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谷子是一种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的小型粮食作物。
然而,它们往往受到各种病虫
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本文将介绍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一、病害
1. 谷子稻瘟病
谷子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叶片枯黄和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耐
病品种、适当施肥、适时疏黄和喷洒杀菌剂。
谷子赤斑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在叶片、穗和茎上形成红色甚至紫黑色的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清理栽培区域、垃圾准备和使用去污剂。
谷子霉菌病是由多种霉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导致谷子变质并产生有害的毒素。
防治方
法包括控制潮湿度和温度、防止过度储存和使用杀菌剂。
二、虫害
谷螟是果蝇科昆虫的幼虫,会在谷子颗粒内孵化并食用种子。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合适
的杀虫剂、及时铲除臭虫熟谷、储存时加强防护等。
2. 谷叶螟
谷叶螟是侵染谷子的叶食性蛾类昆虫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谷子穗。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
敌性昆虫的种植、及时铲除病虫熟谷和喷洒杀虫剂。
3. 谷酚螨
谷酚螨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可以在谷子中繁殖,导致谷子变质。
防治方法包括在收
获前增加干旱和草本植物杀菌剂的使用。
总之,谷子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干扰,而合理的防治技术是保障谷子丰
收的基础。
农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谷子的生长和品质。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需要了解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以保障谷子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本文将从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入手,介绍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谷子病虫害的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条件适宜,会使病原微生物、虫害昆虫繁殖迅速。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使得谷子受到霉菌、螟虫等病虫害的侵袭。
而且气温适宜也是某些虫害的滋生条件。
2. 种植结构如果谷子的种植结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连作连作、轮作不合理等都会增加病虫害的危害。
因为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病虫滋生,而轮作不合理则会降低谷子本身的抗病虫能力。
3. 土壤因素土壤的养分不平衡、土壤质地不良等条件都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之一。
这些土壤因素会导致谷子生长不良,从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 疏于田间管理农民在田间管理上疏于护理、施肥不足等也是导致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之一。
农民没有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导致谷子生长发育不良,从而使得病虫害易于侵袭。
二、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良好的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可以增强谷子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当施用有机肥、化肥,针对土壤的不同特性进行施肥,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 栽培抗病虫品种栽培抗病虫品种也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抗病虫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
近年来培育的抗病虫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灌溉合理灌溉也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适量灌溉可以控制土壤的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合理灌溉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5.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使用捕虫灯、黄板、粘虫板等机械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谷子螟虫等害虫的数量。
使用机械翻耕,可以有效揭露土壤中的害虫、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谷子的病虫害是造成产量下降和粮食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科学有效地防治谷子病虫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谷子病害的原因1. 生长环境条件谷子生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谷子的病害发生具有直接影响。
湿热的环境是病害的主要培育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类病害的滋生温床。
2. 土壤养分不足土壤中缺乏某些养分,导致谷子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到病害侵袭。
例如缺乏锌、硼等元素会导致谷子出现炭疽病、锈病等。
3. 近交育种近交育种容易使植物的遗传基因单一,缺乏对抗病毒的抗病基因,使谷子对病毒类病害缺乏抵抗力。
4. 栽培方式不当谷子的栽培方式不当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如连作连种、密植等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
5. 病虫菌种传播途径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土壤传播、种子传播、空气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6. 虫害天敌减少谷子种植区域的虫害天敌减少,导致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二、谷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增加植株的养分含量。
特别是在种植谷子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增加谷子的抗病能力。
2. 种植抗病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对谷子进行合理的轮作也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累积,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对谷子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合理用药对谷子病虫害进行合理的农药防治,选择药剂、用药量和施药时间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6.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7.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谷子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谷子病虫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谷子病虫害原因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谷子病虫害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是谷子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容易引起谷子生长不良,使植物体质量下降,从而增加病虫的侵害。
湿润多雨的气候也容易造成谷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2. 土壤环境: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病虫卵是引起谷子病虫害的重要原因。
土壤中长期存留的病原菌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病害的发生。
而土壤中的病虫卵则会在谷子生长期间孵化并对植株造成伤害。
3. 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对谷子的生长和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充足的光照和石灰含量适中的土壤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生长环境则容易造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4. 种植病虫害易感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谷子品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而长期种植同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适应性强的种群,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二、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对谷子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以提高其抗病能力。
化学处理可采用种子浸种或种子外涂等方式,生物处理则可选用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源材料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生长质量和抗病潜力。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一环。
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复合肥等手段,调解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提高谷子的生长质量。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抗病能力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可以利用益生菌、蚜虫天敌、田螺壳蛋白粉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1. 病原菌感染:谷子种植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原菌感染,如灰霉病、纹枯病、稈
秆腐烂病等。
这些病原菌会侵入植株,通过破坏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叶片凋萎、苗势减弱、产量下降等。
2. 病毒感染:谷子也会受到各种病毒感染,如谷子花叶病毒、谷子迟缓病毒等。
病
毒感染会导致谷子植株的叶片变黄、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3. 虫害侵袭:谷子生长期间,会受到一些昆虫的侵害,如谷螟、尺蠖等。
这些昆虫
会以植株叶片和茎部为食,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严重减少。
针对谷子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来减轻其危害:
1. 合理选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2. 种植间作:谷子的间作配套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
3.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式,改良土壤质量,提高植株
的抵抗力。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进行适当施肥,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5. 早期防治:在谷子生长初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取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
进行喷药或施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和侵害。
6. 生物防治:利用益生菌、杀虫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谷子的品质和安全性。
7. 病虫害监测:定期对田间谷子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防治。
谷子的病虫害是谷子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一种旱作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主要生产于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份。
在种植谷子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降低,引起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技术。
1. 纹枯病纹枯病是谷子的常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
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并且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斑点,叶子干燥后还会出现白色背景上的黑色纹路。
一般来说,预防纹枯病的关键是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合理施肥、适时除草、及时发现并清除发病部位,采用药剂喷洒等措施控制该病害的传播。
2. 灰霉病3.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谷子叶片和果实出现水渍,然后出现黑色上小的斑点,一旦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果实凋谢。
预防炭疽病的关键是保持土壤湿度充足、适时开展药物喷洒和削弱病害部位的传染源。
4.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适合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下发生。
该病害对谷子最重要的危害在于其可以导致谷子凋谢和降低谷子产量。
预防白粉病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肥力、保持土壤适温、及时发现并清除受病害的部位、适量喷洒药剂控制传播。
1. 谷螟谷螟是谷子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成年谷螟是一种灰褐色的小蛾,其幼虫是淡黄色或红棕色,并有黑色斑点。
谷螟虫幼虫会在谷子颖片内取食,直接影响着谷子的产量和外观质量。
预防谷螟害虫的关键在于及时杀灭幼虫,如杀虫剂喷洒及粘虫板等。
2. 谷盗谷盗是一种长约4-5毫米的小型甲虫,其幼虫主要在谷子中取食。
根据种植的地方不同,谷盗突袭的时间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当谷盗突袭时,它会产生叶子畸形,导致谷子杂质不良。
预防谷盗的关键在于使用杀虫类农药喷洒、及时清除谷子杂质、采用轮作等手段预防谷盗的袭击。
虽然谷子病虫害很常见,但只要我们合理施肥、及时清除受害部位、使用适当的药剂和提高谷子耐病性就可以避免它们的袭击。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谷子病虫害是影响谷子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谷子主产区每年由于遭受各种病虫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一般减产可达到5%-15%,个别年份,个别地区减产更为严重。
为了保证谷子产量稳步增长,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白发病:白发病是谷子的一种常见病,分布较广,危害严重。
白发病在谷子的整个生育期中都易发病,但不同生育阶段病状表现不同;未出土的幼苗发病症状为“芽死”。
长出3-4片叶的谷苗表现症状为“灰背”。
苗高50厘米左右的谷苗发病症状为“白尖”。
出现白尖后,逐渐枯死变褐,不能抽穗,直立田间,形状象枪杆一样,称为“枪杆”,有时心叶扭曲,又称为“旋心”。
经过7-10天的白尖期,白尖叶片组织变褐破裂,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孢子,仅剩下灰白色卷曲发状的叶组织残余物,称为“白发”。
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只抽一部分,病穗畸形呈刺猬头状,称为“刺猬头”或“看谷老”。
白发病侵染最适宜的条件为土壤温度20-25℃,土壤湿度60%。
利于幼芽生长的条件发病率低。
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别很大,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白发病的发病和危害。
⑵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以减少土壤菌源。
⑶拔白尖拔除田间发病谷苗的白尖及白尖下两片叶子,可以减少次年土壤菌源。
拔除的白尖要深埋,最好烧掉,消灭菌源。
⑷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量0.2%-0.3%的阿普隆(瑞毒霉、甲霜灵)拌种,防治效果显著。
2.粟粒黑穗病:谷子粒黑穗病,又叫谷子黑穗病、乌霉、黑疸。
它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
在我国谷产区普遍发生。
粟粒黑穗病病症表现在穗部,穗部受病菌侵害后,种子形状变大,成卵圆形,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最后颖片破裂,散出黑粉。
黑穗病侵染以种子带菌为主,土壤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30%-50%最适宜病菌侵染,播种过早,覆土过厚,出土时间延长都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⑵建立无病留种在谷子收获前选择健壮穗单收、单打、单藏留种。
谷子病虫害解决方案谷子病虫害解决方案一、病虫害概述谷子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章将详细介绍谷子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
1.谷子病害1.1 瘟疫病1.2 白粉病1.3 锈病1.4 赤霉病2.谷子虫害2.1 谷螟2.2 谷丝虫2.3 谷盗2.4 谷象二、病虫害防治方法针对谷子的病虫害问题,本章将提供详细的防治方法,并对每种病虫害进行细化的解决方案。
1.病害防治方法1.1 瘟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案1.1.1 病害早期预防措施1.1.2 病害中期防治措施1.1.3 病害后期防治措施1.2 白粉病的有效防治方法1.2.1 病害预防措施1.2.2 病害化学药剂防治方法1.2.3 病害生物防治方法2.虫害防治方法2.1 谷螟的综合防治方案2.1.1 虫害预防措施2.1.2 虫害化学药剂防治方法2.1.3 虫害生物防治方法2.2 谷丝虫的有效防治方法2.2.1 虫害预防措施2.2.2 虫害化学药剂防治方法2.2.3 虫害生物防治方法三、附件附件一:病虫害防治药剂清单及使用说明附件二:病虫害防治实施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法律专家以获取准确法律解释。
1.名词一:农药管理法注释:农药管理法是指对农药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2.名词二:生物防治注释: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等自然方式对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附件:1.病虫害防治药剂清单及使用说明2.病虫害防治实施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药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是指对农药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生物等自然方式对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白发病、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叶斑病及谷子褐条病等。
谷子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
叶斑椭圆形,大小2-3厘米,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至红褐色。
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防治2 -3次。
谷子白发病幼苗被害后叶表变黄,叶背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
旗叶期为害株顶端三、四片叶,叶变黄,并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白尖。
此后叶组织坏死,只剩下叶脉,呈头发状,故叫白发病。
病株穗呈畸形,粒变成针状,称刺猬头。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抽穗前及扬花后喷雾防治。
谷子锈病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是锈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严重时可使
叶片枯死。
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一次喷药。
每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
谷瘟病叶片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或灰褐色,叶缘深褐色。
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茎为害严重时变成死穗。
发病初期田间喷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喷施叶面进行防治。
谷子褐条病发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20%噻菌铜悬浮剂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1次,最好连喷2-3次。
病害较重的地块,要剥除老叶,除去无效茎以及过密和生长不良植株,通风透气,降低温度。
谷子主要虫害发生与防治
谷子主要虫害有粟灰螟(钻心虫)、玉米螟、粟茎蝇、粘虫、栗茎跳甲、粟缘蝽、蓟马及蚜虫等。
蛀茎害虫有粟灰螟(钻心虫)、玉米螟、栗茎跳甲、粟茎蝇等。
在生长期可用毒土诱杀栗茎跳甲虫:使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 0倍液;在间谷苗前后,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三种药剂等量混合,每亩用1-2两,配成1000倍液对准谷苗喷洒,可防治粟叶甲、菜茎跳甲等害虫,重点对谷子茎基部喷雾;以赤眼蜂防治粟灰螟和玉米螟有较好效果。
食叶害虫主要有粘虫和粟磷斑叶甲,粘虫的防治以药剂防治低龄幼虫为主,可在幼虫2-3龄期,谷田每平方米有虫20-30头时用Bt乳剂2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辅助措施以田间草把诱集成虫和卵块,集中销毁,减少为害。
吸汁害虫有蓟马、蚜虫和粟缘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