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 格式:docx
- 大小:16.14 KB
- 文档页数:2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守林人的辛勤付出和女儿的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4. 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4.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美感,以及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分析法:以诗歌中的具体意象为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4.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5.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6. 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美感和主题思想。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中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与其他描写守林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9、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用具:1、放音机;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
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
(生读课题)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划出生字、词语进行自学。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妮菩咆哮枞抑曙2.检查学生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菩提陶醉咆哮沉浸枞果抑制曙光斑白四、出示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解决:什么是守林人,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体会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品质。
2、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1. 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2. 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第一章: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牛了解和掌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牛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有过送礼物给别人的经历,礼物背后有什么寓意。
2. 简介故事背景:介绍守林人的工作及女儿的情况。
3.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 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及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词汇的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词。
2. 教师讲解生词,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词汇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生词造句。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生词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章:语法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使用的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2. 语法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使用的语法知识。
2. 教师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语法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表达。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语法知识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理解题目。
2.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与应用。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技巧。
3.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完成类似的阅读理解题目,家长签字确认。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_《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学设计》摘要:教材人素养承语言教学力图从两性整合、三维统角发展学生语言素养,教学难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语句以及描写音乐句子感受这位音乐崇高人格和爱情怀,感悟表达积累背诵课写达格妮回忆儿往事采取是怎样叙述方法?学生介绍插叙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有插叙手法设计理念课设计遵循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理念从课题切入品讨论什么要送给守林人女儿送什么给守林人女儿这两统领全问题从而让学生多元对话获得超越我、超越情感体验教材人素养承语言教学力图从两性整合、三维统角发展学生语言素养教学目标掌握课生能正确写并运用系语境理词语系上下理含义深刻句子体会音乐师人格魅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背诵喜欢段落学习插叙写作手法教学难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语句以及描写音乐句子感受这位音乐崇高人格和爱情怀教学准备生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教学程、创设情境谈话引入金色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记忆童年代每次生日也定让学们记忆犹新每次生日陪伴你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幸福光吗?当我们沉浸幸福光我们定要想到是父母爱、长辈爱、亲人爱、朋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分享另姑娘幸福(生课题)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女儿?什么要献给她)二、初课了学生用己喜欢方式课画出生、词课生、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己努力学会课生把课正确、流利(生学生、词)3检学生认生情况初课提出疑问5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容并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人名了他们不身份初步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女儿等疑问三、品课疑感悟()5~8段理葛利格什么给守林人女儿送礼物?初步讨论葛利格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女儿呢?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姑娘生日礼物呢?3品课5~8段想象姑娘讲述艰难而又快乐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屋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感受细细品5段进步感受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美品质引导学生再次讨论什么这位著名音乐会送她份生日礼物?5到写葛利格言、行语句细细品交流体会感受葛利格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情怀(二)3~段和9~段理葛利格送了怎样礼物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礼物是什么?女孩从乐曲听到了什么?从出句子、议、品感受这支美妙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写照是音乐师用心写出精品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情绪变化词句有哪些?细细品段女孩追问三句子品课段让学生交流从感受到什么?姑娘什么会次次追问、什么会泪流满面?姑娘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她谱曲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珍藏着他们真挚友情还从什么地方看出音乐真挚情怀?(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姑娘就会听到)进步理奇妙方式5播放乐曲优美乐曲声再姑娘听到情景看到物象6什么说这首乐曲是件珍贵礼物?深化学生感受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课写达格妮回忆儿往事采取是怎样叙述方法?学生介绍插叙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有插叙手法3背诵己喜爱段落附板设计。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pú tí páo xiào shǔ guāng yì zhì jié lì zōng guǒ()()()()()()二、组词、曙()咆()抑()幕()署()抛()亦()墓()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好似(shìsì)困窘(jiǒnɡjǔn)迸出(bènɡbìnɡ)应声(yìnɡyīnɡ)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粗糙(zào cāo) 勉强(qiánɡqiǎnɡ)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手疾眼快()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2、浑黄一体()①浑浊②糊涂,不明事理③天然的④全,满3、随心所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副词)将要4、负荆请罪()①背②担负③背弃,辜负④亏欠、拖欠五、小练笔:如果你是文中的达格妮面对音乐家准备的“奇妙的方式”你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把你想说想做的写下来吧!基础知识达标:一、菩提咆哮曙光抑制竭力枞果二、曙光咆哮压抑幕布署名抛物亦是坟墓三、好似(shìsì√)困窘(jiǒnɡ√jǔn)迸出(bènɡ√bìnɡ)应声(yìnɡ√yīnɡ)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粗糙(zào cāo√) 勉强(qiánɡqiǎnɡ√)四、1、④2、③3、②4、①课后能力提升:五、略。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案设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案设计教材简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这篇课文的内容离学生较远,全文的内容简短,但读懂它还是较难的。
因此,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围绕诚信为主题,重在体验上,全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一种师生共同走进达格妮内心的过程,就是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运用语言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诚信步步加深理解的过程教学目标:A类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中心,理清文章脉络。
B类3.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文中心灵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5.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C类 6.你想对爱德华说些什么?收集成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7.标出自然段,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谁干什么) 小组交流,选代表回答8.本文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好处? 插叙,恰当的运用插叙,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是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第四板块——细读课文,体会情感8.轻声读课文,画出感动你的地方,并仔细读一读。
边读边找,小组交流9.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美。
第五板块——延伸你想对爱德华说些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舞钢市第六小学蔡小丽。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欣赏积累短文的好词佳句,朗读感悟短文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懂得心理描写的烘托作用。
3.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2. 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激动与幸福。
三、教学课件:幻灯片四、教学过程(一)礼物揭题1. 交流生活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为什么觉得珍贵?2. 出示礼物盒设悬(二)初读感悟1. 自由读短文,划出喜欢的词语,把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
2. 摘录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3. 四人小组交流。
抽读交流。
4. 再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大音乐家用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5.找找写达格妮回忆往事的段落,说说大致意思。
短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找找写达格妮回忆的段落,并说说大致意思。
6、找出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打上“”7、出示葛利格简介:爱德华?葛利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三)研读升华第一:学习,朗读课文1—3节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板书:惊讶达格尼惊讶是因为什么?感情朗读(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也用一个次来说板书:惊异是因为感情朗读(3)(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第二:学习4—5节1、指名读4、5节。
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2、过渡: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期待着,在这期待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一理念,从课题切入,在品读文本中讨论为什么要送给守林人的女儿,送什么给守林人女儿这两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对话中获得超越自我、超越文本的情感体验。
教材的人文素养承载于语言文字中,教学中力图从两性整合、三维统一的角度去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
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
(生读课题)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4.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5.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读好:“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个人名,了解他们不同的身份。
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读5~8段:理解葛利格为什么给守林人的女儿送礼物?
1.初步讨论:葛利格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呢?
2.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小姑娘生日礼物的呢?
3.品读课文5~8段,想象小姑娘讲述的艰难而又快乐的生活。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时的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小屋的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细细品读第5段,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4.引导学生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位着名的音乐家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
5.找到写葛利格的言、行的语句,细细品读,交流读中的体会,感受葛利格的内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的情怀。
(二)读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样的礼物。
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从文本中找出句子,读、议、品,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后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细细品读第4段女孩追问的三个句子,品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从中感受到什么?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泪流满面?姑娘的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为她谱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音乐家真挚的情怀?(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时,小姑娘就会听到)进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乐曲,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再读小姑娘听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为什么说这首乐曲是件珍贵的礼物?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
2.为学生介绍插叙的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阅读有插叙手法的文章。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