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
- 格式:pdf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9
第五讲:精神分析心理学(1900)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
它产生于19世纪末,既是一种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Neurosis)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如自由、联想、移情、释梦、解析等;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精神分析最初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而现在它也变成了一门科学的名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
”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大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构成现代西方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世称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school)亦称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是由奥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建的。
波林曾写到“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高觉敷译,1981,814)。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特点:(1)从产生条件来看,它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o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2)从研究对象来看,它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3)从研究内容来看,它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
故通常把精神分析称深蕴心理学(或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
(4)从研究方法来看,它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方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运动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心理治疗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经常发生派别内部的分裂与重新组合。
在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一方面弗洛伊德本人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他的前期理论与后期理论就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弟子们由于日益不满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先后与他分道扬镳。
于是出现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内容1、无意识理论、三部人格结构学说弗氏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无意识理论。
他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又译潜意识)。
意识是我们能够认知和把握的那一部分,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最底层,它容量巨大,但我们平常却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前意识是介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那一部分。
它的内容有时可以成为意识,有时也可深抑于无意识。
在心理的三个层次中,弗氏重视无意识。
他认为无意识所包含的种种力量是我们行动的内驱力,无意识主要包括人的本能以及种种被压抑的心理内容。
它们受到前意识和意识的阻挡,不能进入意识来表现自己,但它们从不屈服,而是时时刻刻想冲破防线。
无意识的内容常常是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法则不相容的,所以在正常人的正常生活里,它无法实现变为现实,它只好在暗中发生作用,例如借遗忘、错失行为、梦境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弗氏晚年将无意识理论与人格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他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种。
本我代表我们的本能(主要是爱恋本能即性本能),它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本我只遵循快乐原则,一心满足自己。
超我是我们人格中代表道德和良心的那一部分,自我是与外界接触的人格内容,它象一个调解人,对于本我的要求,它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则,或予以潜抑,或予以部分实现,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超我的严厉审察监督之下实行的。
如果自我违拗了超我的意志,超我就用内疚感和罪恶感来惩罚它。
2、性本能理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区别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明显区别的学科。
精神分析学是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创建的,主要关注个体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冲突,以齐亚恩和梦的解析为核心,强调心理内在力量对个体的影响。
而心理学则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注重实证研究和量化检测,以客观可观察的现象为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学强调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冲突对个体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类行为背后存在着藏在无意识中的深层欲望和冲突。
他提出了孟德尔生物学原则的类比,即行为与人类心理中的潜意识冲突之间存在着不可见的关联。
而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梦的解析,相信通过解析梦境中的象征和隐含意义,可以揭示出个体不易察觉的心理需求和冲突。
相反,心理学更注重实证研究和量化检测。
心理学家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来获取关于心理过程和行为的信息。
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认知过程、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涉及各个层面的人类心理活动。
心理学致力于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和特殊个体间的差异。
此外,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也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治疗方法是心理分析,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和潜意识的解析来帮助个体认识和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
而心理学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治疗、家庭治疗等,这些方法更加关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在某些领域存在重叠。
实际上,很多心理学家在其研究过程中也会借鉴和应用一些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技术。
此外,两个学科之间也存在相互合作的地方。
例如,在心理治疗中,有时候心理学家会与精神分析师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帮助。
综上所述,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明显区别的学科。
精神分析学关注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冲突,重点在于个体内在力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注重实证研究和量化检测。
两个学科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上。
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由无意识所支配的,无意识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其中本我是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自我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存在的,超我是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人的无意识因素在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1.奠定现代心理学的基础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它不仅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且为现代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的无意识、人格结构、心理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2.揭示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即无意识、人格结构等方面。
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3.促进心理治疗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心理治疗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未来发展趋势1.跨学科融合随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精神分析理论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
例如,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为精神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实证研究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证研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验证精神分析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该理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3.应用领域的拓展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外,还将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