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自动计算表
- 格式:xlsx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2
22、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共4页第1页1.目的、使用范围和引用标准(1)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2)本方法适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3)引用标准:GB/T 2611-2007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3159-2008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JB/T54251-1994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55-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仪器设备压力机:应符合T0551中2.3的规定,(编号LX-01);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规定;微变形测量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两对,标距150mm;钢尺(量程600mm,分度值为1mm)(编号JL-13)、502胶水、铅笔和秒表。
3.试验制备(1)试件尺寸与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件尺寸相同,符合表T0551-1规定。
(2)每组为同龄期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时试件6根,其中3个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提出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另3根则作为弹性模量试验。
4.试验步骤(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件阿,保持试件的干湿状态不变。
(2)擦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测精确至1mm,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端面不平时须预先抹平。
(3)压力机检查:接通电源,红色指示灯亮,如果不亮,则顺时针方向旋转电源开关,显示年、月、日、时、分;按一次“清零”键,显示器显示0.0,如不显22、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共4页第2页示0.0,再按一次“清零”键,显示器显示0.0;按“启动”键,电机进入测试状态;可以正常使用。
(4)压力机设置:按“设置”键,仪表即进入参数设置状态,再按一次“设置”键就退出;显示“P——1”:为日期年的输入。
附录G 高温下钢和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G.0.1 高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可按下式计算:E E T T χ= (G.0.1-1)74780,20600647601000,600100062800s s sT s s s T C T C T T C T C T χ︒︒︒︒−⎧≤<⎪−⎪=⎨−⎪≤<⎪−⎩ (G.0.1-2)式中:T s ——温度(o C);E T ——温度为s T 时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MPa);E ——常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取值;T χ——高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G.0.2 高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屈服强度可按下式计算:y T yT f f η= (G.0.2-1)⎪⎪⎩⎪⎪⎨⎧︒≤≤︒−︒<<︒−⨯+⨯−⨯︒≤≤︒=−−−C1000C 8002000/5.0C800C 3002168.010228.910096.21024.1C 300C 200.1s s s s 32s 53s 8s sTT T T T T T T η (G.0.2-2)f f R y γ= (G.0.2-3)式中: f yT ——温度为T s 时普通结构钢的屈服强度(MPa); f y ——常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屈服强度(MPa);f ——常温下普通结构钢的强度设计值(MPa);γR ——钢材的分项系数,取γR =1.1;ηT ——高温下普通结构钢屈服强度折减系数。
G.0.3 高温下耐火钢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可分别按式(G.0.1-1)和式(G.0.2-1)确定,其中,弹性模量折减系数T χ和屈服强度折减系数T η可分别按式(G.0.3-1)和式(G.0.3-2)确定:⎪⎪⎪⎩⎪⎪⎪⎨⎧︒≤≤︒︒<≤︒−−︒<≤︒−−=C1000C 9000.0005-0.5C 900C 6502500)650(775.0C650C 202520201s s s s s s sTT T T T T T χ (G.0.3-1) ⎪⎪⎩⎪⎪⎨⎧︒≤≤︒−−︒<≤︒−−=C1000C 700)600(81000C700C 20)918(5)768(6s s s s ss sT T T T T T T η (G.0.3-2)G.0.4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按下式确定:c cT cT f f η=(G.0.4-1) T c0,cT cT /5.1εf E =(G.0.4-2)式中:f cT ——温度为T c 时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f c ——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取值;ηcT ——高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折减系数,按表G.0.4取值;其他温度下的值,可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E cT ——高温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 2);εc0,T ——高温下混凝土应力为f cT 时的应变,按表G.0.4取值;其他温度下的值,可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测定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弹性变形特性。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及试件1.压力试验机:用于施加压力。
2. 混凝土试件:使用常见的150mmx150mmx150mm的立方体试件。
四、实验步骤1.将混凝土试件清洗干净并测量其尺寸。
2.将试件放置到压力试验机上,并调整试件的位置,使其底面完全接触到试验机的平台上。
3.按照预先制定的载荷应力阶梯进行加载,每个阶梯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变形。
4.在每个阶梯加载期间,使用应变计对试件的应变进行连续测量,并记录下来。
5.在每个阶梯结束后,记录试件受力的最大载荷值,并计算出相应的应力。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五、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应变:通过应变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到试件的应变值。
2.计算应力:根据实验中载荷的大小和试件的净截面积可以计算出试件所受的应力。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将应力与应变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4.计算弹性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计算出弹性模量。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完成上述实验步骤后,我们得到了试件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变和应力数据。
通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曲线的斜率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在讨论结果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弹性模量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抗抗压性有关。
一般来说,弹性模量越大,混凝土的抗抗压性能越好。
2.弹性模量的大小与混凝土的配比有关。
混凝土中的水胶比、骨料种类和比例等都会对弹性模量产生影响。
3.弹性模量的大小与试件的年龄有关。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试件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的试验会得到不同的弹性模量结果。
7、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并且通过分析结果讨论了几个相关的因素。
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是评估混凝土抗压性能和弹性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对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中,抗压弹性模量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反映混凝土在压缩状态下的变形特性。
因此,制定一套可靠的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检测标准,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检测设备1. 检测机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万能试验机,其最大承载力应不小于2000kN。
2. 传感器:选用高灵敏度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量程应为试件最大承载力的1.5倍以上。
3. 计算机:使用配有数据采集卡和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试验数据。
三、试验样品1. 试件尺寸:试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081-2002的规定,直径为100mm,高度为200mm,允许误差为±1mm。
2. 试件制备:试件应选用混凝土标准试块,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裂缝和变形。
3. 试件养护:试件应按照国家标准GB/T50082-2009的规定进行养护,养护期间试件应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四、试验程序1. 试验前预处理:在试验之前,应对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和测量,记录试件的几何尺寸和重量。
2.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标准GB/T50081-2002的规定进行试验,并记录试件的负荷和应变数据。
3. 试验后处理:试验结束后,应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件的抗压弹性模量,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数据处理1. 抗压弹性模量计算:根据试验数据,可以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法、切线法、斜率法等方法计算试件的抗压弹性模量。
2. 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参数的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和可靠性评价。
六、质量控制1. 试验人员:试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认证。
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定期进行检修和校准。
3.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一、引言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研究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抗压弹性模量是水泥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变形的能力,是评价其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旨在通过在试验机上施加荷载,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
二、试验目的1.测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
2.掌握试验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试验原理抗压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压力时的弹性变形能力,表示为E。
在水泥混凝土试件上施加荷载时,会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其中弹性变形可恢复,而塑性变形不可恢复。
根据胡克定律,弹性变形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弹性模量,即:E=σ/ε其中,E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
四、试验材料和设备1. 水泥混凝土试件:规格为150mm * 150mm * 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试验机:具备恒定速率加载和加载屏幕显示的压力机。
3.涂料刷和刮板:用于将试件表面平整和清除杂质。
4.毛巾:用于清洁试件和试验机。
五、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试件从水中取出并完全晾干,用涂料刷和刮板将试件表面平整,并清除杂质。
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的加载平台上。
2.开始试验a.打开试验机电源,启动试验机。
b.选择加载速率并将其设置为恒定的数值。
通常建议的加载速率为0.5MPa/s。
c.显示屏上会显示荷载值和位移值,记录试验开始时的位移值。
3.施加荷载a.使用试验机的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将荷载施加到试件上。
推荐初始荷载为10%试件的预设极限荷载。
b.记录每隔1分钟的位移值和对应的荷载值。
直到试件达到预设极限荷载或试验结束。
4.结束试验a.当试件达到预设极限荷载时,停止加载。
记录此时的荷载和位移值。
b.停止试验机并关闭电源。
六、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计算应力和应变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和试件的几何尺寸,计算出试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值。
2.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将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和应变值绘制在坐标图上,得到应力-应变曲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50混凝土弹性模量表格篇一:c5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c5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20xx《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55-20xx《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tb10005-20xx《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424-20x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080-20xx《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xx《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xx《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强度等级:c50;要求坍落度:160~200mm;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60kg/m3;最大水胶比限值:0.55;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000c;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42.5(试验报告附后)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 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4、碎石: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为30%;10~20mm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xx,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cu,0fcu,k1.645501.6456.059.(9mpa)(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xx规定,根据现场情况: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抗压试验,测量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了解混凝土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实验原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是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混凝土单位应变与单位应力之间的比值,通常用E表示。
实验时,采用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施加垂直荷载,通过测量加载前后试块的长度变化和受力情况,计算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相关标准,制备符合规格要求的混凝土试块。
2.对试样进行干燥处理:将试样放入恒温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使其达到干燥状态。
3.测量试样尺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出试样的体积。
4.安装试样:将试块放置在试验机的上座和下座之间,调整好试验机的位置和试块的方向。
5.开始实验:按照预定的加载速率开始施加荷载,记录下加载前试样的初始长度。
6.测量变形和荷载:在加载过程中,通过示波器记录荷载和应变的变化情况。
7.完成实验:当试块受到破坏或超过一定加载值后,停止加载。
记录下此时试样的长度和加载值。
8.处理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试块在不同加载下的应力和应变的值。
然后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曲线的线性段拟合出斜率,得到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到混凝土在不同加载下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观察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在小应变范围内,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斜率来描述。
而在应变较大时,出现非线性区域,这是因为混凝土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关的应力应变曲线。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混凝土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实验结果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向: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试验机的限制,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22、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共4页第1页1.目的、使用范围和引用标准(1)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2)本方法适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3)引用标准:GB/T 2611-2007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3159-2008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JB/T54251-1994 《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55-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仪器设备压力机:应符合T0551中2.3的规定,(编号LX-01);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规定;微变形测量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微变形测量仪固定架两对,标距150mm;钢尺(量程600mm,分度值为1mm)(编号JL-13)、502胶水、铅笔和秒表。
3.试验制备(1)试件尺寸与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件尺寸相同,符合表T0551-1规定。
(2)每组为同龄期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时试件6根,其中3个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提出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另3根则作为弹性模量试验。
4.试验步骤(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件阿,保持试件的干湿状态不变。
(2)擦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测精确至1mm,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端面不平时须预先抹平。
(3)压力机检查:接通电源,红色指示灯亮,如果不亮,则顺时针方向旋转电源开关,显示年、月、日、时、分;按一次“清零”键,显示器显示0.0,如不显22、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共4页第2页示0.0,再按一次“清零”键,显示器显示0.0;按“启动”键,电机进入测试状态;可以正常使用。
(4)压力机设置:按“设置”键,仪表即进入参数设置状态,再按一次“设置”键就退出;显示“P——1”:为日期年的输入。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其性能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是衡量混凝土材料刚度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旨在通过静态加载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并分析其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二、试验目的1.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
2.分析混凝土的强度与抗压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
三、试验装置与试验材料1.装置:压力机、压力计、测量仪表等。
2.试验材料:混凝土试块(规格:150mm×150mm×150mm),水泥、砂、骨料。
四、试验方法1.制备混凝土试块:按照规定配比,将水泥、砂、骨料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浆料。
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台振动压实,使混凝土密实均匀。
待混凝土凝固硬化后,取出试块。
2.试验前准备:收集试块,清理试块表面杂质,并记录试块的尺寸和质量。
3.试验过程:将试块放置于压力机上,通过逐渐加载施加压力,直至试块发生破坏。
在加载的过程中,记录试块的变形情况和施加的压力。
4.试验结果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块的抗压弹性模量,并绘制应变-应力曲线。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20个混凝土试块的弹性模量数据,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各试块的抗压弹性模量,并计算出平均值。
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绘制了应变-应力曲线。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抗压弹性模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弹性模量,可以更好地承受外部荷载。
2.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试块的变形呈现出线性的关系。
当加载压力增大时,混凝土试块的变形也相应增加。
3.应变-应力曲线可以反映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和变形能力,通过对曲线的形状和斜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六、结论本试验通过静态加载方法,测定了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并分析了其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检测参数尺度化流程之阿布丰王创作1 参数名称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2 名称解释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是在静力作用下,应力有应变的比值,应力取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的三分之一。
3 尺度规范《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T3722-1992)《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555-2005)《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JB/T 54251-1994)4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是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的对应的弹性模量。
5 设备与要求(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液压式压力试验机》(GB /T3722-199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 2611-1992),其丈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2)球座:应符合T0551的2.4要求。
(3)微变形测定仪:符合《杠杆千分表产品质量分等》中技术要求,千分表2个(0级或1级),或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其他仪表。
(4)微变形丈量仪固定架二对:标距150mm,金属刚性框架,正中为千分表插座,两端有三个圆头长螺杆,可以调整高度。
(5)其它:502胶水、平口刮刀、小一字螺丝刀、直尺、铅笔等6 环境要求(1)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应满足:温度10℃~30℃,相对湿度大于50%(2)砼尺度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尺度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概况应坚持湿润,其实不得用水直接冲淋。
5样品要求(1)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需2组试件,几何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当被测试件有明显缺陷,如试样承压面不服整度每100mm超出0.05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超出±1度时不得进行试验。
1 总 则1.0.1~1.0.3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
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
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3.1 混凝土3.l.2 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27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保证率95%)。
用公式表示,即:f cu,k =μfcu,15-1.645σfcu =μfcu ,15(1-1.645δfcu ) (3.1.2-1) 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