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0乘5等于》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99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上册数学《0乘5等于?》教学设计第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0乘5等于?》教学设计0×5=?(乘数中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难点:学习并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材料纸、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猜想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
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生独立完成)20×3= 0+5= 60÷3= 5-0= 800÷2= 7-0= 4×70= 0+0= 集体对照。
师:同学们真能干,算得又对又快!2、师:在计算0+5=5时,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说)生:0表示没有,所以0+5还是等于5。
师:你真能干!连一年级时学的知识还记得这么清楚。
3、师:在加法、减法中,我们已经认识了0。
那在乘法里,你知道0×5=?吗?请多名学生回答。
师:认为0×5=0的请举手。
4、师: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你们,为什么你们都认为0×5应该等于0而不是等于5呢?二、探究新知(一)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1、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生1: 0×5表示5个0相加。
师板书:表示5个0相加师:5个0相加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生1:0+0+0+0+0=0 师:你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
(2)生:0×5表示0个5。
师板书:0个5 谁能举个例子。
(0个5就是连1个5都没有)能说得具体一点?(生试着举例。
)师:老师帮你一下。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师生共同完成:伸出一只手,再伸一只手,收回一只手,再收一只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0×5=?》说课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435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出示挂图,在果园里,小刺猬摘了5篮子苹果,每个篮子6个苹果。
他一共摘了几个苹果呀?回到家它又来找小兔子、小猴子、小熊猫、小鹿和它一起分享苹果,每个小动物都把自己篮子里的6个苹果吃光了,还剩几个苹果?结果是多少?二、玩中学1、探索有关0的乘法规律。
(1)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
引导学生看图小刺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用6530(个)每个小动物篮子里的6个苹果都吃光了剩几个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再汇报。
(2)独立计算,提出问题。
03 70 026引导学社列举出类似的口算题,如:80=? 190=? 014=?。
(3)总结规律学生观察教师板书上的算式,说一说你从中发现的什么?2、探索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计算(1)独立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计算1305,列出竖式,想一想各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2)组内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结合135=65,使学生明确13个十乘5德65个十,就是650,而且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130末尾0不用成直接落下来。
(3)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有0的计算方法出示题目4023,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互相比较,找出最正确的再让学生举几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题,思考:看一看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三、学中做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比较,发现上、下两题之间的不同的变化规律。
第5课时 0×5=?(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习目标:1.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一、情境 1.神奇的“0”。
师:0,可以说同学们对它是既既熟悉又陌生。
你了解0吗?(1)5+0=55-0=5可以说0表示什么也没有。
(2)温度计上的0度,有实际温度的,并不是什么也没有。
可以说,0表示分界线。
(3)直尺上的0。
可以说,表示的起点。
(4)说你的压岁钱达到了10000元。
可以说,这些0都是在占位。
2.讲故事:0的来历。
1.0表示什么也没有;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起点。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
二、探究集体学3.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
师:在乘法中,0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师:你知道,为什么0乘任何数都得0吗?2.比如,0×5=0,0×19=0,0×100=0等0乘任何数都得0。
比如,0×5,表示用加法解释乘法,乘法是加法的一4.探讨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1)出示4道题,学生独立试做。
(2)指导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简写形式。
5即0+0+0+0+0+0,结果是。
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种简便运算。
这样写的理由:把“个”为单位的乘法变成“十”为单位的乘法。
三、巩固 5.跟踪练习:6.“0乘任何数都得0”与“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的比较。
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5. 得数都得原数数”板书设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0乘任何数都得0。
数学三年级上册《0×5=?》教案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5=?》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过程:一、讨论05=?――发现规律1.算一算:35=() 25=() 15=()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师板书:03, 70, 19990)生1:03=0。
师:为什么?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3 0 7 8 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
因为_____,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
所以0才不见了。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生:赞成。
(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二、练一练――掌握算法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
2402 3025 153 2542042 3205 1503 2504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
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
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0。
北师大版三数学上册0×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以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卡算式,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算法,还记得在列竖式计算乘法是要注意什么吗?2.生答:数位要对齐,满十要进一。
3.师: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种新的知识,同学们想了解吗?(想)师板书:0×5=?二、自主探究,验*猜想(一)讨论0×5=?——发现规律1.出示算式题卡:3×52×51×52.师:同学们大胆猜一猜,找一找这一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生1:第一个乘数每次减少1个,第二个乘数不变,积每次减少5个。
生2:都是5的乘法。
3.师:大家真厉害,接着出示算式题卡:0×5=?,按照大家刚才找出的规律这个算式应该等于几呢?生齐答:等于0.4.师: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生1:表示0个5相加,0个5就是没有5,所以等于0.生2:还表示5个0相加,0+0+0+0+0=0.5.大家说的真好,那“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呢?咱们再来算几道题看一看:出示算式题卡0×37×01999×06.师:从这些算式大家发现了什么?全班齐答:0和任何数相乘的等于0师板书。
(二)试一试——探究算理1.师:既然同学们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你们能解决吗?2.出示算式题卡:130×5402×3307×8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0×5=?》教案【教学目标】1. 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 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在发现0 乘任何数都得0 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步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乘法表格板书【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乘法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乘法的理解程度较高。
此节课的内容是0乘法,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和巩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拿出一些小玩具或图片,例如水果、动物等,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这些物品的数量。
2. 老师提问:如果我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我要支付多少钱?(学生回答15元)3. 老师再次提问:如果我有0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我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请思考一下。
二、教学展开1. 引入概念:-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乘法概念,即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老师提问学生:如果我有5个5元硬币,你能用乘法算一下总共有多少元吗?-学生回答:5 ×5 = 25元。
-老师再问:那如果我有0个5元硬币,你能用乘法算一下总共有多少元吗?2. 讲解理论:-老师解释:当一个乘数为0时,无论另一个乘数是多少,最终的结果都是0。
我们可以用数轴或乘法表格来说明。
-老师画出一个数轴,标出0和其他数字,例如1、2、3等。
-老师指着0并说:当我们在0这个位置上,无论向左还是向右乘以任何数,最后都会停留在0这个位置上。
所以0乘以任何数都得0。
-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乘法表格,板书示范:1 ×0 = 0、2 ×0 = 0、...、9 ×0 = 0。
0 × 5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教学设计灵武市第二小学杨建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0×5=?(有关0的乘法)”【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探究规律1、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0×5=?”吗?课件出示情境图:⑴、摆出5个盘子,每盘3个苹果。
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3=15(个)用乘法算:3×5=15(个)⑵、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继续问: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共有多少苹果呢?用加法算:2+2+2+2+2=10(个)用乘法算:2×5=10(个)⑶、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1+1+1+1+1= 5(个)用乘法算:1×5= 5(个)⑷、再从每个盘子中拿去一个苹果,现在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算:0+0+0+0+0= 0(个)用乘法算:0×5= 0(个)2、出示:0×6= 0×7= 0×8= 0×0=请学生思考回答。
3、引导学生尝试概括:“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并举一些例子。
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数学信息:5架书柜,每架书柜可以放书130本,5架书柜一共可以放书多少本?⑴、请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⑵、请学生尝试列示,并说一说道理。
《0×5=?》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60-61。
教学目标(一)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二)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
(三)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
(四)培养学生审题要认真、计算要正确、检查要仔细、书写要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一)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二)学会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段发现第一步前置学习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乘法的意义,探索0乘任何数的值是多少?1、(1)5+5+5=()×(),表示()个()相加的和。
(2)0+0+0+0+0=()×(),表示()个()相加的和。
2、猜测: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3、预习数学书34页和35页。
第二步知识前测教学目的:检测学生的前置学习,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新知学习的基础。
师:(课件出示图)(1)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生:3+3+3+3+3=3×5=15。
(2)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生:1+1+1+1+1=1×5=5。
(3)一共有几个苹果?(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生:0+0+0+0+0=0×5=0。
第三步提出问题师:我们得出“0×5=0”,那么你知道“5×0=?”吗?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5×0=0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0×3 = 7×0= 0×26= 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和我们猜想的一样。
第三段探究第四步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教学目的:教学乘数末尾有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
师:尝试计算130×5=?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内探讨算法。
组织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0×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竖式计算。
9 0 1 0 8× 5 ×5师:看看这两道竖式计算,你会算吗?生:有些地方不会。
师:哪里遇到困难了?生:0×5不知道积是几。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以0×5为例,探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计算,学生发现问题,感受解决0×5的必要性,为本节课探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 0×5=?师:0×5=?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认为0×5=0,因为5个0相加等于0,所以0×5=0。
生2:我也认为0×5=0,因为3×5=15,2×5=10,1×5=5,0×5=0,这些乘法算式依次少乘1个5,就依次减5。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0×5=0是正确的。
那老师想继续提问,0×6=?生:0。
师:0×7=?生:0。
师:0×8=?10×0=?0×100=?564×0=?生:都得0。
师:通过上面这些算式,我们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
设计意图:探索并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个规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理解这个特性。
2. 竖式计算。
师:下面是一组与0有关的算式,请你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答案。
师:当我们在列竖式计算一个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时,例如第一题,可以将2和4对齐,先用24乘2,表示24个十乘2是48个十,也就是480,所以要在48后面再添一个0,这就是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方法。
0×5=?(乘数中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难点:学习并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材料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猜想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
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生独立完成)
20×3= 0+5= 60÷3= 5-0=
800÷2= 7-0= 4×70= 0+0=
集体对照。
师:同学们真能干,算得又对又快!
2、师:在计算0+5=5时,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说)
生:0表示没有,所以0+5还是等于5。
师:你真能干!连一年级时学的知识还记得这么清楚。
3、师:在加法、减法中,我们已经认识了0。
那在乘法里,你知道0×5=?吗?
请多名学生回答。
师:认为0×5=0的请举手。
4、师: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你们,为什么你们都认为0×5应该等于0而不是等于5呢?
二、探究新知(一)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1、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生1: 0×5表示5个0相加。
师板书:表示5个0相加师:5个0相加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生1:0+0+0+0+0=0
师:你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
(2)生:0×5表示0个5。
师板书:0个5
谁能举个例子。
(0个5就是连1个5都没有)
能说得具体一点?(生试着举例。
)
师:老师帮你一下。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师生共同完成:伸出一只手,再伸一只手,收回一只手,再收一只手。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伸出一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5个)表示几个5?(1个5)再伸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呢?(10个)表示几个5相加?(2个5)收回两只手,现在还有几个手指头?(0个)现在有几个5呢?(0个5)
师:是的,无论是5个0,还是0个5,最后的结果都是0。
(3)0×5=0,那5×0呢?(0)
3、下面,请你来算一算。
0×3= 7×0= 0×26=
4、师:像这样,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算式你会编吗?(生试编算式)师随机板书。
5、0×0=0吗?(等于0)为什么?(0个0还是0)
6、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师板书。
师: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老师真佩服你!一起来读一读。
7、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个知识来学习乘数中有0的乘法。
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师:0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看,它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
出示:130×5=
师: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能)有勇气!
2、师:拿出作业纸,在作业纸上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独立完成,师随机抽选。
3、展示台。
130×5=650(竖式略)
师:这是谁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讲解)
师:和他一样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4、师:你们真了不起!还有其他方法吗?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
来看看!
师边讲解边列竖式。
130 先写下130,再写下×5,5写在十位上,和3对齐。
× 5 十位上,3×5=15,满十向百位上进一,写下5。
650 百位上,1×5=5,再加1等于6。
最后,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写上。
5、师:和前一道竖式比较一下,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算吗?(第一道乘3次,第二道乘2次,比较简便)
师:你真会观察,能发现这么有价值的信息。
师:为什么0×5不用计算,而是直接把0落下来呢?(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师:你真了不起,能马上运用我们刚刚所学的知识。
师:0不落下,行不?(不行)为什么?(没有0的话就是错的)是的,0还起到了占位的作用。
5、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时,同学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末尾的0先不用放进去乘,最后添上就行。
6、师:明白了吗?把这一种方法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写一写吧!好了吗?来说一说吧,你们说,老师把它写到黑板上。
7、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想带你们去智慧岛闯闯关,有没有信心通过?(有)
先看第一关:列竖式计算。
240×3= 1200×4= 21000×3=
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照、讲评、订正。
通关者奖励自己一颗五角星。
师:如果21后面有4个0、5个0,你还会算吗?
四、探索新知(三)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师:现在调皮的0跑到了哪里去了?(三位数的中间)这样的难题你还能解吗?出示:402×3= 302×6=
生独立完成。
对照、讲评。
师:看来,这样的难题也难不住你们!
2、师:仔细观察这2道乘法算式,第一个乘数的中间都有0,为什么第一道积的中间有0,第二道积的中间却没有0呢?(进位与不进位)
师:真会动脑筋!
3、师:下面,让我们去智慧岛闯闯第二关。
拿出作业纸,第二关:列竖式计算。
804×2= 607×8= 3002×3=
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照、讲评、订正。
恭喜你们,顺利地通过了前两关。
五、小练习但是,如果想成为智慧宝宝,还必须通过第三关。
勇闯第三关:在圆圈里填上“>”、“<”或“=”
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方法一:先计算,再比较。
还有其他方法吗?(观察比较。
观察不出,再计算。
) 师:是的,这是一种好办法。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