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坐岗观察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施工过程坐岗观察要求:坐岗观察正常作业过程(指作业过程中井口液面无变化)每30min记录一次,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根据严重程度确定记录时间,记录时间为30S-3min,必须记录清楚异常情况的峰值;异常情况趋于稳定状态后,每5-7min记录一次,观察结果记录在坐岗观察记录表上。
1、射孔过程井控规定及坐岗观察要求电缆射孔前必须灌满井筒(负压射孔除外),每射完一枪都要灌满井筒,确保整个作业过程中液面处于井口,由专人进行坐岗观察,同时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记录,出现异常及时汇报。
1.1出现溢流:当溢流较小时(溢流高度5-7cm)应迅速起出电缆,抢装防喷井口,关井后装压力表观察压力变化,同时汇报上级部门;当喷势较大(溢流高度大于7cm)存在失控危险时关防喷器,快速切断电缆,开套管闸门控制分流放喷,抢装防喷井口,装压力表,关井观察,及时汇报上级。
1.2出现井漏:发现井漏后应及时灌井筒补充液体,灌满液体确保射孔正常进行,否则应及时终止射孔,灌井筒的同时快速起出电缆。
2、起下钻过程的坐岗观察在下钻过程中重点观察井口返出液体体积和入井钻具体积是否相同,若出现返出液体体积明显大于入井钻具体积,应立即停止下钻,抢装防喷井口,然后装压力表关井观察,及时汇报;如在下钻过程中井口没有液体返出,说明井漏,应及时灌井筒补充压井液,漏失严重时应及时抢装防喷井口,装压力表观察,及时汇报。
3、其它不具备座井口的情况下的坐岗观察对于打开油气层后不具备座井口的其他情况下,也必须进行坐岗观察,始终使井口处于监控状态,比如起下钻过程通井机突发故障、钻具遇阻,应随时认真进行坐岗观察,坐岗观察员不得擅自离岗。
所有坐岗观察记录表必须随完井资料一起保存完后,便于上级井控主管部门检查或技术部门制定压井方案分析之用。
华北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中没有对坐岗进行专门的制定制度,只是要求在需要的时候灌液或观察。
如下:一、常规电缆射孔(测井)要求。
1.射孔(测井)前应根据设计中提供的压井液及压井方法进行洗压井,并确保井筒内充满压井液,洗压井后方可进行电缆射孔(测井)。
附件一钻井井控坐岗记录井号队号井队长技术员长庆油田公司井控坐岗观察记录(罐式循环—起/下钻工况)坐岗人:值班干部:年月日坐岗记录填写要求1.本表格适用于有罐式循环系统的起钻、下钻(油管、套管)工况。
进入油气层前100m开始坐岗。
2.要求起下钻时灌入或返出钻井液集中在1个循环罐内,将其作为起下钻期间的灌浆罐,方便计量钻井液灌入或返出量。
3.“钻杆/钻铤变化(油套管)”一栏中,钻杆变化填写在“/”的左侧,钻铤变化(油套管)填写在”/”的右侧。
下入钻具(柱)为+,起出为-。
4.钻具体积(m3)=钻杆/钻铤变化(油套管)×体积系数;起钻时“钻具体积”取负值,下钻时“钻具体积”取正值。
5.用直尺测量时,在“灌浆罐液面(或钻井液体积)”一栏中“灌浆罐液面”填写实测原始数据(cm,从罐面至液面深度);灌浆罐液面变化(cm)= 上次灌浆罐液面-本次灌浆罐液面;液量变化(m3)=灌浆罐液面变化(cm)×罐截面积系数(长×宽,m2)÷100;6.安装了直读式标尺则“灌浆罐液面(或钻井液体积)”一栏中填写测量的钻井液体积,不填写“灌浆罐液面变化”。
液量变化(m3)=∑(本次测量钻井液体积-对应罐上次测量钻井液体积)。
7.液量变化与钻具体积差值=液量变化-钻具体积; 累计差值=本次液量变化与钻具体积差值+上次累计差值。
8.起下钻时,液量变化与钻具体积差值大于1m3时溢流报警。
9.异常现象是指:溢流,灌不进钻井液;钻具悬重明显变化;井口返出钻井液中有油滴、油迹、油花、气泡、有毒有害气体等。
10.钻具尺寸发生变化时,要使用对应的体积系数;补充钻井液或中途循环后,确认无井控异常时累计差值清零。
11.正常情况下,钻铤起下1柱、钻杆起下3柱记录一次。
12.下油管时,根据送井油管尺寸由技术员换算油管体积系数。
附表:钻具及套管体积表系数(m3/柱)井控坐岗观察记录(罐式循环—钻进/循环/空井及电测工况)队号:班组:坐岗人:值班干部:年月日坐岗记录填写要求1.本表格适用于有罐式循环系统的钻进、循环、空井及电测工况。
工作报告之石油钻井队实习报告在本次实习中,我有幸加入了一支石油钻井队,深入了解了石油钻井作业的全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其中,我对石油钻井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以下是我对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具体工作和体会的总结。
一、工作概述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石油钻井作业中的各个环节。
首先是勘探工作,我了解了如何确定钻探地点,并对勘探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然后是钻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钻头、调整钻井设备等。
接下来是实际的钻井操作,我有幸亲身参与了井口井下联络工作,了解了如何进行钻井和钻井液的处理。
最后是钻井完工后的封井作业和设施、设备的清理。
二、实习体会1. 团队协作:石油钻井作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每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队员一起进行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每一个任务。
团队合作不仅需要信任和默契,还需要相互协调和理解。
2. 安全意识:在石油钻井作业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实习期间,我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并学到了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
3. 职业素养: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始终保持专注和认真的态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定。
我学会了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尽力做到事前计划和事后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4. 艰辛与收获:石油钻井作业是一项复杂而辛苦的工作,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实习期间,我亲身体验了石油钻井作业的艰辛,但也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毅力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石油钻井作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艰辛与收获的关系。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努力,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录井地质工观察记录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 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
录井包括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等。
录井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井口和钻台上要安装H2S监测器,停钻时尤其可能出现井喷或造成H2S逸散事故的发生。
通过老师讲解录井的相关知识,我对录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录井流程有了基本的认识。
通过参观录井仪器平台,对录井仪器和录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个月内,作为一名录井地质工实习工,我接触了大量的录井知识,并作了许多的实习记录,对录井仪器、设备、钻井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还及时的学习了一些相关资料的整理,测井资料的读取及定向测量仪的原理。
录井工作大体上分为三部分:录井前、录井中和录井后。
录井前主要是为录井做一些准备工作;录井中主要进行如岩屑录井,荧光录井等各种录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录井后主要是完井,测井,固井等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在师傅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大概了解了录井工艺流程;油气田钻井工艺及钻井设备等,并且对于各个一线工作岗位任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坐岗观察记录的填写说明在坐岗工作中,由于各钻井队对坐岗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和填写要求理解不一样,以至于公司各钻井队填写方法不统一,甚至出现混乱。
为统一标准,对坐岗工作方法特做以下要求。
由工程师事先计算出以下数据:1、各泥浆罐每厘米高度罐体积,制作各泥浆罐高度——体积读值图,见附图;2、计算塔里木常用钻头钻进时的每米井眼容积,制作钻头——每米井眼容积读值图。
一、 钻进中的坐岗观察记录计算方法:1、各泥浆罐泥浆量由实测所得。
a1、a2、a3、a4、a5、a6 2、合计泥浆体积 = 各罐泥浆体积之和。
钻进中坐岗观察记录塔 里 木 油田分公司A1 =a1 + a2 + a3 + a4 + a5 + a6(10:15时各罐泥浆量之和)A2 =a1 + a2 + a3 + a4 + a5 + a6(10:30时各罐泥浆量之和)3、实测增减量=本次测量时间泥浆体积合计-上次测量时间泥浆体积合计。
B1 =A1-A0,B2 =A2-A14、钻进时理论减量=-1×(每米井眼容积-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
C1 =-1×(每米井眼容积-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由坐岗记录本首页钻具数据表内对应读值,“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由泥浆工联系司钻/录井得知,钻进时理论减量必为负数(-)。
5、实测与理论值差值=实测增减量-钻进时理论减量。
D1 =B1-C1,D2 =B2-C26、实测与理论值差值累计=上次累计值+ 本次实测与理论值差值E1 =D1 + E0,E2 =D2 + E1举例:某井三开开钻时在8 1/2″井眼钻进(井眼容积为0.037 m3/米),使用5″钻杆(钻具体积为0.004 m3/米),只有5号罐和6号罐参与循环,泥浆罐每厘米高度罐容积为0.195 m3/cm,10:00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5.15 m3,6号罐泥浆量为22.66 m3,10:15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4.74 m3,6号罐泥浆量为22.21 m3,10:00至10:15钻井进尺5米;10:30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3.67 m3,6号罐泥浆量为21.04 m3,10:15至10:30钻井进尺8米。
钻井井控坐岗记录及防喷演习记录F.1钻井队坐岗记录钻进坐岗记录填写说明与要求1. 记录内容应包括钻进、接单根、划眼、循环、钻塞、压井、堵漏等,并在作业工况内标注清楚。
2. 记录参与循环的泥浆罐的泥浆量变化。
不参加循环的泥浆罐的泥浆,如果使用应及时做好相应记录,如果不使用则每班核实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
3.“液面增减原因说明”一栏详细记录溢流、井漏等井下客观因素或补充胶液、加药品、加重、倒浆、漏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泥浆增加或损失量,并就实测与理论不符情况对比说明。
4. “槽面显示”是指地层流体随钻井液循环返至钻井液缓冲槽,在缓冲槽上的直观表现,如:油花、原油、气泡等,含硫地区井或探井要记录泥浆出口硫化氢含量,无硫化氢的情况记录浓度为0。
5.“储备重泥浆”是指根据本井当前作业现状,按照钻井工程设计要求储备的加重钻井液量。
对于某些重泥浆有特殊要求的井,按照特殊要求进行储备。
该栏原则上每天每班填写一次,对储备重泥浆情况进行记录。
6. 用黑色中性笔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保持其清洁。
7. 填写后应妥善保管。
钻进中坐岗观察记录井号: 队号: 作业工况: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白、□夜)班 接班井深交班人:接班人:起下钻坐岗记录填写说明与要求1.“工作内容”包括短程起下钻、起下钻、起下油管(套管)、测井、起下中测工具、固井、侯凝等。
2.“钻柱类型”包括:钻杆、加重钻杆、钻铤、油管(套管)、电缆等;3.“外径”为起下钻具外径,单位用英寸;4.“柱数”是指当前测量时间与前一测量时间之间时段所起出或下入钻具的数量;5. “槽面显示”是指地层流体随钻井液循环返至钻井液缓冲槽,在缓冲槽上的直观表现,如:油花、原油、气泡等,含硫地区井或探井要记录泥浆出口硫化氢含量,无硫化氢的情况记录浓度为0。
6. “储备重泥浆”是指根据本井当前作业现状,按照钻井工程设计要求储备的加重钻井液量。
对于某些重泥浆有特殊要求的井,按照特殊要求进行储备。
坐岗观察记录的填写说明在坐岗工作中,由于各钻井队对坐岗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和填写要求理解不一样,以至于公司各钻井队填写方法不统一,甚至出现混乱。
为统一标准,对坐岗工作方法特做以下要求。
由工程师事先计算出以下数据:1、各泥浆罐每厘米高度罐体积,制作各泥浆罐高度——体积读值图,见附图;2、计算塔里木常用钻头钻进时的每米井眼容积,制作钻头——每米井眼容积读值图。
一、 钻进中的坐岗观察记录计算方法:1、各泥浆罐泥浆量由实测所得。
a1、a2、a3、a4、a5、a6 2、合计泥浆体积 = 各罐泥浆体积之和。
钻进中坐岗观察记录塔 里 木 油田分公司A1 =a1 + a2 + a3 + a4 + a5 + a6(10:15时各罐泥浆量之和)A2 =a1 + a2 + a3 + a4 + a5 + a6(10:30时各罐泥浆量之和)3、实测增减量=本次测量时间泥浆体积合计-上次测量时间泥浆体积合计。
B1 =A1-A0,B2 =A2-A14、钻进时理论减量=-1×(每米井眼容积-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
C1 =-1×(每米井眼容积-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每米钻具本体体积/开排量”由坐岗记录本首页钻具数据表内对应读值,“两次测量时间段内的进尺”由泥浆工联系司钻/录井得知,钻进时理论减量必为负数(-)。
5、实测与理论值差值=实测增减量-钻进时理论减量。
D1 =B1-C1,D2 =B2-C26、实测与理论值差值累计=上次累计值+ 本次实测与理论值差值E1 =D1 + E0,E2 =D2 + E1举例:某井三开开钻时在8 1/2″井眼钻进(井眼容积为0.037 m3/米),使用5″钻杆(钻具体积为0.004 m3/米),只有5号罐和6号罐参与循环,泥浆罐每厘米高度罐容积为0.195 m3/cm,10:00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5.15 m3,6号罐泥浆量为22.66 m3,10:15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4.74 m3,6号罐泥浆量为22.21 m3,10:00至10:15钻井进尺5米;10:30时测量5号罐泥浆量为23.67 m3,6号罐泥浆量为21.04 m3,10:15至10:30钻井进尺8米。
石油钻井工实习报告随着能源工业的不断发展,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原料,其开采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实地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提供一个石油钻井工实习报告的范本,以供参考。
实习的序幕在XX油田拉开,这里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也是我理论知识得到检验的实战平台。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跟随经验丰富的钻井工程师学习钻井操作流程,参与现场作业,并对钻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进行了岗前培训,包括安全教育、设备认识以及作业流程的学习。
在安全教育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石油钻井工作的高风险性,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不容忽视。
培训师详细讲解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这些知识对我后续的实习工作至关重要。
随后的几周时间里,我逐步参与到钻井现场的具体工作中。
我亲眼见证了从钻台搭建、井口布置到钻井液配制、钻杆下放等一系列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相关的技术知识,更是对钻井工程师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实习期间,我还特别关注了钻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例如井壁稳定性的控制、钻井液的性能调节以及地层压力的监测等。
通过与现场工程师的交流和自己的观察,我逐渐理解了这些技术点对确保钻井安全、提高钻井效率的重要性。
除了技术学习,我还参与了日常的钻井作业管理。
这包括了对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记录以及作业进度的跟踪。
通过这些管理工作,我对石油钻井的整体流程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在实习即将结束时,我对自己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进行了总结。
我认为,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行业经验。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专业技能上还有待提高,比如对特殊地层的判断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我想对指导我的工程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们的悉心教导和无私分享,让我在实习期间受益匪浅。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石油钻井工程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