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五上科学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实验报告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实验报告 (上)
一、研究问题:拉力的大小与小车的运动有关系吗?
二、我的推测:拉力的大小与小车的运动有关系。
三、要改变的条件:回形针的多少。
四、保持不变的条件:回形针的大小、小车、绳子、挂钩、小车运动的地面。
五、实验过程:
拉力大小与
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报告
一. 研究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系吗?
二. 我们的推测: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系(拉力大,小车运动就快;拉力小,小车运动就慢。
)
三. 要改变的条件:拉力的大小(垫圈的个数)
四. 保持相同的条件:在同一张桌子上做实验,垫圈的大小,绳子一样长,用同一辆小车,标明起点和终点。
五. 实验过程
1.标明起点与终点,小车每次都从起点开始运动到终点。
2.从挂第一个垫圈开始增加垫圈的数量。
3.用垫圈的数量表示拉力的大小,用手轻轻敲桌子让小车运动起来,这便于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力。
4.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秒表测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六.记录表
七.我的结论:垫圈的个数越多,小车运动就越快;垫圈的个数越少,小车运动就慢,甚至不运动。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57分) 1.下图是给小车施加( )力让它动起来。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 2.烟花能升天,是利用了( )。
A.弹力B.重力C.反冲力3.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测量物体的力 C.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5.在制作小赛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 )。
A.外形的美观 B.动力的选用 C.车轮的材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运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与绕橡皮筋的方向无关B.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很不容易停下来,所以可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C.用重力牵引小车,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B.滚珠轴承的作用是为了更能承受压力C.被压弯的木头也有弹力8.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美观 9.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B.美观漂亮C.行驶稳定 10.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 )克的力。
A.10B.100C.1000 1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 )。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导》
1、小车的运动
实验题目: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材料:计时器(手表、闹钟)、小车、尺子、垫圈(或用螺丝帽、曲别针)、细线
实验过程:
1.用1个垫圈(能拉动即可)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一定距离(一般50厘米)使用的时间。
2.增加垫圈数量(如:5个),测试小车走过同样距离使用的时间。
3.继续增加垫圈数量,测试小车走过同样距离使用的时间。
注意问题:1.尽可能使小车运动的距离长一些,便于计时。
2.每次增加垫圈数量要多,否则效果不明显。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实验原理:垫圈个数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库: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附评分标准)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实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2)能利用所给材料,组装出实验装置。
(3)根据实验装置,探究当拉力大小分别为1个勾码、2个勾码、3个勾码时,小车在相同距离前进的时间,并归纳结论。
供选器材
小车1辆,桌面,勾码3个,滑轮1个,秒表1个,笔,纸,细线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报告
姓名: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评分标准实验时间:18分钟分值:12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问题解答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1.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答:给小车施加一个拉力(垫圈个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小车才能够由静止变为运动。
当施加一个阻力(手挡住小车),阻碍它的运动,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
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答: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垫圈数越多,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2用气球驱动小车1.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答: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为小车运动提供了动力,喷气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喷气产生的推力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同,从而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2.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答:气球产生的反冲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我们可以将气球的气充得多一些(在气球承受限度内)或用大一些的气球,这样可以让小车行驶得更远一些。
也可以用粗一些的喷气管,但不能太粗。
还可以减轻小车的质量等。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2.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答: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运动提供了动力,拉伸得越长,产生的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答:橡皮筋缠绕圈数较多时,小车运动得比较远,这是因为橡皮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会发生改变,这个力叫弹力。
在一定的限度内,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对车轴产生的动力越大,所以行驶得越远。
4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答: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因为弹簧受力被拉伸而产生的。
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被拉伸得越长;受力越小,被拉伸得越短。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不是在“0”的位置。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2.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答:生活中的撑竿跳、海绵垫、健身球、跳板和蹦床等都运用了弹力。
一:名称: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二:目的: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三:器材:小车,秒表,尺子,垫圈,细线
四:步骤:1:检查
2:用大于50cm 的细线拴住小车,另一端系住一个垫圈 3:在桌子上测出离桌子边缘50cm 的距离并作标记。
将小车放在标记处,系垫圈的一端沿桌沿放下,垂直于桌面。
4:分别用1个、3个、5个垫圈测试小车走过50cm 的距离使用的时间,并记录
5:比较三次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器材。
五:现象:垫圈越多,小车通过同一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六:结论:同一小车,拉力越大,通过同一段距离时的速度就会越快。
拉力力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1个垫圈
3个垫圈
5个垫圈。
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下科学学案1.小车的运动主编人高辉学校【学习目标】1、晓得推和扎可以并使恒定的物体运动出来,推和扎都会产生力,升力和拉力都存有大小和方向。
2、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3、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自学轻、难点】探究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小车的运动。
【课前准备工作】1、玩具小车、木板、线绳、米尺、秒表、螺丝帽(大小一样)。
2、观察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过程】探究1.使恒定的小车动起来。
我的玩法:用手推或拉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我的辨认出:推和扎都会产生,和都会并使物体运动出来。
探究2.小车过桥。
我的玩法:。
我的发现:推力和拉力有和。
探究3.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我的悖论:。
我的方案:可以参考课本第3页的图。
第一步:用1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二步:用3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三步:用5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我的记录:螺丝帽的拉力第一次小车运动的时间(秒)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时间审查人班级彭向阳时间姓名等级小组1个螺丝帽3个螺丝帽5个螺丝帽我的辨认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越大,小车运动得就越快。
实验时,维持维持不变的条件就是、,须要发生改变的条件就是,这样的实验叫作。
【课堂合格】1、画龙点睛(1)推和拉都会产生,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2)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3)通过实验辨认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拉力越,大车运动得就越快。
(4)通过实验晓得: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发推或。
加一桶水时,可以深感良序的拉力,推小车时升力是往的,由此我辨认出升力和拉力都存有。
2、当好法官(1)不同的小车从同一座桥上往下滑,滑出去的距离是一样的。
()(2)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3)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而且方向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一场充满趣味与发现的探索》我呀,一直对那些个科学小实验特别着迷。
就像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发现会是什么。
今天呢,我就想和大家唠唠这个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
咱先得准备准备材料。
就好比要做饭得先买菜一样。
我找来了一辆小玩具车,那种特别普通的,你在街边小店里就能买到的。
还有不同重量的小砝码,这就像是给小车的“力量包”。
再有就是一根长长的绳子,这绳子可重要啦,它就像是连接小车和拉力世界的桥梁。
还有一块光滑的木板,这就是小车的“跑道”啦。
我和我的小伙伴小明就开始捣鼓这个实验了。
小明那家伙,眼睛里透着好奇,就像一只发现了新骨头的小狗,兴奋得不行。
我把木板一端稍微垫高一点,这样小车就像是在一个小斜坡上,准备好冲刺了。
我先把一个小砝码系在绳子上,绳子的另一头呢就拴在小车上。
这时候的拉力啊,就像是一个小小孩在拉着小车,力气不大。
我轻轻一放手,小车就慢悠悠地开始动了。
那速度啊,就像一个散步的老爷爷,不紧不慢的。
小明在旁边喊着:“哎呀,这也太慢了吧,像蜗牛爬一样!”我就笑着说:“别急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然后呢,我又加了一个砝码。
这时候拉力就变大了些,就好比原来是一个小孩拉,现在变成两个小孩一起拉了。
再放手的时候,小车明显比之前快了不少。
就像一个快走的人,有了更多的动力。
小明眼睛都瞪大了,说:“哇塞,快了好多啊!这是不是就说明拉力越大,小车跑得越快呢?”我晃了晃脑袋,说:“可不能这么早下结论呢,咱们还得多试几次。
”接下来,我又加了好几个砝码。
这拉力可就变得相当大了,就像一群大力士在拉着小车。
这时候一放手,小车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嗖地一下就冲出去了。
那速度快得呀,我们的眼睛都差点跟不上。
小明激动得跳了起来,喊道:“太棒了!这肯定是拉力大的作用。
”可是呢,我就琢磨啊,这中间会不会有其他的因素在捣乱呢?比如说木板的摩擦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解析【实验名称】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小车、钩码、滑轮、棉线、秒表
【实验步骤】
在棉线下端分别挂上1、2、3个钩码,用秒表记录小车前进到指定位置所用的时间,完成下表:
钩码数量(个)小车前进到指定位置用时(秒)
1
2
3
我们发现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注意事项】
1.小车的重量不能改变。
2.轻轻松手,让小车自然向前运动。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第1课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或其他细线)实验过程: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2、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3、用5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实验结果(略)注意事项:1、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垫圈的数量)。
2、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实验都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或玻璃板)等实验步骤:1、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木板、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用弹簧称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有多大。
2、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注意事项:1、让木块匀速地运动时,读出弹簧称上的拉力大小。
3、没有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时,也可用一块木板,然后在上面铺上毛巾代表表面粗糙的木板。
实验说明:1、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
2、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
因此,如果使用测力计,可以只让学生读出测力计上的刻度大小来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也可以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
知识链接:摩擦和摩擦力摩擦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第1课小车的运动)
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或其他细线)
实验过程:
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2、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3、用5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实验结果(略)
注意事项:
1、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垫圈的数量)。
2、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实验都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
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或玻璃板)等
实验步骤:
1、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木板、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用弹簧称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有多大。
2、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注意事项:
1、让木块匀速地运动时,读出弹簧称上的拉力大小。
3、没有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时,也可用一块木板,然后在上面铺上毛巾代表表面粗糙的木板。
实验说明:
1、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
2、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
因此,如果使用测力计,可以只让学生读出测力计上的刻度大小来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也可以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
知识链接:摩擦和摩擦力
摩擦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