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沪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主要内容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相遇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主要涉及第三章节第一节的内容,即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地点出发,最终在某一点相遇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相遇问题,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好纸和笔,以便于他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实践情景,比如两个同学从学校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学校门口相遇。
我会提问学生们,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相遇?2.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相遇问题题目,向学生们展示如何使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我会 stepstep 地讲解,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独立解决。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一些复杂的相遇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关键公式,方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
其中包括一些典型的相遇问题题目,要求学生们使用方程来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五年级解方程式练习题相遇问题解方程式练习题——五年级相遇问题解方程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方程式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个有趣的解方程式练习题——相遇问题。
假设有两个人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出发,其中一个人每小时走3千米,另一个人每小时走5千米。
那么问他们相遇需要多少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未知数,例如用x表示相遇时间(小时)。
根据题目信息,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3x + 5x = 相遇距离其中,3x表示第一个人走的距离,5x表示第二个人走的距离。
因为他们相遇时到达的地方是相同的,所以他们走的距离之和等于相遇的距离。
根据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8x = 相遇距离现在问题变成了求相遇距离,而我们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距离。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相遇需要的时间为x小时,所以相遇距离可以表示为3x或5x。
将这个表达式代入方程中,我们有:8x = 3x 或 8x = 5x带入表达式后,我们可以解得:8x = 3x8x - 3x = 5x5x = 0换一个方程:8x = 5x8x - 5x = 3x3x = 0通过观察可得,两个方程的解都是x = 0。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相遇应该不会在出发的瞬间发生,所以这个解不符合实际。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其他可能的解。
现在我们将方程改为:8x = 3x + 5这个方程式表示相遇距离是相对于第一个人多出来的5千米。
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正解。
3x - 8x = -5-5x = -5x = 1因此,他们需要1小时才会相遇。
总结起来,通过解方程式,我们得出了他们相遇需要1小时的结论。
这个练习题不仅考察了解方程式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类似的练习,五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方程式的方法和应用。
解方程式作为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练习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冀教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方法,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感受到相遇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毅力。
2.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相遇问题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掌握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4. 教学方法板书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5.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相遇问题:小明和小红在不同的路程上出发,假设小明的速度是5m/s,小红的速度是7m/s,那么小明和小红什么时候相遇?通过这个引入,让学生们了解到相遇问题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讲解环节•第一步,教师利用黑板板书教学,让学生掌握列出方程的方法。
•第二步,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第三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思考并解决一个更加复杂的相遇问题。
•第四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相遇问题的本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练习环节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作业布置在作业中,让学生们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并且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6. 教学思路在本节课中,通过导入、讲解、练习和作业布置四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并且掌握了列出关于相遇问题的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遇问题。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验等方式加深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认识,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但是本节课重点较多,难度较大,需要在掌握一定基础后才能开展,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巩固。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 4.5km,两人早上9时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
小林骑自行
车的速度是0.25km/分;小云骑自行车的速度是0.2km/分。
求两人何时相遇?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
小林走的路程+小云走的路程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km
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解: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练习:
1、两地相距530m,小明和小龙分别同
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
54m;小龙每分钟走52m.经过几分
钟两人相遇?
2、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m长
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
甲队
每天开凿4m;乙队每天开凿5m。
多
少天可以打通这条隧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典型应用题大全,考考孩子!列方程解决典型应用题❖相遇问题1、A、B两地相距84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20千米。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59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火车每小时行62.5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55千米,甲火车先出发,2小时后乙火车开出,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4、甲、乙两城相距546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城出发,同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
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是慢车速度的1.6倍,经过多少时间两车相遇?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多6千米,甲、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2小时后相遇。
已知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客车与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7、甲、乙两城相距315千米,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一辆摩托车同时由乙城开往甲城。
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15千米。
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追及问题1、甲、乙两艘货轮同时从天津开往上海港,经过4小时,甲船落后乙船24.8千米。
甲船每小时行4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王和小张同时从A地步行到B地,经过1.5小时后,小王落后小张0.9千米。
已知小王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求小张的步行速度是多少?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9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32千米?4、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甲船每小时行24千米,经过8.5小时甲船超过乙船51千米。
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工程问题1、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条200千米的公路,各从一端相向施工,50天就完成了任务。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4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3. 相遇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两个小孩从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的故事,引出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如相遇点、相遇时间等。
(2)讲解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如设定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
(3)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遇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遇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解决相遇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这个部分是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正确设定未知数,建立数学模型,并解方程得出答案。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相遇问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移动的物体,它们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向某个方向移动,最终在某个点相遇。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一简易方程《9.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相遇问题2.能够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相遇问题3.通过练习加深对简易方程的理解和掌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和本质2.能够灵活使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相遇问题2.教学难点学生可能对列方程的方法不够熟练,需要通过举例子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相遇问题,通过几个例子引出相遇问题的本质: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相遇,那么这两个物体的行程路程之和是相等的。
2.展示问题教师先放几个简单的同向相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然后,引入反向相遇问题,由于反向相遇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教师在板书上画示意图,然后标出各个物体的行动路线和距离。
3.列方程在学生对反向相遇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列方程的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列方程的步骤:先设出未知量,然后列出方程式。
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列方程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列方程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4.练习为了帮助学生练习列方程的方法,教师可以先放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尝试列方程解决问题。
然后再放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逐渐掌握列方程的技巧。
5.拓展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简易方程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综合运用题来拓展问题。
例如,让学生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相遇问题,同时也需要运用到与此有关的其他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和掌握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列方程式方面,很多学生对多元方程式解题时仍感到有些困难。
这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强化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