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1
SARS传染性调查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中国爆发了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疫情,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SARS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感染后症状严重,病死率高达10%,因此,对SARS病毒传染性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SARS病毒传染性的调查研究,探究其传染途径、传播规律、传染率等相关问题,为防控SARS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SARS病毒传染途径的调查研究。
(2)SARS病毒传播规律的调查研究。
(3)SARS病毒传染率的调查研究。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SARS病毒传染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实地调查法:通过对SARS病例的调查和分析,探究SARS病毒传染途径、传播规律和传染率等问题。
(3)统计学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推断。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加深对SARS病毒传染性的认识,为防控SARS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2)为其他类似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3)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研究设计,预计耗时2周。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预计耗时4周。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预计耗时2周。
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修订,预计耗时2周。
六、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探究SARS病毒传染性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和措施。
(2)发表论文1篇。
(3)获得科研经费1万元。
七、参考文献1. 陈冠希,刘德华,张学友。
SARS病毒传染性的调查研究[J]。
医学前沿,2003,2(3):10-15。
2. 李小芳,王小明,张小刚。
SARS病毒传染途径的探讨[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5):302-30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1背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简称SARS)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播迅速、病死率较高。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场众多,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十分频繁,存在着发生疫情的严重威胁。
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指导各地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情发生、扩散和蔓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制定本技术方案。
2疫情分级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的病例数、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分级实施控制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控制效果。
2.1 W级疫情与我省通航的国家或地区及我国其他省、已有疫情发生,我存在疫情输入可能。
本已有疑似病例,但未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2.2川级疫情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有疫情或疫情骤增,本已检出输入性临床诊断病例。
2.3 n级疫情已出现继发感染的散发病例或局部性暴发(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在本传播。
2.4 I级疫情本发生疫情的暴发或流行。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与分级响应3.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1)要确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点,建立健全监测网络,承担疫情的监测、报告与预警,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判定疫情性质。
(3)负责疫情现场处置、控制和评价,做好疫点的卫生处理工作,指导村(居)委会对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4)推行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5)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工作。
(6)做好技术与物资储备。
(7)对有关人员开展预防控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8)对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诊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消毒产品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措施进行指导。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如何正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为了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正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监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疫情的传播情况、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流行病学调查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全面性原则:流行病学调查应该尽可能调查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方面的信息,以全面了解疫情的特点和规律。
3.时效性原则: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以便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4.隐私保护原则: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查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方法1.病例调查: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个人信息、病程、接触史等进行调查,来确定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2.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病例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来揭示疫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3.调查问卷:设计、发放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社区居民等进行调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4.样本采集:对患者、疑似患者、接触者等进行样本采集,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验证病例的确诊情况。
三、流行病学调查的技巧1.准确记录: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准确记录和保存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2.严格抽样: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要进行严格的抽样过程,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科学分析:流行病学数据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模型来提取有用的信息。
4.有效传播:及时发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强大众的防控意识和行动参与度。
四、疫情监测的重要性疫情监测是针对疫情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通过实时、动态、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流行病学数据,了解疫情的实时情况,判断疫情的传播趋势,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一、目的
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工作环节。
做好SARS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1.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⒉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3.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
4.为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二、工作内容
1.病例的个案调查
2.接触者追踪。
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3.04.29
•【文号】卫生部公告2003年第7号
•【施行日期】2003.04.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3年第7号)
为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地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保证预防效果,我部组织制定了《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现予以发布。
附件: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生活、工作场所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其他有效措施:
1、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
2、用肥皂和自来水(流动的水)洗手。
在部分场合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12-16层)。
尚未肯定预防效果的措施:
1、服用中、西药物;
2、室内使用熏香;
3、使用干扰素喷喉、鼻。
无预防效果的措施:
1、露天场所戴口罩;
2、以注射方式给药的“预防性”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原则一、引言传染病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病学调查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原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传染病的流行。
二、定义与基本原则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指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与传染病有关的数据,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从而指导预防和控制措施的一种系统性的调查研究方法。
在进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公正性原则:调查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 客观性原则:调查应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尽量避免主观偏见的介入。
3. 统计学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时效性原则:尽可能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调查,以便及早掌握疫情的动态。
三、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人员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通过问卷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症状、接触史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2. 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对照研究法是一种经典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通过选取一组已确诊感染传染病的个体(病例组),并选择与其具有相似特征但未感染该病的个体(对照组),比较两组个体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以判断暴露因素与传染病发生的关系。
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亲自前往疫情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对疫情现场的观察、采样和交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四、调查内容1. 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在进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首先了解病例数量、感染率和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特征。
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可以确定传染病的暴发规模和传播速度,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附件1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一、目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工作环节。
做好SARS流行1.⒉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3.4.1.2.3.三、工作程序和(一)1.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调人员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原则上每例病人至少由22.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
如病人病情较重或死亡,无法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3.按照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基本内容: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SARS病例的订正报告或转归报告时,应及时做好(二)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根据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SARS 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及时开展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和管理。
调查内容详见“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附表2)。
2.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接触者信息的通报,按照《SARS密切接触者(三)1.流调人员应按照有关SARS2.流调人员调查时应注意发现病人隔离管理和消毒、防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四)1.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行计算机个案化管理,调查表的数据库要逐级上报至中国疾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利用,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分析结果,以指导疫情控制工作。
3.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和汇总分析结果以及调查报告均要及时整理归档。
附表1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1.1.1 姓名:1.2 身份证号码:□□□□□□□□□□□□□□□□□□1.3 性别: (1)男 (2)女□1.4 年龄(岁):1.51.5.1 医院工作人员:(1)医生 (2)护士 (3)护工 (4)检验 (5)行政管理人员 (6)其他1.5.2 非医院工作者:(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保姆(6)餐饮业 (7)商业服务 (8)工人 (9)民工 (10)(11)牧民 (12)渔(船)民 (13)干部职员 (14)离退人员(15)家务待业 (16)1.6 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1.6.1 联系电话 1.6.2 国标码1.7 工作单位:1.8 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户口国标码1.91.9.1 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1)有 (2)无 (3)不详□ 1.9.2 既往非典病史 (1)有 (2)无 (3)不详□2.2.12.1.1 发病时间:年月日2.1.2 首发症状(描述):2.2 发病地点:省市县(区),国标码□□□□□□2.3 就诊情况(从发病到入院的就诊经过)2.42.4.1 入院日期:年月日2.4.2 所住医院名称:2.4.3 住院号:2.4.4 入院诊断:(1)疑似非典 (2)临床确诊非典 (3)其它2.5 报告时间:年月3.首发症状(描述):3.1 发热 (1)有 (2)无3.1.1 体温(最高)3.1.2 体温(入院时)3.2 咳嗽 (1)有 (2)无3.2.1 咳痰 (1)有 (2)无3.3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1)有 (2)无3.4 胸闷 (1)有 (2)无3.5 呼吸困难 (1)有 (2)无3.6 腹泻 (1)有 (2)无4.4.1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计数: % 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计数: % 4.2初诊时:日期:年月日结果:(1)正常 (2)渗出液 (3) 入院时:日期:年月日结果:(1)正常 (2)渗出液 (3) (具体描述)4.34.3.1 第一份血清采血时间:年月SARS-IgM (1)阴性 (2)阳性SARS-IgG (1)阴性 (2)阳性SARS-总抗体 (1)阴性 (2)阳性4.3.2 第二份血清采血时间:年月SARS-IgM (1)阴性 (2)阳性SARS-IgG (1)阴性 (2)阳性SARS-总抗体 (1)阴性 (2)阳性□注:①阴性②阳性③未检测5.调查日期:5.2 请详细描述发病前二周内特殊活动情况(如到医院、去外地、聚餐、聚会、外人来访等)5.3 发病前2周内是否接触过非典病人或/(1)是(2)否□若是,请填写下表注: 1.与患者关系:(1)家庭成员 (2)同事 (3)社会交往 (4)共用交通工具(5)2.接触方式: (1)与病人同进餐 (2)与病人同处一室 (3)与病人同一病区(4)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5)(6)诊治、护理(7)探视病人 (8)3.接触频率描述: (1)经常 (2)有时 (3)4.可能的接触地点:(1)家 (2)工作单位 (3)学校 (4)集体宿舍 (5)(6)室内公共场所 (7)5.4 发病前两周内接触动物(罕见动物、禽类)情况: (1)是 (2)否5.6发病后至住院前密切接触者6.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随访或根据医疗报告完成)6.1 最后诊断:(1)疑似非典 (2)临床诊断非典 (3)(4)排除(其它疾病名 )6.2 转归:(1)痊愈 (2)死亡若病例死亡,则填写6.2.16.2.1 病例死亡时间年月日7.补充调查(时间、内容等)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者签名:附:SARS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1.2.凡是数字,都填写阿拉伯数字如:0、1、2、33.4.使用6位国标码,如广东省为□4□4□0□1□0□05.所有涉及日期的填写到日,如入院时间为2003年4月5日,则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2□0□0□3□1□2□0□56.初诊单位、诊治医院如果是正规医院,应详细填写医院名称,如果是个体诊7.8.调查表中“非典”是“SARS”的简称。
附表2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国标码□□□□□□病例姓名:病例编码病例身份证号码:病例所住医院:接触者序号1.1.1 姓名: 1.2 身份证号码:□□□□□□□□□□□□□□□□□□1.3 性别: (1)男 (2)女1.4 年龄(岁):1.51.5.1 医院工作人员:(1)医生 (2)护士 (3)护工 (4)检验 (5)行政管理人员 (6)其他1.5.2 非医院工作者:(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教师(5)保育保姆 (6)餐饮业 (7)商业服务 (8)工人(9)民工 (10) (11)牧民 (12)渔(船)民(13)干部职员 (14)离退人员 (15)家务待业 (16)1.6 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1.6.1 联系电话1.7 工作单位:1.8 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 乡(街道)1.9(1)家中隔离观察(3)留验站等地点隔离观察⑷无隔离观察1.9.1 开始隔离或医学观察的时间□□□□/□□/ 1.10 转归:(1)解除隔离 (2)转为疑似病例 (3)(4)脱离隔离 (5)失访 (6)1.10.1 若解除隔离,则解除时间:□□□□/□□/1.10.2 若转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则是否隔离治疗 (1)是 (2)否(若否,跳转至2)1.10.3 如是,则治疗医院名称1.10.4 开始隔离治疗时间□□□□/□□/2.2.1 家 (1)是 (2)否2.2 工作单位 (1)是 (2)否2.3 学校 (1)是 (2)否2.4 集体宿舍 (1)是 (2)否2.5 医院 (1)是 (2)否2.5.1 若是,则医院名称2.6 室内公共场所 (1)是 (2)否2.7 飞机、火车或轮船 (1)是 (2)否2.7.1 若是,则具体班次时间:3.3.1 诊查病人 (1)是 (2)否3.2 护理病人 (1)是 (2)否3.3 检验标本 (1)是 (2)否3.4 辅助检查 (1)是 (2)否3.5 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1)是 (2)否3.6 气管插管 (1)是 (2)否3.7 病房及过道打扫 (1)是 (2)否3.8 探视病人 (1)是 (2)否3.9 去其它医院 (1)是 (2)否3.10 其它方式3.11 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情况:4.4.1 与病人同进餐 (1)是 (2)否4.2 与病人同处一室 (1)是 (2)否4.3 与病人同一病区 (1)是 (2)否4.4 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 (1)是 (2)否4.5 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 (1)是 (2)否4.6 探视病人 (1)是 (2)否4.7 其他方式4.8 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情况:5.最后接触时间:□□□□/□□/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者签名:附:SARS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填表说明1.2.凡是数字,都填写阿拉伯数字如:0、1、2、33.4.使用6位国标码,如广东省为□4□4□0□1□0□05.所有涉及日期的填写到日,如解除隔离时间为2003年12月5日,则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2□0□0□3□1□2□0□56.表中的“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相应指“SARS疑似病例”及“SARS7.第 1.7项中,若被调查者为医务工作者,则工作单位应详细填写至所在科室名称。
8.调查表中所列治疗医院如果是正规医院,应详细填写医院名称,如果是个体9.第310.调查表所指“非典”均为“SARS”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