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谷子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91.01 KB
- 文档页数:2
谷子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谷子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谷子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影响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谷子的生长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谷子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谷子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谷子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排水性好,较为肥沃。
在土壤的选择上,以沙质土壤和砂质壤土为最好,这样可以避免积水。
2. 良种选择在谷子的栽培中,良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高产性、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的良种,可以有效的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良种,可以提高谷子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
3. 播种时间谷子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一般来说在春季3月至4月之间进行播种,保证谷子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速度。
4. 施肥和灌溉在谷子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适量的施肥和灌溉。
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基肥,并在拔节前进行追肥,保证谷子的正常生长。
要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湿润。
5. 土壤松土和除草在谷子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土壤松土和除草。
通过土壤松土和除草,可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保证谷子的正常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在谷子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药和病虫害的监测,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对谷子的危害。
二、谷子的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谷枯病:谷枯病是谷子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
在防治上,可以选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也可以在播种前选择抗病强的谷子品种。
(2)谷疣病:谷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常在潮湿的气候中发病。
在防治上,可以适时进行喷施杀菌剂,保持田间的通风和透光。
2. 害虫防治(1)蚜虫:蚜虫是谷子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可以在谷子实脱粒期进行防治,喷洒有效的杀虫剂。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谷子是一种主要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的小型粮食作物。
然而,它们往往受到各种病虫
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
本文将介绍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一、病害
1. 谷子稻瘟病
谷子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叶片枯黄和植株倒伏。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耐
病品种、适当施肥、适时疏黄和喷洒杀菌剂。
谷子赤斑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在叶片、穗和茎上形成红色甚至紫黑色的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清理栽培区域、垃圾准备和使用去污剂。
谷子霉菌病是由多种霉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导致谷子变质并产生有害的毒素。
防治方
法包括控制潮湿度和温度、防止过度储存和使用杀菌剂。
二、虫害
谷螟是果蝇科昆虫的幼虫,会在谷子颗粒内孵化并食用种子。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合适
的杀虫剂、及时铲除臭虫熟谷、储存时加强防护等。
2. 谷叶螟
谷叶螟是侵染谷子的叶食性蛾类昆虫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谷子穗。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
敌性昆虫的种植、及时铲除病虫熟谷和喷洒杀虫剂。
3. 谷酚螨
谷酚螨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可以在谷子中繁殖,导致谷子变质。
防治方法包括在收
获前增加干旱和草本植物杀菌剂的使用。
总之,谷子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干扰,而合理的防治技术是保障谷子丰
收的基础。
农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谷子的生长和品质。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谷子的病虫害是造成产量下降和粮食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科学有效地防治谷子病虫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谷子病害的原因1. 生长环境条件谷子生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谷子的病害发生具有直接影响。
湿热的环境是病害的主要培育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类病害的滋生温床。
2. 土壤养分不足土壤中缺乏某些养分,导致谷子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到病害侵袭。
例如缺乏锌、硼等元素会导致谷子出现炭疽病、锈病等。
3. 近交育种近交育种容易使植物的遗传基因单一,缺乏对抗病毒的抗病基因,使谷子对病毒类病害缺乏抵抗力。
4. 栽培方式不当谷子的栽培方式不当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如连作连种、密植等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
5. 病虫菌种传播途径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土壤传播、种子传播、空气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6. 虫害天敌减少谷子种植区域的虫害天敌减少,导致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二、谷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增加植株的养分含量。
特别是在种植谷子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增加谷子的抗病能力。
2. 种植抗病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对谷子进行合理的轮作也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累积,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对谷子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合理用药对谷子病虫害进行合理的农药防治,选择药剂、用药量和施药时间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6.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7.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谷子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谷子病虫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谷子病虫害原因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谷子病虫害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是谷子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容易引起谷子生长不良,使植物体质量下降,从而增加病虫的侵害。
湿润多雨的气候也容易造成谷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2. 土壤环境: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病虫卵是引起谷子病虫害的重要原因。
土壤中长期存留的病原菌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病害的发生。
而土壤中的病虫卵则会在谷子生长期间孵化并对植株造成伤害。
3. 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对谷子的生长和疾病防治至关重要。
充足的光照和石灰含量适中的土壤有助于提高谷子的抗病能力,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生长环境则容易造成霉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4. 种植病虫害易感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谷子品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而长期种植同一品种容易产生病虫害适应性强的种群,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二、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对谷子种子进行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以提高其抗病能力。
化学处理可采用种子浸种或种子外涂等方式,生物处理则可选用生物菌剂或生物有源材料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生长质量和抗病潜力。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一环。
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复合肥等手段,调解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提高谷子的生长质量。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谷子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从而增加抗病能力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可以利用益生菌、蚜虫天敌、田螺壳蛋白粉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
1. 病原菌感染:谷子种植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原菌感染,如灰霉病、纹枯病、稈
秆腐烂病等。
这些病原菌会侵入植株,通过破坏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叶片凋萎、苗势减弱、产量下降等。
2. 病毒感染:谷子也会受到各种病毒感染,如谷子花叶病毒、谷子迟缓病毒等。
病
毒感染会导致谷子植株的叶片变黄、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3. 虫害侵袭:谷子生长期间,会受到一些昆虫的侵害,如谷螟、尺蠖等。
这些昆虫
会以植株叶片和茎部为食,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严重减少。
针对谷子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来减轻其危害:
1. 合理选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2. 种植间作:谷子的间作配套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
3. 土壤改良: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式,改良土壤质量,提高植株
的抵抗力。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进行适当施肥,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5. 早期防治:在谷子生长初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取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
进行喷药或施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和侵害。
6. 生物防治:利用益生菌、杀虫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谷子的品质和安全性。
7. 病虫害监测:定期对田间谷子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防治。
谷子的病虫害是谷子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谷子的产量和质量。
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谷子【常见问题】谷子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呢?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呢?谷子生产中的八大病害和八大虫害病虫如下:八大病害是谷瘟病、谷锈病、白发病、线虫病、纹枯病、褐条病、病毒病、黑穗病。
八大虫害是粟负泥虫、粟芒蝇、粟凹胫跳甲、玉米螟、黏虫、蟋蟀、蝼蛄、红蜘蛛。
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尤其对谷瘟病、谷锈病等气传流行性病害更加有效。
同时,施足底肥,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可有效提高谷苗的抗病能力。
播种前处理田块周围杂草,减少灰飞虱、蚜虫等传毒介体及蟋蟀等害虫的栖息场所,可有效降低病毒病及苗期害虫的咬食为害。
同时在出苗后应注意及时清理田间病株,防止病菌传播危害。
2.做好种子处理。
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纹枯病等种传或土传病害以及粟负泥虫、粟凹胫跳甲、粟芒蝇、蟋蟀、蝼蛄等苗期害虫是造成缺苗断垄和后期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地病虫种类做好种子处理是防治这些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白发病可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线虫病可用种子重量0.3%的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0.2%的50%辛硫磷乳油拌种,需要闷种4小时,是杀灭线虫的关键,然后晾干播种;黑穗病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兼防纹枯病。
粟负泥虫为害较重的春谷区可用种子重量0.3%的70%吡虫啉拌种,同时兼防蝼蛄、蟋蟀、粟凹胫跳甲和粟芒蝇苗期为害,并对红叶病、粗缩病等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以上拌种药剂可根据各地主要病虫种类进行多种药剂混合施用,但拌种时需掌握,先拌乳油等液体药剂,然后再拌粉剂,从而达到一拌多防的目的。
3.抓住关键时期防治。
对于红叶病及粗缩病等病毒病发生较重地区,在种子处理的同时应在定苗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混配进行全田喷雾,灭杀传毒介体灰飞虱和蚜虫,同时可兼治红蜘蛛。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由于气候、土壤和种植管理等因素的不同,谷子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下面将对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谷子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病原菌感染:谷子常见的病害包括赤霉病、穗黑粉病、稻曲病等。
这些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们通过侵入谷子的叶片、茎和穗等部位,导致谷子生长异常。
2. 虫害危害:谷子常见的虫害包括稻虱、螟虫、飞虱等。
这些虫害会食害谷子的叶片、茎和穗,引起谷子减产甚至死亡。
3. 不良气候条件:谷子在生长过程中对气候的适应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攻击。
为了有效防治谷子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手段:1. 优选病虫害抗性品种:选择具有较强病虫害抗性的谷子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这可以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基因进行实现。
2. 合理种植密度:适当控制谷子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和发生程度。
3. 轮作休闲:在连续种植谷子的田地中,适当进行轮作休闲。
这样可以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种植管理:加强谷子的种植管理,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监测等。
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侵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化学防治: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应注意合理使用,防止农药过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捕食性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可以通过释放或保护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谷子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包括优选品种、合理种植密度、轮作休闲、种植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谷子的正常生长和丰产。
谷子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技术谷子是一种旱作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主要生产于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份。
在种植谷子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降低,引起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谷子病虫害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技术。
1. 纹枯病纹枯病是谷子的常见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
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并且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斑点,叶子干燥后还会出现白色背景上的黑色纹路。
一般来说,预防纹枯病的关键是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合理施肥、适时除草、及时发现并清除发病部位,采用药剂喷洒等措施控制该病害的传播。
2. 灰霉病3.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谷子叶片和果实出现水渍,然后出现黑色上小的斑点,一旦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果实凋谢。
预防炭疽病的关键是保持土壤湿度充足、适时开展药物喷洒和削弱病害部位的传染源。
4.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适合在高湿、高温的环境下发生。
该病害对谷子最重要的危害在于其可以导致谷子凋谢和降低谷子产量。
预防白粉病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肥力、保持土壤适温、及时发现并清除受病害的部位、适量喷洒药剂控制传播。
1. 谷螟谷螟是谷子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成年谷螟是一种灰褐色的小蛾,其幼虫是淡黄色或红棕色,并有黑色斑点。
谷螟虫幼虫会在谷子颖片内取食,直接影响着谷子的产量和外观质量。
预防谷螟害虫的关键在于及时杀灭幼虫,如杀虫剂喷洒及粘虫板等。
2. 谷盗谷盗是一种长约4-5毫米的小型甲虫,其幼虫主要在谷子中取食。
根据种植的地方不同,谷盗突袭的时间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当谷盗突袭时,它会产生叶子畸形,导致谷子杂质不良。
预防谷盗的关键在于使用杀虫类农药喷洒、及时清除谷子杂质、采用轮作等手段预防谷盗的袭击。
虽然谷子病虫害很常见,但只要我们合理施肥、及时清除受害部位、使用适当的药剂和提高谷子耐病性就可以避免它们的袭击。
谷子的主要虫害与防治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55期粟灰螟的幼虫主要以叶片为食,它们通过在叶片上钻孔并在叶片内取食,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穿孔症状。
这会使谷子植株叶片失去正常的结构完整性。
幼蟲取食叶片的过程中,叶片组织受到损伤,可能表现为叶片边缘被啃食,甚至整片叶片出现斑点、凹陷等损伤症状。
这会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粟灰螟的危害会导致谷子植株的正常生长受到阻碍,表现为植株高度不均匀、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
一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引入天敌如蜘蛛、瓢虫等天敌昆虫,通过建立生态平衡来控制粟灰螟的数量。
二是采用化学防治手段。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选择对粟灰螟有效的杀虫剂,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黏虫主要以植物叶片汁液为食,它们使用吸口器穿刺叶片,吸食汁液。
这导致叶片表面出现小黄斑,受害部位逐渐扩大。
由于叶片被黏虫吸食,植物失去了正常的叶绿素,导致受害部分逐渐黄化。
严重时,整片叶片可能呈现黄色,影响光合作用。
为了躲避黏虫的吸食,受害的叶片可能发生卷曲现象,这是植物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一是采用物理防治手段。
可以利用黏虫的趋光性与趋化性等特点,借用杀虫灯、诱捕器等进行成虫的诱杀,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虫的产卵量。
二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可以通过释放中红侧沟茧蜂、赤眼蜂等天敌来有效灭杀黏虫的幼虫或虫卵。
粘虫俗名又称为行军虫,作为一种暴食型害虫,在谷子拔节期与孕穗期出现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谷子的茎叶等部位吃的干干净净,进而导致全年谷子颗粒无收。
粘虫幼虫比较害怕阳光,一般会选择早上、夜间、阴天等时候来蛀食谷子,在危机时刻一般性1~2天时间就可以将谷子的全部叶片蛀食干净。
在开展防治过程中,种植人员一般选择6月针对粘虫这类虫害进行全面监督与检查,一旦发现出现粘虫危害以后可以采用浓度为80%敌敌畏乳油与浓度为90%敌百虫晶体进行混合成800倍液,或者可以采用浓度为20%氰戊菊酯乳油以2500倍液进行全面消杀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谷子病虫害是影响谷子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谷子主产区每年由于遭受各种病虫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一般减产可达到5%-15%,个别年份,个别地区减产更为严重。
为了保证谷子产量稳步增长,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白发病:白发病是谷子的一种常见病,分布较广,危害严重。
白发病在谷子的整个生育期中都易发病,但不同生育阶段病状表现不同;未出土的幼苗发病症状为“芽死”。
长出3-4片叶的谷苗表现症状为“灰背”。
苗高50厘米左右的谷苗发病症状为“白尖”。
出现白尖后,逐渐枯死变褐,不能抽穗,直立田间,形状象枪杆一样,称为“枪杆”,有时心叶扭曲,又称为“旋心”。
经过7-10天的白尖期,白尖叶片组织变褐破裂,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孢子,仅剩下灰白色卷曲发状的叶组织残余物,称为“白发”。
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只抽一部分,病穗畸形呈刺猬头状,称为“刺猬头”或“看谷老”。
白发病侵染最适宜的条件为土壤温度20-25℃,土壤湿度60%。
利于幼芽生长的条件发病率低。
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别很大,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白发病的发病和危害。
⑵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以减少土壤菌源。
⑶拔白尖拔除田间发病谷苗的白尖及白尖下两片叶子,可以减少次年土壤菌源。
拔除的白尖要深埋,最好烧掉,消灭菌源。
⑷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量0.2%-0.3%的阿普隆(瑞毒霉、甲霜灵)拌种,防治效果显著。
2.粟粒黑穗病:谷子粒黑穗病,又叫谷子黑穗病、乌霉、黑疸。
它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
在我国谷产区普遍发生。
粟粒黑穗病病症表现在穗部,穗部受病菌侵害后,种子形状变大,成卵圆形,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最后颖片破裂,散出黑粉。
黑穗病侵染以种子带菌为主,土壤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30%-50%最适宜病菌侵染,播种过早,覆土过厚,出土时间延长都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品种⑵建立无病留种在谷子收获前选择健壮穗单收、单打、单藏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