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1)
- 格式:pdf
- 大小:207.70 KB
- 文档页数:5
第24卷第期2019年6月勘探窑评价海相油气地质2019年第24卷第2期近系和第四系。
依据盆地布格重力异常、磁力异常及下古生界基底隆坳构造格局,将盆地划分为吐鲁番坳陷、了墩隆起和哈密坳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10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图2)。
图1吐哈盆地上含油气系统石油勘探成果图图2吐哈盆地下含油气系统石油勘探成果图勘探实践和油源对比表明,吐哈盆地目前已发现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桃东沟群和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这2套烃源岩与上覆地层构成2套含油气系统和多套生储盖组合(图3),即以侏罗系水西沟群为烃源岩、以侏罗系—古近系为储层的上含油气系统,以二叠系桃东沟群为烃源岩、以上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为储层的下含油气系统。
来自于这2套烃源岩的油气在纵向上分割性较强,仅在个别井见到了有少量原油混源的特征,来自于二叠系桃东沟群的油气很少能运聚到中侏罗统以上的地层中,这是吐哈叠合盆地的特点。
由于这2套烃源岩沉积特征、分布范围、生烃演化差异明显,且纵向上相互分割,因此将上、下含油气系统分别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区带进行评价。
依据烃源岩展布范围、成藏期古构造图和盆地模拟流体势能,将上含油气系统划分为8个评价区带(图1),下含油气系统划分为6个评价区带(图2)。
2吐哈盆地石油地质条件2.1油源条件吐哈盆地发育了2套主力烃源岩,分别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中二叠统桃东沟群湖相烃源岩,另外,盆地还发育中侏罗统七克台组、中—上三叠统湖相烃源岩等次要烃源岩。
图3吐哈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苟红光等:吐哈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2.1.1煤系烃源岩煤系烃源岩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岩性主要为煤、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6],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托克逊凹陷、台北凹陷和三堡凹陷。
台北凹陷是最主要的生烃凹陷,煤系烃源岩累计厚度可达1100m ,其中煤层厚度在100~200m 之间。
油源对比表明,台北凹陷油气主要来源于西山窑组暗色泥岩,其次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暗色泥岩。
2015-2020年中国致密气技术开发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Special Statenent特别声明本报告由华经视点独家撰写并出版发行,报告版权归华经视点所有。
本报告是华经视点专家、分析师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华经视点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客服人员(8610-56188812 56188813),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华经视点是中国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咨询机构(欢迎客户上门考察),公司长期跟踪各大行业最新动态、资讯,并且每日发表独家观点。
目前华经视点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咨询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征信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IPO上市咨询等领域,同时也为个阶层人士提供论文、报告等指导服务,是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机构。
Report Description报告描述本研究报告由华经视点公司领衔撰写。
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运行数据,行业供需,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进行分析,对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通过最深入的数据挖掘,从多个角度去评估企业市场地位,准确挖掘企业的成长性,为企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报告还对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Report Directory报告目录第一章中国致密气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致密气的概念及形成一、致密气的定义二、致密气的类型(一)“先成型”深盆气(二)“后成型”致密气三、中国致密气分布特征四、中国致密气聚集机理第二节致密气行业发展历程一、探索起步阶段二、平稳发展阶段三、快速发展阶段第三节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第二章全球致密气行业发展经验借鉴第一节全球致密气资源开发现状一、全球致密气资源储量情况二、全球致密气资源分布情况三、全球致密气资源勘探开发情况四、全球领先地区致密气发展情况(一)美国(二)加拿大五、全球典型致密气田关键技术突破(一)美国皮申斯盆地鲁里森致密气田(二)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埃尔姆沃斯致密气田第二节中美致密气分布异同点比较一、基本地质特征对比分析(一)中美致密气地质特征共性(二)中美致密气地质特征差异性二、中美致密气藏特征对比分析(一)中美致密气藏特征共性(二)中美致密气藏特征差异性1、异常压力2、气水关系3、成藏过程三、中美致密气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一)中美致密气分布规律共性(二)中美致密气分布规律差异性四、中美致密气分布异同点总结第三节美国致密气藏开发对我国的启示一、美国致密气藏开发关键技术(一)气藏描述技术(二)井网加密技术(三)增产工艺技术1、分层压裂技术2、大型压裂技术3、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四)钻采工艺技术二、美国致密气开发对我国的启示(一)启示一(二)启示二(三)启示三第三章中国致密气行业整体发展情况第一节中国能源结构及发展趋势一、中国能源消费情况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三、中国能源结构调整趋势第二节中国天然气资源发展分析一、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二、天然气资源产量分析三、天然气资源结构分析四、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第三节中国致密气资源储量分析一、致密气资源储量评价(一)致密气藏储量分类(二)致密气储量评价思路(三)致密气储量评价方法及流程二、致密气资源储量规模三、致密气资源储量分布第四节中国致密气资源产量分析一、致密气资源产量规模二、致密气资源产量分布第五节中国致密气行业发展前景一、致密气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开发技术相对滞后(二)政策支持力度较弱二、对致密气行业的发展建议(一)选择重点区域进行示范项目(二)扩大致密气勘探范围(三)加大国家政策扶持三、致密气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一)致密气产量增长预测(二)致密气发展三步走设想第四章致密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分析第一节致密气藏钻井及配套技术分析一、致密气藏钻井方式选择二、适用于致密气的钻井技术(一)水平井(二)定向井(三)多分支井(四)小井眼技术(五)连续油管钻井(六)套管钻井(七)控压钻井(八)欠平衡钻井(九)复合钻井(十)FDP快速钻井工艺三、致密气藏钻井配套技术(一)斯伦贝谢致密岩石分析系统(二)高分辨率井间测量技术(三)三维地质力学地球模型(四)适用于致密气藏的钻井液及水泥浆1、高品质水基泥浆2、哈里伯顿致密气田钻井液3、其他水泥浆系统第二节致密气藏完井及水力压裂技术分析一、射孔(一)即时射孔技术(二)高压注氮射孔技术(三)套管外射孔技术(四)连续油管传送射孔+喷砂技术二、封隔、胶结系统(一)可膨胀封隔、胶结系统(二)Swell packer隔离系统三、完井技术(一)多级水平井裸眼完井技术(二)多分支井完井技术(三)完井裂缝隔离方法四、压裂技术(一)常规压裂作业优化技术(二)哈里伯顿压裂服务系列(三)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第三节国外钻完井技术对我国的启示一、启示一二、启示二三、启示三四、启示四五、启示五第四节中国致密气行业专利技术分析一、专利申请数量分析二、专利公开数量分析三、专利申请人分析四、热门技术分析第五节中国致密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一、鄂尔多斯盆地技术分析二、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技术分析三、中国石油首个致密气重大科技专项收官(一)专项具体内容(二)专项批准实施(三)专项组织机构第六节提高低渗透气藏采收率的途径一、布井方式二、压裂技术三、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第五章中国致密气成藏与开发模式分析第一节中国致密气成藏特征分析一、烃源岩二、储集层(一)岩性(二)物性(三)储集空间类型三、生储盖组合四、圈闭五、保存条件第二节中国致密气成藏模式分析一、连续型聚集(深盆气型)二、准连续型聚集三、不连续型聚集(常规圈闭型)(一)典型(具边底水)的不连续型油气聚集(二)非典型(不具边底水)的不连续型油气聚集四、致密气成藏模式对比第三节致密气行业开发模式分析一、苏里格气田“5+1”合作开发模式(一)模式的内容和做法(二)模式的创新点(三)模式取得的效果二、榆林气田“自主开发+国际合作”开发模式(一)气田南区自主开发(二)气田北区国际合作第六章中国致密气田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第一节榆林气田北区开发效果评价一、生产动态特征(一)水平井分类分析(二)直井分析二、地层压力评价三、产能核实与评价(一)北区产量落实(二)北区产量合理性分析(三)产量递减分析四、储量计算与评价(一)水平井地质储量计算与评价(二)水平井动储量计算与评价(三)直井储量计算(四)气田储量计算及评价(五)内部加密调整五、采收率计算与评价六、南北区开发效果对比评价第二节榆林气田南区开发经济效益评价一、气田高效开发技术(一)加强气藏动态分析,提高单井开发效率(二)采取气藏工程手段简化动态监测工作量二、气田效益评价方法(一)气田效益分类与判断标准(二)气田成本费用构成(三)气田效益评价方法应用于形势分析第三节苏里格气田开发经济效益评价一、实现经济效益开发需解决的问题(一)有效的储层改造方法(二)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三)天然气价格的制约二、实现经济效益开发技术思路(一)开发原则(二)优化开发技术(三)气井技术经济指标预测(四)低成本开发工艺模式三、苏里格气田开发经济评价(一)单井投资(二)单位采气经营成本(三)销售税金及附加(四)单井经济效益测算第七章中国致密气重点地区资源开发潜力第一节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潜力一、资源储量分析二、致密气成藏特征(一)气藏大面积准连续分布,无明确气藏边界(二)广覆式生烃,弥漫式充注(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四)圈闭介于常规圈闭与无圈闭之间(五)气水分异差,无明显边、底水(六)气藏压力系统复杂,多具负压异常(七)天然气运移聚集为非浮力驱动,以近距离运移成藏为主(八)气藏形成和分布基本不受构造控制,主要受烃源和储层控制(九)保存条件好,资源潜力大三、致密气勘探开发历程(一)探索阶段(1996年以前)(二)起步阶段(1996-2006年)(三)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四、致密气勘探开发现状(一)储量快速增长(二)资源潜力大(三)产量快速攀升(四)技术集成创新(五)开发模式创新五、致密气勘探新领域与资源潜力(一)苏里格南部(二)靖边-高桥(三)神木-米脂(四)盆地西南部六、资源开发前景展望第二节四川盆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一、资源储量分析二、致密气成藏特征(一)生储盖组合呈大面积广覆式交互分布(二)层厚度薄、含气面积大,气藏充满度不高(三)天然气成藏以岩性气藏为主,局部发育构造气藏(四)天然气以近源成藏为主,成藏丰度受本地气源灶控制三、致密气勘探开发现状四、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潜力与分布五、重点区域资源开发潜力(一)金华-蓬溪须二区带(二)剑阁-九龙山须三区带六、资源开发前景展望第三节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潜力一、资源储量分析二、致密气勘探开发现状三、资源开发前景展望第四节其他盆地资源开发潜力一、吐哈盆地资源开发潜力二、松辽盆地资源开发潜力三、准噶尔盆地资源开发潜力四、渤海湾资源开发潜力第八章中国致密气勘探开发企业经营分析第一节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全球业务分布三、企业在华经营情况四、企业在华勘探进展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六、企业在华发展战略第二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三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四节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五节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六节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七节四川仁智油田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八节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二、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三、企业市场渠道分布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六、企业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七、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八、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九章中国致密气行业未来发展建议第一节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战略一、开展资源典型解剖研究与区域评价二、重视技术发展三、实施低成本战略四、重视环境保护第二节致密气行业发展路线建议一、加快致密气探明储量和增加产量的步伐二、将火山岩天然气纳入致密气范围三、积极勘探重点地区致密气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xx概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x 104km2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 x 104km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
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
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
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X108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 构造单元划分表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库车坳陷30600北部单斜带3380xx 凹陷9700 -xx 凹陷3700 -xx 凹陷3080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xx 塔克背斜带4440 -xx 背斜带4760 11000xx 隆起36700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轮台凸起9300 8000哈拉xx 凹陷5000 100xx 低凸起4730 9000草湖凹陷5020 11000 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 北部坳陷127700xx 凹陷30014000xx 凹陷6070015500xx 斜坡2200012000xx 凹陷1500012000中央隆起114000xx 凸起43700 8000塔中低凸起22800 100xx 低凸起44900 100xx 坳陷145000xx 斜坡52100 9000xx 凹陷27200 13000xx 凸起8000 11000叶城—和田凹陷30700 14000塘古孜巴斯凹陷27000 12000xx 隆起43100民丰xx 凸起18600 5000xxxx 凸起24500 2500xx 坳陷民丰凹陷若羌凹陷6550035000 500030500 4000xx 盆地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地区,包括天津市及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煤层分布预测李晴晴;张凯;雷建平;高嵩【摘要】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典型的侏罗系含煤盆地,十三间房邻区小草湖次凹开采出大量的煤成气,为了打开十三间房探区煤成气的勘探局面,在综合利用录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滑脱断层的追踪,对该区煤层进行了识别与追踪,系统分析了该区煤层的分布范围及厚度情况.结果认为:十三间房探区煤系烃源岩主要为水西沟群(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煤层主要分布于区块北部山前带,厚度呈北厚南薄,向了墩隆起尖灭,西山窑组煤层较八道湾组分布广厚度大.【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吐哈盆地;十三间房;煤层分布【作者】李晴晴;张凯;雷建平;高嵩【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西部钻探测井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3十三间房探区位于吐鲁番坳陷东部与了墩隆起西北部,区块西部紧邻小草湖洼陷(图1),是台北凹陷小草湖洼陷的东延部分,结构和构造简单,由北而南依次为山前带、台北凹陷斜坡带与了墩隆起。
图1 吐哈十三间房地区构造位置图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层非常发育,厚度大,分布广,全盆地煤层气资源量近10×1012 m3。
在部分有利区块获低产煤成气,初步展示了盆地煤成气勘探的良好潜力[1]。
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是控制聚煤作用的重要原生因素。
盆地早中侏罗世,为一潮湿气候下发育的河湖沼泽相的坳陷式广盆,是盆地重要的聚煤期,沉积了水西沟群煤系地层,西山窑晚期,湖盆坳陷中央沉降加速,周缘山系不断抬升,为盆地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形成了煤成烃赖以聚集的三间房七克台组储集层,使此前形成的煤层得以保存[2-3]。
吐哈盆地天然气特征及分布
李成明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01(022)001
【摘要】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发育,侏罗系以分布轻质油为特色,绝大多数气藏为凝析气藏,且轻质油藏溶解气油比大,油溶气丰度很高;在台北凹陷,油气并存为油气分布的重要特点,气藏的分布与油气分异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发现的气藏层位均为侏罗系,其上的地层中没有气藏分布可能与盖层封闭性差有关。
另外,埋深较大的侏罗系及三叠系中与烃源岩互层或很近的砂岩中存在规模很大的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的煤层吸附气也是重要的潜在天然气资源。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李成明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111;TE124.1
【相关文献】
1.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源岩和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饱和烃馏分 [J], 房嬛;孟仟祥;孙敏卓;王作栋;李玉梅;徐茵
2.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 [J], 王国亭;何东博;程立华;蒋平;李易隆;张喜;王丽娟
3.吐哈盆地巴喀致密砂岩气田八道湾组有效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J], 何军;范子菲;
宋珩;李孔绸;孔璐琳;姚江源
4.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J], 倪云燕;廖凤蓉;龚德瑜;焦立新;高金亮;姚立邈
5.沉积有机相在陆相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及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侏罗世煤系为例 [J], 杨建业;任德贻;邵龙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新疆是中国拥有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之一,其石油天然气开发潜力巨大。
在全国的能源转型升级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调动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新疆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上最大油气勘探开发基地之一。
根据石油天然气勘探钻探情况分析,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库车盆地等地。
二、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水平已经逐步提高,实施了各种全面覆盖的勘探工作和各种技术革新。
新疆油气开发的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但与此同时,新疆油气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勘探开发难度大,涉及地区广、海拔高、气温低、交通环境复杂等诸多因素,导致勘探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其次是早期开采技术落后,导致石油天然气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效率不高。
三、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潜力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潜力大。
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庞大,其中许多领域仍未经过充分探测和勘探。
因此,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量具有很大的发现和挖掘潜力。
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新疆油气勘探技术不断提高,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从而带来了新一代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了勘探成本,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更重要的是某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潜力。
3.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新疆地处边疆,既承受了过去和现在国家安全的紧张环境,也具有优质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开发前景,同时,国家在支持新疆经济发展上也给予了重视和支持,这不仅能够带来油气开发项目的落地,还能大幅减轻企业切入新市场环境下的资金流问题。
吐哈盆地塔尔朗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潜力分析韩祥磊【摘要】针对吐哈盆地二叠系盆地性质不清,沉积环境、烃源岩潜力不明的问题,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运用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岩石元素、油气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区二叠系盆地性质、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二叠系为裂谷盆地,划分为裂谷初始期(P1y—P2d)、裂谷鼎盛期(P2t)、裂谷萎缩期(P3w)3个阶段,塔尔朗组处于裂谷鼎盛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系,具有广盆一体化沉积、现今残留分布的特点;沉积类型以滨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为主,该套烃源岩具有厚度大、成熟度好、分布广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研究对区带优选及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3【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吐哈盆地;中二叠统;塔尔朗组;沉积特征;烃源岩;勘探潜力【作者】韩祥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0 引言吐哈盆地二叠系划分为三统四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二叠统依尔希土组(P1y)、中二叠统大河沿组(P2d)及塔尔朗组(P2t)、上二叠统梧桐沟组(P3w)。
其中,大河沿组和塔尔朗组合称桃东沟群[1]。
前人研究表明,吐哈盆地在晚石炭世时,从盆地南部觉罗塔格残留火山岛向北到东准噶尔泉子街一带是一个逐渐加深的滨、浅海斜坡,属于准噶尔残留洋盆的南翼[2]。
中二叠世时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由前期分隔的前陆盆地转化为渐趋统一的大型内陆坳陷[3]。
中二叠统塔尔朗组作为一套主要烃源岩,由于目前盆内钻井揭示的地层残缺不全,对其认识还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吐哈盆地中二叠世为孤立的小型断陷[4-5],有的学者认为吐哈盆地在中二叠世为广盆[6-7]。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取得的大量样品及其分析化验数据,结合盆内钻井、地震资料等,针对二叠系盆地性质、塔尔朗组沉积相、烃源岩特征开展了研究,分析评价了二叠系烃源岩勘探潜力,该研究对区带优选及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疆天然气资源利用调查报告1.引言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富集区之一。
为了充分了解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特进行了该领域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新疆天然气资源利用的详尽信息,以促进该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2.天然气资源概况2.1 天然气概述根据调查结果,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清洁高效的特性。
它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城市居民取暖和发电等领域。
2.2 新疆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根据调查,新疆境内的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托里盆地等区域。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新疆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开发潜力。
3.新疆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情况3.1 天然气开采与输送根据调查,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主要通过石油天然气公司进行。
这些公司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探测手段,实施天然气开采与输送工作,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2 天然气利用领域新疆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城市居民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方面,天然气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
在城市居民取暖方面,天然气取代了传统的煤炭取暖方式,降低了环境污染。
在发电方面,天然气发电机组产生的电力能有效满足新疆地区的用电需求。
4.新疆天然气资源利用的优势与挑战4.1 优势调查发现,新疆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其次,新疆地理位置特殊,天然气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新疆还具备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4.2 挑战然而,新疆天然气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天然气开发与输送的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
其次,新疆地区缺乏适应天然气需求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人才。
最后,国内和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变动也对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5.新疆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议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利用新疆天然气资源,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天然气管道网络和储气设施。
新疆油气资源潜力到底有多大?1、油气勘探形势1.1概况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幅员辽阔,面积为166万km2,其中主要沉积盆地有30多个,总面积为90万km2。
建国50多年来。
经过曲折的勘探历程,己发现油气田80多个,其中大型油气田9个,累积探明油气储量为40亿t,其中石油为31.5万m3,天然气为8776亿m3。
建立和发展了一套有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和相配套的技术系列。
1.2近期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1)准噶尔盆地南缘发现呼图壁大型气田,并发现和探明石西、石南、莫索湾、中拐、玛东、陆9、卡6、莫北、吐谷鲁,霍10井、莫西庄、沙窝地、征沙村、董1井、永进、排2井、吉15井、泉1井、夏72井、安5井等油气田(藏)(2)塔里木盆地,在库车前陆盆地断褶带发现克拉2大气田。
探明天然气储量为2800亿m3;另有迪那2、大北和依南气田,在亚肯构造带上的库南1井的下第三系和白垩系发现多层高压气层。
在沙雅隆起上发现中国第一个古生界大油田——塔河大油田,探明储量为7.8亿t。
三级储量达17亿t。
在下第三系盐下层打出高产油气流——沙雅隆起西部玉东2井。
在顺托果勒隆起发现哈德油田,己探明储量近10亿t。
发现巴楚隆起玛扎塔克断裂带和田河大气田。
塔中又发现塔中45井、11井、47井、58井、62井、中1井及中1H井等。
2001年在库车坳陷秋里塔克构造带西段的却勒1井下第三系获高产油气流;在喀什坳陷托帕构造阿克1井白垩系获高产油气流。
2001年10月孔雀河斜坡英南2井在侏罗系获高产气流,并在满东1井志留试获工业气流。
在乌什凹陷的乌参1井获高产油气流。
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和控制天然气储量约为7000亿m3。
己成为全国第二个大气区。
(3)吐哈盆地,在该盆地发现了吐鲁番、神泉、藏北、雁木西、小草湖、红台、丘东等油气田和近亿吨级鲁克芯稠油区。
(4)在三塘湖盆地、焉耆盆地油气发现也有新进展。
“九五”以来,新增探明储量为1.8~2亿t/a ,油气产量以80~100万t/a 的速度快速增长。
文章编号:1001-6112(2009)04-0333-05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王劲松1,2,王 华1,梁世君2,黄卫东2,吕学菊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 430074;2.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新疆哈密 839009)摘要:吐哈盆地位于世界著名的巨型天然气聚集区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盆地群东部。
通过与库车坳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对比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地质条件。
根据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认为围绕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丘东)小草湖、胜北、托克逊3个生气中心区和坳陷北部山前冲断构造带、前陆坳陷斜坡坡折带、南部前陆隆起带,是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勘探方向。
指出吐哈盆地下部组合发育的上二叠统湖相泥岩和石炭系的海相烃源岩,是可能的大型天然气成藏领域。
初步预测吐哈盆地煤层气资源雄厚,勘探潜力大。
关键词:煤层气;天然气;油气勘探;吐鲁番坳陷;吐哈盆地中图分类号:T E122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EXPLORATIO N PO TENTIALOF NATURAL GAS IN THE TURPAN -HAMI BASINWang Jinsong 1,2,Wang H ua 1,Liang Shijun 2,H uang Weidong 2,L Xueju 1(1.Faculty of Ear th Res our ces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 ,W uhan,H ubei 430074,China;2.T uha Oil f iel d Co mp any ,H ami,X inj i ang 839009,China)Abstract:T he Turpan-H ami Basin locates in the northern basin group of the northern w or ld famous Tethy an tectonic do main,w hich is a hug e natural g as accumulation area.By co mparison w ith petro leum geolog ical condition of the Kuqa Depression in the T ar im Basin,it is believed that T urpan-H ami Basin possess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forming large-medium gas enrichment zone.According to gas distribution rules in foreland basin,it is thought that surrounding Turpan -H ami Basin,the three gas generation centers of Qiudong-Xiaocaohu,Shengbei,and Tuokexun in Turpan Depression,foreland thrust structural zone in the northern depression,slope break zone of foreland depression,and southern foreland uplift zone are favorable ex -ploration direction for large-medium natural gas enrichment zone.It points out in this paper that lacustrine mudstone of Upper Permian and marine source rock of Carboniferous developed in the low er assemblage of Turpan-H am i Basin,are the po ssible large natural gas reservoir ar eas.It also preliminarily pr edicts that T ur pan-H ami Basin is w ith rich CBM resources,and great exploration po tential.Key words:CBM ;natural gas;petroleum ex ploratio n;Turpan Depression;Turpan-H am i Basin1 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现状吐哈盆地是中国西部一个中型的天然气产销区,也是一个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较大的天然气发展区。
盆地已探明丘东、红台、吐鲁番3个气田,以及温吉桑、米登和丘陵油田等8个油气田的含气区块,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2次资评的26%、3次资评的35%。
已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小草湖、丘东、胜北3个生烃洼陷,以台北凹陷东部的丘东)小草湖最为富集,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4%。
从浅层第三系、喀拉扎组,至中深层七克台组、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有油气发现。
其中中侏罗统是主力层系,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91%。
天然气主要以凝析气和溶解气2种形式赋存于油气藏。
凝析气主要产出于台北凹陷的丘东、温吉桑、红台和疙瘩台气藏,而溶解气则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油气田中。
其中仅在北部博格达山前的收稿日期:2008-10-14;修订日期:2009-06-04。
作者简介:王劲松(1970)),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综合研究。
E -mail:w js@ 。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天然气勘探项目(攻关08-2-11)。
第31卷第4期2009年8月 石 油 实 验 地 质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Vo l.31,N o.4A ug.,2009鄯勒是干气藏。
自1990年至今,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跳跃式增长,呈现2个增长高峰:第1个增长高峰出现在1992年,发现了丘东气田及鄯善弧形带溶解气;第2个增长高峰体现在近年构造)岩性复合型天然气藏勘探突破方面,发现了红台)疙瘩台岩性油气藏。
目前,台北凹陷天然气勘探已进入岩性气藏和溶解气并举的稳步增长阶段。
2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背景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盆地群,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天然气聚集区,戴金星院士称之为中亚煤成气聚集域。
它西起里海之东,经卡拉库姆,其南支过阿富汗)塔吉克盆地,通过阿莱依地堑进入塔里木盆地,并向东延伸。
东部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图1)[1]。
它们在相似构造背景下成盆,并在许多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煤系的煤成烃,是巨型天然气聚集区[2]。
地质认识程度高、天然气勘探成果丰富的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分布面积为2.26@104km2,天然气资源量31566@108m3;发现有克拉2、吐孜洛克、迪那1、迪那2和大北1等特大型、大型天然气田及天然气富集区带,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7485.32@ 108m3,资源探明率23.7%[3]。
研究表明其形成大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丰富的气源、良好的盖层、晚期高速的充注、优质的圈闭遮挡条件,以及晚期大幅沉降对凝析气藏的形成和保存提供的温压环境[4];前陆盆地大型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是:前陆冲断带的大型构造气田、前陆斜坡带的大型岩性地层天然气富集带、前陆隆起带的构造)地层天然气富集带。
2.2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吐哈盆地的吐鲁番坳陷与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坳陷相比,其基本地质条件的相似点是:源岩厚度大(400~900,110~1200m),分布面积广(2.26@ 104,1.9@104km2),母质类型相似,以Ó型为主;地质结构类似,都是北面冲断推覆带、中间坳陷区、中央冲断带、南部前缘隆起斜坡带;烃源岩上覆的地层层序和构造演化历程大体相似,上覆有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经历了晚三叠世)侏罗纪)白垩纪伸展性质的坳陷阶段,第三纪以来的再生前陆盆地阶段;古地温梯度相近,约2.5~3.5e/hm;天然气的性质及分布的区带相似,凝析气藏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分布范围广,在坳陷斜坡带和前缘隆起带都有分布,干气藏主要分布在北部冲断推覆带。
油气地质条件主要的差异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烃源岩的上覆地层厚度及分布范围。
吐哈盆地烃源岩的上覆地层厚度1500~5000m,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坳陷主体,南部前缘隆起带分布厚度较薄,影响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库车坳陷3500~ 7000m,在前陆隆起带、坳陷带及冲断推覆带都有较厚的发育,成熟烃源岩的分布面积广。
2)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
吐哈R o=0.7%~1.3%,库车R o=图1中亚中下侏罗统煤成气聚集域分布[1]1.古生代褶皱带;2.中新生代褶皱带;3.古生代沉积盆地;4.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无侏罗系);5.有侏罗系源岩(含气性不明);6.气聚集域盆地;7.中下侏罗统尖灭线;8.断层Fig.1T he distributio n map of M id-L o wer Jurassic coa-l for med g as accumulation domain in the centr al A sia #334#石油实验地质第31卷1.8%~2.5%;吐哈烃源岩目前仍处于生油的成熟阶段,而库车已处于高成熟的生气阶段。
3)冲断推覆的滑脱面。
吐哈是中下侏罗统的煤系地层,有利于烃源岩的扰动,提高排烃效率;库车是第三系的膏岩地层,影响盖层的保存条件,但有利于滑脱面下伏地层形成大型的背斜构造。
4)前陆冲断推覆带的宽度。
吐哈窄,3~6km,不利于滑脱面下伏地层形成大型背斜构造带;库车宽,5~10km,有利于滑脱面下伏地层形成大型背斜构造带。
5)区域盖层的分布层位及主力产气层位的分布。
吐哈是上侏罗统的齐古组泥岩,厚度200~1200m,突破压力2~6M Pa,具备封盖大中型气田的能力,主力产气层系是中侏罗统;库车是第三系的膏泥岩,厚度100~1500m,突破压力9~22MPa,具备封盖特大型气田的能力,主要产气层系是第三系和白垩系,有利于大型气藏的形成。
2.3天然气富集规模通过上述分析对比认为:吐鲁番坳陷和库车坳陷天然气成藏的区域基本地质条件相似,其主要差异是烃源岩的演化程度、富集层位和区带地质要素的质量及规模的大小。
库车坳陷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1.9@104km2,生气强度大于100@108m3/km2的面积达10000km2,资源丰度1.39@108m3/km2,天然气总资源量31566@108m3,形成了克拉2号2840@108m3的特大型气田及库车前陆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冲断推覆带5000@108m3级的巨型天然气富集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