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 家世、生平等。开始,只是粗略地介绍了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 称号的缘由。但其人真实姓名、家世、籍贯等均未介绍,让读者产 生一种悬念,急于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接着,记叙自己在黄州跟他 的一次巧遇,点明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 最后,说明其拥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 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1.文脉图解
把握文脉主旨
方山子传
异 特立独行 乐观旷达 生命境界 弃荣利功名 回归自然 人生取向
大铁椎传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主旨归纳 《方山子传》 文章通过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 行的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 《大铁椎传》 文章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 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奇人”形象,描写出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本可大 有作为,在当时却所遇不合,无用武之地,只能去与响马决斗的可悲 境遇,透露出作者对明朝亡国君臣的不满,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
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用在以“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挫折与 磨难”“铭记与忘记”等为话题的作文中。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一】 赏析《方山子传》的形象特点,鉴赏文章写人叙事 的艺术手法
1.文中苏轼对方山子“耸然异之”,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 方面?
参考答案:(1)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 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2)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 帽,方耸而高。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本文在刻画大铁椎形象时,除了从正面简笔勾勒外,又是怎样从 侧面进行烘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