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格式:pptx
- 大小:8.40 MB
- 文档页数:113
22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谭红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发生在心房里的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院前急救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PSVT往往突然发作,发作时心率多在150~250次/分钟,患者表现为心慌、胸闷、焦虑不安、头晕,严重者可有晕厥、心绞痛甚至休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终止。
那该采取哪些方法呢?在血压和心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可通过迷走神经刺激方法终止PSVT发作。
其原理是:迷走神经支配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使心率减慢。
目前临床上常用以下5种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咽部 可用手指/勺子刺激咽部腭垂,诱导恶心,兴奋迷走神经,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心跳频率减慢。
这种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相对安全。
按压颈动脉窦 颈动脉窦(在气管正中部旁开2~3厘米位置,也就是脖子两侧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内含压力感受器,能够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会发出信号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到平面上(不要枕头),先按压右侧颈动脉窦5~10秒,然后按压左侧颈动脉窦5~10秒。
禁忌双侧同时按压,否则容易出现血压骤降、心跳停止、脑缺血症状。
窦房结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要使用这个方法,容易导致心脏停搏。
压迫眼球 这是一种很简易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辅助,只需要用指尖压迫眼球。
其原理是:眼球在受压时,会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使心率变慢,这被称为眼心反射。
不过既往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史者,不要使用这个方法,以免过度的压迫使视网膜脱落。
瓦氏动作 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辅助,只需要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一段时间后再用力呼气10~15秒,循环往复几次就可以终止PSVT。
瓦氏动作也叫闭口呼气动作,先深吸气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终止室上速。
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怎么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容易会遇到一些心跳加速的症状的,但是这是有可能会因为运动或者情绪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而影响到的心率加快。
但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是会易导致心率加快的,因此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是一种很严重的危害的。
那么就来告诉大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吧!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包括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扑、房颤。
其临床治疗措施已臻完善,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法、电击复律、药物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术等侵入性治疗方法,基本上可以控制所有发作,对于其中许多病人尚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可以这样说,医生束手无策地眼看着室上速不停发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有以上许多方法可以采用,而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最主的而且最常用的有效手段,大约90%的病人经药物治疗即可终止发作或预防复发。
(1)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多见,占各种室上速的50%-70%。
发作时心率160-220次/分。
终止发作选药:首选异搏定5毫克用20毫升液体稀释后缓慢静注,若无效于30分钟后可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15毫克;或心律平;也可用三磷酸腺苷(ATP)10-15毫克快速静注,如无效2-3分钟后可重复给药,单次剂量不超过30毫克;或西地兰或β受体阻滞剂。
无效者可用乙胺碘呋酮静注。
但心功能不全者应首选西地兰。
预防发作:可选用异搏定、心律平、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口服给药,也可用小剂量乙胺碘呋酮。
(2) 预激综合征:旁路参与的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隐匿性旁路引起的较为多见,约占20%-30%,发作时心率150-240次/分。
终止发作与预防发作的选药原则同上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旁路参与的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发作时心率常>180-200次/分,且QRS综合波宽大畸形,与室速难以区别。
终止发作选药:应首选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静注。
禁止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中很难处理是一类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不当时可引起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当患者以室上速来就诊时,我们一般都不可能判定出是否是预激引起的室上速或预激合并的房颤,当我们判定不清时,要首选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或普鲁卡因胺或利多卡因。
以上药物有延长旁路不应期的作用,能够减缓心室率。
但洋地黄制剂、异搏定或B-阻等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当房室结传导受到阻滞,则更激发了旁路的传导,因而使心室率更加快,从而造成治疗上的错误。
也可以通过以下情况判断,但只能做参考:
1、年轻的多为预激,年长的有心脏病的多为单纯室上速。
2、病史及平时的心电图。
3、预激合并宽的QRS波的快速房颤时不易与室颤鉴别,但一般
有意识障碍,房颤则仅有血液动力学改变。
常用药物用法:
1.普罗帕酮70毫克+5%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注。
15---20分钟无效,可重复。
30分钟后仍无效,可再重复。
总量不超过210毫克。
如无效改用其他药物。
2.胺碘酮(可达隆)5mg/kg加25%葡萄糖20ml 静脉缓注,或300mg+5%葡萄糖100ml中静点。
须心电监护,注意PR和QT间期的变化及心率变化。
3.异搏定5---10mg+25%葡萄糖20ml 缓慢静注。
转复后即停,无效15分钟可重复,总量不超过15mg。
4.西地兰0.4mg iv 15---30min重复0.2---0.4mg 总量不超过1.2mg/日。
5.A TP 5---20mg 快速静注。
室上速的治疗原则
室上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是一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确认诊断:首先要对室上速进行确诊,通过心电图或Holter监测等检查手段进行确认。
2. 稳定患者: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可以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Valsalva动作、冷水刺激、咳嗽等来终止室上速。
3.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症状严重或无法通过非药物方法控制室上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具体选择哪种药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
4. 心电复律: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可耐受,可以考虑进行心电复律。
常用的复律方法包括电复律、药物复律和射频消融术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心脏结构和心电图特征等综合考虑。
5. 预防复发:对于频繁发作的室上速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长期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术来预防室上速的复发。
室上速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特征和心脏结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终止室上速、缓解症状,并预防室上
速的复发。
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规范化诊治概述(全文)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广义SVT指的是心室以上任何部分发生的心动过速。
狭义SVT指的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和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AT)。
规范化诊治SVT、熟练掌握导管消融术,是电生理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入门技术。
而疑难复杂SVT的电生理诊断和导管消融,是历久弥新的电生理专业热点之一。
本文拟就各类SVT的诊治要点进行概述,期望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帮助。
1. SVT的诊断方法阵发性发作的SVT,发作时12导ECG可能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因其包含了丰富的诊断信息。
若SVT发作时间较短无法记录ECG,此时24-h、7d Holter能提高检出率。
体外或埋藏式事件记录仪,有助于诊断发作频率较低的SVT。
运动试验有助于部分患者SVT的诱发。
此外,对于临床高度怀疑SVT而无ECG证据者,可行经食管电生理检查或直接心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 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鉴别窄QRS心动过速首先观察是否室率是否规则,如果不规则多为心房颤动(AFIB)、心房扑动(AFL)或多源性AT伴不等比下传;如室率规则应考虑经典SVT。
心电图P波(或逆P)不可见多为AVNRT;P波可见但房率大于室率可能为AT或AFL,也可能为AVNRT伴不等比AV 传导(不可能为AVRT);P’波可见但房率等于室率,则需要分析RP’间期。
RP’较P’R长多见于AT、持续性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或不典型AVNRT(快-慢型)或慢旁路介导的AVRT;RP’较P’R短多见于AVNRT (慢-快型AVNRT RP’<70ms)或快旁路介导的AVRT、慢-慢型AVNRT或AT(后三者RP’>70ms)。
室上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许偶尔会听到“室上速”这个词,但对于它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室上速,全称“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心脏出现这种不正常的快速跳动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要了解室上速的成因,就得先对心脏的正常工作机制有个基本的认识。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精密的泵,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而这个规律的跳动,是由心脏内部的特殊传导系统控制的。
遗传因素在室上速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些人天生就可能存在心脏传导系统的细微异常,这使得他们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更容易出现室上速。
虽然遗传并非是室上速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室上速,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心脏结构的异常也是导致室上速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心脏心房或心室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或者心脏的瓣膜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就好比一部机器,如果其中的关键零件出现了故障,整个运转就会变得不正常。
另外,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也容易引发室上速。
当心脏的血管因为粥样硬化等原因变得狭窄,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导致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包括室上速。
除了心脏本身的问题,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是其中之一。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心脏的跳动。
这种情况下,心脏可能会出现室上速等心律失常。
电解质紊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比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
钾和镁对于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当体内这些电解质的水平失衡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自律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加室上速的发生风险。
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室上速。
比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个体对药物反应特殊,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心律失常。
还有一些非心脏相关的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平喘药等,也可能影响心脏的节律。
(七)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就是泛指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除了平时讲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外,还应该包括几种各种折返性心动过速、快速型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以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是指狭义的室上速----看不清P波,窄QRS,R-R整齐,频率大于160次/分。
目前的说法与以前有较大差别。
以前常把频率在160次/分以上,窄QRS、R-R整齐,看不清P波的统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看清P波的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
现在把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都归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个狭义的概念中了!随着电生理研究进展。
目前把频率符合的R-R整齐的窄QRS心动过速,都列入这个诊断范围。
如:窦房结折返型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RT)占了8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系指激动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是一种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及体表心电图表现为:①呈阵发性,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持续时间不定,可数分钟到数天不等,病人感心悸、头昏,但对新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只能相对而言)。
②QRS波群呈“室上性”,有时可见逆行P波,若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或为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则需要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
③心率快而规则,一般为150~220次/分。
少数<150次/分或>220次/分。
尽管如此,诊断阵发性与非阵发性时,多数还是以大于或小于160次/分为两者的分界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折返机制,其次为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有触发机制参与。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类:从折返途径不同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RT)、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窦房结折返型心动过速(SART)、房性心动过速(AT)。
室速处理措施什么是室速?室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一种心律失常,它是指心脏室壁异常传导引起的一种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
在室速中,室上性激动通过房室结至心室的传导异常加速,导致心室收缩过于迅速,频率通常超过100次/分钟。
室速的原因室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钾血症)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
室速也可以是先天性的,但相对较少见。
室速的危险性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而心室颤动是一种致命的心律失常。
如果室速持续时间较长,且未能及时得到处理,患者可能会发生晕厥、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室速的处理措施1. 确定室速类型在处理室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室速的类型。
根据心电图的特点,室速可以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室速是指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血流动力学稳定;不稳定型室速则是指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心绞痛、晕厥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 评估患者病情在处理室速之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率,观察患者的症状等。
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需要立即进行电复律。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处理稳定型室速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对于不稳定型室速,可以尝试使用静脉注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
4. 电复律对于不稳定型室速以及稳定型室速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电复律。
电复律是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
电复律可以通过使用除颤仪或者体外复苏设备来进行。
5. 处理潜在的诱发因素在处理室速的同时,还需要处理可能的诱发因素。
如果室速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心肌血供;如果室速是由电解质紊乱引起的,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处理室速是一个严肃的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