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233.40 KB
- 文档页数:3
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时代背景的要求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遗传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遗传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通过遗传学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遗传特征,更好地应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 人才培养需求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对遗传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改革,培养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遗传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1. 强化实践环节传统的遗传学课程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安排的实验环节较少且内容单一。
而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更加强化实践环节,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 引入前沿研究成果遗传学研究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每天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
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改革,将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时引入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3. 多元化教学内容传统的遗传学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通常局限在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而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改革,应该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入更多的遗传学应用领域的知识,如医学遗传学、农业遗传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的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和贴近生活。
1. 教学内容的设计对遗传学课程进行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应该既包括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包括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遗传学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够了解遗传学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遗传学是一门发展速度很快的生物学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遗传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验证遗传规律的同时,结合遗传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目标之一。
关键词:遗传实验;创新;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01-02遗传实验课程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实验内容在不断地扩充、更新与深化,从早期的细胞遗传学实验、微生物遗传学实验发展到现代的分子遗传学实验。
但是,在遗传史上的一些经典实验仍需要保留,因为这些实验的原理和设计精髓对现代生物学研究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意义。
当然,保留这些传统实验不是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机械地简单重复,这样做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如何在传统实验中引入创新设计和创新思想,这是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精选经典实验,培养创新能力遗传学实验是生物、农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开设遗传实验课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都保留了“果蝇的性状、生活史观察及饲养”、“果蝇杂交”、“果蝇的伴性遗传”和“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等传统实验内容。
大家仍然选择果蝇的实验内容,主要是因为果蝇具有材料易得、有多种突变类型、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性状易于观察等许多优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的验证以及伴性遗传、绞花遗传现象分析和染色体分析等研究内容。
但是这些实验往往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教材的步骤一步步地去操作、去验证,学生能够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很小,导致学生做实验的热情不够高。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我们只提供给学生黑体小翅焦刚毛白眼和灰体长翅直刚毛红眼两种果蝇品系,在果蝇的这四对性状中,控制眼睛颜色、翅的形状和刚毛类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控制身体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三大遗传规律并观察伴性遗传和绞花遗传现象,最后将实验结果形成一个综合报告。
农学类“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业遗传学逐渐成为农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遗传学的教学和实践对培养人才和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改革和创新农学类“遗传学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已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
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锻炼学生的技术熟练度、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们也可以感受到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勤奋精神。
例如,在考虑实验设计时,学生们需要搜集更多的资料,设计高效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娴熟掌握实验技巧,严格、细致地贯彻实验方案;在实验结果分析时,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方法,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得到正确的结论。
这样的实践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破刻板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遗传学实验课程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的方式来进行。
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中。
通过录制视频、直播讲解等多种方式来呈现实验操作内容,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呈现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次,加强师生互动,形成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主导式的教学常常让学生们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客观能动性。
与此同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固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改革和创新农学类“遗传学实验”课程,应该从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水平,为农业生产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