1、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0×5=?”吗?课件出示情境图:⑴、摆出5个盘子,每盘3个苹果。
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3=15(个)用乘法算:3×5=15(个)⑵、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继续问: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呢?用加法算:2+2+2+2+2=10(个)用乘法算:2×5=10(个)⑶、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1+1+1+1+1= 5(个)用乘法算:1×5= 5(个)⑷、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0+0+0+0+0= 0(个)用乘法算:0×5= 0(个)2、出示:0×6= 0×7= 0×8= 0×0=请学生思考回答。
3、引导学生尝试概括:“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并举一些例子。
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数学信息:5架书柜,每架书柜可以放书130本,5架书柜一共可以放书多少本?⑴、请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⑵、请学生尝试列示,并说一说道理。
数学0乘5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学科,尤其在解释和演示乘法运算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时更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0乘5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0乘任何数字的运算结果都存在疑惑和困惑。
0作为一个特殊的数字,它与其他数字的关系并不直观和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有一些学生会认为0乘任何数字的结果都应该为0。
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将乘法定义为相同数目的加法,而0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
然而,这个常识在0乘5的情况下不适用。
其次,传统的乘法规则在0乘任何数字的情况下无法解释0乘5的结果。
传统乘法规则是基于加法的重复,即将一个数加上自身多次。
然而,当一个数为0时,重复加法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传统的规则无法给出0乘5的确切解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以下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0乘5的概念: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0的特殊性质。
我解释说,0代表没有任何东西,因此将任何数乘以0就相当于去掉这个数的意义。
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可以开始理解0乘任何数的结果都是0的概念。
其次,我利用图形和实例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0乘5的意义。
我让学生想象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0个苹果,然后问学生所有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学生会发现所有盒子里都没有苹果,因此答案是0。
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0乘5的含义。
最后,我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计算来巩固对0乘5的理解。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计算0乘10、0乘100等,帮助他们触类旁通并巩固概念。
通过采用以上教学策略,我发现学生对于0乘5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不再仅仅记住结论,而是能够从0的特殊性质出发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同时,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其他0乘任何数字的问题,提升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我的教学还有改进的空间。
在将来的教学中,我可以采用更多的实例和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字的含义。
我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0x5=0。
0乘以任何数等于0。
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0没有倒数,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0的平方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也是0。
0的性质
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
0不能做分母、除法运算的除数、比的后项。
0的正数次方等于0;0的非正数次方(0次方和负数次方)无意义,因为0不能做分母。
0不能做对数的底数或真数,即log0x和loga0都无意义。
0作为小数部分的尾数时,0全部省略小数值不变,通常省略所有的0化简小数。
但是保留几位小数时0不可以轻易省略,例如0.5是保留一位小数,0.50000是保留五位小数。
当0位于小数点后,而又不位于其他数字之前时,它表示一位有效数字。
例如0.05有一位有效数字,0.0500却有三位有效数字,虽然这两个数相等,但是有效数字个数是不一样的。
0的阶乘等于1。
在复数集中,0是模最小的数,而且是唯一一个无辐角定义的元素。
0是唯一可以作为无穷小量的常数。
0是一个有理数。
《0×5=?》教学设计学情分析:《0×5=?》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0有了一些理解:0表示什么也没有、起点,0能够用来占位,在运算中加减0都还得原来的数等,但是对于0在乘除法中的重要作用还不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初步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直接从探讨相关0的乘法开始,在探索并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的规律后,进而探索并理解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材表现了两道末尾有0 和两道中间有0的算式,其中分别有一个是不进位的,一个十进位的。
这些是乘法中的比较特殊的类型。
最后通过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理解0在加法、乘法中的作用,发展总结归纳水平。
教学目标:1、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想法。
3、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 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位数乘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关于0你有哪些理解?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规律“0乘任何数都得0”1、创设猴子吃桃的情境。
(1)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一只猴子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3)猴子又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4)猴子又吃了每个盘子一个桃子,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说说每道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设疑:0×5等于多少呢?你怎么想的?(请学生说一说)3、举例说说0×6,0×7,0×8,······,0×26, 99×0,0×0,0×125等算式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