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测定方法简介1器材:猪场内用:皮尺、直尺、游标卡尺、pH计、电子天平、手术刀、剪刀、镊子、自封袋、小塑料管、定量滤纸、硫酸透明纸、记号笔、塑料系带、透明胶带实验室用:三角瓶、玻璃珠、混合振荡器、移液枪、离心机、冰箱烘箱、pH计、多功能离子测定仪2试剂:猪场内用: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pH标准液实验室用:25%的偏磷酸溶液、氨氮试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缓冲液、DNS试剂一、胴体性状指标1、屠宰率:指胴(dong)体重(放血、脱毛后除去头、蹄、尾和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重量)占宰前空腹重的比率(空腹24小时),或占空体重(空体重=宰前体重—胃肠道和膀胱内容物重量)的比率(采用空体重无需停食)。
胴体重:肉猪经放血、退毛、开膛除去板油和肾脏以外的全部内脏,去头(沿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横褶切离寰、枕关节)。
去蹄(前肢断离腕掌关节,后肢在跗关节内侧断离第一间褶关节)和尾(紧贴肛门切断尾根)。
开片成左右对称的胴体(背线切面要整齐),左右两片胴体之和(包括板油和肾)即胴体重。
2、胴体直长: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颈椎前缘中点的长度3、胴体斜长:胴体在倒挂状态下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长度4、膘厚:第6和第7胸椎接合处用游标卡尺测定皮下脂肪层厚度。
或采用三点膘厚平均即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腰荐结合处三点膘厚平均。
(采用时须加说明) 5、皮厚:用游标卡尺测量6~7肋间的皮厚6、眼肌面积:指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面积。
先用硫酸纸描下横断面图形,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估测: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7、瘦肉率:将去掉的板油和肾脏的新鲜左胴体剖分为瘦肉、脂肪、骨、皮等四部分,肌肉间的零星脂肪随瘦肉不剔除,皮肌随脂肪也不另剔除。
作业损耗控制在2%以下,并计算百分比,瘦肉占这四种成分之和的比例即为瘦肉率。
胴体性状是衡量猪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科学开展猪胴体性状的测定,对于指导猪育种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测定用具及设备磅秤、台秤、天平、屠宰刀具、皮尺、游标卡尺、挂钩、求积仪、硫酸纸等。
2 测定前的处理猪胴体性状测定应在体重达95~105 kg时进行。
屠宰前,测定猪应空腹24 h,空腹期断食但应供给充足的饮水,并避免打斗和剧烈的应激。
采取心脏刺杀的方式进行屠宰,放血部位由猪咽喉正中偏右3~3.5 cm刺入心脏附近,割断前腔动脉或颈动脉,但不刺穿心脏,保证放血良好。
烫毛水温控制在62~65°C,烫毛时间5~7 min。
胴体开膛劈半应左右对称,背线切面整齐。
3 测定性状及测定方法3.1 宰前活重宰前空腹24 h用磅秤称取,单位为kg。
3.2 胴体重在猪放血、褪毛后,用磅秤城区去掉头、蹄、尾、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两边胴体的重量,单位为kg。
去头部位在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皱纹处,经枕寰关节垂直切下。
前肢的去蹄部位在腕掌关节,后蹄的去蹄部位在跗关节。
去尾部位在尾根紧贴肛门处。
3.3 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即: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3.4 胴体长分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单位为cm。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皮尺测量胴体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凹陷处的长度,即为胴体直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内缘的长度,即为胴体斜长。
3.5 背膘厚分平均背膘厚和6~7肋背膘厚两种,单位为mm。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后处(A点)、最后肋骨处(B点)和腰荐结合处(C点)三点的皮下脂肪厚度,求出三点背膘厚度的平均值,即为平均背膘厚。
用游标卡尺测量第6~7肋间(第6~7胸椎相接处)的皮下脂肪厚度,即为6~7肋间背膘厚。
3.6 皮厚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第6~7肋处的皮肤厚度,单位为mm。
3.7 胴体分割用左边胴体除去板油、肾脏以及腰大肌后,将其分为前、中、后三躯。
种猪性能测定方案1 测定猪群根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技术规范》,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测定猪群规定如下:――育种群的所有繁殖公猪、繁殖母猪自身都需经过达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的测定。
――育种群的每头公猪至少需配10头育种群的初产母猪。
每头初产母猪所生仔猪可在出生、断奶、达100kg体重及初产后分别进行选种。
其中,出生、断奶两个阶段的选种主要采用家系(窝)内选择方法,即淘汰同窝内生长发育慢、体型差或有遗传缺陷的仔猪,但是每窝仔猪要求确保有1公、2母进行100kg 体重日龄和背膘厚的测定;达100kg体重和初产后的选择采用指数选择,优秀个体进入育种群。
每窝选留公猪3头、所有的母猪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定期选择其中1头阉割公猪和1头母猪于体重100kg时进行屠宰测定。
――育种群的母猪在产完第一胎后一律转入繁殖群,由育种群的优秀公猪通过人工授精代为配种。
繁殖群的母猪必须记录繁殖性能,其所生的仔猪也在出生、断奶、达100kg体重及初产后分别进行选种。
但是,出生、断奶两个阶段的选种主要采用家系选择方法,即根据亲本及半同胞资料估计各窝仔猪的EBV和指数,然后据以以窝作为淘汰单位。
被选留的窝可再进行一定程度的窝内选择,留下部分个体进行达100kg 体重日龄和背膘厚的测定;达100kg体重和初产后的选择采用指数选择,优秀个体进入育种群。
――育种群的更新要求新留种的个体必须优于所淘汰的个体。
育种群可适度开放,但所引进的种猪必须经过遗传评估优于本育种群的个体,或者较之本育种群的个体,具有新的优良特性。
2 个体编号2.1 编号系统所有新生仔猪必须编号。
个体编号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系统。
每个个体编号共由15位字母和数字构成(如图),具体原则如下:品种场号分场出生年度场内窝号窝内个体123456789101112131415图1 种猪个体编号系统――第一、二两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品种:DD表示杜洛克,LL表示长白,YY表示大白,HH表示汉普夏等,二元杂交母猪用父系+母系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长大杂交母猪用LY表示);――第三至六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场号(由农业部统一认定);――第七位用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分场号(先用1至9,然后用A至Z,无分场的种猪场用1);――第八、九两位用公元年份最后二位数字表示个体出生时的年度;――第10至13位用数字表示场内窝序号;――第14、15两位用数字表示窝内个体号。
养猪SWINE PRODUCTION2020第1期雷山黑毛香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测定梁庭敏,李成德,王家培(贵州省雷山县畜牧渔业管理办公室,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57199)中图分类号:S82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20)01-0041-03摘要为测定雷山黑毛香猪的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背最长肌的营养组成,随机选自主产区内5个合作社熟食饲养、体重相近的阉割肥育健康母猪5头,禁食24h 后进行现场屠宰测定,取其背最长肌120g 左右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雷山黑毛香猪在70~110kg 体重阶段下屠宰率为68.14%~73.81%,瘦肉率为41.43%~42.85%,背膘厚2.94~5.20cm 。
脂肪比例24.20%~29.55%,滴水损失在2.50%以下。
营养组分上,背最长肌中风味氨基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此外,重金属的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由此可见,雷山黑毛香猪具有较好的胴体性能和肉质特性。
关键词雷山黑毛香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营养组分收稿日期:2019-07-06收稿,2019-11-25修回基金项目:贵州香猪产业建设项目[黔财农(2013)101号]作者简介:梁庭敏(1964-),男,贵州雷山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E-mail:2572129564@雷山黑毛香猪(图1和图2),是在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中,通过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特殊的饲养管理方式,经过长期的选种、选育而逐渐形成,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以“体型矮小、耐粗饲、早熟易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醇香、汤清甜、无腥味”等独特优点而著称[1]。
为大力发展黑毛香猪产业,2013年,雷山县开始实施1000万元的《贵州黑毛香猪产业建设项目》,特别是2015年中共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黑毛香猪纳入《雷山县“6个1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方案》进行实施,围绕“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了畜牧产业结构,使黑毛香猪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18年存栏达到6.23万头,出栏7.65万头,分别比2013年增长31.1%和146.5%,饲养10头以上母猪的家庭农场达269户,比2013年增长256.5%。
实验八猪的屠宰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猪的一些主要经济性状,如屠宰率、瘦肉率等,是检验猪种选育,饲养效果的手段致意之一。
本次实习要求了解屠宰测定的整个过程。
掌握主要项目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待宰肉猪若干头,杆秤、皮尺、游标卡尺、硫酸纸、求积仪、钢直尺、各种屠宰用刀和钩,天平等。
三、实验项目及方法(一)屠宰测定的条件1、屠宰测定的猪应空腹24小时,次日早晨空腹称重,作为宰前活重。
空体重:宰前活重减去宰后胃肠道和膀胱的内容物重量。
(采用空体重无需停食)。
烫毛水温应控制在62—65℃,烫毛时间一般为5—7分钟。
2、烫毛前不宜吹气,以免组织变形;刮毛速度要快,以免冷后难以褪毛。
(二)胴体重肉猪经放血、退毛、开膛除去板油和肾脏以外的全部内脏,去头(沿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横褶切离寰、枕关节)。
去蹄(前肢断离腕掌关节,后肢在跗关节内侧断离第一间褶关节)和尾(紧贴肛门切断尾根)。
开片成左右对称的胴体(背线切面要整齐),左右两片胴体之和(包括板油和肾)即胴体重。
(三)屠宰率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或屠宰率=胴体重÷空体重×100胴体长:用钢卷尺测量吊挂右胴胴体斜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内缘的长度。
胴体直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凹陷处的长度。
(四)膘厚与皮厚:膘厚是指皮下脂肪的厚度。
一般在第6—7胸椎相接处用游标卡尺测定皮肤厚度及皮下脂肪厚度。
多点测膘以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的膘厚平均值为平均膘厚。
(采用时须加说明)(五)眼肌面积:在倒数第一和第二胸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
先用硫酸纸描下横断面图形,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估测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六)花板油比例:分别称量花油、板油的重量,并计算其各占胴体的比例。
花(板)油比例(%)=花(板)油重量÷胴体重×100(七)瘦肉率:将去掉的板油和肾脏的新鲜左胴体剖分为瘦肉、脂肪、骨、皮等四部分,肌肉间的另星脂肪随瘦肉不剔除,皮肌随脂肪也不另剔除。
202170养猪 SWINE PRODUCTION(1)五莲黑猪属华北型地方猪种。
其中心产区为五莲县,主要分布于鲁东低山丘陵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衔接地带及周边地区,包括日照市的五莲县,潍坊市的安丘市、诸城市及日照市的东港区北部、莒县北部部分区域。
五莲黑猪是在其特有的山区封闭情况下,由当地群众长期自然选择形成,俗称“苠猪”。
1975年3月,五莲县畜牧局对五莲黑猪进行普查,认为该猪种体质结构适于山区放牧和舍饲,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产仔较多、瘦肉率较高,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正式命名为五莲黑猪。
该品种为肉脂兼用型。
2013年9月统计,全产区存栏五莲黑猪6 0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800余头,公猪50余头,有11个血统。
其中,日照地方黑猪繁育有限公司存栏核心群五莲黑猪母猪128头,公猪39头;五莲县五莲黑猪保种场存栏核心群母猪110头,公猪6头。
近年来,已由日照市畜牧兽医局、五莲县畜牧兽医局专门负责组织和领导,对五莲黑猪开展多点区划保种工作[1]。
五 莲 黑 猪 胴 体 肉 质 性 状 及 肌 肉 氨 基 酸 和 脂 肪 酸 含 量 测 定郭建凤1,王海洲2,王彦平1,王继英1,王 诚1(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省日照市畜牧站,山东 日照 276800)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1-0070-03收稿日期:2020-11-03作者简介:郭建凤(1973-),女,山东莒县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摘 要 研究测定了五莲黑猪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
结果表明:五莲黑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和瘦肉率分别为77.18%、28.7 cm 2、28.5%、42.17%;肉色评分、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3.50、28.45%、3.75%;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21.41 g/100 g、17.20 g/100 g、8.37 g/100 g、80.36%、39.12%。
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测定方法简介1器材:猪场内用:皮尺、直尺、游标卡尺、pH计、电子天平、手术刀、剪刀、镊子、自封袋、小塑料管、定量滤纸、硫酸透明纸、记号笔、塑料系带、透明胶带实验室用:三角瓶、玻璃珠、混合振荡器、移液枪、离心机、冰箱烘箱、pH计、多功能离子测定仪2试剂:猪场内用: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pH标准液实验室用:25%的偏磷酸溶液、氨氮试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缓冲液、DNS试剂一、胴体性状指标1、屠宰率:指胴(dong)体重(放血、脱毛后除去头、蹄、尾和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重量)占宰前空腹重的比率(空腹24小时),或占空体重(空体重=宰前体重—胃肠道和膀胱内容物重量)的比率(采用空体重无需停食)。
胴体重:肉猪经放血、退毛、开膛除去板油和肾脏以外的全部内脏,去头(沿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横褶切离寰、枕关节)。
去蹄(前肢断离腕掌关节,后肢在跗关节内侧断离第一间褶关节)和尾(紧贴肛门切断尾根)。
开片成左右对称的胴体(背线切面要整齐),左右两片胴体之和(包括板油和肾)即胴体重。
2、胴体直长: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颈椎前缘中点的长度3、胴体斜长:胴体在倒挂状态下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长度4、膘厚:第6和第7胸椎接合处用游标卡尺测定皮下脂肪层厚度。
或采用三点膘厚平均即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腰荐结合处三点膘厚平均。
(采用时须加说明) 5、皮厚:用游标卡尺测量6~7肋间的皮厚6、眼肌面积:指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面积。
先用硫酸纸描下横断面图形,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估测: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7、瘦肉率:将去掉的板油和肾脏的新鲜左胴体剖分为瘦肉、脂肪、骨、皮等四部分,肌肉间的零星脂肪随瘦肉不剔除,皮肌随脂肪也不另剔除。
作业损耗控制在2%以下,并计算百分比,瘦肉占这四种成分之和的比例即为瘦肉率。
猪的胴体性状
1.胴体重(carcass weight)
2.屠宰率
3.胴体长
4.背膘厚
5.眼肌面积(loin muscle area)
6.腿臀比例
7.瘦肉率(carcass lean percentage)
胴体重Carcass measurement
宰前重:被测猪只体重达100kg后,停食24h的空腹体重称为宰前重。
停食但不停水
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
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屠宰前体重的百分率。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重)×100%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
背膘厚(backfat thickness):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国外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离背中线6—8cm处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间的背膘厚称为边膘厚
眼肌面积:胴体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眼肌面积(cm2)=眼肌宽度(cm)×眼肌厚度(cm)×0.7
在采用胴体探测仪测定背膘厚的同时测定眼肌厚度以估测胴体瘦肉率
腿臀比例:沿腰椎与荐椎结合处的垂直线切下的腿臀重占胴体重的比例;腿臀比例=(腿臀重÷胴体重)×100%
胴体瘦肉率和脂肪率:左半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胳、皮肤、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和脂肪量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率,公式如下:
胴体瘦肉率(%)= 瘦肉重×100%/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
胴体脂肪率(%)= 脂肪重×100%/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猪的胴体性状对于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猪胴体性状对于猪肉生产和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方法。
一、胴体重量测定猪胴体重量是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称直接测定猪的胴体重量。
在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放在汽车称上,记录下称重数值,并减去称台的重量,从而得出猪的净重。
二、胴体长度测定猪的胴体长度可以通过使用测量尺或测量线等工具进行。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猪胴体摆放平放在水平表面上,然后在猪头部的最前端处压紧测量线或测量尺,然后沿着背脊线一直拉直到胴体末端。
最后读取测量工具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到胴体的长度。
三、胴体深度测定猪的胴体深度可以使用背腰厚度仪进行。
首先将猪胴体放在理想位置上,然后用背腰厚度仪在猪背部正中央测量胴体深度。
具体操作时,将厚度计的尖端放在背脊线上,然后计量仪附件的位移杆会显示出胴体深度的数值。
四、肩胛背脂厚测量猪的肩胛背脂厚度可以使用背脂厚度仪。
具体操作时,将背脂厚度仪的尖端放置在肩胛骨上,然后用手握住仪器的手柄,将其垂直放置在背肌线上。
最后,记录读数并计算背脂厚度。
五、胴体肌肉含量测定猪的胴体肌肉含量可以通过切割和称重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胴体沿着脊柱从头到尾切割成两半。
然后,在每个切割的部分上使用刀片或切肉机将肉质部分切割下来。
最后,将切割后的肉质部分称重,并记录下数值。
通过将两个部分的重量相加,就可以得到胴体的肌肉含量。
六、胴体瘦肉率胴体瘦肉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胴体瘦肉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胴体分割为肉质部分和非肉质部分(骨头、内脏和脂肪等),然后将肉质部分的重量除以整个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
最后得出的百分比就是瘦肉率。
七、胴体脂肪率胴体脂肪率是指胴体中脂肪的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使用称重的方法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秤重,然后将脂肪的重量除以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
定远猪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及分析吴义景1,张盼2,傅延如3,苏世广1,田广友4,张浩2,李庆岗1(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中国农业大学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动物遗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100193;3.定远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滁州233200;4.定远县安康农牧有限公司,安徽滁州233240)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19)05-0078-03摘要通过测定定远猪屠宰胴体性状及肉品质,以期为定远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选择10月龄定远猪12头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与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定远猪平均体重达89.69kg ,背膘厚3.74cm ,屠宰率达76.29%,瘦肉率为48.47%,腿臀比为29.12%,肉色评分为3.33,大理石纹评分3.29,眼肌面积为26.09cm 2,失水率为20.94%,肌内脂肪含量为4.87%,拿破率为74.36%。
宰后45min pH 为6.16,24h 时降为5.56。
定远猪屠体平均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大。
综上表明,定远猪屠宰率较高,肉质好,但肌内脂肪含量及背膘厚变异系数较高,可在后期保种过程中适当进行选育,提高定远猪的一致性。
关键词定远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变异系数Measurement of Carcass Quality Traits in Ding Yuan Black PigWU Yijing 1,ZHANG Pan 2,FU Yanru 3,SU Shiguang 1,TIAN Guangyou 4,ZHANG Hao 2,LI Qinggang 1(1.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Animal Breedi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Genetic Engineer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idian 100193,China;3.Bureau of Dingyua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Chuzhou 233200,China;4.Dingyuan Ank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td.,Chuzhou 233240,China)Abstract By determining the carcass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of Ding Yuan black pig,the theoretical basics for the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ing Yuan pig genetics resources was provided.In this experiment,12pigs of 10-month-old Ding Yuan pig were selected for slaughter,carcass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were measured,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of Ding Yuan black pig was 89.69kg,lean met percentage was 48.47%,the back thickness were 3.74cm,the slaughter rate was 76.29%,the leg-to-hip ratio was 29.12%,the meat color score was 3.33,the marbling score was 3.29,the eye muscle area was 26.09cm 2,and the water loss rate was 20.94%,the 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 was 4.87%,and the napole yield was 74.36%.The mean pH value was 6.16at 45min after slaughter and 5.56at 24h.The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thickness of backfat,thickness of skin,eye muscle area and 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 were big.In summary,Ding Yuan pigs have a higher slaughter rate and good meat quality,but the pro 原portion of fat in the body components is too high,which can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lean meat rate in the later breeding.Key words Ding Yuan pig;carcass trait;meat quality;coefficient of variation收稿日期:2019-08-25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7030701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DA03B02)作者简介:吴义景(1967-),女,安徽萧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猪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909645376@ 通讯作者:李庆岗,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Lqg3375@2019养猪SWINE PRODUCTION (5)78养猪SWINE PRODUCTION 2019第5期安徽省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畜禽种质资源丰富。
胴体性状是衡量猪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科学开展猪胴体性状的测定,对于指导猪育种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测定用具及设备
磅秤、台秤、天平、屠宰刀具、皮尺、游标卡尺、挂钩、求积仪、硫酸纸等。
2 测定前的处理
猪胴体性状测定应在体重达95~105 kg时进行。
屠宰前,测定猪应空腹24 h,空腹期断食但应供给充足的饮水,并避免打斗和剧烈的应激。
采取心脏刺杀的方式进行屠宰,放血部位由猪咽喉正中偏右3~3.5 cm刺入心脏附近,割断前腔动脉或颈动脉,但不刺穿心脏,保证放血良好。
烫毛水温控制在62~65°C,烫毛时间5~7 min。
胴体开膛劈半应左右对称,背线切面整齐。
3 测定性状及测定方法
3.1 宰前活重
宰前空腹24 h用磅秤称取,单位为kg。
3.2 胴体重
在猪放血、褪毛后,用磅秤城区去掉头、蹄、尾、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两边胴体的重量,单位为kg。
去头部位在耳根后缘及下颌第一条自然皱纹处,经枕寰关节垂直切下。
前肢的去蹄部位在腕掌关节,后蹄的去蹄部位在跗关节。
去尾部位在尾根紧贴肛门处。
3.3 屠宰率
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即: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3.4 胴体长
分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单位为cm。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皮尺测量胴体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凹陷处的长度,即为胴体直长;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内缘的长度,即为胴体斜长。
3.5 背膘厚
分平均背膘厚和6~7肋背膘厚两种,单位为mm。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后处(A点)、最后肋骨处(B点)和腰荐结合处(C点)三点的皮下脂肪厚度,求出三点背膘厚度的平均值,即为平均背膘厚。
用游标卡尺测量第6~7肋间(第6~7胸椎相接处)的皮下脂肪厚度,即为6~7肋间背膘厚。
3.6 皮厚
将右边胴体倒挂,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背中线第6~7肋处的皮肤厚度,单位为mm。
3.7 胴体分割
用左边胴体除去板油、肾脏以及腰大肌后,将其分为前、中、后三躯。
前躯与中躯以6~7肋间为界垂直切下;中躯与后躯从倒数第1、2腰椎处(腰荐结合处)垂直切下,切前先将腰大肌分离加入后躯。
3.8 眼肌面积
在左边胴体最后肋骨处垂直切段背最长肌(眼肌),用硫酸纸覆盖在横截面上,用深色笔沿眼肌边缘描绘出轮廓,用求积仪求出面积,单位为cm2。
若无求积仪,可量出眼肌的高度和宽度,用下列公式进行估测:
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cm)×眼肌宽度(cm)×0.7
3.9 胴体剥离及皮率、骨率、肥肉率、瘦肉率的计算
将胴体前、中、后各躯的骨、肉、皮、脂肪剥离并称重,分离时肌间脂肪算作瘦肉不另剔除,皮肌算作肥肉不剔除;软骨和肌腱计作瘦肉。
在胴体剥离时,应注意骨上瘦肉应剥离干净,剥离过程中的作业损耗应不高于2%。
将皮、骨、肥肉和瘦肉分别称重,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皮率、骨率、肥肉率和瘦肉率。
皮率(%)=皮重/(皮重+骨重+肥肉重+瘦肉重)×100
骨率(%)=骨重/(皮重+骨重+肥肉重+瘦肉重)×100
肥肉率(%)=肥肉重/(皮重+骨重+肥肉重+瘦肉重)×100
瘦肉率(%)=瘦肉重/(皮重+骨重+肥肉重+瘦肉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