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39.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试题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P89)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工作是()A、领导工作B、人员配备C、计划工作D、组织工作2、(P89)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B、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C、决策D、组织工作3、(P89)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指的是A、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B、实现预期目标C、编制计划要诀D、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4、(P90)计划工作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A、管理B、顾客C、目标D、战略5、(P92)基本建设计划属于()A、按企业的职能分类B、按计划的内容分类C、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D、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6、(P93)下列不属于按计划表现形式分类的是()A、程序B、规则C、培训D、预算7、(P95)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A、确定前提条件B、估量机会C、确定可供选择方案D、确定组织战略目标并对目标分解8、(P96)总计划的基础是()A、可供选择方案B、预算C、预算方案D、派生计划9、(P96)衡量计划工作进度的重要标准时()A、各种方案B、派生计划C、预算D、规划10、(P96)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是()A、规划B、规则C、政策预算11、(P96)计划工作中强调抓关键问题的原理是()A、灵活性原理B、许诺原理C、改变航道原理D、限定因素原理12、(P96)限定因素指的是()A、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因素B妨碍目标实现的因素C与目标实现无关的因素D、人为限定的假设因素13、(P97)在下列对许诺原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许诺大,所需的时间长,实习目标的可能性大B、许诺大,所需的时间长,实习目标的可能性小C、许诺小,所需的时间长,实习目标的可能性小D、许诺小,所需的时间长,实习目标的可能性大14、(P98)计划工作中最主要的原理是()A、改变航道原理B、灵活性原理C、限定因素原理D、许诺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P87)计划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A、做什么B、何时做C、何地做D、何人做如何做2、(P92)按企业的职能,管理计划可分为()A、生产计划B、劳资计划C、安全计划D、财务计划人员培训计划3、(P92)按计划的内容分类,管理计划可分为()A、专项计划B、综合计划C、生产计划D、供应计划财务计划4、(P93)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A、目标B、战略C、政策D、规划使命5、(P96)计划工作的原理包括()A、灵活性原理B、许诺原理C、改变航道原理D、限定因素原理责权一致原理三、名词解释1、(P87)计划工作2、(P97)许诺原理3、(P98)灵活性原理4、(P99)改变航道原理四、简答题1、(P96)简述计划工作的原理2、(P98)简述灵活运用原理的限制条件五、论述题(P87)论述计划工作5W1H的具体含义历年开题1、(P93)某化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开发了某种投资很大的新产品,投产后非常畅销,企业领导也倍感欢欣。
管理学教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一、什么是管理•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4、核心:处理好人际关系第二节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一、管理学及其特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
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特点:1、一般性。
2、多样性。
3、历史性。
4、时间性。
•二、管理学研究内容与范畴•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生产力方面;②生产关系方面;③上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一、唯物辩证法。
•二、系统的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总结•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理论;•二、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三、管理理论的萌芽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的生活•2、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第四章目标与目标管理教学时间: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组织目标的含义和特点;了解组织目标与计划的关系;理解组织目标的作用;掌握目标管理的含义、特点、程序;教学重点:组织目标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目标管理的实质、特点及程序;教学难点:目标管理的实质。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章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讲授过程中引入简短案例,并对这些案例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目标的概念引言:父子打猎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还有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你答对了。
”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讨论 3 分钟)一、组织目标与计划的关系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努力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的制定,是计划工作过程的起点,又是终点。
组织目标是以组织宗旨与使命、环境因素、价值观念、经验等为依据制定的。
组织目标一经制定,接着就应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在此过程中可能导致目标的调整。
二、组织的宗旨与使命组织宗旨是指一个组织的基本任务,它是组织存在的目的或基本理由。
使命是实现组织宗旨的方法。
明确组织的宗旨与使命具有以下的重要作用:(1)用以指导组织制订目标、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2)保证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主要活动取得认识上的一致,形成共同语言以致共同的价值观,便于协调行动。
(3)为资源的取得、调配、使用(投入)以及业绩的取得(产出)提供依据及衡量标准。
三、目标的特性和作用(一)目标的特性1、目标的层次性:组织的目标是一个分层次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顶端是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由使命派生出组织的总目标和战略,接下来还要把总目标和战略加以细化,从而形成了某些重要领域的成果目标、分公司目标、部门和单位的目标,直至个人目标,由此而构成了目标的层次体系。
PMBOK(第六版) PMP笔记——《四》第四章(项目整合管理)从第四章开始,进入49个过程的学习。
49个过程被划分为十大知识领域,分为十个章节,本章节是项目整合管理知识领域,主要讲述项目整合管理的7个过程。
1、需要对什么进行整合管理?干系人需求、约束条件、项目管理各个过程、项目集、项目组合的政策、公司战略等等。
2、如何实现整合管理?在整合管理的过程中要经常寻找平衡点,考虑各种约束条件、风险和不确定性来满足项目的目标。
3、本章节的七个过程组:1)制定项目章程: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
属于启动过程组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计划,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
属于规划过程组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的变更。
属于执行过程组4)管理项目知识:使用现有知识并生成新知识,以实现项目目标,并且帮助组织学习的过程。
属于执行过程组。
5)监控项目工作: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
属于监控过程组6)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核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
属于监控过程组7)结束项目或阶段: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正式结束项目或项目阶段。
属于收尾过程组4.1制定项目章程1、过程定义: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 PM 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的过程。
项目章程确立项目的正式地位,并展示组织对项目的承诺。
1)最适合编写项目章程的是发起人或项目经理,由发起人、项目集、PMO 或项目组合治理委员会主席等等这些公司高层来批准。
2)项目章程的批准,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启动,项目经理的正式授权。
3)尽早确认并任命项目经理,最好在制定章程时任命,最迟必须在规划开始前任命。
2、制定项目章程的输入:商业文件(包括商业论证和收益管理计划)1)商业论证:文档化的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商业需要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
管理学原理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名词解释:1、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3、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4、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5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6、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P89答:①目的性②主导性③普遍性④经济性2、简述计划工作的意义?或简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P90-91答:计划工作是指导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①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②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③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④有利于控制。
3、简述计划工作的程序?P93-96答: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4、计划工作的原理有哪些?P96-99答:①限定因素原理②许诺原理③灵活性原理④改变航道原理5、简述改变航道原理的基本内容?P99答: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因为未来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制订出来的计划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