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这门课程,对于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大家的对外汉语专业,我觉得它是一门拓展课。培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的教师,增强你们的文学素养,并加深对中国文学和国情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和分析的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一)什么叫中国现当代文学?

有时间概念。新文学概念

时间概念: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概念上讲是指1917一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从1949以后到现在的文学叫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是一门课。

30年前言:现在有“2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但一般说来,还不被整个学术界所认可。

新文学概念: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文学发展到五四时期,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变化。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和过去的文学不一样。主要有两点:

1、从内容上描写现实。或书写个人的情怀,而且特别关注社会、民生。

2、从语言上看白话文。这是新文学的性质。

这就叫新文学。由此也开启了一个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过去讲它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特点(与时代革命紧密结合)。左倾陈旧,现在的教材多数不这么提了。

(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不是一个晚上就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两点:

1、近代文学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逐渐推进的结果(包括外国影响)。

2、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

我们下面就讲这个问题。这里先停停。

(三)分期

分三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27-193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37-1949)过去叫:

这里,政治和社会的状况,决定了文学的分期。因为政治和社会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文学。政治和社会的状况不同,文学的状况也不同。

这也是我们讲课的分段顺序,多数的文学史都是分三期讲述。先讲文学史,包括,文艺运动、文艺思潮、文艺思想的论争,文艺理论的建设等等。后份文体、按流派讲作家作品。

(四)教学

1、先说说教材和教材的使用。

文学不是1+2=3。一本书一个说法。有研究型、有教学型。

本教材是研究型的,有论文化色彩。它的作家作品的信息量是很大的,特别是有很多新的东西。但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却是很粗略的。和教学大纲相比较,许多应有的东西它也不一定有。它主要是作为研究型教材给专家看的。所以不适合于讲课。另外它的标题是论文式的,也不太适合讲课。

关于教材使用,北师大是这样做的……

我们呢?因为研究性,所以能用教材尽量用。但不能受它的约束。特别是,应以作家作品为主,以大纲为依据,该补的要补,无聊和没意思的少讲。否则教学效果会很不好,一本书一年也讲不完。

2、重在读作品

对文学史和老师的讲课,了解概貌,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水平。

文学史和老师的教课,都不是金科玉律。

不必拘泥。赞成呢?记住理解,就是功力。不赞成,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就是创新。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文艺思潮与运动(一)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一、近代文学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对文学现代化的推

进和影响。

教材p3讲、近代文学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对文学现代化的推进和影响。谈的比较简单。

朱史:近代文学改良(1898——五四),起点在19、20世纪之交,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一)外部原因

促进近代文学繁荣和现代化的外部原因:

1、甲午后,民族危急。《天演论》物竟天择、亡国灭种。危急感。

2、知不足:(器物、制度、文化)寻求变革。

3、当时的社会状况

⑴政治统治薄弱,言论自由

⑵报刊出版业发展

⑶废科举有了一批撰稿人

这些都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变更,或者说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方便,是文学发展现代化的基础。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按:从内部讲)

1、包括“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的改良。

首功归诸(梁启超)

郭沫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梁启超提出的”他还和一批有识之士提倡言文合一,为白话文运动打下基础。

(1)梁启超等竭力推行新文体,同时对封建正统文学(桐城派古文)进行改革的呼声。

讲:代表作《少年中国小说》等

新文体文白之间,平易畅达……,时杂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2)在《小说与群治的关系》等文中,大力夸大小说的地位,提高了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30年45)讲:传统、正统文学是诗文,小说=通俗文学,不登大雅之堂。(30年45)

按:夸大小说的作用,但提高了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黄遵宪:“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宗白话废文言”。

此外,提倡诗界革命的还有谭嗣同、夏曾佑等,

这些观念要求对拟古派诗进行改革(严加炎),它们对以后民初新诗运动很有影响(教材6)

按: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初步改变了当时的文学观念

2、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早期话剧的萌芽

(1)、1905陈独秀“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

(2)、1905柳亚子创办了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3)、1906春柳社,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陆镜若等最早的话剧团体,演外国名著。

以后又有春阳社(1908)、进化团(1910)等演创作剧,他们演出的话剧,当时叫文明戏又叫幕表戏。多时事剧。

(三)、文言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1)、洋务运动以后,有人开始试制拼音文学,最后导致注音字母的诞生,这对白话文有影响。

(2)、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倡“文言合一”,梁的

“新文体”实际上已是浅近的文言文,接近白话。

(3)、当时还有170多种白话报纸(夸张),

总的来说,改良比起五四文学革命,有影响,但力度不够,“提倡白话,不反对文言,提倡书报可采用白话,可仍然维系文言的高雅”,也未引起广泛的讨论和较大的声势。

(四)文学创作的实绩

1、晚清

(1)、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反清为主要特色。

(2)、戏剧、新文明戏、幕表戏。

(3)、散文

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的散文《新民说》。

章太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散文,《革命军.序》《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

(4)、小说成就大,晚清有1500余种。鲁迅把它们分为拟古、讽刺、人情、侠义、谴责五类。成就最高的是被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的四部(《官场现形

记》)(《二十年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5)翻译成就也很高

翻译主要小说,以林译小说成就最大,影响最大,无以伦比180种,1200万字。

2、民初:

民初前后,一般被认为文学的堕落。

(1)表戏式的新文明戏失去战斗色彩,小市民庸俗调低级趣味。

(2)谴责小说沦为黑幕小说,专门诋毁私敌的谤书。

(3)、民国初年出现主写“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派和《礼拜六》《小说世界》杂志,

一开始有一些有有进步倾向,社会意义,我想最有代表性的《啼笑因缘》,以后渐渐远离现实,谴责——黑幕,爱情——言情——色情,社会——狭邪“1915年左右,已经嗅不出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新民意味了”。“其什九则诲淫诲盗而已。或则尖酸刻薄毫无取义之游戏文也,”

这就没大意思了,引起了五四文学革命先驱们的

不满。并导致“五四新文化”和“文学革命”的发生。

二、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1917——192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进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它的兴起,既是清末民初20年来中国文学现代化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而它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简介: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去(82年新启蒙时期)被认为是五四时期(1915——1921)中国思想界先进知识分子,(精英知识分子),受外国新思想影响,所进行的一场四反、四提(专制、民主,迷信、科学,旧道德、新道德,旧文学、新文学)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文化运动。

教材p4:“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三十年),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翼),它是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

新文化运动又以“五四运动”紧密相关,互相影响。新文化运动影响了“五四”政治运动”,而“五四”运动又反过来壮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声威。

新文化运动以1918年为界又可分前后两期,前期

主要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启蒙,反封建主义。后期受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影响,又传播马列主义,并形成了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讲:标志);共同向封建文化发动进攻。声势更壮大,而且性质也有所转变。

其左翼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中坚,导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影响到了下一个十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看教材,注意几个新文化运动的要点。

1、背景:

内忧外患,挨打手气,已到否极泰来时,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后的现状又不满,复辟帝制,尊孔读经,

受西方新思潮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历史反思的基础上,深感思想启蒙的迫切需要(陈、李、胡、钱、刘、吴、沈、高、周氏兄弟),他们就在新民救国热望下,开始启蒙。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年,()的创刊标志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内容:

两面旗帜()()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三十年p5:主题“批孔,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批孔。第二次在文革。

内容:批判的眼光围绕许多社会问题展开。劳工、妇女、教育、文学、乃至贞操。

按:我们现在看,语言别扭,陈词褴调。当时让人耳目一新。

三十年p5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启蒙上所做的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思潮: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事实上,思想启蒙正是在外国思潮影响下的思想启蒙。

按;那是一个思想空前自由和解放的时代。请大家自己看材料。

4、后期的发展和变化

1918年以后,这个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声势更加浩大而且逐渐转换自身的思想性质,其左翼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并演化成下一个十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5、影响和意义,教材没说。

过去毛泽东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高度的评价,“这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讲:文化新军,它不仅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作为五四运动有力的一翼,标志了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因此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从文学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响到下一段的无产阶级文学。

进入90年代以后,新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复古主义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质疑。

质疑“五四”新文学运动,造成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一次断裂,质疑白话文的表现功能不如文言文强,反对文言文等于砸烂了自己的母语,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和后患。”(郑敏《世纪末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241)。

除了郑敏,新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复古主义者更多出在台湾、东南亚。

怎么看?你们自己思考?

评:对外国文化径直急取,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为主的态度,有其过激和片面的偏颇。但矫枉过正,也是必须的,总的说准确的。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实绩的一个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二)、文学革命

前言:文学革命的背景

蔡元培

陈独秀、胡适

1、主要内容;

*简述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是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讲:

2、兴起与发展——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

前言p19: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917-1919‘初期——准备阶段,按:实际含发难

和建设两个阶段

五四-1926 活跃期——按:深化阶段,大部分作品出现,并站稳了脚跟。

1926-1927 转折期——沉寂期

按:我的观点稍有不同。不同意1919

(1)、兴起:1917——1918年,又叫发难期。

*文学革命的大旗如举起?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⑴1917.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首举义旗。讲“八事”,

讲:看书6页“八事”

标志了文学革命历程的起点。

⑵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声援胡适。

讲:看书6页“三大主义”

⑶刘、钱、的响应,“双簧信”,逐渐兴起文学革命的潮流(旧纲)

30年p7 :傅斯年言文合一制定国语。社会反响不大。所以“双簧信”。讲:茅盾回忆。

2、发展:1918——1920年,又叫盟芽期。

前言:有关背景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入北京。编辑部扩大,轮流值周。标志了新文学统一战线建立和阵地的扩大。

*盟芽期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学观念的变革。

前期侧重于打倒旧文学,后期侧重于建设新文学。如何建设新文学上,文学的观念有了新的发展,逐渐由注重形式转向内容。

①胡适1918《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宗旨:“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

国语,我理解为全民族统一的语言(白话普通话),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算真正的国语。

死文学不能产出活文学

两千年凡好作品,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陶诗,李后主词,杜甫《石壕吏》《兵车行》《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凡有生命的文学,皆白话作的。

难懂的死文字,如:宋濂的《王冕传》和《儒林

外史》的王冕传一比就知道,死文学和活文学的区别了。

他要通过文学,造一种标准的国语,再用标准的国语造文学。

他列举欧洲,论文学对国语的重要意义。

五百多年以前,欧洲各国用拉丁语著书、通信,但丁主张用意大利话来代拉丁文,他说拉丁文是死文字,不美,本国俗话优美,所以他自己的杰作都用本国俗话,其它诸人也用那本国俗语(白话)创作不到100年,意大利国语成立了。

英语,500年前还是伦敦一带的方言(中部土话)14世纪末,有几个作家,用这“中部土话”搞创作,到15世纪,这“中部土话”的国语标准就确定了。16、17世纪莎士比亚时代的大家们都用这样的国语创作,它不但成了英国的标准语,几乎成了风行全球的标准语、世界语了。

他断定“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是白话,这就是中国的标准语,而造中国将来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的人。

按:注意胡适当时说话的背景,尚未文言合一,白话也尚未成为正宗,他的预言是对的,但他论了半天,仅仅是谈语言形式的建设,仍是《文学改良刍议》

的说法,只不过把破说成了立。

②周作人,1918《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人的文学》:新文学必须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他要求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可以因此明白人生实在的情状。

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可与非人的生活比较找出差异与改善的方法。

按:“暴露黑暗,促进社会改革。”

《平民文学》被认为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恰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说:“平民文学应着重与贵族文学相反的地方就是普遍与真挚,他说;应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我们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以(普通的白话语体)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因为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是世上不常见的人,普通的男女是大多数……所以其事也更普遍、更切已……

关于“真挚”,他进一步指出"既是文学作品,自然应有艺术的美,只须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这便

是人生艺术派的主张,与美为主的纯艺术派,所以有别。(党文17)

周作人的文章被认为是最早,在新文学创作的内容上,提出了具体的主张。按:他的主张与后来的文研会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从周开始新文学也就由注重形式转入注重内容,所以在当时影响很大。

③李大钊1919《什么是新文学》

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要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为土壤根基。”他还反对科举的旧毒和商贾的新毒。

李大钊此时已接触马义。他的论述表明了无产阶级思想进入了新文学领域。(党文18)

其它

鲁迅:灌输正当的文艺,当以改良思想为第一事。

沈雁冰:提出相对完整的为人生的文学观。

郭沫若:提出注重内在情感,自然流露的自我表现说。

一年里,新文学的理论有了长足的进展。此外对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

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 作者:袁伟时 〖目录〗 辛亥革命后的错误纲领 把小团体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 错误的“护法”道路 孙文的错误选择 正视政治文化中的浊流 辛亥革命后的错误纲领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帝国260多年的统治。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的中国同盟会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时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策略,成了考验同盟会领袖们的重大课题。 有的史家至今仍在指责他们“软弱”,把政权轻易地让给了袁世凯。这有失公允。政治家必须审时度势。南北议和,让权于袁世凯,是基于以下形势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首先,军事力量对比十分不利于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控制着训练有素的北洋六镇7万多精兵,再加上仍然忠于清帝国的禁卫军和其他新军,总兵力达14万多人(新军总数为2 4万1千人)。而南京临时政府方面,号称革命的各色民军很多,绝大部分是会党乃至绿林队伍改编而成;虽然人数上远多于北方,武器装备、训练、指挥和纪律等都远逊于对方。用当时任总统府秘书长、协助孙中山综理全局的胡汉民的话来说是:“南京军队隶编于陆军部

者,号称十七师,然惟粤、浙两军有战斗力。粤军不满万人……浙军将军,则素反对克强(时任陆军部长兼参谋总长的黄兴——引者),不受命令……其他各部,乃俱不啻乌合,不能应敌。”[1] 其次,经济力量对比悬殊,南京临时政府已到了难于支撑的边缘。双方在财政上都困难重重,但袁氏出任清帝国内阁总理后毕竟仍牢牢控制着东北和华北大部,中央财政的基础仍在,原有的征税系统没有打乱,军费比较充足。于是,除了维持正常运作外,袁氏竟有余力一再出手,拿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两白银收买清帝国的王公大臣和革命党人。与此同时,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文,却为维持临时政府所必需的经费在国内外频频伸手求援。他在私下谈话中坦率地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则军队恐将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将面临瓦解之命运……之所以断然实行汉冶萍日中合办,以取得五百万元资金者为此;此次又苦心焦虑,欲以招商局为担保,筹措一千万元借款者,亦为此。然而,虽经种种筹划,而时光荏苒,交涉迄无结果……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结和议,以防天下大乱。”[2]当时各省虽然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但起义军、民团等急剧增加,支出浩繁,自顾不暇,不但无力支持中央政府,反而要求拨款。再加上关税收入被列强在“中立”的名义下冻结,临时政府在经济上显然已走进了死胡同。 另一重要原因是人心思定。“排满”是触发辛亥革命的重要因素。“驱除鞑虏”成了同盟会政纲的头一条。占国民绝大多数的汉人,既对清廷腐败不满,更恨它是“异族”统治。1912 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发《逊位诏》,在许多人心目中,“异族”统治已经结束,其他便无关紧要了。用胡汉民的话来说是:“同盟会未尝深植其基础于民众,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故当时民众心理,俱祝福于和议。逆之而行,乃至不易。”[3]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和谈与让权于袁世凯都算不上是什么了不得的错误。问题倒在于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古老国家宣布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以后,一个政治组织及其领袖究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这一方面的任何重大决定对历史的发展都有难于磨灭的影响。孙文曾一再责备人们不听他的话而招致民国初年的大失败。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同盟会本来是个松散的革命联盟,有多个派系。辛亥革命后,它迅速分化。以留在同盟会旗下活动的政治领袖来说,有两个主要趋向。 以孙文为代表的一部分人选择了直接推动经济建设(主要是铁路建设)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交卸了总统职务后,他反复宣扬的主张有这么几个要点: 1,“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4]这是他的总的指导思想。 2,“外人素爱和平,断不敢侵略我边圉,奴隶我人民。”[5]这是他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基本观点。 3,“鄙人拟于十年之内,修筑全国铁路二十万里。”“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和粤方言(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①没有复辅音。音节内辅音不连用 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复元音比例高 ③音节整齐简洁。多数音节一个辅音在前,一个单元音或复元音在后 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③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③词类和语法成分关系复杂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强: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色: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音色的变化在语音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 2.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嗓子)以及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二、语音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等;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三、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部位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四、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

词汇学1

总,再加上个例子就可以拿满分了。区分两个词的区别,主要还是指明其各自的定义。 第一章 1. Word —— A word is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a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 2. There is no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as the symbol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is arbitrary and conventional. E.g. ―woman‖ means ’Frau’ in German,’Femme’ in French and ’Funv ’in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the same sound /rait/ can mean right,rite and write,though denoting different things,yet have the same sound.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und and form result from 4 major factors. (At least 80%of the English words fit consistent spelling patterns) a). the internal reason is English alphabet does not have a separate letter to represent each sound in the language. b). Pronunciation has changed more rapidly than spelling c). Influence of the work of scribes/printing freezes the spelling of words in 1500 d). Borrowing of foreign language 4. Vocabulary —— Vocabulary is most commonly used to refer to the sum total of all the words of a language. It can also refer to all the words of a given dialect,a given book,a given subject and all the words possessed by an individual person as well as all the words current in a particular period of time in history. The general estimate of the present day English vocabulary is over 1 million words. 5.Classification of Words—by use frequency,by notion,by origin 1). Basic word stock – the foundation of the vocabulary. 1. all national character (most important)– natural phenomena most common things and phenomena of the human body and relations world around us nam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ction,size,domain,state numerals,pronouns,prep. ,conj. 2. stability – they donate the commonest thing necessary to life,they are like to remain unchanged. Only relative,some are undergoing some changes. But the change is slow. e.g. arrow,bow,chariot,knight – past electricity,machine,car,plane —— now 3. productivity – they are mostly root words or monosyllabic words,they can form new words with other roots and affixes. e.g. foot – football,footage,footpath,footer 4. polysemy – often possess more than one meaning. Become polysemous. e.g. take to move or carry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o remove 5. collocability – quite a number of set expressions,idiomatic usages,proverbial saying and others e.g. heart – a change of heart, a heart of gold Non-basic vocabulary —— 1. terminology – technical terms photoscanning,hepatitis,indigestion,penicillin,algebra,trigonometry,calculus 2. jargon – specialized vocabulary in certain professions. Bottom line,ballpark figures,bargaining chips,hold him back,hold him in,paranoid 3. slang —— substandard words often used in informal occasions dough and bread,grass and pot,beaver,smoky,bear,catch,holler,Roger,X-rays, Certain words are labeled slang because of their usage. 4. argot – words used by sub-cultured groups can-opener,dip,persuader cant,jargon ,argot are associated with,or most available to,specific groups of the population. 5. dialectal words – only by speakers of the dialect beauty,chook,cocky,station,auld,build,coo,hame,lough,bog 6. archaisms – words no longer in common use or restricted in use. In older poems,legal document and religious writing or speech. 7. neologism – newly created words with new meaning e.g. microelectronics,futurology,AIDS,internet,E-mail old meaning acquired new meaning e.g. mouse,monitor 2). Content word (notional word)– denote clear notions. Functional word (empty word,form word)– do not have notions of their own,expr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notions,words and sentences. a. Content words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are numerous. Functional words are in a small number.

第一章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第一节现代汉语

第一节.现代汉语 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 (一).语言 1.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 (二).汉语 1.起源:共同创造集体智慧 2.最早汉字:甲骨文 3.定义:汉民族的语言 5.发展演变: 语言的发展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语汇对社会各界的变化最为敏感,几乎处在经常的不断变化之中 语音的演变比较缓慢,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明显的察觉出来 基本语汇和语法的变化则最为缓慢,是语言中最稳固的部分 6.汉语的语言谱系分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藏语、彝(yi)语、苗语、壮语、傣语、侗(dòng)语、以及境外的泰语、缅甸语、

老挝语等同属汉藏语系 中国是使用汉藏语系语种最多,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汉藏语系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缅、苗瑶,壮侗(侗台)三个语族 (三).现代汉语 ※民族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 (一).概说 1.共同语 在春秋时期:雅言 在汉朝时期:通语 在明朝时期:官话 在民国时期:国语 在1955以后中国大陆:普通话 台湾:国语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 英美:官话 国外:中文 2.发展规律 越是社会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代,共同语的制约作用就越强,方言与共同语之间,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分歧就会较快的缩小,甚至自然的消失。 反之,方言就会离心发展,甚至成为新的独立语言 3.现代汉语共同语规范化 ①.1982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②1994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下达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文件,这是促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③200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开始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 1.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1).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 (2).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原因: A.北方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国都所在 自公元1153年金迁到中都燕京(北京)以来,上下800多年,北京始终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而为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最终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高度提供了特殊的社会背景。B.北方方言在汉语诸方言中地域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的分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占说汉语人数的三分之二;并且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高,从哈尔滨到昆明,南北相距达3000千米,两地人通话不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C.从晚唐五代以来直至明清,前后逾千年,许多重要的白话文作品都是用北方方言或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写成的。 这些作品流传到广大的非北方方言区,对非北方方言区的作家和作品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D.战争因素,南方多战争。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这门课程,对于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大家的对外汉语专业,我觉得它是一门拓展课。培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的教师,增强你们的文学素养,并加深对中国文学和国情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和分析的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一)什么叫中国现当代文学? 有时间概念。新文学概念 时间概念: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概念上讲是指1917一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从1949以后到现在的文学叫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是一门课。 30年前言:现在有“2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但一般说来,还不被整个学术界所认可。 新文学概念: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文学发展到五四时期,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变化。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和过去的文学不一样。主要有两点: 1、从内容上描写现实。或书写个人的情怀,而且特别关注社会、民生。

2、从语言上看白话文。这是新文学的性质。 这就叫新文学。由此也开启了一个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过去讲它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特点(与时代革命紧密结合)。左倾陈旧,现在的教材多数不这么提了。 (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不是一个晚上就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两点: 1、近代文学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逐渐推进的结果(包括外国影响)。 2、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 我们下面就讲这个问题。这里先停停。 (三)分期 分三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27-193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37-1949)过去叫: 这里,政治和社会的状况,决定了文学的分期。因为政治和社会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文学。政治和社会的状况不同,文学的状况也不同。

英语词汇学第一章

Chapter 1 1.1 What Is a Word 词的概念:A word can be defined as a meaningful group of letters. (一个词可以被定义为一组有意义的字母) 词包含以下几点: ①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一门语言中最小的形式 ② a sound unity.一个声音统一体 ③ a unit of meaning.一个意义单位 ④ a form that can function alone in a sentence.能在句子中起独立作用的一个形式 A word is a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a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词是一门语言中具有一定的声音,意义和句法功能的最小形式 Words can be simple and complex.词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1.2 Sound and Meaning 声音与意义之间的关系:This symbolic connection is almost always arbitrary,and there is no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and the actual thing and idea itsel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conventional. 这种象征性的联系几乎总是任意的,声音与实际的事物和观念本身没有逻辑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1.3 Sound and Form 读音与拼写不一致的原因:①The English alphabet was adopted from the Romans,which does not have a separate letter to represent each sound in the language. ②The pronunciation has changed more rapidly than spelling over the years. ③Some of the differences were created by the early scribes. ①英语字母表是从罗马人那里采用的,罗马人没有一个单独的字母来代表语言中的每个 声音。 ②这些年来,发音的变化比拼写的变化更快。 ③有些差异是由早期的抄写员造成的。

词汇学第一章汇总

English Lexicology 英语词汇学 Fall 2012 Irene Florente

How do we communicate? Making sounds Gestures Writing Words Anything else?

Write down 10 English words you like on a piece of paper Do you know where these words came from (what languages)? Can they be spelled differently? What part of speech are they? (Noun, verb, adverb, etc) Do these words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or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when used in idioms?

Where do words come from? How are they created? How do they change as history changes? How do they change as people speaking other languages invade or immigrate to their countries?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words? Is language alive? (these questions are just for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整理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在同年二月号《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3、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表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鲁迅(中国的民族魂)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6、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 7、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8、王统照的代表作:《沉思》、《微笑》,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9、庐隐的代表作: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中篇《海滨故人》。 10、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11、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代表作:《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 12、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第一本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3、郭沫若早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14、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四人合称“湖畔诗人”。 15、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16、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鲁迅把冯至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现代汉语[1]

01任务 一、简答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 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答: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如普通话的达标测试等;第三章为词汇,主要介绍了语素问题,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和词汇的运用;第四章为语法,介绍了词类,短语,句子和句子的分类、意义,还有常见的语病;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第六章是网络语言,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满分:5 得分:5 评价: 2.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我对第二章很感兴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常用语的读音不准确的现象,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又怎能教好学生的正确读音呢?尽管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也有很多读音我们需要再次去更正。再有,我还对第三章词汇和第四章的语法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学习中要经常用到的,也是我们语言的基础,平时生活中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都不清楚,连话都说不明白,又如何写文章,如何与人交流呢?所以我认为这两章是学习中重点的重点! 我对第六章网络语言不太感兴趣。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什么东西都依靠网络,这样会让人对电脑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懒,人懒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我只是希望对这章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满分:5 得分:5 评价: 二、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问答题) 1. 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满分:6 得分:5 评价: 2. 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答:基础方言就是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民族共同语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定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能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往往是全民族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比较大的,例如我国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就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它的使用人口最多,通行地域最广,也是比较重要的条件。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因其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在各个方言中最具有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北方方言在众多方言中的优势地位:第一,北方方言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很大。第二,北方话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

巫师加强版攻略-序言、第一章 低分版

低分 巫师: (狩魔猎人) 图文攻略(序章) 序章为教学章。谨记:在序章里,如果精神不集中,也会是死翘翘的。 第一步,选择难度——一旦开始游戏,难度不可更改。等你玩到一半发现怪怪太厉害,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哦。难度的区别就在于对手的强壮和生命力水平,相应地杀怪得到的经验值也有高低之分。难度越高,杀怪得到的经验值越少。游戏中,战斗是家常便饭,所以,难度越高,意味着游戏的时间越长。战斗时间更长,重新读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死又复生?鬼啊~~~)建议从中等难度开始。提示2:最高难度中,鼠标的信息显示不明显,徽章不会变化,要依靠手中的利剑发现敌情。 选择什么控制方法并不重要。游戏中可以任意转换,按F1,F2,F3就好了。我们认为F3(肩抗摄像视角)是最酷的,也是战斗中最有效的视角。提示3:我们提供的地图均标有数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地点,以蓝色标记表示(图x.y),x对应地图编号,y表示相应地图上的数字地点

图1 当强盗们攻破大门进入据点时(图 1.1),玩家即接管杰洛特。不要怕,即使你在旁边站着看热闹,你的朋友们也一定会胜利的。 提示4: 使用左Alt键来查看物品和人物名字。不想错过任何东西的话,在游戏选项中选择Always show item names(总是显示物品名称)

从附近的靶子上拿到生锈的剑,走进混战的人群。 提示5:游戏中按下空格键,游戏即暂停,可以使用命令如更换武器、改变状态或攻击目标再次激活游戏——按下空格键变更命令即可生效。 鼠标指向敌人时,形状变为剑形,敌人脚下出现红色的圆圈(敌人的健康状态显示),单击(一次)鼠标攻击,鼠标指针再次变为剑形(或带火焰的剑)后,再单击鼠标攻击。 提示7:只有把鼠标在敌人上方盘旋的时候,才能挥剑攻击。 提示8:注意,这可是非常关键的:忘记你以往玩游戏的时候,对着敌人狂按鼠标攻击的经历吧!如果鼠标按的过快,你攻击的频率就会被打断。随着游戏时间,你会习惯这种战斗系统的-虽然开始感觉怪怪的。 灭了所有的强盗后,耐下性子听对话,跟着其他的狩魔猎人往上跑。你不跟着,他们会在前方等你的(真是好战友啊)。

词汇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word : 1简单意义:a word is a minimal unit/form in/of a sentence 2.完整意义:a word is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 2.vocabulary定义四个要素:1.refer to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words in a language.2.it can stand for all the words us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3.refer to all the words of a given dialect, a given book, a given discipline and the words possessed by an individual person. 4个要素:language, time, space, person. 3.sound and form 1.关系:the symbolic connection is almost always arbitrary and conventional.2.more and more different 原因:1,the number of alphabet cannot describe the English sounds one by one.2, sounds develop faster than the written form.3.the scribes deliberately change the written form for being easily recognized. 4.the printing machine fixed the written form. 5.borrowed words make the gap wider. 4.motivation分类:1.onomatopec motivation.(Refers to the motivated aspect of motivation which means the words are created by imitation the natural sounds or noise. 2. morphological motivation(refers to the motivated aspect of motivation which means the words created by using existing language materials ,as roots, affixes, etc).3.semantic motivation(refers to the motivated aspect of motivation in which the new meanings are given to existing words by mental

现代汉语习题库(所有章节加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 为,以为的。 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5.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7.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和。 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9.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0.现代汉语规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 为,语法方面以为。 11.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2.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13.新时期的推普方针是。 14.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到要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各类机关,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不同方言区及国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的。 15. 按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梅县话属于______________方言,话属_______________方言。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某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它的口语发展的必然产物。()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的书面语。() 4.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5.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6.粤方言等于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