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艺术形象方面不一样散文类别中艺术形 象
有不一样表现形式: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含有独特风貌韵味
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人物形象
③说 理类散文——直观准确事实论据
④叙 事类散文——细致生动事件
6/34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7/34
▪ 陆游介绍: ▪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
这种远近对比写法: 不但使人认识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佳妙
之处, 而且能收到曲径通幽艺术表示效果。
14/34
4.勾画二段景色描写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 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 自什么特点?
▪ 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 小孤山和澎浪矶。 ▪ 小孤山峭拔秀丽, 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总结
2, 议论抒情 表达作者情趣
3, 传说, 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 丰富作 品内容, 含有思想深度
25/34
主旨
▪ 本文经过描写所见景物特色, 表示 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也流露 出作者爱国之情
26/34
对比阅读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寥寥数笔即描绘出各景物鲜明独特形象。
20/34
赏析关键点二
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 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络在一起?
21/34
①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 但又都有山与江 水相互生发辉映描写, 组成整体背景, 使 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②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联络。文章一 再写江流和船行, 即在分散景点中贯以 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 望”, 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 更见 出其间联络, 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 幅长江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