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兽医学-第六章诊法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31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
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
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
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
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技术防治畜禽疾病。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
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2学时)⑴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1部分】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第一章基础理论【01】中兽医学: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
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第一章基本检查方法与程序一名词解释:1.理学诊断法即基本检查法,就是兽医人员用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对病畜进行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和嗅诊等。
2.捏粉状也称面团状,特征是稍柔软,手指按压如同压于生面团上,留有指痕,手指挪开后指痕缓慢平复,多无热无痛,见于体表的水肿(浮肿)。
3.坚实感特征是有坚实致密感,硬度如肝,是组织间细胞浸润或结缔组织增生的结果,见于炎性肿胀。
4.冲击式触诊冲击式触诊是用并拢的手指或拳头抵住被检部位,作连续数次短而急促的冲击,常用于确定腹腔是否积液,若有液体,强力冲击时,可引起震动发出拍水音。
5.问诊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家畜所有者或饲养、管理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
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等。
6.清音清音也叫满音,是叩诊音的一种,其振动持续时间较长、音响强、清脆。
如叩打正常家畜肺区中部所发出的声音,表明肺组织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二.填充题:1、临床基本检查法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诊。
2、触诊的症状学也叫触感,主要有:捏粉状;波动感;坚实感;硬固感;捻发样等。
3. 三种常见的基本叩诊音为:浊音;清音;鼓音。
4. 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
5. 对就诊病畜一般应按:病畜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以及病历书写等顺序进行检查。
6. 举出三种牛的常规保定法:牛鼻钳保定;六柱栏保定法;牛头角根保定。
三问答题:1.试述视诊的一般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答:观察病畜时,不要先急于接近它。
可先站在动物的左侧前方2-3米的位置,观看其全貌。
然后绕病畜一周,从前向后、边走边看,有顺序地观察全身各部,到病畜后方时,稍停一下,观察尾部、会阴部、臀部,同时对照两侧胸腹部及臀部的状态和对称性;由右侧走到前方。
最后牵遛动物,观察运步情况。
如发现病畜某一部分或系统有异常现象,再侧重详细检查。
视诊时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刚到的病畜,让其休息后再检查。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2)简答题: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问答:举例说明中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2)简答题: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气血津液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哪些(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经络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病因病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疠;内伤;痰饮;瘀血;(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面;(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类病因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六章诊法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各种病色及其主证;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其主证;(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其主证;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意义;第八章防治法则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中兽医学Chinese Traditional Veterinary medicine绪论一、中兽医的基本概念中兽医学即传统兽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征的,由其理、法、方、药、针灸和病证防治技术等部分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中兽医学的特点(一)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指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而不是单纯从局部变化着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思想方法。
整体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家畜机体的整体性中兽医认为,家畜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主体,通过经络联接而成的有机整体。
家畜各项生理活动的完成,都必须在保持畜体的完整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一旦家畜机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家畜就会发生疾病。
2.畜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畜体与外界环境必须协调统一,家畜机体才能保持健康;而当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常与外界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二)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指运用中兽医的诊断方法,对家畜复杂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证候,并根据不同的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亦称为辨证施治。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前后两个步骤,即“辨证”和“施治”。
1.证:又称为证候,是家畜疾病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机体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在医学和兽医学上的应用,它是用以说明畜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指导临床用辨证及病证防治的理论根据。
第一节阴阳学说划分事物的阴阳,要注意条件和相对性,不能绝对化。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交感相错2.阴阳的对立制约(斗争)3.阴阳的互根互用(依存)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第二节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即能屈能伸的意思。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第一节问诊问诊(inquire)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动物主人或有关人员(畜生)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
以下为其重要性。
1.可收集其他诊断方法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诊治的过程,患病动物的既往史、生活史等,是兽医分析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问诊是获取诊断疾病线索的重要途径。
2. 对其他诊断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兽医在听取畜主的主诉后,利用知识与经验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重点的询问,在获得足够资料后,才进行下一步检查。
3. 利于兽医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问诊是兽医与畜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
通过问诊,兽医易于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于获得更多的临诊资料;同时,可减少医疗纠纷。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1.病例登记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
2.主诉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
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
3.现病史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包括:(1)发病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等。
(2)此次动物发病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
(3)动物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4)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
(5)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
(6)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植被、污染、土壤和饮水等周围环境及舍外大气候,尤其应注意水产动物的周围环境状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
5.既往史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在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以及家庭病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