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谷子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谷子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谷子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影响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谷子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谷子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谷子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谷子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排水性好,较为肥沃。
在土壤的选择上,以沙质土壤和砂质壤土为最好,这样可以避免积水。
2. 良种选择在谷子的栽培中,良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高产性、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的良种,可以有效的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可以提高谷子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
3. 播种时间谷子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一般来说在春季3月至4月之间进行播种,保证谷子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速度。
4. 施肥和灌溉在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适量的施肥和灌溉。
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基肥,并在拔节前进行追肥,保证谷子的正常生长。
要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湿润。
5. 土壤松土和除草在谷子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土壤松土和除草。
通过土壤松土和除草,可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保证谷子的正常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在谷子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药和病虫害的监测,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对谷子的危害。
二、谷子的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谷枯病:谷枯病是谷子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
在防治上,可以选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也可以在播种前选择抗病强的谷子品种。
(2)谷疣病:谷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常在潮湿的气候中发病。
在防治上,可以适时进行喷施杀菌剂,保持田间的通风和透光。
2. 害虫防治(1)蚜虫:蚜虫是谷子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可以在谷子实脱粒期进行防治,喷洒有效的杀虫剂。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谷子是一种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的小型粮食作物。
然而,它们往往受到各种病虫
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本文将介绍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一、病害
1. 谷子稻瘟病
谷子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叶片枯黄和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耐
病品种、适当施肥、适时疏黄和喷洒杀菌剂。
谷子赤斑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在叶片、穗和茎上形成红色甚至紫黑色的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清理栽培区域、垃圾准备和使用去污剂。
谷子霉菌病是由多种霉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导致谷子变质并产生有害的毒素。
防治方
法包括控制潮湿度和温度、防止过度储存和使用杀菌剂。
二、虫害
谷螟是果蝇科昆虫的幼虫,会在谷子颗粒内孵化并食用种子。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合适
的杀虫剂、及时铲除臭虫熟谷、储存时加强防护等。
2. 谷叶螟
谷叶螟是侵染谷子的叶食性蛾类昆虫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谷子穗。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
敌性昆虫的种植、及时铲除病虫熟谷和喷洒杀虫剂。
3. 谷酚螨
谷酚螨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可以在谷子中繁殖,导致谷子变质。
防治方法包括在收
获前增加干旱和草本植物杀菌剂的使用。
总之,谷子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干扰,而合理的防治技术是保障谷子丰
收的基础。
农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谷子的生长和品质。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需要了解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以保障谷子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本文将从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入手,介绍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谷子病虫害的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条件适宜,会使病原微生物、虫害昆虫繁殖迅速。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使得谷子受到霉菌、螟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而且气温适宜也是某些虫害的滋生条件。
2. 种植结构如果谷子的种植结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连作连作、轮作不合理等都会增加病虫害的危害。
因为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病虫滋生,而轮作不合理则会降低谷子本身的抗病虫能力。
3. 土壤因素土壤的养分不平衡、土壤质地不良等条件都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之一。
这些土壤因素会导致谷子生长不良,从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 疏于田间管理农民在田间管理上疏于护理、施肥不足等也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之一。
农民没有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导致谷子生长发育不良,从而使得病虫害易于侵袭。
二、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良好的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可以增强谷子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当施用有机肥、化肥,针对土壤的不同特性进行施肥,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 栽培抗病虫品种栽培抗病虫品种也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抗病虫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
近年来培育的抗病虫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灌溉合理灌溉也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适量灌溉可以控制土壤的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合理灌溉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5.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使用捕虫灯、黄板、粘虫板等机械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谷子螟虫等害虫的数量。
使用机械翻耕,可以有效揭露土壤中的害虫、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谷子的病虫害是造成产量下降和粮食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科学有效地防治谷子病虫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谷子病害的原因1. 生长环境条件谷子生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谷子的病害发生具有直接影响。
湿热的环境是病害的主要培育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类病害的滋生温床。
2. 土壤养分不足土壤中缺乏某些养分,导致谷子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到病害侵袭。
例如缺乏锌、硼等元素会导致谷子出现炭疽病、锈病等。
3. 近交育种近交育种容易使植物的遗传基因单一,缺乏对抗病毒的抗病基因,使谷子对病毒类病害缺乏抵抗力。
4. 栽培方式不当谷子的栽培方式不当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如连作连种、密植等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
5. 病虫菌种传播途径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土壤传播、种子传播、空气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6. 虫害天敌减少谷子种植区域的虫害天敌减少,导致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二、谷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增加植株的养分含量。
特别是在种植谷子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增加谷子的抗病能力。
2. 种植抗病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对谷子进行合理的轮作也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累积,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对谷子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合理用药对谷子病虫害进行合理的农药防治,选择药剂、用药量和施药时间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6.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7.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谷子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谷子病虫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谷子病虫害原因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谷子病虫害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是谷子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容易引起谷子生长不良,使植物体质量下降,从而增加病虫的侵害。
湿润多雨的气候也容易造成谷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2. 土壤环境: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病虫卵是引起谷子病虫害的重要原因。
土壤中长期存留的病原菌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病害的发生。
而土壤中的病虫卵则会在谷子生长期间孵化并对植株造成伤害。
3. 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对谷子的生长和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充足的光照和石灰含量适中的土壤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生长环境则容易造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4. 种植病虫害易感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谷子品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而长期种植同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适应性强的种群,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二、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对谷子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以提高其抗病能力。
化学处理可采用种子浸种或种子外涂等方式,生物处理则可选用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源材料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生长质量和抗病潜力。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一环。
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复合肥等手段,调解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提高谷子的生长质量。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抗病能力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可以利用益生菌、蚜虫天敌、田螺壳蛋白粉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1. 病原菌感染:谷子种植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原菌感染,如灰霉病、纹枯病、稈
秆腐烂病等。
这些病原菌会侵入植株,通过破坏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叶片凋萎、苗势减弱、产量下降等。
2. 病毒感染:谷子也会受到各种病毒感染,如谷子花叶病毒、谷子迟缓病毒等。
病
毒感染会导致谷子植株的叶片变黄、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3. 虫害侵袭:谷子生长期间,会受到一些昆虫的侵害,如谷螟、尺蠖等。
这些昆虫
会以植株叶片和茎部为食,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严重减少。
针对谷子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来减轻其危害:
1. 合理选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2. 种植间作:谷子的间作配套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
3.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式,改良土壤质量,提高植株
的抵抗力。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进行适当施肥,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5. 早期防治:在谷子生长初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取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
进行喷药或施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和侵害。
6. 生物防治:利用益生菌、杀虫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谷子的品质和安全性。
7. 病虫害监测:定期对田间谷子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防治。
谷子的病虫害是谷子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谷子【常见问题】谷子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呢?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呢?谷子生产中的八大病害和八大虫害病虫如下:八大病害是谷瘟病、谷锈病、白发病、线虫病、纹枯病、褐条病、病毒病、黑穗病。
八大虫害是粟负泥虫、粟芒蝇、粟凹胫跳甲、玉米螟、黏虫、蟋蟀、蝼蛄、红蜘蛛。
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尤其对谷瘟病、谷锈病等气传流行性病害更加有效。
同时,施足底肥,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可有效提高谷苗的抗病能力。
播种前处理田块周围杂草,减少灰飞虱、蚜虫等传毒介体及蟋蟀等害虫的栖息场所,可有效降低病毒病及苗期害虫的咬食为害。
同时在出苗后应注意及时清理田间病株,防止病菌传播危害。
2.做好种子处理。
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纹枯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以及粟负泥虫、粟凹胫跳甲、粟芒蝇、蟋蟀、蝼蛄等苗期害虫是造成缺苗断垄和后期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地病虫种类做好种子处理是防治这些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白发病可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线虫病可用种子重量0.3%的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0.2%的50%辛硫磷乳油拌种,需要闷种4小时,是杀灭线虫的关键,然后晾干播种;黑穗病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兼防纹枯病。
粟负泥虫为害较重的春谷区可用种子重量0.3%的70%吡虫啉拌种,同时兼防蝼蛄、蟋蟀、粟凹胫跳甲和粟芒蝇苗期为害,并对红叶病、粗缩病等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以上拌种药剂可根据各地主要病虫种类进行多种药剂混合施用,但拌种时需掌握,先拌乳油等液体药剂,然后再拌粉剂,从而达到一拌多防的目的。
3.抓住关键时期防治。
对于红叶病及粗缩病等病毒病发生较重地区,在种子处理的同时应在定苗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混配进行全田喷雾,灭杀传毒介体灰飞虱和蚜虫,同时可兼治红蜘蛛。
谷子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谷子地下害虫是指在谷子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地下害虫,对谷子的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谷子地下害虫有谷蛀蛾、禾虫、猿叶甲等。
为了保障谷子的生长和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控制地下害虫的繁殖和侵害。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谷子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1. 选择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是控制谷子地下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育出对谷子地下害虫抵抗力较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害虫的侵害,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2. 合理轮作栽培:通过合理的轮作栽培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在轮作方案中,谷子不要连续种植于同一块地,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从而减少害虫的滋生。
3. 土壤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或者有机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地下害虫的繁殖。
化学消毒剂包括甲基溴、氯化熔剂等,有机消毒剂包括烯丙基灭生灵等。
4. 调整适宜的施肥方式:适宜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谷子的抗虫能力,减少地下害虫的侵害。
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施肥,避免过度施肥。
有机肥的使用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谷子的抗虫能力,还可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5. 加强灌溉管理:适当控制灌溉水量可以减少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滋生和传播。
过度灌溉会使土壤潮湿,有利于地下害虫的繁殖,因此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和需水量合理地进行灌溉。
6.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对地下害虫有天敌作用的生物来进行防治。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的寄生蜂或蚂蚁等昆虫,来控制谷蛀蛾、禾虫等地下害虫的繁殖和侵害。
7. 使用化学农药:在应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选择对目标害虫有效的农药,并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在选择农药时要尽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谷子地下害虫的防治有多种方法,包括选择抗虫品种、合理轮作栽培、土壤消毒、调整适宜的施肥方式、加强灌溉管理、生物防治和使用化学农药等。
结合实际情况和措施的可行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谷子地下害虫的繁殖和侵害,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陕北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张国雄
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2期
摘要:介绍了陕北地区谷子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该地区的广大谷子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陕北地区;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92-02 中图分类号: S435.15 文献标志码: B
在陕北地区,谷子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和产量对于陕北地区农民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近些年来,谷子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频繁发生,给其质量和产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普及陕北地区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其质量和产量,对于确保陕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播种期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减少病虫害发生,这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步骤[1]。
1.1 选择对本地频繁发生的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谷子常发的病害有20多种,常发的虫害有40多种,而且各个地区的流行特点都不相同。
因此,选择对当地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2 轮作
实践表明,在连作地块种植的谷子,其病虫害的发生明显多于轮作地块。
谷子一般与玉米、大豆等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较好。
1.3 土壤消毒
对于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区,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在土地翻耕之后,撒上1%的硫酸铜或者40%的甲基异柳磷,可以有效杀灭寄生于土壤的病菌和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晒种,播种前7 d左右,将种子翻晒1~2 d,能够去除种子表面的湿气以及在储存过程中沾染的病菌等;其次是浸种,将种子放于55 ℃的温水中浸泡10 min,通过浸种不但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线虫等,还可以通过捞出漂浮的秕谷及杂质等对种子进行精选;最后是拌种,通过使用药剂拌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黑穗病多发的地区。
一般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也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35%瑞毒霉拌种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或田块,可用35%呋喃丹胶悬剂以种子量的0.2%拌种,既可杀死线虫,又可兼治蝼蛄、金针虫、步甲、拟地甲、粟鳞斑叶甲等多种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
1.5 精耕细作,合理密植
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在保证土地利用率的前提下,使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气能力,及时排除利于病菌和害虫生存的环境。
1.6 合理施加底肥
底肥一般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可以适当添加化肥。
腐熟的农家有机肥营养均衡,能够提高谷子对病虫害的抗性。
2 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谷子幼苗比较鲜嫩、脆弱,对于害虫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对于病害的抵抗力较差。
如果防治力度不够,可能会造成植株的死亡而引起减产,因而需要重点进行防治。
其主要防治措施包括:一是合理浇水施肥,培育壮苗,提高谷子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二是及时除草,破坏害虫以及病菌的寄生条件;三是勤于观察,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及时拔除,并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四是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在幼苗出齐后经过一次定苗,将弱苗、病苗、虫苗等拔除,保留壮苗;五是物理方式防治,可利用黑光灯、频振灯、高压汞灯、糖醋液等诱杀地老虎、黏虫等害虫的成虫;六是喷洒农药防治,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如果病虫害仍然较大面积发生,则可针对性地选择农药进行防治,如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每株灌药300~400 mL,可兼治蛴螬、金针虫等。
3 成株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成株期谷子发育基本完成,其抵抗力也有所增强,但是这段时间也是病菌和害虫的活跃期,感染能力较强,如果不加以防治,可能会引发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2]。
陕北地区谷子成株期常见的病虫害有黏虫、玉米螟、蝗虫、叶斑病、白发病、锈病、谷瘟病等。
在这个阶段,如果发生病害,一般针对性地选择农药进行防治,如果只是发现少量植株发生病害,则需要及时拔除,并运出田外焚烧处理,避免病害的蔓延。
而虫害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防治,如针对蛾科害虫,将糖、醋、酒、水按照3∶4∶1∶2的比例调匀后,再按1%的比例加入5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搅匀后放盆内,保持液深3~4 cm,于傍晚放在田间,杀灭成虫。
也可在麦田、
谷田每公顷用75个大谷草把,分别吊在离地1~1.5 m高的木棍上,每隔20~30 cm插1个,每日清晨抖草把,把落在地上的蛾子踩死。
成虫盛发期,可在田内插小谷草把,诱集成虫产卵,每公顷可散插150~225个小谷草把,草把应高出作物30~70 cm。
大、小草把都应5 d换1次,换下后烧掉。
蚜虫的防治措施较多,首先是用黄色黏虫板引诱灭杀,蚜虫对黄色较为敏感,在谷子田内悬挂黄色黏虫板或黄色机油板诱杀蚜虫等效果显著。
方法是:每公顷悬挂50 cm×50 cm或50 cm×70 cm的自制黄板20~25个。
其次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蚜虫类的害虫天敌较多,如赤眼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猎蝽等,在蚜虫出现时,可以培育其天敌,或者放飞赤眼蜂来进行防治,通过增加其天敌来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也可针对性地选择农药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 1 ] 刘云奎.谷子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13):103,109.
[ 2 ] 张玉明.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04):70.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