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建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原来这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来历民间⼴为流传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不少⼈应该都知道那么“⽕烧潭柘寺,⽔淹北京城”的谚语故事⼜有多少⼈听说过呢!下⾯⼩编跟您唠唠门头沟区—潭柘寺的⼆三事。
据说早年间北京、天津这⼀块⼉都是⼤海,⼤海⾥有⼀条恶龙,这恶龙⼀摆尾永定河就发⼤⽔,这恶龙⼀吐⽕这地⽅就得三年⼤旱,民不聊⽣。
当明朝准备从南京迁都北京时,明朝的开国宰相刘伯温奉旨修建北京城,决定除掉恶龙。
精通奇门遁甲、天地五⾏的刘伯温活捉了恶龙之后,镇压在了北新桥下,并且⽤⼀⽀箭作房屋的⼤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
⾃此,⼈们才能安⼼在此繁衍⽣息。
据说,后来在北京城⾥修建皇宫时,都必须⽐潭柘寺的⼤梁低⼀⼨,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北新桥那么,“⽕烧潭柘寺,⽔淹北京城”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呢?还是得接着第⼀个传说:话说作恶多端的恶龙被刘伯温活捉,镇压在了⼀座桥下。
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
”说罢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三个字,恶龙⼀看,这桥永远是“新的”,⾃⼰永世不得翻⾝了,便扬⾔道:“你是个⼈,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定要‘⽕烧潭柘寺,⽔淹北京城’”。
刘伯温⼀听赶快在潭柘寺⾥建了个⼤烟筒,亲⼿在上⾯刻着‘潭柘寺’三个字。
⼜在“北新桥”下⾯刻了“北京城”仨字。
若⼲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果然“⽕烧潭柘寺,⽔淹北京城”,幸亏刘伯温早有防备,恶龙“⽕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烟筒⾥;“⽔淹北京城”时洪⽔只淹到“北新桥”桥下⾯刻着的“北京城”三字。
传说刘伯温的刻字实际上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是佛教传⼊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座寺庙。
从建寺时间可以看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是有实施根据的。
据说,潭柘寺建寺以来,历代的许多皇帝都来过潭柘寺,很多皇帝登基后的第⼀件事,就是要到潭柘寺来进⾹礼佛。
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在潭柘寺甚⾄还有居住的⾏宫。
2020 年高考北京卷政治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5 分)1.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
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打造“博物馆之城”()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恢复传统文化说法错误。
①错误。
②:文化交流融合,但不可说文化趋同。
②错误。
③④: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采用连票形式,第一图集中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等群体形象,第二图以医务工作者形象为主体,“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
邮票的设计()①在方寸之间记录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历程,讲述了中国故事②描绘了中华儿女逆行出征的场景,彰显了英勇无畏的奉献精③凝聚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④是重大现实事件在设计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体现了物质的力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邮票集中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等群体形象,“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这体现了邮票在方寸之间记录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历程,讲述了中国故事,也描绘了中华儿女逆行出征的场景,彰显了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①②符合题意。
《水资源与水危机》新生研讨课资料――北京市与永定河2006-6-27永定河流域一、基本情况永定河系(图1)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位于东经112°~117°45’、北纬39°~41°20’,东邻潮白河、北运河,西邻黄河,南为大清河,北为内陆河。
流域面积47016k ㎡,其中山区面积45063 k㎡,平原面积1953k㎡。
永定河全长747km,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自治区的43个县市。
图1:永定河流域示意图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至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在延庆县纳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
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km,至三家店流入平原。
上游洋河是永定河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内蒙古兴和县,上源有三河,即东洋河、西洋河和南洋河,三河于柴沟堡附近岸庄屯汇流后称洋河。
洋河流域面积16933k㎡,干流由岸庄屯至朱官屯河长106km,东洋河河长135km,流域面积3674k㎡;西洋河河长56.3km,流域面积980k㎡;南洋河河长100km,流域面积2890k㎡。
桑干河是永定河另一主要支流,上源为山西的元子河与恢河,两河于马邑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河长437km,流域面积26547k㎡。
洋河和桑干河汇入官厅水库,以下称永定河,官厅水库至屈家店河长250km,洪水传播时间约为70小时左右。
官厅至三家店河长108.7km,洪水传播时间为6~8小时。
官厅山峡区间流域面积为1600k㎡,纵坡平均为1/320,位置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山峡区间内流入永定河的支流有清水河、湫水河等。
二、河道情况三家店以下河道全长约200km,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1、三家店~卢沟桥段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全长17km,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左堤为石堤,已按可能最大洪水的标准设防,堤防超高0.7m,1993年北京市完成了该段河道疏挖整治,修筑了右堤,右堤按5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50m的标准,修筑堤防15.2km,局部进行了护砌,已基本达到五十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_Q, II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shan)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 “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
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性。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豆,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道:“不是这个性。
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
” 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
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糊孙。
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湖湖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占月。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掰,倒好。
疥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口方知姓也。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作者:李诚来源:《前线》2022年第02期“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一首《卢沟谣》道出了西山、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密切联系。
如果将永定河比作哺育北京城的母亲,那么西山就好像护佑北京城的父亲。
西山属于太行山的余脉,连同穿越其间的交通孔道,历来是北京构筑军事防线的天然屏障与险关要隘。
穿越西山的永定河挟带巨量泥沙,塑造了水甘土厚的北京小平原。
南北向延展的西山与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永定河,构成了山水交互的天然形胜,共同为辽金以来建都北京的宏图伟业奠定了地理基础,也为人类活动上演波澜壮阔的史诗大剧提供了广阔舞台。
山环水抱灵秀天成西山与永定河,构成了北京西部的地理骨架。
翻开地形图可以看到,在北京市辖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北部、东北部三面都是山区,东南部则是缓缓延伸的平原。
地质学家因此将北京城所在的三面环山的小平原称为北京湾,又叫北京小平原,是华北平原的北端顶点。
北京中心城区位于小平原的西南部,与平原北部的军都山和东北部的燕山山脉相比,距离京城最近的山脉就是西山。
什刹海银锭桥上的著名景致银锭观山,所观者也是西山。
穿越西山,为北京城发展提供水源、灌溉的重要河流便是永定河。
华北平原历史上出现过邯郸、邺城等多座都城,唯有北京自辽金以来地位逐步上升,进而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首都。
北京这座古老的大都市是如何选址的?为什么北京城出现在此处?这曾是历史学界与地理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
有人提出早期北京城的出现不过是偶然选择。
事实果真如此吗?仔细探查北京城市起源与西山永定河的关系,便会发现实际上这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历史选择。
先秦时代的《管子》一书,总结了设立都城的重要条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西山与永定河,就是决定北京早期城市起源的地理条件。
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区的总称,北起昌平区南口关沟与军都山分界,南达房山区拒马河谷地,西与河北省张家口、保定山区交界,东抵北京小平原西侧,是北京城西侧的主要地理屏障。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
(共12分)1.(3分)为了解北京的河湖水系,年级组织了“寻找北京城的水脉印记”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已完成学习笔记的集录。
前言_____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江河就是承载生命流动的血脉。
人类文明源于江河、兴于江河,也就成了亘古不变的铁律。
江河奔腾,不舍昼夜。
tāotāo江河水奔yǒnɡ不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了璀璨文明,镌刻出jǐnxiù山河。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江河与文明”这个短语,作为前言部分的标题。
(2)文段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字音、字形不能确定,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承载”一词是“承受生命力量”的意思,应读“chénɡzǎi”。
B.“tāotāo”一词是“江河滚滚的样子”的意思,应写作“滔滔”。
C.“奔yǒnɡ”的“yǒnɡ”是“争先恐后”的意思,该词应写作“奔踊”。
D.“jǐnxiù”一词是“秀丽美好”的意思,应写作“锦秀”。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北京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北京城早期城市功能有限,对地表水源的需求不多。
10世纪初叶以后,北京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城市功能渐趋复杂化,对于地表水的需求也就【甲】。
北京建都之后,曾历金、元、明、清四朝,城址虽有迁移,但对增加水源或寻找新水源却有着共同的要求。
金时曾开凿运河,但始终未能解决水源问题。
至元,通惠河建成,仍有水源不足的困难。
明时屡次疏浚通惠河,但终因水源缺乏不能成功。
到了乾隆年间,于西北郊山麓一带进行的一系列整理水源的工作,使得昆明湖起到了北京城水库的作用。
近百年来直到解放前,北京城的水源遭到不断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兴建,继承了历史上为北京【乙】新水源的任务,取得了新成就。
我们现在看到的官厅水库,是一片平远浩瀚的水面,呈现出重山环抱中前所未有的宁静气象。
永定河建设管理四十年成就回顾与展望卢金忠;顾斌杰【摘要】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四大防洪河道之一,历来是北京市的防洪重点,近年来又被定位为北京市西南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作为永定河北京段的专管机构,成立40年来,在永定河防洪体系建设、河道生态治理、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防洪体系依旧不尽完善、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从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解决重要节点防洪问题、持续推进流域生态修复、提高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年(卷),期】2015(035)007【总页数】5页(P70-74)【关键词】永定河;建设管理;成就;展望【作者】卢金忠;顾斌杰【作者单位】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北京 100165;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北京1001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永定河是北京市重要的防洪河道,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管理,河道治理与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年来,城市发展对永定河功能定位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景观功能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5年,是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成立40周年,更是江水进京、制定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
以此为契机,本文回顾了永定河四十年建设管理成就,谋划永定河发展,以期为永定河的建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概述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源于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经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由永定新河入渤海,河流总长747km,流域面积4.7万km2。
永定河在河北幽州以下进入北京市,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于大兴区崔指挥营出市界,北京市内河道长170km,流域面积3168km2。
永定河位于北京市西郊,地势上居高临下,直接关系着首都的防洪安全,被列为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河道之一。
永定河北京段的管理机构为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隶属北京市水务局,成立于1975年,负责永定河北京段的防汛管理、河道管理、工程管理和水政执法等工作,同时对沿河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河道管理部门负有业务指导和协调的职能。
永定河河流特点和历史蒋 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 教授)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永定河做过的一些工作和我的体会,可以为永定河文化研究院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由于是即兴而言,难免有误,欢迎大家批评,共同讨论。
首先介绍一下,永定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和黄河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点请大家研究永定河的时候注意。
早在金代的时候,金朝政府有一个中央的法律叫作《河防令》,把卢沟河(今永定河)和黄河相提并论,可见在那个时候永定河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永定河的地位高首先是临近首都,直接关系到都城的安全。
其次,就河流的河口形态而言,基本上有两种:喇叭口型河口与三角洲形河口。
喇叭口型河口以钱塘江为典型代表,由于受到海洋潮汐的影响,形成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观。
但从另一方面看,钱塘江潮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两岸的安全,因此历朝历代都必须下大力气修筑海塘(海堤)以保护两岸的土地和生命财产。
三角洲形河口则以珠江为典型代表。
黄河与永定河则是一种非典型性的三角洲的河口。
黄河以郑州附近为轴,在历史上曾经在海河与淮河之间不停地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形成了黄淮海大平原。
黄河的影响在大清河附近就大大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永定河。
永定河在历史上也曾经形成了一个非典型性的三角洲的河口,大体上以门头沟附近为轴摆动,大的摆动向北可以到清河,向南一直影响到大清河,在摆动的过程中,永定河泥沙不断堆积,逐渐形成了北京、廊坊到天津这一带的平原。
在没有人烟或者人烟很少的时候,这个河流泥沙给我们造成的好的地方就是形成了这样大平原,有了这样一块平原,有了很好的水源,吸引人们形成聚落,形成村庄,形成村镇,进一步形成大城市。
但是一旦人口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永定河的洪水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灾害,这就是历代政府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北京又是首都,在这样的情况下,永定河左岸大堤一直高于右岸大堤,当超高的洪水来了首先自然先保北京城,另外一个是要保北运河,明清时期保证漕运是事关国家安定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永定河的河水无论如何不能漫过影响北运河,如果北运河漕运中断了,对国家的安危是灾难性的。
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建立
作者:顾建平
来源:《北京档案》2013年第02期
一个居民点的产生,一座城市的兴起,都与地理环境特别是水源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城的兴起就与永定河有着不解之缘。
北京的西北面被崇山峻岭围绕,南面连接着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
山脉和大平原之间围成了一个像海湾一样的小平原,形成了“北京湾”。
北京最早的居民点和最初的封建都城就出现在山和平原的接壤地带,这是因为在北京湾的东南部是一片面积不小的沼泽地,不宜农耕,更不能建村设寨,只好去平原近山处的地带兴户建村。
群山往往是大河之源。
从燕山和太行山中发源的河流,经过北京西山后,直下北京湾,形成北京地区的河流,永定河就是其中一条。
由于它从山中陡直冲下,落差极大,水势凶猛,不仅在小平原上摆动无常,而且往往酿成水患。
永定河不仅成为北京地区南北往来的阻碍,更是北京水患的根源之一。
尽管在永定河上设立了渡口,形成了居民点,引领南来北往人员渡过永定河,但却没有在这一渡口上发展成都邑,而是在离渡口不远的、没有水患的安全地带发展形成了都城,一个是燕的都城,一个是蓟的都城,这两座都城都是依托永定河水系逐渐发展起来的。
燕都坐落在何处?蓟城建造在哪方?众说纷纭。
司马迁的《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但却没有说明燕在何处,更没有任何实物和考古发掘可为佐证。
1962年,考古队在北京市房山县(今房山区)的琉璃河乡董家林村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和墓葬群。
从1962年到1978年,先后共发掘出60余座墓葬和5座车马坑。
墓葬中不仅有陪葬奴隶,还有大量的器物:礼器、兵器、车马器等,这显然是当时奴隶主国家的贵族墓地。
在墓地周围还发现一座古代的残存城墙基址。
这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古城,具备了一座古代都城的壮观景象。
这座建于商代末期的古城,北城东西长约850米,南北长度由于西墙和东墙被水冲毁而无法确定,但从留下来的西北城墙角和东北城墙角,可以确定城的规模是不小的,城墙的内外都设有护城坡,城的外围还设有护城壕沟。
称得上是一座都城的条件除应该有贵族墓地外,还应该有宫殿设施。
后来,只在董家林村发现了古城城郭,却没有发现宫殿遗迹,更没有找到证明这里曾是宫殿的其它旁证文物,似乎这一历史古案还有疑点,人们还在争论,专家还在寻找。
1987年,刚刚挖掘的1 193号大墓,出土了两件不怎么起眼的青铜礼器。
1193号大墓是被人盗过的一座古墓,墓葬品几乎被盗窃一空。
但细心的考古工作者,还是在“空墓”中找到了一晷一盍,虽然已是古锈斑驳,却仍可窥见其古美之光。
就是这两件盗后遗物,破解了一个千古
之谜,结束了争论多年的一场史学舌战,并向人们打开了一扇窥视燕都古城的历史之窗。
房山区董家林村这座古城,就是古燕国都城的遗址。
蓟城故址又在何方?
“蓟”和燕一样,也曾是一个小国。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帝尧之后于蓟。
”当时的蓟国首领是黄帝的后裔,受封于周武王。
蓟都的具体位置至今还没有可资佐证的有力证据,但可以肯定,当时的蓟都是显赫一时的,都城的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
城中人口繁多,物产丰富,商贾工匠,络绎不绝。
当时蓟城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往来的交通枢纽和文化贸易中心,是连接南方与北方的纽带。
根据近年来在今天的宣武门附近所出土的大量陶制井圈和古墓,以及一些学者认为《水经注》中所说的蓟丘位置就在今天的白云观西边的论断,再参考当地的一些古文化地层,蓟国古城故址应当在今天的广安门以西至莲花池之间。
战国时代,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为战国七雄中之一。
燕国在灭了蓟国之后,就将自己残破的燕都废弃,迁都至蓟城,“蓟”的名称也就保留下来了,以后又称幽州、燕京等。
到了金朝,北京成了首都,尊称为中都。
城址还是在广安门一带。
元世祖忽必烈打败金朝,定国号为“大元”,并从上都迁都北京。
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开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忽必烈在决定建设大都城的同时,还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废弃旧城,另建新城。
”这个新城的选址是充分考虑了水源这一条件的。
旧城的水源主要依靠莲花河水系,这个水系位于广安门以西,水量较小,又没有充足的水源补给,更没有湖泊和淀洼调节水量,不能满足城市用水需要。
新城的水源是靠高梁河水系,高梁河的水源水量充足,又有今天积水潭、什刹海等旧时的湖沼来调节水量余缺,水源有保证。
因此决定另选以高梁河为水源的新都。
无论是莲花河水系,还是高梁河水系,这两条河都是永定河的支流,都属于永定河水系。
可见,北京都城的建立都是充分考虑永定河这一水源条件的。
水源问题历来都是城市建设考虑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作为都城,更把水源视为先决条件。
北京城从刚刚具有城市功能的蓟燕开始,就十分注意解决用水事宜。
历代王朝有的官员因疏导水源有功得到升迁,有的官员误了水事丢官,甚至丧命者也大有人在。
《天府广记》中有一段为水而丧命的故事。
元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中书参议索罗帖木儿和都水监傅佐曾经建议:“放西山金口水东流至高丽庄,合御河,接引海运至大都城内输纳。
”建议一经提出,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广泛议论和尖锐的争论。
以左丞相许有壬为代表的众多廷臣,均认为此建议不可为,历数金口河自金代开挖以来不得其利反受其害的事实,并以大水利家郭守敬多次想修复金口河而未敢问津动土为训,提出不可修此河之道理。
但是以右丞相脱脱为代表的当权者,力排众议,坚持要修,并于1342年正月动工开沟,四月修完,开挖了从西山金口河至通州南高丽庄约60公里的河道,用各地民佚和工匠十万余人,为修河道而侵占民舍和毁坏坟茔不计其数,夫丁和民众死伤众多,费工费财又死伤人员。
可是一起闸放水,因水流湍急,泥沙拥塞,
船仍不可行,引起众怒,御史等纠劾不放,建议处置议促修河者。
这样,索罗帖木儿和傅佐为修这条河而丧了性命。
当然,为修河而升迁的历代官员也比比皆是。
北京城址的选择,从燕都蓟城到中都城,以至元朝废中都旧址而新建的大都城,其城垣的地理位置虽有变化,但都相距不远。
但在城市供水的河源上,却有较大的变化,从城市的西南方移到了北方和西北方,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取最大的水源,以保证城中有最大的供水量。
燕山、太行山等莽莽青山为北京城起了雄峻的拱卫作用,绿水清波则为北京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水源。
山和水共同奠定了北京都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