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原则(清晰详实)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56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原则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各种心血管疾病及/或多种诱因可导致心律失常,也可见于单纯心电活动紊乱所致心律失常而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快的特点,如不能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具有其自身的规范,并应顾及基础疾病的治疗和诱发因素的纠正。
一、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的总体原则心律失常的处理不能仅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的纠正。
在急性期处理方式选择应以血流动力学状态为核心。
强调效率,通过纠正或控制心律失常,达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症状的目的。
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包括:进行性低血压、休克的症状及体征、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性缺血性胸痛、意识障碍等。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如不及时处理,会继续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不应苛求完美的诊断流程,而应追求抢救治疗的效率,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情况紧急时没有充足时间来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应边询问边抢救。
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应尽早采用电复律终止,对于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要尽快采用临时起搏治疗。
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可根据心电图的特点、结合病史及体检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选择相应治疗措施。
二、各种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1 窦性心动过速(窦速)1.1概述窦速指成人的窦性心率>100次/分,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生理(如运动,兴奋)或病理(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原因引起。
但临床所见窦速更常见于合并基础疾病或其他危急情况,如心肌缺血、贫血、心衰、休克、低氧血症、发热、血容量不足等。
1.2 诊治要点①窦速频率过快(如超过150次/分)时,心电图P波可与前一心跳的T波融合而不易辨别,易误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速。
②寻找并去除引起窦速的原因。
要积极纠正存在的心衰,心肌缺血、贫血、低氧血症、发热、血容量不足等情况。
③控制窦速建议使用对基础疾病以及窦速均有作用的药物,如心肌缺血时使用β-阻滞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