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
- 格式:ppt
- 大小:18.36 MB
- 文档页数:26
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3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深度镇静监护技术在电子胃镜直视下按照异物的形态、大小选用适当的器械取出异物。
结果:32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30例取出,取异物术后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经无痛胃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治疗是一种无痛苦、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关键词无痛胃镜上消化道异物资料与方法本组消化道异物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
异物吞入后就诊时间2小时~7天,多数患者在数小时内就诊求治。
异物种类包括鱼骨、禽兽类骨、枣核、胃石、蛔虫、钥匙、硬币、戒指、牙刷、打火机等10多种。
异物滞留部位:食管18例,胃14例。
术前准备:术前仔细的准备工作,可提高胃镜下取异物的成功率。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吞入时间、种类、形态及大小,必要时行x线检查协作定位,观察异物位置,然后进行全面评估,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本组均无常规胃镜和麻醉禁忌证。
器械准备:选用电子胃镜,并根据异物性质、大小分别采用活检钳、鼠齿钳、异物钳、三爪钳、圈套器或网篮套取。
操作方法:均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指标。
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
药物行深度镇静监护术,待患者进入浅睡眠状态,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即可进行胃镜异物取出术。
术中严格循腔进镜边进镜、边观察寻找异物,发现异物后停止进镜,同时注意观察异物进入时可能引起的豁膜损伤,并尽量抽吸腔内的液体或内容物,使异物暴露清晰,然后根据其大小、形态、位置,选用适当的器械和方法取出异物。
异物取出后,继续给予吸氧,直至患者清醒,恢复定向力。
术后常规留院观察24~72小时,酌情给予抗生素、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结果本组32例异物患者中,30例顺利取出,2例失败,均为食管异物,经胃镜观察,异物刺入食管勃膜较深,周边黏膜损伤严重,考虑强行抓取引起大出血、穿孔的可性较大,故未行钳取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室:住院/门诊号:通讯地址:─────────────────────────────────────────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医生已告知我有消化道异物,建议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疾病特点及其危害性】消化道异物多为误服异物,使异物停留在消化道内(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或异物插入消化道壁内。
根据异物不同和是否插入消化道壁及部位,可能引起胸痛、腹痛、腹胀、无法正常进食、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以及周围器官(心脏、大血管、肺、肝等)损伤,而造成损害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拟定医疗方案的性质、目的】为了防治异物所造成的损害,可通过内镜下使用特殊器械(如异物钳、网篮等)进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从而达到预防或解除异物对健康的危害。
【替代医疗方案及其风险】根据您的病情,目前我院还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1.随诊观察,定期复查,但有可能在随诊期间发生病情变化,如梗阻、异物对器官和健康损害加重、延误最佳诊疗时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等。
2.食道镜取出异物。
3.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异物,但手术创伤大,费用高。
【拒绝拟定医疗方案的风险】可能不会发生以下介绍的手术风险,但消化道异物不取出,可能随时会发生病情变化,如消化道梗阻、异物对器官和健康损害加重、延误最佳诊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等。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治疗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治疗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皮疹等症状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治疗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是内镜治疗中比较复杂的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实施该医疗措施的效果。
呼吸道或食管异物取出技术及操作规程呼吸道异物包括喉、气管、支气管异物。
喉异物如异物停留或嵌顿于喉腔声门区,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是呼吸道异物中是严重的急症。
任何物品进入气管内均称为气管异物。
发生在声门下与气管隆突之间,异物停留在主支气管开口或进入肺叶或肺段开口者为支气管异物。
食管异物常因误吞异物引起。
常见于幼儿在进食时打闹、哭笑,异物随吸气而入气管、支气管;昏迷患者有时将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食管本身疾病如食管狭窄、食管癌也是食管异物原因之一。
异物堵塞一侧支气管时,可出现呛咳、憋喘、口唇表紫、呼吸快而困难等症状;异物阻塞声门时有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出冷汗、烦躁不安,失音,甚至窒息,易发生急性窒息而突然死亡。
【操作评估】1. 评估呼吸道或食管异物发生的状况(1)确定异物的部位并了解异物种类,存留时间长短,有无呛咳、咯血及便血等。
(2)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气喘声嘶。
咳嗽剧烈可引起流泪、呕吐。
(3)气管异物听诊时间可闻到拍击声和痰鸣,两肺呼吸音无明显改变,支气管异物往往有一侧肺呼吸音减弱。
(4)喉、气管异物需借助器械及时取出,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手术取出异物。
异物久留可导致发热和感染,并有继发损伤的危险。
(5)食管异物度要是经口在食管镜明视下取出或手术取出,如已证实有食管穿孔和纵隔感染,或者怀疑尖锐异物刺入主动脉弓或其他大血管时,应尽早开胸手术治疗。
2. 评估患者(1)评估有无咳嗽,了解呼吸频率及节律,有无发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
(2)了解患者年龄,因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儿童。
(3)评估患者有无呼吸道感染:如发热、痰多;异物时间过长可引发肺部感染,形成肉芽增生,可出现痰中带血;发生肺脓时痰有臭味。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异物取出术的认识,有无思想顾虑。
3. 评估环境除非紧急情况,一般要求在手术室进行。
4. 评估用物包括用物准备,根据异物部位的不同准备不同的用物。
5. 操作者自身评估要求操作者掌握呼吸道或食管异物取出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步骤】1.气管异物可用直接喉镜下钳取,用直喉镜挑起会厌、暴露声门,用鳄口式异物钳伸入声门下区,上下张开钳口,于呼气或咳嗽时,在异物随气流上冲的瞬间,夹住异物。
·经验总结·胃镜下167例食管尖锐异物取出体会郭志远,王 晶,张 智,唐井钢作者单位:050041石家庄,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消化科通讯作者:唐井钢,E mail:tsx-2000@sohu.com [摘要] 目的 总结食管尖锐异物发病特点与诊疗方法,探讨内镜下取出的操作技巧,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方法 对167例患者食管尖锐异物的种类、嵌顿位置、诊断方法、取出方式、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67例食管尖锐异物包括枣核138例,鱼刺12例,尖锐动物骨头7例,义齿7例,牙签3例。
异物嵌顿的最常见位置为食管入口处,150例,占89.8%;诊断主要依靠病史、CT检查、内镜检查。
内镜下取出164例,成功率98.2%,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
出现并发症患者23例,其中严重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 枣核是食管异物的主要来源,异物嵌顿位置以食管入口处为主,食管尖锐异物出现并发症几率较高,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是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尖锐异物;食管;胃镜[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768.3+2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 16485/j issn 2095 7858 2020 03 019 食管异物是传统意义上的外科急症,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演变为消化内科疾病,多数食管异物可经胃镜顺利取出[1 2]。
食管异物主要因误吞发生,若异物尖锐,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食管穿孔、纵隔感染、主动脉弓损伤致大出血、气管食管瘘、气胸和心包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我院对食管尖锐异物高度重视,形成了相应的消化内科、胸外科、麻醉科多科协作治疗的管理模式。
为总结临床经验,现对我院确诊的167例食管尖锐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异物种类、嵌顿位置,治疗方法、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67例食管尖锐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的读书笔记近年来,上消化道异物巳成为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既往处理方法多需外科手术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严重者还可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内镜下异物取出,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发症,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严密的医护配合及熟练的业务技术是治疗成功的现将我院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方法1术前评估评估并记录病人基本信息,摄入异物的时间、数量、种类,大小,异物所在部位、基础病变以及并发症.于术前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等常规检查.应用X线检查,了解怀疑有异物嵌入情况,对尖锐异物怀疑穿孔的病人还需完善胸、腹部的CT检查.家属知晓病情和相关并发症后,签署知情同意书.2术前护理摄入异物的患者情绪多表现为紧张,惊恐,不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应激状态,配合能力,认知能力等,详细讲解异物取出的过程,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告知并教会患者术中配合的方法(如应用呼吸调节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取出异物的案例,消除其顾虑,调整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地积极配合与信任,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增加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3术前用药治疗前15min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行表面局部麻醉,4术中护理与配合术中医护患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均先行胃镜检查,护士协助患者取常规胃镜检查体位,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口器,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嘱其唾液流出,避免吞咽,指导患者通过调节呼吸的方式、频率及幅度,来减轻其恶心症状,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其剧烈呕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真仔细的寻找异物,找到异物后观察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选择相应器械配合医生将异物抓住或取出,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及时准确,避免拖拉硬拽.对于部分尖锐异物,用异物钳夹住,使其同食管平行,拉入透明帽内将其取出. 使用软性外套管辅助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轻咬并固定配套口垫,防止口垫脱出,将软性外套管套于内镜尾端近手柄处,此时医生方可操作,在医生进镜过程中协助患者有效配合,使其保持平静.当医生发现异物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后,将润滑剂涂抹于软性外套管表面及内镜表面,护士缓慢匀速的将软性外套管沿镜身放入患者食道上段,应用“放松”等正面语言暗示患者,减轻其紧张与恐惧的心理,在放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动作轻柔,不得使用暴力,速度不宜过快,当外套管全部放入后,与口圈上的阀门锁紧固定,避免其脱出移位.异物取出后,需再次进镜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退镜后,护士松口圈阀门,将软性外套管取出. 对于异物无法取出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或推入胃内. 术中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不时安抚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 2.5术后护理异物取出后,嘱患者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食,勿饮热水,如出现腹痛,呕吐,黑便等症状,及时就诊.如出现并发症,应禁食水,住院给予相应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处理.增强父母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正确引导. 3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6.0处理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4结果此次126例患者中,传统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77.01%,未取出率为22.99%,并发症率为22.99%,出现食管上段粘膜损伤及出血的患者共20例,出血严重予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应用软性外套管治疗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率为100%,并发症为2.56%,出现食管粘膜轻度损伤患者1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5讨论从回顾性研究中可以看出,造成上消化道异物的种类、性质多种多样,应用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在治疗过程中风险大,并发症多.通过以上两组方法对比,术中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患者全部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较普通内镜下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危险性低.因此,内镜软性外套管能够保护消化道粘膜、避免误吸,为内镜操作提供了进出的通道,使用安全、简便、可靠[3],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护配合对于手术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1锐物体取出护理配合软性外套管在尖锐物体的异物取出术中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异物取出术中,可以将异物拉进软性外套管中段后,护士松口圈阀门,一手拿住软性外套管,一手夹紧异物,与医生同步将全部器械退出患者体内,注意医护配合一致性,切勿一快一慢,避免食管上段及食管入口处等狭窄部位的粘膜损伤.5.2长形异物取出护理配合对于长形异物如牙刷等,应用软性外套管可避免其在食管上段的滑脱,造成窒息.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集中精力,应用圈套器等器械抓紧异物后,调整方向,与外套管平行,将其带入软性外套管内,配合医生与内镜一同匀速取出,操作过程简便安全. 5.3药物压紧包装取出护理配合此种异物取出难度大,风险高,尤其当异物位于食管上段时,患者吞咽或恶心等不良反应大,食管常处于紧闭状态,因内镜视野不清晰,容易引起食管穿孔[4].术中护士协助放入软性外套管后,撑开的食管上段,释放嵌入的压紧包装,配合使用异物钳,准确夹紧并取出异物,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大大提高此类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5.4食物嵌塞护理配合在本文中,由于食物块的嵌塞也较为多见,需要反复多次进镜,将食物碎块取出.食管取异物术时因内镜反复多次通过口咽部,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的依从性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原因[5].术中护士应安抚病人,配合医生固定软性外套管,确保其稳固,保证异物顺利取出,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综上所述,应用内镜软性外套管的异物取出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提高了异物取出成功率,缩短了取异物的时间,避免了并发症[6].同时,操作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技术的娴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对增加异物取出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的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内科的内镜能治疗哪些疾病消化内科的内镜能治疗哪些疾病1 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治疗消化道异物。
上消化道异物常发生于老年人及儿童,较大的锐利异物可引起梗阻、消化道粘膜损伤、甚至导致出血、穿孔及急性腹膜炎,有毒异物吸收后会导致死亡。
凡是误吞、故意吞入异物者,在确定没有穿孔的情况下,均应作紧急内镜检查,并积极试取。
尤其是对较大而锐利的异物,这些异物一般不会自行排出,而且久留会引起消化道损伤和中毒等严重后果。
纽扣电池也应紧急取出,因为时间过长会因电池外壳破裂,大量的碱性溶液泄漏致消化道损伤甚至穿孔。
自从开展胃镜检查术以来,上消化道异物的诊断率显著提高,接近100%的上消化道异物可经内镜成功取出,使绝大多数误吞异物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之痛苦。
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应作为首选方法。
2 内镜下消化道止血术治疗消化道出血。
急诊内镜止血技术已成为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不仅能迅速明确出血的部位及原因,而且能通过内镜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现场止血。
方法有:内镜下用喷洒导管对准出血灶喷洒止血药如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孟氏液、凝血酶、复方五倍子液等,用专用注射针对准出血灶注射止血药如无水乙醇、硬化剂、肾上腺素、凝血酶等,微波凝固止血,热探头凝固止血,高频电凝止血,氩离子凝固术,止血夹止血等,使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在98%以上。
3 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时意外发现。
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但多因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而被忽略。
位于幽门或贲门口的息肉可引起不全梗阻的症状,位于直肠的长蒂息肉在排便时可见肿物自肛门脱出。
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带血、粘液血便。
内镜是检出消化道息肉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发现息肉,而且能明确息肉的大小、色泽、形状、数目、分布范围等。
胃镜可完成上消化道的检查,结肠镜可完成下消化道的检查,胶囊内镜可完成中消化道即小肠的检查,三者结合可使全消化道的检查几无盲区。