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散文赏析讲座(五)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6
葡萄月令难忘师恩汪曾祺小时候,生活在家人赞扬和鼓励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他的童年,是个“惯宝宝”(十分娇惯、宠爱的意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士观里都记了名。
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鳖”。
1923年,汪曾祺三岁时,生母杨氏去世。
1925年,入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
这个幼稚园只有一个女教师,名叫王文英。
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
56年以后,即1982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看望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
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
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
”表达了对恩师的爱戴、感激之情。
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识作者]率性真诚的作家——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接触到大量新文学作品和翻译的作品。
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最初的作品有《小学校的钟声》和《复仇》等,得到了时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的小说家沈从文的亲自指导。
1943年毕业后,先后在昆明和上海当中学教师。
1947年写于上海的短篇小说《鸡鸭名家》,在小说题材和创作风格方面都受到沈从文小说的很大影响,并显露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1948年出版小说集《邂逅集》。
同年到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历史博物馆。
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探背景]汪曾祺是一位“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发现、再现与礼赞生活中的善与美为己任,他说“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美育“是医治民族创伤,提高青年品德的很重要的措施”。
因此,他用笔一次次将“美”推向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